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外伤性肠破裂103例诊治体会
1
作者 张连庄 张明 +1 位作者 毕玉东 庞曰亮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89-189,共1页
闭合外伤性肠破裂103例诊治体会张连庄张明毕玉东庞曰亮(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关键词闭合性外伤;肠破裂;诊治随着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闭合性外伤肠破裂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共收治闭合... 闭合外伤性肠破裂103例诊治体会张连庄张明毕玉东庞曰亮(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关键词闭合性外伤;肠破裂;诊治随着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闭合性外伤肠破裂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共收治闭合性外伤肠破裂103例,其中单纯肠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外伤 肠破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顾晴 陈纪林 +6 位作者 阮英茆 司文学 王清峙 徐新林 褚雁 张连庄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观察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2 9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分为正常组 (n =9)、模型组 (n =10 )和氯吡格雷组 [4mg/(kg·d) ,n =10 ]。后两组建立高胆固醇饲料并免疫损伤诱发的主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观察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2 9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分为正常组 (n =9)、模型组 (n =10 )和氯吡格雷组 [4mg/(kg·d) ,n =10 ]。后两组建立高胆固醇饲料并免疫损伤诱发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血脂和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浓度。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定量分析病变程度 ,免疫组化法测定斑块部位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氯吡格雷组的主动脉斑块面积 /内膜面积减少 2 7 5 2 % ,内膜厚度和内膜厚度 /中膜厚度分别减少 5 4 5 2 %和 5 0 98% ,斑块中巨噬细胞百分数从 ( 5 7 5 0± 8 40 ) %减至 ( 4 0 93± 7 0 8) % ,平滑肌细胞百分数从( 3 7 2 8± 3 3 5 ) %增至 ( 5 3 16± 6 96) % ,血清CRP浓度从 ( 2 67 86± 49 89)ng/ml降至 ( 189 82± 77 0 2 )ng/ml,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氯吡格雷能够减轻动脉炎症反应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血脂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前胡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逆转效应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席思川 阮英茆 +2 位作者 张连庄 司文学 李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本实验用生理指标测定、心脏解剖称重、形态学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动态观察中药前胡对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形重组及肺动脉高压(PHT)形成的逆转恢复作用。结果表明:前胡不仅能拮抗缺氧性IAPA收缩,降低肺动... 本实验用生理指标测定、心脏解剖称重、形态学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动态观察中药前胡对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形重组及肺动脉高压(PHT)形成的逆转恢复作用。结果表明:前胡不仅能拮抗缺氧性IAPA收缩,降低肺动脉压力,抑制肺动脉壁细胞增殖与肥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肺动脉高压的结构和功能。提示前胡也是治疗低氧性IAPA构型重组和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缺氧 肺动脉高压 药理 大鼠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跃峰 杨跃进 +9 位作者 陈曦 阮英茆 张宝杰 王清峙 张连庄 田毅 周燕文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6期8202-8203,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方法:实验选用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78只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模型,术后24h存活的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另设假手术组(n=27);各...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方法:实验选用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78只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模型,术后24h存活的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另设假手术组(n=27);各组再按观察时点随机分为48h和4周两亚组,即:心肌梗死48h(n=11)和心肌梗死4周(n=13)组,假手术48h(n=10)和假手术4周(n=10)组。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AMI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的同时,梗死/瘢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犤心肌梗死48h组分别为(212.86±155.75)/1000,(198.16±120.0)/1000和(63.23±45.43)/1000,心肌梗死4周组分别为(235.14±130.43)/1000,(80.33±44.29)/1000和(31.61±16.39)/1000,P<0.05~0.01犦。结论:大鼠发生AMI后,梗死区心肌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的同时,梗死/瘢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细胞凋亡 大鼠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65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的尸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红 阮英茆 +2 位作者 司文学 张连庄 李秀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及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的尸检率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本院65例肺心病尸检材料,对单纯肺心病50例与肺心病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15例做组织学检查、形态学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肺心病的... 目的:分析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及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的尸检率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本院65例肺心病尸检材料,对单纯肺心病50例与肺心病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15例做组织学检查、形态学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肺心病的病因构成为多因素。肺心病可与一种或两种其它类型心脏病同时并存(23.1%),以冠心病并存率最高(2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Ⅲ~Ⅳ级病变检出率20.0%。低体重是晚期肺心病的特点之一。女性心脏增重显著大于男性,心脏重量与体重比值较单纯心脏称重更有评估意义。肺心病与其它类型心脏病并存时心室结构重塑程度重于单纯肺心病,尤以左心室为著。结论:肺心病并存其它类型心脏病时,心脏病变程度重,临床表现复杂,应防止肺心病或合并症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并发症 心脏病 慢性 尸体解剖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地尔硫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颖 阮英茆 +6 位作者 李莉 褚雁 周晓梅 徐新林 张连庄 司文学 李晓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7-802,共6页
目的 :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 艹卓(商品名合心爽 )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小动脉 (SPA)血红素氧合酶 (HO) - 1、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压缺氧 [(10 %± 1% )O2 ]6周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缺氧 2周后... 目的 :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 艹卓(商品名合心爽 )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小动脉 (SPA)血红素氧合酶 (HO) - 1、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压缺氧 [(10 %± 1% )O2 ]6周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缺氧 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地尔硫 艹卓 治疗组。检测右室收缩压 (RVSP)、右心肥大指数 (RVHI)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肺的病理改变 ,并进行形态学定量。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观察肺内HO - 1、内皮型和诱生型NOS(eNOS和iNOS)的表达和分布。放免法检测肺组织环 -磷酸鸟苷 (cGMP)含量。结果 :地尔硫 艹卓 明显降低缺氧大鼠的RVSP和RVHI,减轻肺小动脉中膜肥厚 ,促进eNOS及抑制iNOS表达 ,但对缺氧引起的HO - 1表达增高和内皮超微结构损伤无显著影响。结论 :地尔硫 艹卓 能明显减轻肺动脉高压性结构重塑 ,这种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iNOS、促进eNOS ,而不减少HO - 1的表达等环节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地尔硫革 血红素氧合酶(脱环) 一氧化氮合酶 肺动脉
下载PDF
大鼠哮喘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肺康治疗作用观察
7
作者 陈颖 阮英茆 +7 位作者 李莉 孟颖 徐新林 褚雁 王清峙 李晓惠 张连庄 司文学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6-8,5,共4页
目的观察新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肺康对大鼠哮喘模型的治疗作用,并与氨茶碱对比,探讨其药效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肺康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2.5、25、50g生药/k体重/d),氨茶碱... 目的观察新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肺康对大鼠哮喘模型的治疗作用,并与氨茶碱对比,探讨其药效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肺康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2.5、25、50g生药/k体重/d),氨茶碱组(A,35mg/kg体重/d)。以卵清蛋白致敏2周后激发复制哮喘模型。检测在体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数、光镜形态半定量分析、电镜支气管和肺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等。结果M组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数及百分比、CEC数、BALF中MDA浓度均显著高于N组(P<0.05或P<0.01),SOD活力显著低于N组(P<0.01);形态半定量分析支气管壁淋巴细胞、EO浸润及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均明显高于N组(P<0.05或P<0.01);电镜下显示M组支气管、肺组织超微结构亦有明显病理改变,证明模型复制成功。肺康中、大剂量治疗组上述指标较M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电镜下以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病变改善尤其明显。结论病理检测提示肺康对大鼠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保护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优于氨茶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 哮喘 支气管 大鼠 BALF 观察 治疗作用 雄性 杯状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黄芪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2
8
作者 陈晓玲 阮英茆 +2 位作者 席思川 司文学 张连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32-434,共3页
黄芪口服液能部分抑制大鼠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
关键词 缺氧性 肺动脉高压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崔应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富莉 张连庄 崔应珉 《国医论坛》 2016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崔师对CAG伴IM的认识及治疗思路,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崔应珉教授认为,CAG伴IM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兼夹瘀血、痰浊、湿邪、气滞... 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崔师对CAG伴IM的认识及治疗思路,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崔应珉教授认为,CAG伴IM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兼夹瘀血、痰浊、湿邪、气滞等标实之证,在治疗时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辨证施治,重在调理脾胃;消疒徵瘕,平增生;消除病因,治病求本;调畅情志,节制饮食。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药物,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崔师治疗CAG伴IM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崔应珉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100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病理分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阮英茆 朱晓东 +7 位作者 程显声 沈宗林 张连庄 陈白平 胡盛寿 司文学 赵永平 梁风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54-57,I001,共5页
本文报告100例先天性心脏病(下简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的肺内动脉病理改变.以及与心导管资料及手术近期效果的对照分析结果。将肺动脉病变分为Ⅰ级(中层肥厚)、Ⅱ级(中层肥厚及内膜有细胞性增生)、Ⅲ级(中层肥厚及阻塞性内膜纤维... 本文报告100例先天性心脏病(下简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的肺内动脉病理改变.以及与心导管资料及手术近期效果的对照分析结果。将肺动脉病变分为Ⅰ级(中层肥厚)、Ⅱ级(中层肥厚及内膜有细胞性增生)、Ⅲ级(中层肥厚及阻塞性内膜纤维化、多发血栓形成,或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Ⅳ级(前述改变中部分病变加上出现丛状改变,或伴局限性动脉壁坏死、变性、炎症)。研究说明,Ⅰ、Ⅱ级为可逆性病变,预后好;Ⅳ级为不可逆性,不适宜行心脏矫正手术。Ⅲ级是临界性病变,难以预测其预后。对肺活检的应用价值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活检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熠达 陈纪林 +4 位作者 阮英茆 王清峙 司文学 张连庄 褚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3-46,共4页
目的:利用高胆固醇饮食(2%)并免疫损伤诱发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评价阿司匹林(ASA)能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建立起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SA小[4 mg/(kg·d)]、中[12 mg/(kg&... 目的:利用高胆固醇饮食(2%)并免疫损伤诱发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评价阿司匹林(ASA)能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建立起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SA小[4 mg/(kg·d)]、中[12 mg/(kg·d)]、大[20mg/(kg·d)]剂量和高胆固醇4组,另设对照组,每组各10只.测定指标包括0、2、12周时的血脂、12周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斑块部位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阳性率以及环氧化酶(COX)-1和-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结果:与高胆固醇组相比,ASA小、中、大剂量组CRP和MCP-1均显著降低(P均<0.01);斑块部位平滑肌细胞阳性率减少17.6%、39.4%和57.2%;巨噬细胞阳性率分别减少35.7%、50.7%和64.7%,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COX-1和COX-2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OX-1 mRNA表达减少30.1%、27.6%和39.9%,COX-2 mRNA表达减少44.7%、57.3%和66.3%.ASA大、中、小剂量组间比较,CRP和MCP-1在大、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1~0.05),而大、中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部位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阳性率在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在大剂量组又显著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不同剂量ASA组间比较,COX-2 mRNA的表达量在大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1),在中剂量组又低于小剂量组(P<0.01),而COX-1 mRNA的表达量在大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1),在中、小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A能剂量相关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与其对COX-1和COX-2的阻滞作用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 炎症反应 环氧化酶
下载PDF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日亮 张连庄 毕玉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0年第1期38-41,共4页
我院自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九年九月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1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0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8个月,Ⅱ度面积最大60%,最小面积5%,住院天数最长35天,最短7天,治愈109人,... 我院自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九年九月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1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0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8个月,Ⅱ度面积最大60%,最小面积5%,住院天数最长35天,最短7天,治愈109人,治愈率99%,死亡一人,死亡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暴露疗法 住院天数 临床分析 烧伤面积 八年 最小面积 中男 烧伤毒素 坏死组织 大面积烧伤
下载PDF
临床诊断与尸检不符的肺心病11例报告
13
作者 阮英茆 程显声 +1 位作者 司文学 张连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370-372,共3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并发于严重的支气管、肺、肺血管和胸廓疾病的一大类病症。本文报告了阜外医院30余年来尸检中临床诊断与尸检不符的肺心病11例,供临床及病理医师参考,以加深对肺心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肺心病 肝硬变 肺动脉高压 尸检
下载PDF
心血管病理资料微机管理系统
14
作者 宋来凤 陈国芬 +5 位作者 沈竞捷 司文学 张连庄 梁凤玲 章志前 王亚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病理资料是进行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材料。我院、所建立30多年来,已积累尸检材料近千例,外检材料万余例,其中大部分为心血管疾病病例。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病理资料 微机管理系统
下载PDF
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部显微及超微病变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15
作者 阮英茆 朱晓东 +3 位作者 程显声 张连庄 赵永平 司文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7期409-411,共3页
本文报告先心病肺动脉高压16例的病理(显微及超微)变化与血液动力学及手术效果对照分析。我们发现主要高压性病变在肺小动脉及微细动脉,而不在肺泡气—血屏障。在死亡组(7例)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及病理改变比存活组(9例)严重。在死... 本文报告先心病肺动脉高压16例的病理(显微及超微)变化与血液动力学及手术效果对照分析。我们发现主要高压性病变在肺小动脉及微细动脉,而不在肺泡气—血屏障。在死亡组(7例)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及病理改变比存活组(9例)严重。在死亡组更多见到肺血管血栓形成、丛状病变、肺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肺动脉壁和肺间质的胶原及弹力纤维更增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超微病变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1
16
作者 唐熠达 陈纪林 +7 位作者 阮英茆 徐新林 王清峙 司文学 张连庄 杨跃进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 利用高胆固醇饮食 (2 % )并免疫损伤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评价不同剂量阿司匹林 (aspirin)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40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小剂量 (4mg·kg- 1&... 目的 利用高胆固醇饮食 (2 % )并免疫损伤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评价不同剂量阿司匹林 (aspirin)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40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小剂量 (4mg·kg- 1·d- 1)、中剂量 (12mg·kg- 1·d- 1)、大剂量 (2 0mg·kg- 1·d- 1)和高胆固醇四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 ,每组各 10只。测定指标包括 0、2、12周时的血脂和 12周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 (CRP)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以及主动脉斑块 /内膜面积比、内 /中膜厚度比和斑块脂质含量。结果 阿司匹林小、中、大剂量组与高胆固醇组相比 ,斑块 /内膜面积比分别减少 2 0 9%、43 9%和 42 8% ,内 /中膜厚度比分别减少 49 0 %、67 1%和 69 0 % ,斑块脂质含量分别减少 2 8 8%、3 5 0 %和 48 6% (P <0 0 5~ 0 0 1) ;CRP和MCP 1也显著降低 (P均 <0 0 1)。三个治疗组间比较 ,各指标在大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 (P <0 0 5~ 0 0 1) ,但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阿司匹林呈剂量相关地通过抗炎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效应以中剂量 (12mg·kg- 1·d-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剂量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心肌扩张型心脏病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凤英 宋来凤 +9 位作者 刘蕾 赵红 王红月 李莉 王琳琳 王清峙 司文学 张连庄 李晓惠 赵然旭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60例心脏移植的受体心脏在离体后立即进行了肉眼观察、测量和摄影记录,并进行了全面的组织... 目的探讨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60例心脏移植的受体心脏在离体后立即进行了肉眼观察、测量和摄影记录,并进行了全面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其中40例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进行临床-病理对照分析,并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40例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中21例(52.5%)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9例(22.5%)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6例(15.0%)为缺血性心肌病,其余的4例(10.0%)为局灶性心肌致密化不全、巨细胞性心肌炎和特异性心肌病中的酒精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肌病。40例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15例(37.5%),不相符率较高的依次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7/9)、缺血性心肌病(5/6)和巨细胞性心肌炎(1/1)。不相符的这几种病的原临床和影像学诊断都是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和巨细胞性心肌炎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表现,酒精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肌病等的病理诊断需要参考临床病史。该组病例没有观察到慢性心肌炎样病变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的形态学迹象。结论进行心脏移植病例受体心脏的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提高心脏病的临床和影像诊断的正确率,病理形态检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扩大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缺氧性腺泡内肺动脉构形重组的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席思川 阮英茆 +1 位作者 刘玉和 张连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腺泡内动脉结构改建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大白鼠随机分成缺氧组、缺氧+黄芪组、正常对照组(各组20只)。缺氧组、缺氧+黄芪组大鼠在常压缺氧(10%O210小时/天)下喂养,在实验第...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腺泡内动脉结构改建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大白鼠随机分成缺氧组、缺氧+黄芪组、正常对照组(各组20只)。缺氧组、缺氧+黄芪组大鼠在常压缺氧(10%O210小时/天)下喂养,在实验第15天、30天每组分别取10只进行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大指数测定后处死,再对肺腺泡内动脉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在实验第30天后,右心室收缩压,在缺氧组高于缺氧+黄芪组18倍(P<0.05),右心室肥大指数,在缺氧组高于缺氧+黄芪组13倍(P<0.05),腺泡内动脉中层厚度高于缺氧+黄芪组23倍(P<0.05);肺腺泡内动脉外膜单位面积的纤维母细胞数(密度)在缺氧组是131±03(P<0.05),在缺氧+黄芪组是760±019(P<0.05)。结论黄芪抑制了肺腺泡内动脉壁细胞增生及扩张肺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肺性高血压 肺动脉结构 形态定量研究
原文传递
肺动脉高压尸检病例的肺动脉形态计量及胶原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阮英茆 司文学 +1 位作者 张连庄 赵永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例肺动脉的病理分级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Ⅰ、Ⅳ型胶原蛋白变化的关系,收集了我院尸检有右心导管资料的9例病例(丛状肺动脉病6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慢性肺栓塞及血栓形成1例)作为肺动脉高压组。将... 为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例肺动脉的病理分级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Ⅰ、Ⅳ型胶原蛋白变化的关系,收集了我院尸检有右心导管资料的9例病例(丛状肺动脉病6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慢性肺栓塞及血栓形成1例)作为肺动脉高压组。将肺动脉高压性病变分4级:Ⅰ级仅出现肺小动脉中层肥厚;Ⅱ级为Ⅰ级加内膜细胞增生;Ⅲ级为Ⅰ级加内膜纤维化管腔狭窄及(或)血栓阻塞;Ⅳ级为Ⅲ级加丛状病变,无或有坏死性动脉炎。另外用免疫酶标PAP染色法进行抗Ⅰ型、Ⅳ型胶原抗体检测。结果如下:(1)正常7例对照组肺小动脉中层平均厚为外径6.1%,肺小动脉密度平均为22.6支/cm2;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中层平均厚为外径的26.2%,密度平均值44.6支/cm2,两组分别经t检验,P值均小于0.01。提示肺动脉高压可引起肺动脉中层肥厚及肺小动脉密度增加。(2)统计学分析显示,肺动脉压力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68,P<0.01)。(3)Ⅰ型胶原变化与病程有关,在肺动脉高压晚期不可逆性病变中Ⅰ型胶原增加;而Ⅳ型胶原增加反映为可逆性病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尸体解剖 肺动脉 形态计量 胶原
原文传递
肺血栓栓塞症十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阮英茆 司文学 +3 位作者 张连庄 徐新林 褚雁 王清峙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为帮助临床进一步认识肺血栓栓塞症 (PTE) ,对 10例PTE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收集近十年来的 8例PTE尸检资料及 2例外科肺血栓活检资料与临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0例PTE中 ,年龄 3.5~ 72岁 (平均 33.3岁 ) ,来自先天性心脏... 目的 为帮助临床进一步认识肺血栓栓塞症 (PTE) ,对 10例PTE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收集近十年来的 8例PTE尸检资料及 2例外科肺血栓活检资料与临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0例PTE中 ,年龄 3.5~ 72岁 (平均 33.3岁 ) ,来自先天性心脏病 4例 ,心、肺恶性肿瘤各 1例 ,风湿性心脏病 1例 ,下肢静脉炎 1例 ,另 2例肺动脉血栓来源不明。 10例中仅 2例无心肺血管原发疾病者 ,其临床PTE诊断与病理符合 ,余 8例均未被临床诊断。结论 从本资料分析原有心血管病、心、肺肿瘤及合并肺炎 (肺脓肿 )患者 ,其PTE常被临床漏、误诊。多争取病理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病理分析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