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煎剂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机制
1
作者 张广发 蔡颖莹 +12 位作者 林龙 付蕾 姚凡 王萌 张荣臻 陈月桥 黄良江 王涵 苏运 蓝艳梅 乐滢玉 毛德文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8,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大鼠模型脑组织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组(CON组,n=6)和慢性肝硬化造模组(n=54)。12周后慢性肝硬化造模成功并经Morris水迷宫测试确... 目的 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大鼠模型脑组织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组(CON组,n=6)和慢性肝硬化造模组(n=54)。12周后慢性肝硬化造模成功并经Morris水迷宫测试确认符合MHE模型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模型组(MOD组,n=8)、乳果糖组(LT组,n=8)、大黄煎剂低剂量组(RD1组,n=8)、大黄煎剂中剂量组(RD2组,n=8)和大黄煎剂高剂量组(RD3组,n=8)。其中CON组和MOD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2 mL/只,1次/d;LT组大鼠用乳果糖按22.5%剂量保留灌肠,2 mL/只,1次/d;RD1组、RD2组、RD3组大鼠分别用大黄煎剂按2.5、5.0、7.5 g/kg三种剂量保留灌肠,2 mL/只,1次/d。所有大鼠治疗10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分析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分析大鼠行为学状态;检测大鼠血清ALT、AST、IL-1β、IL-6、TNF-α和血氨水平;观察大鼠肝组织和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MOD组比较,RD1组、RD2组和RD3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缩短(P值均<0.01),ALT、AST、IL-1β、IL-6、TNF-α和血氨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肝细胞、脑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程度减轻,脑组织PI3K、AKT、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且RD3组治疗效果优于RD1组和RD2组。结论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能够改善MHE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大黄煎剂 治疗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干预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良江 毛德文 +4 位作者 张荣臻 黄国初 王涵 秦伟彬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肝纤维化(HF)是一种由于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组织结构异常修复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能与HF的发生有关,而中医药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干预HF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概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影... 肝纤维化(HF)是一种由于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组织结构异常修复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能与HF的发生有关,而中医药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干预HF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概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影响HF的主要机制,并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药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改善HF的可能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 程序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3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2 位作者 王明刚 张荣臻 毛德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47,共5页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攀升,针对HCC的治疗策略仍然不足,凸显了探讨HCC发病和进展机制的重要性。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路是重要的非选择性阳...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攀升,针对HCC的治疗策略仍然不足,凸显了探讨HCC发病和进展机制的重要性。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路是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路,与炎性反应、感觉传导等方面密切相关。目前,多项研究表明,TRP通路也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诱导HCC的侵袭和迁移。然而,TRP通路在HCC中的整体潜在机制和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仍不清楚。因此,本文讨论了TRP通路在HCC中的异常表达,并就TRP通路参与肝脏慢性炎症-纤维化进展、HC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以及HCC干细胞生成等HCC形成与进展的关键生物事件进行综述,展望其在HC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旨在更好地理解TRP通路在HCC中的意义,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的药物,并为未来临床治疗开拓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信号通路 肝细胞癌 表达特征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黄解毒汤治疗HBV相关肝衰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4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3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挺帅 吴聪 毛德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Venny 2.1.0进行交集比对,确定交集靶点及其关系。运用Cytoscape构建茵黄解毒汤治疗HBV-LF的调控网络,Bisogenet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CytoNCA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得到HBV-LF的差异基因2160个,茵黄连解毒汤的药物靶点255个,交集靶点31个,相关小分子化合物66个。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芦荟大黄素、黄连素等。PPI网络涉及55个关键节点,包括TP53、NTRK1、HSP90AA1、ESR1、CUL3、MCM2、CDK2、HSP90AB1、YWHAZ、NPM1、EGFR等。GO富集分析主要与细胞组分构成或来源、对刺激的反应、免疫过程、正/负调节的生物过程、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27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ell cycle、Hepatitis B、自噬、FoxO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茵黄解毒汤拮抗HBVL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增殖分化、降低肝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抑制HBV复制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茵黄解毒汤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肝衰竭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对慢性肝脏疾病的影响
5
作者 牙程玉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秀峰 王挺帅 赵庆瑞 陈玮钰 毛德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6-369,共4页
胆汁酸(BAs)的代谢异常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或由肝脏疾病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肝脏可通过门静脉系统接触肠道静脉,故肝脏容易受到肠腔经门静脉转运的细菌产物的影响。另外,肝脏可以通过胆道系统和BAs的相互作用... 胆汁酸(BAs)的代谢异常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或由肝脏疾病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肝脏可通过门静脉系统接触肠道静脉,故肝脏容易受到肠腔经门静脉转运的细菌产物的影响。另外,肝脏可以通过胆道系统和BAs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肠道菌群移位也可能损害肝脏稳态[1],由此可见,BAs及肠道菌群在肝脏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肠道微生态 肝脏疾病
下载PDF
基于“三焦分消”理念分析三仁汤“异病同治”治疗溃疡性疾病的临证思路
6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5 位作者 曾国圆 陈玮钰 张荣臻 王明刚 张日云 彭梦如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溃疡性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其核心是“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若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与证候,即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治疗。三仁汤是治疗温病湿热证... 溃疡性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其核心是“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若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与证候,即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治疗。三仁汤是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代表方剂,可通过宣上、畅中、渗下将湿热之邪由三焦分消走泄而去。溃疡性疾病包括口腔溃疡、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临证之际,“有是证用是方”,若疾病证属湿热蕴结,投以三仁汤治之,疗效颇佳。从疾病“异病同治”的角度出发,基于“三焦分消”理论初步探讨三仁汤在溃疡性疾病中的临床运用,以期为溃疡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分消 三仁汤 异病同治 口腔溃疡 胃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唐秋媛 张荣臻 +4 位作者 胡振斌 王挺帅 牙程玉 吕超 陈月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21-724,733,共5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的调控作用,探索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解毒化瘀颗粒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的调控作用,探索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解毒化瘀颗粒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GalN 600mg/kg和LPS 20μg/kg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前1周开始灌胃给药,解毒化瘀颗粒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取材,采集血液标本及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运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运用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8表达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血清IL-1B、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够下调NLRP3炎症体NLRP3、Caspase-1、ASC、IL-1β和IL-18等相关因子的表达,对急性肝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NLRP3炎症体
下载PDF
从“疫毒郁致病”论原发性肝癌
8
作者 曾国圆 吴智鹏 +5 位作者 张荣臻 陈鹏 秦人洁 陈宏燊 杨丽 彭梦如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681-685,共5页
原发性肝癌的病位在肝,与心、脾、胃、肺、肾、胆、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肝为刚脏、凝血之本、五脏之贼,肝木之病不仅表现为本脏的病变,而且会影响其他脏腑、形体官窍及精神。肝癌的发病是以“疫毒郁致病”为关键,疫因先天不足之基因病... 原发性肝癌的病位在肝,与心、脾、胃、肺、肾、胆、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肝为刚脏、凝血之本、五脏之贼,肝木之病不仅表现为本脏的病变,而且会影响其他脏腑、形体官窍及精神。肝癌的发病是以“疫毒郁致病”为关键,疫因先天不足之基因病变;毒或因外传之毒,或因内生痰湿蕴久之毒,肝木以条达为顺,肝木郁于内,情志抑郁,日久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结积于胁下,形成结块。疫毒融合,肝郁气滞,引发气机不畅,脉道受阻,使肝胆、脾胃、三焦、心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湿、痰、瘀”等,胶结于肝形成肿块。疫、毒、郁是原发性肝癌的核心病机,也是决定肝癌发展与转归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疫毒郁致病”
下载PDF
河南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铟的分布富集规律
9
作者 张荣臻 鲍波 +6 位作者 郭波 韩江伟 李开文 云辉 朱红运 李敏 孙焱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47-2562,共16页
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栾川矿集区,是以硫和锌为主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床,并伴生有丰富的In、Cd等资源。本文以铟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应用ICP-MS、LA-ICP-M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骆驼山... 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栾川矿集区,是以硫和锌为主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床,并伴生有丰富的In、Cd等资源。本文以铟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应用ICP-MS、LA-ICP-M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骆驼山矿床不同类型的围岩、矿石及不同矿物中的In、Zn、Sn、Cd、Cu等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开展研究,以揭示铟的分布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骆驼山矿床角岩和矽卡岩具有较高的In背景值,In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铁闪锌矿(平均含量276.79×10^(-6))和黄铜矿(平均含量89.73×10^(-6))中,主要由磁黄铁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组成的致密块状矿石(In平均含量63.90×10^(-6))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In与其他成矿物质一样可能来自深部岩浆,其含量在垂向上的分布总体表现出近矽卡岩端较远矽卡岩端高的特点,富集程度受温度控制明显。矿石中In的富集与Zn、Cu、Cd呈正相关关系,与Sn关系不明显。In在铁闪锌矿中与Zn、Cu、Cd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黄铜矿中与Zn、Sn含量呈弱正相关关系,In在黄铜矿中的富集替换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山 铁闪锌矿 富集规律
下载PDF
温阳化浊退黄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基于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方法
10
作者 王秀峰 张荣臻 +2 位作者 陈月桥 王明刚 吕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59-1870,共12页
目的运用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温阳化浊退黄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筛选出的靶点。方法利用UHPLCQTOF-MS分析温阳化浊退黄方的活性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 目的运用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温阳化浊退黄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筛选出的靶点。方法利用UHPLCQTOF-MS分析温阳化浊退黄方的活性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温阳化浊退黄方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和ACLF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核心靶点,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动物模型实验验证温阳化浊退黄方治疗ACLF的作用机制。结果UHPLC-QTOF-MS共鉴定出123个化合物,经TCMSP筛选得到12种活性成分,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取交集共获得181个温阳化浊退黄方预测靶点;得到ACLF靶点2019个;温阳化浊退黄方和ACLF共有靶点99个。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147条相关信号通路,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等可能在温阳化浊退黄方治疗ACLF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温阳化浊退黄方能够缓解ACLF大鼠肝损伤,下调AKT1、MTOR和RAF1关键靶蛋白在ACLF大鼠肝脏中的表达,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论温阳化浊退黄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治疗ACLF,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TOF-MS 温阳化浊退黄方 慢加急性肝衰竭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肝损伤大鼠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胡嗣钦 张荣臻 +2 位作者 周小博 王兵 陈林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肝损伤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情况及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NF-κB、TNF-α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取100只Wistar雄性...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肝损伤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情况及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NF-κB、TNF-α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取10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做双侧股骨骨折合并休克实验制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0 h、2 h、4 h、6 h进行药物干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 ml/kg、10 ml/kg、20 ml/kg剂量腹腔注射给药。实验过程中死亡大鼠立即进行解剖,切取肝脏标本。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活杀取相应组织及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的NF-κB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NF-κB和TNF-α在肝组织中迅速表达,伤后6 h左右达到含量的高峰,伤后8 h仍持续在相当高的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及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不同时间点(0.5 h、2 h、4 h、6 h、8 h)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不同时间点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比较,不同时间点肝组织NF-κB、TNF-α的下降水平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NF-κB和TNF-α的表达而减少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损伤,降低死亡率,进而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肝损伤 NF-ΚB TNF-Α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1 位作者 张荣臻 毛德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82-886,共5页
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癌的发病原因与各种慢性肝病相关,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其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尚无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肠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其附着在肠道的表面,肠道屏障可避... 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癌的发病原因与各种慢性肝病相关,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其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尚无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肠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其附着在肠道的表面,肠道屏障可避免肠道内的细菌与人体直接接触,另外,肠道细菌也是人体内代谢的重要参与者,肠道菌群在人体中的作用已逐步受到重视,已有研究证明其在人体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综述肠道菌群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包括二者联系的纽带肠-肝轴,及其与慢性肝病之间的联系和代谢产物相关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总结目前一些与肠道菌群相关的治疗肝细胞癌的中西医方案,发现中医药在缓解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为肝细胞癌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肠道菌群 慢性肝病 肠渗漏 代谢产物 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玮钰 张荣臻 +3 位作者 舒发明 王涵 乐滢玉 毛德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9-93,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具有起病隐匿、恶化率高、预后极差等特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缺乏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方式逐渐被认识...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具有起病隐匿、恶化率高、预后极差等特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缺乏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方式逐渐被认识,研究者发现多种RCD在HC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促癌和抑癌的双重作用,不同RCD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调控,早期阶段通过促进炎症反应、纤维化形成和血管侵袭以加重对肝细胞的损伤,但晚期阶段却能提高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以限制肿瘤生长。基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RCD靶向干预治疗也日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针对HCC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已有不同的RCD靶向抗癌药物。该文着重介绍了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自噬和铁死亡等不同类型RCD调控HCC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RCD对TME的靶向干预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HCC中RCD的复杂调控机制和临床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调节性细胞死亡 肿瘤微环境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硒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廖莹莹 张荣臻 +1 位作者 舒发明 毛德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82-1784,F0003,共4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中的平衡摄入和代谢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肝脏作为能量代谢的中枢器官,其功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发生与硒密切相关。硒通过肝脏内的硒蛋白酶催化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与慢性肝...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中的平衡摄入和代谢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肝脏作为能量代谢的中枢器官,其功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发生与硒密切相关。硒通过肝脏内的硒蛋白酶催化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癌密切相关。现将对硒在慢性肝病的作用进行综述,总结其特点与机制,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下载PDF
不同剂量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荣臻 毛德文 +1 位作者 王璐 孙克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8-151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大黄赤芍低剂量组、大黄赤芍中剂量组、大黄赤芍高剂量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每组20只。采用9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大黄赤芍低剂量组、大黄赤芍中剂量组、大黄赤芍高剂量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每组20只。采用90%肝切除术构建肝衰竭大鼠肝再生模型,观察第3 h、24 h、48 h肝衰竭大鼠ALT、AST和TBi L含量,并观察第48 h肝衰竭大鼠存活情况。结果:与小剂量和中剂量大黄赤芍组相比较,高剂量大黄赤芍组可显著改善肝衰竭大鼠术后肝功能,提高大鼠生存率。结论:高剂量大黄赤芍可改善肝衰竭大鼠的肝脏生化指标,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大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赤芍 肝衰竭 肝功能
原文传递
大黄、赤芍对术后肝衰竭大鼠肝组织PCNA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荣臻 毛德文 +2 位作者 李东发 王明刚 袁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赤芍对90%肝叶切除后肝衰竭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注射液组、赤芍注射液组、大黄与赤芍联合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采用90%肝叶切除术构... 目的:探讨大黄、赤芍对90%肝叶切除后肝衰竭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注射液组、赤芍注射液组、大黄与赤芍联合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采用90%肝叶切除术构建大鼠肝衰竭肝再生模型,在高倍光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内观察100个细胞,记录1000个肝细胞中PCNA标记阳性的肝细胞数量,并观察大鼠术后96 h内存活率。结果:大黄、赤芍可以提升大鼠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水平,提高术后大鼠存活率。结论:大黄、赤芍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肝衰竭 肝再生
原文传递
河南省栾川县石窑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荣臻 张德会 +5 位作者 李建康 赵博 侯红星 黄诚 喻晓 孙喜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为探讨石窑沟钼矿床的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根据矿脉穿切关系,将热液成矿过程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研究发现... 为探讨石窑沟钼矿床的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根据矿脉穿切关系,将热液成矿过程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研究发现,成矿早、中阶段产出的石英中有水溶液包裹体、纯CO2包裹体、H2O-CO2类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而成矿晚阶段产出的石英中仅有水溶液包裹体;对不同阶段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早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高氧化性、富CO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CO2逃逸,还原性增强,成矿物质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贫CO2为特征。流体沸腾可能是引起辉钼矿沉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窑沟钼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沸腾
下载PDF
大黄、赤芍注射液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再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荣臻 吕超 +3 位作者 王娜 毛德文 陈月桥 柳琳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5-253,共9页
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及对肝再生的影响。选用60%肝切除术后+20 mg/100g D-GalN+1μg/100 g LPS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选取100只,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造模阳性对照... 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及对肝再生的影响。选用60%肝切除术后+20 mg/100g D-GalN+1μg/100 g LPS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选取100只,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造模阳性对照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大黄、赤芍(低、中、高)剂量组。采用qPCR、Western Blot技术验证造模后24、48 h各组大鼠JAK2、JAK3、STAT3、STAT2表达。结果表明:大黄、赤芍注射液能够上调JAK2/JAK3、STAT2/STAT3蛋白表达,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再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组的各项检测结果优于(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赤芍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提高大鼠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大黄、赤芍注射液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大黄 赤芍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 肝再生
下载PDF
大黄、赤芍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功能、肝再生指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荣臻 吕超 +2 位作者 王娜 陈月桥 毛德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ALF)模型大鼠肝功能及肝再生指标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构建ALF大鼠模型后,选取10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只。比较造模后24、48 h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 目的: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ALF)模型大鼠肝功能及肝再生指标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构建ALF大鼠模型后,选取10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只。比较造模后24、48 h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及肝再生指标[有丝分裂指数(MI)、增殖指数(P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造模后,对照组大鼠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药物干预组大鼠总体表现较对照组好。造模后24、48 h,对照组ALT、AST、TBIL水平高于其他四组;对照组MI和PI低于其他四组,生长素组与低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生长素组PCNA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药物均能够促进肝细胞活化和增殖,且以低剂量组与生长素组效果最佳。结论:大黄、赤芍注射液可改善ALF大鼠肝功能,提高大鼠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肝细胞MI、PI、PCNA水平,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大黄 赤芍 肝功能 有丝分裂指数 增殖指数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构建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荣臻 吕超 +3 位作者 石清兰 陈月桥 黄雪霞 毛德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构建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的最佳方式。方法: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手术处理。手术组采用单纯60%肝切除术。模型组行60%肝切除术后予以20 mg/100 g D-氨基半... 目的:探讨构建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的最佳方式。方法: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手术处理。手术组采用单纯60%肝切除术。模型组行60%肝切除术后予以20 mg/100 g D-氨基半乳糖(D-GalN)和10μg/100 g脂多糖(LPS)腹腔注射。观察造模过程中各组大鼠死亡情况。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后24、48 h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24、48 h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后48 h内,仅模型组大鼠非正常死亡3只,生存率为70%。造模后24、48 h,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手术组(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后24 h肝细胞呈灶状坏死,结构紊乱,可见肝细胞水肿;造模后48 h肝细胞呈大块状坏死,结构紊乱,较对照组及手术组更符合肝衰竭模型要求。结论:60%肝切除术联合D-GalN及LPS腹腔注射操作简便,大鼠死亡率低,成模率高,为制作ALF大鼠模型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动物模型 肝切除 D-氨基半乳糖 脂多糖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