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远鹰 王金成 +1 位作者 高忠礼 朱庆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将脱蛋白、脱脂的异种无机松质骨混合自体髂骨骨髓移植 ,用于 2 1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9例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12例... 目的 探讨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将脱蛋白、脱脂的异种无机松质骨混合自体髂骨骨髓移植 ,用于 2 1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9例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12例。其中采用单纯移植 2例 ,并用前路自锁钢板 19例。 结果 术后随访 12~ 36个月 ,平均 2 1个月 ,所有患者术后正侧位 X线片见骨折复位和植骨位置良好 ,无感染等并发症。 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单纯植骨者 ,术后6个月 X线片显示植骨块塌陷 ,颈椎曲度回复至术前状态 ;其余植骨块形状无改变 ,无植骨块脱出 ,无钢板或螺钉断裂。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术前 A级 10例 ,C级 7例 ,D级 4例。术后 A级中 5例未恢复 ,3例恢复至 B级 ,2例恢复至C级 ;C级 5例恢复为 D级 ,另 2例恢复为 E级 ;D级的 4例均恢复为 E级。 结论 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可作为移植骨材料 ,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术中 ,但其力学强度需要提高或并用坚强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无机骨 自体骨髓移植 颈椎前路融合术 颈椎前路减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粘弹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远鹰 王雪晖 +4 位作者 应洪亮 马洪顺 吕艳华 柏涛 高中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和粘弹性行为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工韧带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系统的拉伸、应力松驰、蠕变实验,得出最大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弹性模量等;还得出了...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和粘弹性行为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工韧带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系统的拉伸、应力松驰、蠕变实验,得出最大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弹性模量等;还得出了应力松驰、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蠕变函数数据和曲线,并得到7200s时的蠕变量和应力松驰量。结果①前交叉韧带在实验中表现出典型的松弛、蠕变现象,说明其粘弹性性质在膝关节运动中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②最初600s时应力应变的变化幅度较大,之后应力缓慢下降,应变缓慢上升,前交叉韧带7200s时应力松弛量1.05Mp,蠕变量为6.82%。结论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其粘弹性力学行为是为了适应其所在解剖部位的功能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拉伸 应力松弛 蠕变 粘弹性
下载PDF
距骨和跟骨的压应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远鹰 姜鸿志 +1 位作者 马洪顺 董心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9-363,共5页
本文对正常人体不规则骨—距骨和跟骨进行了压应力实验研究,给出距骨、跟骨的破坏载荷与强度极限,并对其损伤机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助于阐明距骨和跟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能够满意地解释临床上所见到的距骨和跟骨骨折,以及骨折... 本文对正常人体不规则骨—距骨和跟骨进行了压应力实验研究,给出距骨、跟骨的破坏载荷与强度极限,并对其损伤机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助于阐明距骨和跟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能够满意地解释临床上所见到的距骨和跟骨骨折,以及骨折与几何学形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跟骨 压应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远鹰 姜鸿志 +3 位作者 季晓风 许则民 马洪顺 董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进行冲击实验、弯曲实验和压缩实验,给出了膝关节承受这3种载荷的极限范围及其损伤特点和部位,并分别对其损伤机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探讨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人工假体的设计提供参据。
关键词 膝关节 生物力学 实验
原文传递
骨骼组织的生物力学与骨科临床思维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远鹰 王文军 来颖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8-1811,共4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临床思维 骨骼组织 骨科 生命运动规律 自然科学 物理力学 边缘学科
下载PDF
正常国人骨盆易损部位(或危险点)应力应变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远鹰 李英普 +4 位作者 张洪长 孟巍 马洪顺 董心 王玉臣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报道了模拟正常国人双肢站立位,骨盆在承受体重(300牛顿、600牛顿和900牛顿静载荷)时,用应变电测法得到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各测点的实测线应变,并计算出骨盆在不同载荷下各测点的最大最小应变值。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 报道了模拟正常国人双肢站立位,骨盆在承受体重(300牛顿、600牛顿和900牛顿静载荷)时,用应变电测法得到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各测点的实测线应变,并计算出骨盆在不同载荷下各测点的最大最小应变值。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出主应力σ1、σ2和主应力方向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应力 应变 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青年女性拇外翻畸形病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远鹰 刘美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7-927,共1页
关键词 青年 女性 拇趾外翻 体育锻炼 肥胖
下载PDF
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远鹰 张明磊 +1 位作者 潘锐军 李雪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骨不连的形成原因,并对治疗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方法对106例病人采取自体髂骨移植的植骨方式和局部辅助髂骨骨髓注入,并附加内外固定。结果106例中有3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其余103例均获得随访(...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骨不连的形成原因,并对治疗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方法对106例病人采取自体髂骨移植的植骨方式和局部辅助髂骨骨髓注入,并附加内外固定。结果106例中有3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其余103例均获得随访(2年至8年2个月),平均6年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按照骨折愈合标准,优9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8%。结论对于长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移植和髂骨骨髓注入植骨处,并合理应用内、外固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骨不愈合 植骨 髂骨骨髓 固定
下载PDF
玻璃酸钠注射液(施沛特)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远鹰 张会清 +1 位作者 王润森 刘成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正常国人膝关节冲击实验研究及其损伤机理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远鹰 季晓风 +4 位作者 张满江 陈跃先 许则民 马洪顺 董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59-61,共3页
我们对急性外伤致死的10个新鲜尸体关节进行了冲击载荷实验。结果表明:冲击功在19.2~304kg·m;冲击韧性在1.90~3.46kg·m/cm^2。根据膝关节损伤模型,我们发现骨折大部分发生在受力点的对侧或稍偏后。呈多处粉碎性骨折,骨折面... 我们对急性外伤致死的10个新鲜尸体关节进行了冲击载荷实验。结果表明:冲击功在19.2~304kg·m;冲击韧性在1.90~3.46kg·m/cm^2。根据膝关节损伤模型,我们发现骨折大部分发生在受力点的对侧或稍偏后。呈多处粉碎性骨折,骨折面呈不规则三角形。交叉韧带、膑骨、胫骨和腓骨侧副韧带损伤相对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冲击性能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正常人距骨头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远鹰 马洪顺 姜鸿志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495-497,共3页
本文报告了正常急死者离体小腿在模拟单肢负重状态下,踝关节距骨关节面所承受的应力、应变及其分布。并比较了踝关节在不同角度时,距骨关节面应力、应变及其分布的规律。
关键词 距骨 应力 应变
下载PDF
软组织生物力学与骨科临床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远鹰 《医学与哲学(B)》 2007年第8期61-63,66,共4页
软组织的生物力学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赋予骨科医生全新的理论思维,不仅纠正了传统治疗方法中的某些不足,更使新的治疗方法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根据,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临床骨科学是以人体运动系统(除骨骼外,尚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 软组织的生物力学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赋予骨科医生全新的理论思维,不仅纠正了传统治疗方法中的某些不足,更使新的治疗方法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根据,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临床骨科学是以人体运动系统(除骨骼外,尚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为解剖学基础的,了解相关的软组织生物力学知识和基本概念,对于骨科医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医疗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生物力学 骨骼 软组织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冻干异体骨成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张远鹰 王文军 +1 位作者 王金成 左建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2-1444,共3页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实验研究 冻干 复合 异体骨 成骨 游离骨移植 自体骨移植
下载PDF
正常国人跖骨应力骨折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远鹰 马洪顺 +1 位作者 郭维勤 董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将人体双足简化为一承受体重的悬臂梁结构,将跖骨简化为受悬臂弯曲的杆件;取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跖骨16个,在2H型悬臂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实验确定了跖骨发生应力骨折的极限范围,即在0.906kg/mm^2应力作用下,循环次数为5.6×10~... 本文将人体双足简化为一承受体重的悬臂梁结构,将跖骨简化为受悬臂弯曲的杆件;取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跖骨16个,在2H型悬臂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实验确定了跖骨发生应力骨折的极限范围,即在0.906kg/mm^2应力作用下,循环次数为5.6×10~5次。文章还对疲劳断口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应力骨折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近位指间关节的冲击性能及其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15
作者 张远鹰 季晓风 +3 位作者 许则民 马洪顺 董心 孙矩光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1990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文通过对正常国人急性外伤致死者的近位指间关节的冲击实验,给出了关节破坏时的冲击韧性,为人工关节的设计提供冲击载荷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冲击点的对侧受到的拉张应力,是关节破坏的主要部位.理论分析认为,韧带的强度基本上与关节... 本文通过对正常国人急性外伤致死者的近位指间关节的冲击实验,给出了关节破坏时的冲击韧性,为人工关节的设计提供冲击载荷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冲击点的对侧受到的拉张应力,是关节破坏的主要部位.理论分析认为,韧带的强度基本上与关节运动的灵活性成反比,而与关节本射的稳定性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间关节 冲击性能 损伤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功能重建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玉辉 张远鹰 +3 位作者 王金成 高忠礼 刘强 洪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次住院治疗,行全部4个关节置换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方法的设计和术后的康复。[方法]对3例同时发生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次住院,分两次手术行下肢4个大关节的... [目的]探讨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次住院治疗,行全部4个关节置换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方法的设计和术后的康复。[方法]对3例同时发生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次住院,分两次手术行下肢4个大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1例,第1次手术行左侧髋关节置换,第2次手术行右侧髋关节及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另2例两次手术分别行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术后3d将下肢置于CPM机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术后2周下床学习行走,出院前达到在支具扶助下行走100步。[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髋关节活动范围为105°~145°,平均135°,膝关节活动范围为45°~60°,平均54°;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平均83分,均为良,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1989年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系统:第1例左侧膝关节74/75分,为良,其余5个膝关节均为优。[结论]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次住院治疗、行全部4个关节置换不仅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便于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其中以单次手术行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双侧髋膝关节 骨性强直 功能重建
下载PDF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翊夫 李英普 +4 位作者 刘鹏 潘肃 程连杰 张远鹰 高忠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阐明早期气管切开干预对于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重要意义,探讨被干预治疗患者气管切开的指征。方法:回顾分析45例颈脊髓损伤住院手术患者,按照是否进行早期气管切开干预分为早期干预组17例及常规治疗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死亡... 目的:阐明早期气管切开干预对于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重要意义,探讨被干预治疗患者气管切开的指征。方法:回顾分析45例颈脊髓损伤住院手术患者,按照是否进行早期气管切开干预分为早期干预组17例及常规治疗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差异,分析比较早期干预组患者不同损伤节段(C2~C7)、不同损伤程度(Frankal A~E)及不同骨折脱位类型(严重骨折脱位与无骨折脱位)所导致气管切开率的不同。结果:早期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常规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因发生喘憋而导致死亡8例,早期干预组死亡率(0%)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5%,P<0.01)。不同损伤类型的气管切开率,Frankal A 100%,Frankal B 100%,Frankal C 0%,Frankal D 20%,Frankal E 0%;横断骨折脱位型颈椎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率为100%,轻微骨折脱位型为40%,无骨折脱位型为50%;C3以上节段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率为50%,C3以下节段损伤气管切开率为46.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干预对于颈脊髓损伤患者至关重要,在考虑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时,骨折类型和临床症状是决定切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颈脊髓损伤 骨折脱位 核磁影像
下载PDF
脂肪栓塞综合征
18
作者 张远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通常系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非脂化脂肪滴进入血流,阻塞毛细血管所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内环境改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肺通气障碍和进行性低氧血症是构成威胁...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通常系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非脂化脂肪滴进入血流,阻塞毛细血管所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内环境改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肺通气障碍和进行性低氧血症是构成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栓 毒性作用 FFA 血液流变学 血液动力学 脂肪滴 血沉增快 长骨骨折
下载PDF
经皮局部注射自体骨髓促进骨折愈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金成 张远鹰 +1 位作者 高忠礼 陆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5-505,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局部注射 自体骨髓 四肢长管骨骨折 延迟愈合 临床愈合
下载PDF
骨库骨的抗原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金成 陈伟 +4 位作者 刘光耀 高忠礼 段德生 袁绍辉 张远鹰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9期533-534,共2页
目的 研究冷冻、冻干、脱钙同种异体骨和无机骨等骨库骨的抗原性。方法 应用皮肤移植对比分析法 ,将骨库骨分为 5组 ,每组 10例 ,与皮肤移植结果相比较 ,测定其抗原性。结果 新鲜同种骨移植组平均皮肤脱落时间为 8 7± 1 1天 ,... 目的 研究冷冻、冻干、脱钙同种异体骨和无机骨等骨库骨的抗原性。方法 应用皮肤移植对比分析法 ,将骨库骨分为 5组 ,每组 10例 ,与皮肤移植结果相比较 ,测定其抗原性。结果 新鲜同种骨移植组平均皮肤脱落时间为 8 7± 1 1天 ,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 (P <0 0 5 )。冷冻同种骨、冻干同种骨、脱钙同种骨和无机同种骨移植组平均皮肤脱落时间分别为 10 8± 1 0 ,10 7± 1 4,11 7± 0 7和 13 8± 1 5天 ,与新鲜骨相比延长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经上述处理后骨的抗原性降低 ,但除无机骨外 ,均不及一次移植皮肤的 13 9± 1 1天 (P <0 0 5 )。无机骨不具有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骨库 骨抗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