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脂波动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迷磊 戴霞 +2 位作者 杨琼 陈海燕 莫彬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血脂异常在心血管疾病(CVD)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血脂波动性是一项重要的新型评估参数。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证实,除了平均血脂水平之外,标准差、变异系数及与均值无关的波动性等指标评价的个体血脂参数的波动性与CVD不良健康结局独... 血脂异常在心血管疾病(CVD)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血脂波动性是一项重要的新型评估参数。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证实,除了平均血脂水平之外,标准差、变异系数及与均值无关的波动性等指标评价的个体血脂参数的波动性与CVD不良健康结局独立相关,维持血脂长期稳定的管理策略在延缓疾病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综述旨在总结血脂参数的波动性在CVD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诊断和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脂波动性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组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海燕 戴霞 +1 位作者 张迷磊 莫彬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3,共10页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是否通过改善肠道有益菌群的多样性、丰度、结构及其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Z组)糖尿病模型+有...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是否通过改善肠道有益菌群的多样性、丰度、结构及其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Z组)糖尿病模型+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联合运动)(L组)、糖尿病模型+粪便移植组(SY组)、糖尿病模型组(TJ组),每组10只。L组进行8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于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有氧运动,周二、周四和周六进行抗阻运动,6 d/周。SY组和TJ组分别采用L组运动8周后的小鼠粪便和DZ组小鼠粪便制成悬浊液予灌肠,2次/d,共14 d。灌肠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骨髓EPCs增殖、迁移、黏附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EPCs表型CD34和CD31,16SrRNA检测各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结果: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在纲水平上,与TJ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Clostridia(54.60%vs.32.21%)和Bacteroidia(47.63%vs.36.39%)的丰度上升,Gammaproteobacteria(0.30%vs.12.57%)丰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28、P=0.002)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的肠道Bacteroidia(47.63%vs.38.5%)丰度上升,Bacilli(2.56%vs.12.36%)丰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39)。在科水平上,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产丁酸盐细菌Lachnospiraceae(43.86%vs.26.44%)和Oscillospiraceae(7.8%vs.2.15%)的丰度显著升高(P=0.004、P=0.001)与TJ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Lachnospiraceae(43.86%vs.32.89%)、Lactobacillaceae(9.89%vs.3.8%)和Oscillospiraceae(7.8%vs.2.21%)菌群丰度显著升高(P=0.045、P=0.006、P=0.001)。SY组小鼠EPCs增殖、迁移、黏附和血管生成能力明显高于DZ组和TJ组(P=0.002、P=0.000、P=0.000、P=0.000、P=0.016、P=0.049、P=0.019、P=0.026)。DZ组SY组和TJ组3组小鼠血清GLP-1(pmmol/L)含量(1.90±0.22,2.82±0.40和2.24±0.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82,P=0.000)。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血清GLP-1水平明显升高(P=0.000)与TJ组相比,SY组小鼠血清GLP-1水平显著升高(P=0.000)肠道菌群数量与内皮组细胞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lostridia(r=0.696,P=0.041)、Oscillospiraceae(r=0.697,P=0.037)Muribaculaceae与内皮组细胞迁移能力(r=0.753,P=0.019)和血管生成(r=0.810,P=0.008)呈正相关。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能通过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多样性及结构及提高GLP-1表达,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EPC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内皮组细胞 肠道菌群 粪便移植
原文传递
肥胖类型与壮族中老年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生及聚集情况的分析
3
作者 张迷磊 杨琼 +2 位作者 陈海燕 莫彬彬 戴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中老年居民不同肥胖类型与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发生及聚集情况,为该人群预防和干预CV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650例广西南宁市45岁以上壮族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质量指数和腰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中老年居民不同肥胖类型与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发生及聚集情况,为该人群预防和干预CV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650例广西南宁市45岁以上壮族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作为不同肥胖类型的测量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全身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和复合型肥胖组,比较各组间CVD危险因素检出率,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与CVD危险因素的发生及聚集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复合型肥胖是发生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组相比,复合型肥胖组发生1种CVD危险因素的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组、复合型肥胖组发生2种或2种以上CVD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781倍(OR=2.781,95%CI:1.108~6.984)、3.416倍(OR=3.416,95%CI:2.818~4.141)(均P<0.05)。结论:广西南宁市壮族中老年居民肥胖类型与CVD危险因素的聚集有关,复合型肥胖的影响最高,其次为腹型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类型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壮族 中老年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莫彬彬 戴霞 +2 位作者 黎学颖 陈海燕 张迷磊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664-2668,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感知健康能力量表(PHCS)、心理弹性量表简版(CD-RISC-10)、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DES-SF)对其进...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感知健康能力量表(PHCS)、心理弹性量表简版(CD-RISC-10)、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DES-SF)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PHCS总分为(27.25±4.53)分,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水平、CD-RISC-10得分、DES-SF得分是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感知健康能力处于中等水平,HbA1c水平、心理弹性水平、授权能力是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可以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健康能力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感知健康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管理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感知健康能力 心理弹性 授权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营养素养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赋权与饮食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莫彬彬 戴霞 +2 位作者 陈海燕 张迷磊 黎学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40-1545,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素养在健康赋权与饮食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的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简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素养在健康赋权与饮食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的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简明营养素养评价工具、中文版慢性病赋权量表和饮食控制行为量表进行资料收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剖析营养素养在健康赋权与饮食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赋权与饮食依从性呈正相关关系(r=0.493,P<0.001),健康赋权与营养素养呈正相关关系(r=0.589,P<0.001),营养素养与饮食依从性呈正相关关系(r=0.412,P<0.001);健康赋权对饮食依从性的总效应为0.197(95%CI:0.164~0.230),直接效应为0.153(95%CI:0.113~0.194),营养素养在健康赋权与饮食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为0.044(95%CI:0.018~0.070),占总效应的22.3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素养在健康赋权及饮食依从性间的存在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赋权水平来提高营养素养,从而改善饮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健康赋权 营养素养 饮食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运动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6
作者 陈海燕 张迷磊 +1 位作者 莫彬彬 戴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699-1707,共9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血糖、体重及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8周龄雄性C57BKS小鼠作为野生型对照组(DZ组)和18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作为T2DM小鼠模型,将18只T2DM小鼠随机分为T2DM模型+...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血糖、体重及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8周龄雄性C57BKS小鼠作为野生型对照组(DZ组)和18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作为T2DM小鼠模型,将18只T2DM小鼠随机分为T2DM模型+联合运动组(F组)、T2DM模型+灌肠组(SY组)、T2DM模型组(TJ组),每组6只。F组进行8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SY组采用F组运动8周后的小鼠粪便制成悬浊液灌肠,2次/d,共14 d;TJ组采用DZ组小鼠粪便制成悬浊液灌肠,2次/d,共14 d;DZ组不做干预。灌肠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血糖、体重及血清GLP-1含量。结果:SY组小鼠肠道菌群的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DZ组和TJ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的肠道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均上升(P<0.05),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例下降(P<0.05);属水平上,与DZ组比较,SY组提高了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_)的相对丰度(P<0.05)。与TJ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厚壁菌门细菌比例上升,变形菌门比例下降(均P<0.05)。SY组小鼠的GLP-1水平高于DZ组和TJ组,血糖和体重水平低于DZ组和TJ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有氧—抗阻运动可改善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和结构,提高T2DM小鼠肠道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及血清GLP-1水平,降低小鼠血糖水平和体重,从而改善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胰高血糖素样肽1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运动调节Sirt1蛋白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英 黎学颖 +4 位作者 徐丹青 杨琼 陈海燕 张迷磊 戴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550-1555,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方式对Sirtuin-1(Sirt1)表达及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联合有氧+抗阻运动组(联合运动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只。经过8周的...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方式对Sirtuin-1(Sirt1)表达及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联合有氧+抗阻运动组(联合运动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只。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后分离小鼠骨髓细胞,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EPCs,并以EGM-2MV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CD31、CD133、CD34、FLK1、CD144鉴定EPCs。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反映细胞迁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及联合运动组迁移能力均明显增强(P<0.05),且联合运动组效果最佳(P<0.05)。联合运动组的Sirt1表达水平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联合运动较单纯有氧、抗阻运动及对照组更能上调Sirt1的表达,且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EPCs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SIRT1 内皮祖细胞 迁移
下载PDF
中国人群生命早期经历饥荒暴露与成年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meta分析
8
作者 杨琼 张秋 +6 位作者 肖英 徐丹青 黎学颖 张迷磊 陈海燕 莫彬彬 戴霞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9-666,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网、万方、CBM、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关于我国人群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2年10月。由2名研...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网、万方、CBM、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关于我国人群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2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文献数据独立提取和系统评估,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7147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增加中国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OR=1.28,95%CI 1.16~1.4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暴露组相比,胎儿期饥荒暴露(OR=1.25,95%CI 1.03~1.52)和儿童期饥荒暴露(OR=1.29,95%CI 1.15~1.45)均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仅在女性人群中发现这种显著相关性。结论生命早期经历饥荒暴露可能会增加中国人群成年后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这主要表现在女性群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荒暴露 代谢综合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