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比较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蓬杰 荀利如 +2 位作者 丁通 鲍楠 段斌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疗的生存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我院行HD或PD治疗并长期随访的ESRD患者156例,其中HD 87例(HD组),PD 69例(PD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疗的生存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我院行HD或PD治疗并长期随访的ESRD患者156例,其中HD 87例(HD组),PD 69例(PD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血压、尿量、原发病、血红蛋白、白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甲状旁腺激素(PTH)、残余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观察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因素对生存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风险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尿量、原发病、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NT-proBNP、PTH、残余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PD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0月、42.0月;HD组和PD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80.5%、54%、39.1%、34.5%和86.9%、69.6%、55.1%、29%、24.6%。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2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高血压、NT-proBNP及PTH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10、0.004、0.012、0.003、0.006)。年龄、体重、高血压及血红蛋白是HD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2、0.027、0.023、0.011)。年龄、体重、尿量、血红蛋白及PTH是PD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5、0.067、0.009、0.046、0.018)。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HD和PD治疗5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体重、高血压、NT-proBNP及PTH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HD患者年龄、体重、高血压及血红蛋白含量是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而PD患者年龄、体重、尿量、血红蛋白含量及PTH是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生存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转换为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蓬杰 张志明 +3 位作者 杜鹏 段斌 陈瑞 丁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转换为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6~2014-06术后规律随访的22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其中有51例(23%)诊断为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按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环孢素转换组,n=2...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转换为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6~2014-06术后规律随访的22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其中有51例(23%)诊断为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按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环孢素转换组,n=23)他克莫司转换为环孢素方案;B组(他克莫司减量组,n=17)为标准化的他克莫司减量方案;C组(口服降糖药物组,n=11)免疫抑制剂方案不变,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所有患者均辅助饮食及运动疗法。当餐后血糖超过14.0mmol/L时,餐前辅助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并规律随访3年。结果所有入组患者诊断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时血糖平均为(13.35±1.59)mmol/L,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辅助治疗4月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均下降;治疗8个月后,三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经调整胰岛素剂量12月后,A组和B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降至正常,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均胰岛素用量,B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A组和B组治疗3年后肌酐及胱抑素-C较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C组患者治疗3年后肌酐及胱抑素-C上升(P〈0.05)。A、B、C三组患者3年人/肾生存率分别是100%和95.6%,100%和94.1%,81.8%和72.7%,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将他克莫司转换为环孢素有利于血糖控制,转换后(3年内)移植肾功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糖尿病 他克莫司 转换治疗 环孢素
下载PDF
应用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初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蓬杰 荀利如 +2 位作者 丁通 鲍楠 段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917-923,共7页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治疗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初始进入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治疗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初始进入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107例,其中使用罗沙司他治疗57例(罗沙司他组),使用rhEPO治疗50例(促红素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铁剂、甲钴胺及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别在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铁调素(hepcidin,HeP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变化。并观察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RBC、Hb、Hct、EPO、SF、TRF、TSAT、HePc、WBC、CRP、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RBC、Hb、Hct、EPO、SF、TRF、TSAT较治疗前上升,HePc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6个月两组内比较RBC、Hb、Hct、EPO、SF、TRF、TSAT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P<0.05);组间比较,罗沙司他组RBC、Hb、Hct、SF、TRF高于促红素组(P<0.05),EPO低于促红素组(P<0.05),TSA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HePc在两组进一步下降(P<0.05),组间比较罗沙司他组比促红素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CRP和IL-6在罗沙司他组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与治疗1个月变化不大(P>0.05),而促红素组CRP和IL-6治疗1、3、6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WBC在治疗1、3、6个月与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EPO比较,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贫血、调节体内铁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蓬杰 杨帆 +2 位作者 任伟 杜双宽 杜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2131-2133,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n=46)与B组(n=42)。A组...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n=46)与B组(n=42)。A组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B组行常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年复发率与萎缩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附睾炎、鞘膜积液、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组无复发病例,复发率低于B组的9.7%(4/41);萎缩率为2.2%(1/45),低于B组14.3%(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睾丸萎缩率,且恢复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结扎术/方法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蓬杰 杜鹏 +2 位作者 罗红梅 丁通 董妮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9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CKD-MBD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CKD-MBD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KD-MBD患者76例,给予口服碳酸镧并按透析方式分为3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24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 and hemodialysis filtration,HD+HDF)组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and blood perfusion,HD+HP)组25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观察3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血钙较治疗前均升高,3组间血钙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血磷及钙磷乘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HD+HDF组、HD+HP组较HD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HD组门H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HD+HDF组和HD+HP组治疗3个月后PTH较前明显下降(P<0.05)。HD组、HD+HDF组及HD+H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8.5%、32.0%,HD组并发症明显高于HD+HDF组和HD+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DF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钙、血磷及PTH的清除效果不同,联合HDF和HP方式能明显清除血磷、PTH,改善钙磷代谢紊乱,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应用治疗CKD-M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下载PDF
红景天苷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蓬杰 樊小宝 +3 位作者 杜鹏 段斌 丁通 陈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预处理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肾移植模型。共设3个组,假手术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每组24只。观察红景天苷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预处理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肾移植模型。共设3个组,假手术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每组24只。观察红景天苷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的影响;取移植肾组织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活性氧(RO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阳性细胞数目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红景天苷预处理组大鼠BUN、SCr、MDA在术后轻度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OD在术后24 h增加最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OS含量在红景天苷预处理组术后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如模型组升高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红景天苷预处理组肾脏病理表现损伤较轻,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F-κB阳性细胞数目在红景天苷预处理组术后表达略增加,在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肾组织匀浆中TNF-α、IL-1和IL-6含量在假手术组和红景天苷预处理组各时间段均未见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模型组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红景天苷预处理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减轻炎性因子对大鼠肾脏移植缺血再灌注后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炎性损伤
下载PDF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蓬杰 汪玲果 +2 位作者 杜鹏 段斌 李振江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9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均使用叶酸、甲钴胺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口服组予以多糖铁治疗... 目的观察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9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均使用叶酸、甲钴胺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口服组予以多糖铁治疗,静脉组注射蔗糖铁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HB、HCT、SI、SF、TS等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CT、SI、SF、TS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静脉组各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改善贫血症状,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铁复合物 蔗糖铁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因子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蓬杰 张志明 +4 位作者 石斌娅 杜鹏 段斌 陈瑞 孙建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_4^+Th_(17)/CD_4^+T比率及IL-17、IL-6与IL-23在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移植肾肾病、移植肾功能正常以及未行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和健康人四组人群中Th_(17)细胞... 目的:探讨外周血CD_4^+Th_(17)/CD_4^+T比率及IL-17、IL-6与IL-23在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移植肾肾病、移植肾功能正常以及未行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和健康人四组人群中Th_(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结果:CAN患者组CD_4^+Th_(17)/CD_4^+T比率为3.96±0.28%,血清IL-17、IL-6与IL-23分别为:273.12±17.62pg/ml,231.52±45.32pg/ml,548.79±15.25pg/ml;移植肾功正常组:CD_4^+Th_(17)/CD_4^+T比率为2.47±0.25%,血清IL-17、IL-6与IL-23分别为142.32±10.15pg/ml,157.26±8.17pg/ml,251.20±13.28pg/ml;尿毒症组:CD_4^+Th_(17)/CD_4^+T比率为1.48±0.29%,血清IL-17、IL-6与IL-23分别为44.52±6.12pg/ml,67.38±10.38pg/ml,35.43±9.32pg/ml;健康组:CD_4^+Th_(17)/CD_4^+T比率为1.59±0.31,血清IL-17、IL-6与IL-23分别为36.87±8.14pg/ml,60.28±8.72pg/ml,38.15±8.56pg/ml。移植肾病组指标明显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5),接受移植组较未行移植组各指标均明细升高(P<0.05),而未移植尿毒症组与健康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移植后患者CD_4^+Th_(17)/CD_4^+T比率及细胞因子表达均升高;CAN组较移植肾功能正常组外周血CD_4^+Th_(17)/CD_4^+T比率及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更为明显;未接受移植两组间CD_4^+Th_(17)/CD_4^+T比率及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病/血液 白细胞介素17/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蓬杰 石斌娅 +3 位作者 杜鹏 樊小宝 段斌 丁通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9期551-554,共4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9例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特点,对其诊治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29例带状疱疹患...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9例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特点,对其诊治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29例带状疱疹患者发病时间为肾移植术后4~84个月,平均(45. 2±30. 6)个月,其中术后36个月内发病者为22例(占75. 86%)。出疱疹前病变部位有不同程度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感24例(占82. 76%),伴轻度发热7例(占24. 14%)。23例表现为寻常型(占79. 31%),6例为特殊型(占20. 69%),4例合并局部细菌感染(占13. 79%)。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即可诊断带状疱疹,必要时可取水疱液检查。所有患者均应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并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协助抗病毒感染、维生素B12营养神经及外用炉甘石洗剂辅助治疗,20例给予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4例同时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皮肤疱疹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年内,多数患者出疱疹前感病变部位不适,少数伴轻度发热,疱疹以寻常型表现为主,诊断以临床表现和体征为主,治疗上以静脉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适当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辅以对症治疗,可有效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带状疱疹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远期贫血的发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10
作者 张蓬杰 杜鹏 +3 位作者 石斌娅 汪玲果 樊小宝 段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贫血(PTA)的发病率及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5-12在本院规律随访的18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资料,根据PTA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PTA组(n=51)及非PTA组(n=138)。记录可能引起PTA的各项参数,将可...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贫血(PTA)的发病率及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5-12在本院规律随访的18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资料,根据PTA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PTA组(n=51)及非PTA组(n=138)。记录可能引起PTA的各项参数,将可能引起PTA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对P〈0.05的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8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共有51例诊断为PTA,发病率为26.98%。统计学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免疫抑制剂类型、降压药物、移植术后糖尿病(PTMD)、血清铁蛋白、乙型病毒性肝炎与PTA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性别、血清肌酐水平、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更昔洛韦、伏立康唑、复方新诺明、血促红素(EPO)水平与PTA的发生呈明显相关性(P〈0.05)。将各变量再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OR=1.104,95%CI 1.019-2.635,P=0.041),血清肌酐水平(OR=3.942,95%CI 2.011-5.722,P=0.001),急性排斥(OR=6.305,95%CI 3.897-9.243,P=0.004),更昔洛韦(OR=2.115,95%CI1.652-7.346,P=0.042),血清EPO(OR=3.207,95%CI 0.410-6.051,P=0.001)5项因素与PTA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PTA是肾移植术后一项常见的并发症,女性、移植肾功能降低、急性排斥反应、使用更昔洛韦以及血清EPO减少是发生PT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贫血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山奈酚对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段斌 高妍婷 +2 位作者 杜鹏 张蓬杰 李振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观察山奈酚对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8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后分为5.5 mmol/L葡萄糖处理的对照组、30.0 mmol/L葡萄糖处理的高糖组、30.0 ... 目的观察山奈酚对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8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后分为5.5 mmol/L葡萄糖处理的对照组、30.0 mmol/L葡萄糖处理的高糖组、30.0 mmol/L葡萄糖+山奈酚50μmol/L处理的山奈酚组,测定活性氧(ROS)、凋亡率、氧化应激及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的ROS含量、凋亡率及NOX2、NOX4、Nrf2、HO-1、Bax、VDAC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6.321/0.000、7.141/0.000、5.324/0.001、6.103/0.000、4.203/0.003、4.748/0.001、5.325/0.001、5.884/0.000),HK-II、Bcl-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P=7.125/0.000、6.718/0.000);山奈酚组的ROS含量、凋亡率及NOX2、NOX4、Bax、VDAC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高糖组(t/P=3.518/0.008、5.349/0.001、2.643/0.030、2.647/0.029、2.492/0.037、2.440/0.041),Nrf2、HO-1、HK-II、Bcl-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高糖组(t/P=3.308/0.011、2.833/0.022、4.828/0.001、3.923/0.000)。结论山奈酚对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内皮细胞 山奈酚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受体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鹏 张蓬杰 +2 位作者 段斌 陈瑞 丁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6例规律随访的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9例)和非脑卒中组(33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376例受...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6例规律随访的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9例)和非脑卒中组(33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376例受体的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共有39例发生脑卒中,其累积发生率为10.4%。单因素分析发现,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之间移植时年龄≥40岁、移植前透析时间≥12个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30 m L/(min·1.73 m2)、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肾移植受体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风险比(HR)=1.110,95%可信区间(CI)为1.067~1.154,P=0.000]、移植前透析时间≥12个月(HR=1.044,95%CI为1.021~1.067,P=0.000)、e GFR<30 m L/(min·1.73 m2)(HR=2.448,95%CI为1.197~5.005,P=0.014)。结论肾移植受体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移植前透析时间长和肾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年龄 透析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脂代谢异常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
下载PDF
他克莫司切换为环孢素A对移植后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鹏 张蓬杰 +2 位作者 段斌 陈瑞 丁通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7-521,534,共6页
目的:评估发生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肾移植受者将他克莫司(Tac)转换为环孢素A(Cs A)后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发生PTDM并使用Tac的肾移植受者资料,根据是否将Tac转换为Cs A分组。统计满1年、2年、3年及5年的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不... 目的:评估发生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肾移植受者将他克莫司(Tac)转换为环孢素A(Cs A)后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发生PTDM并使用Tac的肾移植受者资料,根据是否将Tac转换为Cs A分组。统计满1年、2年、3年及5年的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的比例。统计两组患者随访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以死亡和移植肾失功作为终点事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8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0例继续使用Tac、48例将Tac转换为Cs A,转换后中位随访81月。其中死亡19例,移植肾失功21例,到达终点事件共29例。在随访满1年、2年和3年的患者中,转换组的血糖控制率优于Tac组,满5年的患者中,两组血糖控制率无显著差异。在各个随访阶段,转换组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Tac组。随访中两组患者死亡、移植肾失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生存分析显示,以死亡和移植肾失功为终点事件,两组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PTDM患者将Tac转换为Cs A,可以改善糖代谢,使糖尿病更易于控制,但并不改善人/肾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他克莫司 环孢素A
下载PDF
移植前不同透析方式及时间对肾移植远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鹏 段斌 +2 位作者 张蓬杰 陈瑞 丁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移植前不同透析方式及时间对肾移植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肾移植手术患者300例,按照移植前透析方式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D)组(205例)和腹膜透析(PD)组(95例),移植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移植前不同透析方式及时间对肾移植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肾移植手术患者300例,按照移植前透析方式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D)组(205例)和腹膜透析(PD)组(95例),移植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人/肾存活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其与肾移植前透析时间的关系。结果两组肾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移植肾失功、感染、高血压、心血管疾病(CVD)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移植前不同透析时间组的移植肾失功和感染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HD组移植前透析>1年者高血压和CV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移植前透析<1年的患者(P <0.05);PD组移植前不同透析时间组间高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3年者CVD的发生率高于移植前透析时间<3年者(P <0.05)。结论肾移植受者在肾移植前无论接受HD还是PD,不影响肾移植效果及远期并发症,但透析时间越长,移植后发生高血压和CVD的概率越高,故进入终末期肾病患者应尽早进行肾移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肾移植 远期 并发症 透析时间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与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通 鲍楠 +2 位作者 张蓬杰 杜鹏 樊小宝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SAT)水平,探讨TSAT与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静脉置管血液透...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SAT)水平,探讨TSAT与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141例),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Ferene法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SI)、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水平,并计算TSAT值;根据患者30 d预后情况,好转为预后良好组(26例),拔管或死亡为预后不良组(共1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SAT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血清TSAT水平对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SI、TSA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感染组(P<0.05),TI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未感染组(P<0.05),未感染组患者血清SI、TSA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尿病比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TSAT、SI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WBC、CRP水平为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TSAT水平为保护因素。ROC结果显示,血清TSAT水平对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853,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6.9%。结论MHD合并CRBSI患者血清TSAT水平显著降低,且血清TSAT水平是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对其预后情况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预测预后情况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转铁蛋白饱和度 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后
下载PDF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志明 张蓬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7-99,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患者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6月间57例肾移植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组采用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法(RDI)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目的:探讨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患者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6月间57例肾移植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组采用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法(RDI)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测 Scr和Cys C,利用简化 MDRD和 Le Bricon 公式计算 GFR估算值,进行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诊断价值。结果肾移植组 DTPA,Scr,Cys C,简化 MDRD和 Le Bri-con估算值分别为60.69±13.52 ml/min/1.73m2,1.34±0.28 mg/dl,1.42±0.15 mg/dl,66.97±15.85 ml/min/1.73m2和59.93±10.23 ml/min/1.73m2;对照组值分别为90.12±12.61 ml/min/1.73m2,0.97±0.09 mg/dl,0.86±0.12 mg/dl,87.13±18.29 ml/min/1.73m2和94.80±18.73 ml/min/1.73m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6.12,P 值均<0.01),Scr,Cys C,简化 MDRD和 Le Bricon估算值与DTPA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r=-0.76-0.82,P 值均<0.01),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973,0.814和0.971。结论 Scr,Cys C,MDRD和 Le Bricon均对肾移植后受体患者慢性肾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 Cys C及基于 Cys C的 Le Bricon评估方程分别优于肌酐及基于肌酐的简化 MDRD评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肌酐 肾移植 LE Bricon公式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调查与护理管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妮 赵静 +3 位作者 罗红梅 张蓬杰 李锁勤 车菊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8期148-149,共2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的感染状况,分析HCV的易感因素,探讨预防HCV传播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49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CV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 349例MHD患者累计...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的感染状况,分析HCV的易感因素,探讨预防HCV传播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49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CV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 349例MHD患者累计透析32 960次,病毒性肝炎阴性患者323例,HCV阳性患者12例,其中首诊确诊9例,新增患者3例。12例HCV阳性患者累计输血56次,每例平均输血4.67次,HCV阴性患者输血140次,平均输血0.43次,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12例阳性患者中4例(33.33%)有肾移植病史,阴性患者中有肾移植病史6例(1.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阳性患者平均透析时间为(32.5±7.24)个月,阴性患者为(29.8±9.5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病史及输血史是MHD患者并发HCV的危险因素,通过严格执行血液透析室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操作规程,能减少HCV在透析患者之间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型病毒性肝炎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合并危险因素肾移植受者18例应用西罗莫司的观察
18
作者 孙建国 段斌 +3 位作者 杜鹏 罗永康 黄启福 张蓬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4期8745-8748,共4页
评价服用环孢素A肾移植受者合并危险因素时,应用西罗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纳入应用标准的18例受者,将环孢素A转换为以西罗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治疗,环孢素A在1周内迅速撤除,西罗莫司的目标血药浓度为5-8μ... 评价服用环孢素A肾移植受者合并危险因素时,应用西罗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纳入应用标准的18例受者,将环孢素A转换为以西罗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治疗,环孢素A在1周内迅速撤除,西罗莫司的目标血药浓度为5-8μg/L,随访观察移植肾功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环孢素A转换为西罗莫司时距移植后时间为5-108个月,随访4-31个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逆转;环孢素A相关肾毒性4例,转换后血清肌酐均正常;慢性移植肾肾病5例,1例发生移植肾失功,另4例肌酐转换前为(327.4±105.0)μmol/L,转换后6个月下降为(215.6±42.3)μmol/L(P〈0.05);2例急性难治性移植肾排斥逆转;环孢素A相关肝毒性5例,其中环孢素A相关肾、肝毒性2例,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改善1例;2例骨质疏松症安全撤除皮质激素;2例移植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转换为西罗莫司,随访11-16个月病情稳定。西罗莫司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及慢性腹泻。提示以环孢素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合并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时,转换为西罗莫司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肾移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坤英 张蓬杰 +2 位作者 王慧英 郝鸿雁 廉江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7-99,102,共4页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共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的时间、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采用 WHO...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共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的时间、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采用 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在术后1年内占83.56%(61/73),其中39例发生于肾移植术后6月内,占53.42%(39/73),22例发生于术后6月~1年,占30.14%(22/73)。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液、血液为主,占84.93%(62/73),其余为肺泡灌洗液、胸腔引流液及咽拭子等。共分离出病原菌79株,革兰阴性杆菌39株(49.37%),革兰阳性菌31株(39.24%)及真菌9株(11.39%)。较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株(15.19%),表皮葡萄球菌11株(13.92%),肺炎克雷伯菌10株(1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1.39%),鲍曼不动杆菌8株(10.13%),大肠埃希菌6株(7.5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0.0%(2/6)和20.0%(2/10)。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5.45%(5/11)和22.22%(2/9)。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丁和利福平敏感。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年内;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的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常多重耐药,应尽早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金钗石斛多糖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及PI3K/Akt/HIF-1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樊小宝 吴雅岚 +3 位作者 王晶 吴冰 李振江 张蓬杰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0期1835-1840,共6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氪酸-苏氪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氪酸-苏氪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依那普利,4 g·kg-1·d-1)、金钗石斛多糖低(5 g·kg-1·d-1)、中(10 g·kg-1·d-1)、高(20 g·kg-1·d-1)剂量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FN、CTGF、PI3K及磷酸化PI3K(p-PI3K)、Akt及磷酸化Akt(p-Akt)、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24 h尿蛋白含量、胶原纤维阳性区占观察视野面积比、肾组织中α-SMA、FN、CTGF及p-PI3K、p-Akt、HIF-1α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金钗石斛多糖不同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24 h尿蛋白含量、胶原纤维阳性区占观察视野面积比、肾组织中α-SMA、FN、CTGF及p-PI3K、p-Akt、HIF-1α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金钗石斛多糖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均显著低于金钗石斛多糖低、中剂量组(P<0.05),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I3K、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改善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功能并减缓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多糖 多柔比星肾病大鼠 肾纤维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氪酸-苏氪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