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萸顿咳汤结合四缝穴针刺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辉果 王雅丽 +5 位作者 王晓利 朱珊 王金永 白东林 祝志朋 赵文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究参萸顿咳汤结合四缝穴针刺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07例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患儿(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53例)进行西药常规(红霉素)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参萸顿咳汤结合四缝穴针刺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07例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患儿(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53例)进行西药常规(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54例)西医常规(红霉素)治疗+参萸顿咳汤结合四缝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痉挛性咳嗽、面红耳赤、低热、精神烦躁、眼睑浮肿、痰中带血等)变化、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白细胞(WBC)水平变化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及患儿家长对本次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儿(84.91%,45/53)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30%,52/54)更高(P<0.05);与观察组患儿相比,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更长(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痉挛性咳嗽、面红耳赤、低热、精神烦躁、眼睑浮肿、痰中带血等)、WBC水平及CR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痉挛性咳嗽、面红耳赤、低热、精神烦躁、眼睑浮肿、痰中带血等)、WBC水平及CRP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痉挛性咳嗽、面红耳赤、低热、精神烦躁、眼睑浮肿、痰中带血等)、WBC水平及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存在一定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便秘、1例皮炎,总不良反应率为3.70%(2/54),对照组1例恶心,1例呕吐,1例头痛,总不良反应率为5.66%(13/53)(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96.30%,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83.02%,44/53),P<0.05。结论参萸顿咳汤结合四缝穴针刺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临床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 红霉素 参萸顿咳汤 四缝穴针刺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及其拆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辉果 董志巧 +2 位作者 王晓利 陈团营 田新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84-2089,共6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及其拆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炎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头孢羟氨苄)及麻杏石甘汤全方组、拆方Ⅰ组(杏仁、石膏、甘草)、拆方Ⅱ组(麻黄、石膏、甘草)、拆方Ⅲ组(麻黄、杏仁、甘草)...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及其拆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炎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头孢羟氨苄)及麻杏石甘汤全方组、拆方Ⅰ组(杏仁、石膏、甘草)、拆方Ⅱ组(麻黄、石膏、甘草)、拆方Ⅲ组(麻黄、杏仁、甘草)、拆方Ⅳ组(麻黄、杏仁、石膏),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感染肺炎链球菌致肺炎。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三者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杏石甘汤全方组、拆方Ⅱ组、拆方Ⅳ组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全方组、拆方Ⅲ组、拆方Ⅳ组Bcl-2/Bax显著升高(P<0.05,P<0.01),以全方组更明显,各拆方组调控作用依次为Ⅳ>Ⅱ>Ⅲ>Ⅰ;全方组、拆方Ⅳ组Bax、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能有效抑制肺炎链球菌诱导的小鼠肺炎,以全方效果最佳,方中麻黄、石膏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拆方 肺炎链球菌 肺炎 BAX Bcl-2 CASPASE-3
下载PDF
清燥救肺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辉果 董志巧 +2 位作者 王晓利 陈团营 田新磊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患儿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56例。分别口服清燥救肺汤加减、孟鲁司特钠、清燥救肺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和血清IFN-γ、CRP、IL-4、TNF-α含量;比较各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中药组的85.19%和西药组的83.02%(P<0.05)。联合组临床症状总积分、肺功能和血清IFN-γ、CRP、IL-4、TNF-α水平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1.9%,1/54)<联合组(9.8%,5/51)<西药组(34.0%,18/53)(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的疗效与孟鲁司特钠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孟鲁司特钠低;清燥救肺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痰热阻肺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降低孟鲁司特钠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燥救肺汤加减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痰热阻肺证
原文传递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辉果 董志巧 王晓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制剂... 目的: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制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对免疫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血清腺普脱氨酶(AD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鼻塞、咽干及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A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IgG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I临床症状,降低患儿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李爽 王晓利 张辉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0086-0088,共3页
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90例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孟鲁司特治疗与沙丁胺醇雾化吸... 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90例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孟鲁司特治疗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结局。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比对照组更稳定;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7%(P<0.05)。结论 通过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减轻其身体症状,保护其机体免疫力,从而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孟鲁司特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肺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肖旭腾教授从肝论治儿科疾病临床经验介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辉果 肖旭腾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4,共1页
肖旭腾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中医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从肝论治儿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医儿科疾病 从肝论治 肖旭腾
下载PDF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捏脊推拿在儿科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辉果 马庆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9期61-62,共2页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灵枢·逆顺》篇中还提到:...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灵枢·逆顺》篇中还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捏脊推拿 儿科学
下载PDF
口服常乐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功能、生长发育情况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董志巧 程书卿 +2 位作者 张辉果 黄可丹 周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口服常乐康后胃肠功能、生长发育情况。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暖箱保暖、退黄、肠外营养、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开奶后2 d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常乐康口服,... 目的观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口服常乐康后胃肠功能、生长发育情况。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暖箱保暖、退黄、肠外营养、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开奶后2 d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常乐康口服,500 mg/次,2次/d。两组共治疗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达全肠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胎便排尽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排便不畅)发生情况,评价生长发育情况[恢复出生体质量速度、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和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观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脑膜炎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达全肠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胎便排尽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速度快于对照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排便不畅、EUGR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常乐康可改善胃肠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益生菌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胃肠功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头孢他啶致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例
9
作者 张辉果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期223-223,共1页
头孢他啶为广谱抗生素,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我科在近两年使用中,发现1例新生儿下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头孢他啶 下消化道出血 广谱抗生素
下载PDF
固元益血汤联合HAAG方案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利 张辉果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固元益血汤联合HAAG方案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AML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HAAG方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柔比星(Acla)、阿糖胞苷... 目的:探究固元益血汤联合HAAG方案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AML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HAAG方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柔比星(Acla)、阿糖胞苷(Ara-C)和三尖杉酯碱(HHT))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固元益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结果、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缓解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体内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含量均有所上升,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明显,两组患儿治疗前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较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元益血汤联合HAAG方案治疗儿童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 HAAG方案 固元益血汤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PCSK9、FGF-23表达与特发性矮小症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周怡锦 张辉果 朱珊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2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水平与特发性矮小症的关系及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河南省中医院治疗的8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该院8...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水平与特发性矮小症的关系及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河南省中医院治疗的8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该院84例于儿科就诊的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儿童体格发育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儿童血清PCSK9、FGF-2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PCSK9、FGF-23表达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CSK9、FGF-23表达水平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特发性矮小症发生的因素。结果试验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瘦素(leptin)、骨钙素(ost)及血清PCSK9、FGF-2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PCSK9与FGF-23水平呈正相关(r=0.474,P<0.05),且二者与体格发育指标中的身高、体重、BMI、leptin、ost均呈正相关(P<0.001)。PCSK9、FGF-23是影响特发性矮小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PCSK9、FGF-23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诊断特发性矮小症的AUC分别为0.770、0.848、0.891。结论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PCSK9、FGF-23表达水平均较低,对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层房屋隔震消能计算分析
12
作者 乔存怀 郑建军 +1 位作者 张辉果 李颗 《低碳世界》 2015年第31期118-120,共3页
对高烈度区房屋的隔震设计计算,和常规的PKPM程序很多设置参数有所差异,隔震层处,柱脚为铰接,按《抗震规范》需考虑竖向地震。本文阐述根据PKPM模型,进行一系列的参数调整,依据ETABS有限元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选取隔震制作提供可靠地参... 对高烈度区房屋的隔震设计计算,和常规的PKPM程序很多设置参数有所差异,隔震层处,柱脚为铰接,按《抗震规范》需考虑竖向地震。本文阐述根据PKPM模型,进行一系列的参数调整,依据ETABS有限元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选取隔震制作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烈度Ⅸ度 PKPM软件 地震力 层间剪力比 最大位移 支座拉应力 隔震支座
下载PDF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米力农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李爽 田新磊 +2 位作者 周怡锦 张辉果 朱珊 《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米力农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组加用米力农,均治疗5 d... 目的探讨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米力农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组加用米力农,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径(LVDD)、房室瓣EA峰比值(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和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E/A、LVS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米力农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缓解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 米力农 去乙酰毛花苷 心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Hcy、γ-GT、IGF-1水平变化及茵栀黄颗粒对其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辉果 王慧英 +1 位作者 董志巧 王晓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γ-谷氨酸转肽酶(γ-G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茵栀黄颗粒对其影响。方法:14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结果将患儿分为...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γ-谷氨酸转肽酶(γ-G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茵栀黄颗粒对其影响。方法:14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结果将患儿分为4个亚组:脑组织正常组(n=32)、轻度脑损伤组(n=38)、中度脑损伤组(n=40)及重度脑损伤组(n=30),另选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Hcy、γ-GT、IGF-1水平。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n=70)及茵栀黄颗粒组(n=70),比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后血清胆红素值、Hcy、γ-GT、IGF-1水平变化。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入院时各亚组血清Hcy、γ-GT、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脑损伤组血清Hcy、γ-GT、IGF-1水平高于脑正常组及轻度脑损伤组(P〈0.05),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 d、治疗7 d后血清胆红素值、Hcy、γ-GT、IGF-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清Hcy、γ-GT、IGF-1水平能有效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神经毒性损伤程度,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脑损伤的重要评价指标。茵栀黄颗粒可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且能有效保护患儿脑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γ-谷氨酸转肽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茵栀黄颗粒
原文传递
复方皂矾丸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利 张辉果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皂矾丸治疗。治疗后对比...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皂矾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铁蛋白、铁调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确切,且可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皂矾丸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司坦唑醇片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及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辉果 王晓利 +2 位作者 董志巧 陈团营 黄可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及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16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患儿为研究组,另选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及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16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患儿为研究组,另选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患儿血清和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和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以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SP-A和SP-B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灌洗液SP-A、SP-B和SP-C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炎性介质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而灌洗液炎性介质TNF-α水平升高,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新生儿患儿治疗后血清SP-A和SP-B水平均明显提高,且灌洗液SP-A、SP-B和SP-C水平均明显提高,血清炎性介质TNF-α水平降低,IL-4和IL-6水平均明显提高,而灌洗液炎性介质TNF-α水平降低,IL-6水平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灌洗液肺表面活性蛋白及炎性介质水平的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表面活性蛋白 炎性介质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对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辉果 王晓利 +2 位作者 董志巧 陈团营 黄可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713-571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的价值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存在医...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的价值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存在医院感染临床表现的患儿62例,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26例和高危组36例,另选同期收治无感染症状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临床指标。结果入住重症监护室48h后和96h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感染组和高危组患儿CRP、PCT、WBC以及pro-ADM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重症监护室48h后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且联合检测CRP、PCT、WBC以及pro-ADM水平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临床指标
原文传递
漏芦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对邪热壅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调节性T细胞及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辉果 董志巧 +2 位作者 王晓利 陈团营 田新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漏芦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邪热雍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调节性T细胞及核转录因子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4例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7例。... 目的:探讨漏芦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邪热雍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调节性T细胞及核转录因子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4例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7例。观察组给予漏芦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邪热雍肺证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D4^+CD25^+Treg和CD4^+Foxp3^+Treg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6%(129/137),高于观察组(77.37%,106/137)(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X射线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邪热雍肺证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0,TNF-α和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P<0.01),观察组CD4^+CD25^+Treg,CD4^+Foxp3^+Treg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7/137,5.11%)低于对照组(16/137,11.68%)。结论:漏芦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邪热雍肺型MPP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患儿病证,对患儿调节性T细胞及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具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单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芦升麻汤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邪热雍肺 调节性T细胞 核转录因子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
原文传递
沙参麦冬汤加减对阴虚肺热证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永生 王金菊 张辉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49-154,共6页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者阴虚肺热证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3例完成70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完...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者阴虚肺热证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3例完成70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完成7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奇霉素片,10 mg·kg-1·d-1,连服3 d;和匹多莫德颗粒剂,0.4~0.8 g/次,2次/d;和氨溴特罗口服溶液,2.5~15 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养阴清肺口服液,5~10 mL/次,2~3次/d;观察组内服沙参麦冬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7 d。进行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咳嗽、肺部湿啰音,咯痰消失时间和胸片复常时间;进行治疗前后阴虚肺热证评分和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和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治疗后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为95.77%(68/71),优于对照组的82.86%(58/70)(χ2=6.186,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LCQ量表各维度评分和L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咳嗽、肺部湿啰音、咯痰消失时间及胸片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和痰液中SP和CGRP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内服治疗MPP恢复期阴虚肺热证患者,可减轻咳嗽程度,缩短病程,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细胞免疫功能,减轻了炎性损伤,降低了咳嗽敏感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恢复期 阴虚肺热证 沙参麦冬汤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P物质
原文传递
神经纤维瘤合并癫痫一家系基因检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志巧 张辉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10期88-88,58,F0002,共3页
1病例先证者:某1,男,生日2014年8月5日,G1P1,足月顺产,无窒息史,出生后15天左右发现皮肤出现不典型色素斑,逐渐加重,未与治疗。12个月会说话,14个月会走路,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患儿于1岁9个月(2016年5月6日),开始出现抽搐,发作... 1病例先证者:某1,男,生日2014年8月5日,G1P1,足月顺产,无窒息史,出生后15天左右发现皮肤出现不典型色素斑,逐渐加重,未与治疗。12个月会说话,14个月会走路,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患儿于1岁9个月(2016年5月6日),开始出现抽搐,发作时眼神呆滞,口腔轻度流唌,左手第1、2指伸直,其余3指屈曲,伴节律性抖动,约10秒自行缓解,每天发作4—1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检测报告 基因 家系 癫痫 足月顺产 生长发育 自行缓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