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蛋白激酶A活性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选奋 鲁开化 +3 位作者 李荟元 郭树忠 杨力 张琳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6期812-813,共2页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瘢痕疙瘩(keliod,K)、成熟瘢痕、健康人皮肤和增生程度减轻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KA活性。方法用32P掺入底物法测定组织中的蛋白激酶A(PKA)活性。结果各种组织中PKA活性没有变化。结论瘢痕增生...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瘢痕疙瘩(keliod,K)、成熟瘢痕、健康人皮肤和增生程度减轻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KA活性。方法用32P掺入底物法测定组织中的蛋白激酶A(PKA)活性。结果各种组织中PKA活性没有变化。结论瘢痕增生可能与PKA信号通道没有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PKA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A 32P掺入底物法
下载PDF
TGF-β_1对兔耳创面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选奋 郭树忠 +1 位作者 张琳西 刘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TGF-Β1 耳创面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蛋白激酶C 活性
下载PDF
蛋白激酶A在TGF-β_1刺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选奋 李荟元 +2 位作者 鲁开化 郭树忠 李向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 A在 TGF- β1 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HS- FB和 NS- FB)合成胶原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方法 :利用 32 P掺入底物法测定TGF- β1 刺激的 HS- FB和 NS- FB的 PKA活性 ,3H-脯氨酸掺入法和放射免疫法测...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 A在 TGF- β1 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HS- FB和 NS- FB)合成胶原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方法 :利用 32 P掺入底物法测定TGF- β1 刺激的 HS- FB和 NS- FB的 PKA活性 ,3H-脯氨酸掺入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能力。 结果 :NS-FB被 TGF- β1 刺激后 PKA的活性短暂升高后很快恢复 ,HS- FB则在 30~ 6 0 m in降低 (P<0 .0 5 )。TGF- β1 对两种细胞有加速合成胶原的作用 (30 min后 P<0 .0 5 ) ,HS- FB的合成能力比 NS- FB强 (刺激 6 0 min后 P<0 .0 5 )。c AMP有抑制作用 (6 0 min后 P<0 .0 5 ) ,H7则有拟 TGF- β1 作用(与对照比较时 30 min后 P<0 .0 5 ) ,而 H7可增强 TGF- β1刺激的作用 (30~ 6 0 min时 P<0 .0 5 )。 结论 :TGF- β1 刺激两种细胞后 PKA的活性变化提示 c AMP/ PKA通道参与介导 TGF- β1 信号 :TGF- β1 对 HS- FB的短期刺激作用与PKA活性降低有关 ,但长期刺激作用与 PKA通道活性变化无关 ;c AMP/ PKA活化可以抑制 FB合成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A TGF-β1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胶原合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韩国医疗美容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选奋 张炜 +1 位作者 胡永寿 赵弼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59-262,共4页
随着中韩美容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美容就医者赴韩整容的热情日渐高涨,中国医师对韩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日益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韩国的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如此迅速,且对中国美容就医者的吸引力如此之大?韩国医疗美容的现状如... 随着中韩美容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美容就医者赴韩整容的热情日渐高涨,中国医师对韩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日益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韩国的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如此迅速,且对中国美容就医者的吸引力如此之大?韩国医疗美容的现状如何,中国医疗美容从业者以及行业管理者该借鉴之处何在?对此,本刊特邀2013年8月在韩国进行考察并对韩国医疗美容行业深度走访了解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张选奋教授等各位专家,就韩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实际情况予以总结分析,供同行较为客观、详细地了解相关信息。文中部分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美容 韩国 美容行业 整形美容外科 兰州大学 中国 吸引力 管理者
下载PDF
中韩医疗美容业现状和提高中国医疗美容业水平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选奋 张炜 +1 位作者 胡永寿 赵弼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2259-2262,共4页
近年来,中韩美容交流日益频繁,尤其韩国整形医生到中国行医、中国美容就医者赴韩整容之风日盛,究其原因,到底是中韩两国整形医生的理念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所致呢,还是中韩两国该行业的宣传引导差异所致,抑或是两国就医者的认识理念... 近年来,中韩美容交流日益频繁,尤其韩国整形医生到中国行医、中国美容就医者赴韩整容之风日盛,究其原因,到底是中韩两国整形医生的理念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所致呢,还是中韩两国该行业的宣传引导差异所致,抑或是两国就医者的认识理念有偏颇?赴韩美容存在什么隐患?"韩流"对中国医疗美容业的影响如何?故而,为较客观地介绍中韩两国医疗美容的现状,比较两国该行业存在的差异,以及如何提高我国医疗美容的整体水平及公众的信任度,特邀我刊编委张选奋教授撰写其在韩国实地考察后总结分析的文章如下,供同行探讨交流!需要特别指出,由于我国医疗美容和整形美容医师资质的考核认证在全国尚未普遍开展,文中部分数据资料考证十分困难,故不代表本刊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美容 美容业 中国 整形美容医师 整形医生 宣传引导 数据资料
下载PDF
蛋白激酶A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刺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选奋 鲁开化 +2 位作者 李荟元 郭树忠 李向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 A在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β1 )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HS- FB和 NS-FB)增殖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方法 :利用 32 P掺入底物法测定HS- FB和 NS- FB的 PKA活性 ;使用直接计数法和 MTT法测定 TGF-...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 A在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β1 )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HS- FB和 NS-FB)增殖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方法 :利用 32 P掺入底物法测定HS- FB和 NS- FB的 PKA活性 ;使用直接计数法和 MTT法测定 TGF-β1 和 c AMP、H7等刺激两种细胞后增殖能力的变化。 结果 :NS- FB被 TGF-β1 刺激后 PKA的活性短暂升高后很快恢复 (30 m in内 ,但 P>0 .0 5 ) ,HS- FB则在 30~ 6 0 min降低(P<0 .0 5 ) ,1h后恢复 ;HS- FB的 PKA活性比 NS- FB低 (但P >0 .0 5 )。 TGF-β1 能强烈刺激两种细胞增殖 (30 min后 P<0 .0 5 ) ,对 HS- FB的刺激作用更强 (刺激 6 0 m in后 P<0 .0 5 )。c AMP可抑制两种细胞增殖 (6 0 m in后 P<0 .0 5 ) ,H7有拟 TGF-β1 作用 (30 min后 P<0 .0 5 ) ,H7还可增强 TGF-β1 的刺激作用 (30~ 6 0 min后 P<0 .0 5 )。 结论 :TGF-β1 刺激后 PKA的活性在两种细胞有不同的变化 ,提示两种细胞的 c AMP/ PKA信号通道存在一定的差异 ;TGF-β1 刺激作用部分经 PKA活性变化介导 ,但活化 PKA通道可以逆转 TGF-β1 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A TGFβ_(1) 成纤维细胞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睑裂周围老化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选奋 郭树忠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睑裂老化 皮肤质量 组织移位 眉提升术 上睑除皱术 皮肤磨削 激光
下载PDF
蛋白激酶A在干扰素-γ抑制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选奋 刘凯 +1 位作者 郭树忠 张琳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2期4309-4311,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γ)用于兔耳伤口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后蛋白激酶A(ProtinaseA,PKA)活性变化及对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影响,探讨PKA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用32P掺入法测定使用IFN-γ前后兔耳伤后3,6,11~16d(上皮化时),以及上皮后14,...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γ)用于兔耳伤口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后蛋白激酶A(ProtinaseA,PKA)活性变化及对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影响,探讨PKA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用32P掺入法测定使用IFN-γ前后兔耳伤后3,6,11~16d(上皮化时),以及上皮后14,30,45和60d组织的PKA活性,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变化。结果:上皮化时肉芽组织和伤口周边组织的PKA活性高于正常皮肤犤(1.5±0.6)pmol/min·mg,t=3.76,P<0.001和(1.4±0.5)pmol/min·mg,t=2.96,P<0.01犦。IFN-γ延迟创面愈合约1.5d(t=2.64,P=0.01),同时进一步活化PKA:肉芽组织在伤后6d和上皮化时犤(1.6±0.6)pmol/min·mg,t=2.59,P<0.05和(1.8±0.7)pmol/min·mg,t=2.92,P<0.01犦和周边组织上皮化时犤(1.7±0.6)pmol/min·mg,t=2.42,P<0.05犦高于对照。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仅在上皮化时升高犤(1.5±0.5)pmol/min·mg,t=2.26,P<0.05犦,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在上皮化时犤(1.4±0.5)pmol/min·mg,t=2.08,P<0.05犦和上皮化后14d犤(1.4±0.5)pmol/min·mg,t=2.08,P<0.05犦时较高;IFN-γ进一步升高上皮化时IFN-γ1组:犤(1.8±0.7)pmol/min·mg,t=2.92,P<0.01犦和伤后14d时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犤IFN-γ1组:(1.79±0.6)pmol/min·mg,t=2.59,P<0.05和IFN-γ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A 干扰素-Γ 创面 瘢痕 IFN-Γ 肉芽组织
下载PDF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选奋 刘子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中毒性 表皮坏死松解症 诊断标准 EM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PKC活性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选奋 季少平 +1 位作者 鲁开化 李荟元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变化 ,探讨PKC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KC活化后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 ,然后计数底物中掺入32 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 ,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KC活...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变化 ,探讨PKC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KC活化后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 ,然后计数底物中掺入32 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 ,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KC活性。结果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KC的活性显著高于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 (P <0 .0 0 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 318.30 %和 5 19.0 7% ) ,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 (P <0 .0 0 1,高出 48.6 0 % )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蛋白激酶C 信号转导 活性测定
下载PDF
皮肤的细胞外基质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选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皮肤的细胞外基质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张选奋综述刘铭锐审校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邮政编码730030)皮肤由角阮细胞(Keratinocyte,KC)、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等实质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 皮肤的细胞外基质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张选奋综述刘铭锐审校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邮政编码730030)皮肤由角阮细胞(Keratinocyte,KC)、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等实质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细胞外基质 银屑病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TGF-β_1刺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介导作用
12
作者 张选奋 鲁开化 +4 位作者 李荟元 郭树忠 李向东 张琳西 杨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TGF-β1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B和NS-FB)增殖和合成胶原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利用32P掺入底物法测定PKC活性;MTT法测定增殖能力,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能力。结果:TGF-β1刺激后...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TGF-β1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B和NS-FB)增殖和合成胶原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利用32P掺入底物法测定PKC活性;MTT法测定增殖能力,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能力。结果:TGF-β1刺激后NS-FB和HS-FB中PKC的活性逐渐升高,刺激120min时尚未恢复(30min后P<0.05),GF109可阻断TGF-β1活化PKC。TGF-β1和PKC活化剂(含磷脂酰丝氨酸、二酰基甘油和Ca2+)都可刺激NS-FB和HS-FB增殖和合成胶原(P<0.05);而GF109则有抑制作用(60min后P<0.05)且能部分阻断TGF-β1的刺激作用。结论:活化PKC能刺激NS-FB和HS-FB增殖和合成胶原,而抑制PKC活化仅部分阻止细胞增殖。TGF-β1的刺激作用部分经PKC通道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增生性瘢痕 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 TGF-β1 成纤维细胞 胶原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干预慢性创面神经生长因子和微血管的变化 被引量:36
13
作者 钱晓玲 周学芹 +4 位作者 尹晓莉 杨雪梅 张选奋 李小会 张清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647-1652,共6页
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慢性创面呈上升趋势,在治愈慢性创面方法匮乏的情况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数量的影响,探索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 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慢性创面呈上升趋势,在治愈慢性创面方法匮乏的情况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数量的影响,探索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以10例慢性创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胸部软组织缺损、骨髓炎伴骨外露和截肢后残端大面积皮肤缺损各1例、皮肤撕脱伤后创面感染2例、胫骨骨髓炎2例、术后伤口感染3例。分别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吸引前、吸引7 d和14 d切取创周皮肤和创面内肉芽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数量变化,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7 d和14 d后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使微血管数量显著增加(P<0.05-0.01)。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创基内肉芽组织量少且较晦暗,存在坏死组织和较多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组织肿胀明显。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伤口内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逐渐减少,肉芽组织呈细颗粒状,鲜红色,触之易出血,伤口周围水肿消退。提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慢性创面创周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数量,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封闭负压引流 神经生长因子 微血管 创伤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被引量:28
14
作者 何泽亮 唐勇 +1 位作者 姚宗江 张选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2-1046,共5页
背景:创面愈合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调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瘢痕愈合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www.cnki.net... 背景:创面愈合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调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瘢痕愈合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及Pub Med数据库相关文章。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创面愈合;再生"为中文检索词;以"CTGF;CCN2;Wound healing;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纳入37篇关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创面愈合实验中相关研究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呈动态表达。在创伤修复初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短暂上调可促进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加速创面修复过程;在伤口修复和重塑阶段的持续表达可明显促进过度基质的产生、胶原沉积和瘢痕挛缩,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了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其在加速创面愈合和控制瘢痕形成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下游产物,除本身的生物学作用外,其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促纤维化、诱导黏附及迁移等作用是其影响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瘢痕 创面愈合 再生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护士关怀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达朝锦 曹枫林 +4 位作者 张选奋 崔乃雪 田庆秀 刘珂珂 董丽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72-75,共4页
目的对关怀行为量表进行汉化并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方法获得原作者授权后,严格遵循国际上汉化量表的流程,翻译并回译量表。采取便利抽样法,从4所三级甲等医院抽取243名临床护士和26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27名护士和21例患者参与重... 目的对关怀行为量表进行汉化并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方法获得原作者授权后,严格遵循国际上汉化量表的流程,翻译并回译量表。采取便利抽样法,从4所三级甲等医院抽取243名临床护士和26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27名护士和21例患者参与重测。采用临界比值和同质性检验来验证量表条目的适切性;采用专家评议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评价问卷的信度。结果所有条目的决断值12.630~22.571,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r值为0.643~0.811。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CVI)和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VI)均为1。122份护士问卷和131份患者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均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1.790%和64.956%,条目负荷量为0.558~0.89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与护士群体的适配度基本良好,与患者群体的适配度尚可。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9,3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94、0.633、0.575。结论中文版护士关怀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价我国临床护士对患者关怀程度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关怀行为量表 信度 效度 探索性因子分性 验证性因子分性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凯 张选奋 +2 位作者 张瑾 秦永红 钟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1mg/L、4mg/L和16mg/...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1mg/L、4mg/L和16mg/L当归挥发油组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G2/M期减少,显著增加了S期细胞(P<0.05)。凋亡率随当归挥发油浓度增大逐渐增大(P<0.05)。当归挥发油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合成胶原(P<0.05或0.01)。结论:当归挥发油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凋亡 胶原合成
下载PDF
当归水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凯 张选奋 +2 位作者 张瑾 秦永红 钟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水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当归水煎液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 目的:探讨当归水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当归水煎液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增大促增殖作用愈大。当归水煎液使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P<0.05),凋亡率逐渐减小(P<0.05)。当归水煎液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胶原(P<0.05)。结论:当归水煎液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减少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增殖 胶原合成 水煎液 凋亡率 当归 剂量依赖性 细胞增殖活性
下载PDF
神经在皮肤创伤再生和瘢痕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瑾 解扬子 张选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神经是皮肤感觉和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的基础,也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创伤再生和瘢痕愈合等病理过程。尽管失神经支配的皮肤伤口能够愈合,但神经通过启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神经营养作用增加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 神经是皮肤感觉和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的基础,也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创伤再生和瘢痕愈合等病理过程。尽管失神经支配的皮肤伤口能够愈合,但神经通过启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神经营养作用增加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和释放神经肽等机制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如果各种参与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神经血管和皮肤附属器能有机装配则再生修复,否则瘢痕愈合。神经自身主要在创伤修复早期和瘢痕塑形期通过轴突的生长修复,其生长速度明显较肉芽组织形成和瘢痕化慢。而且,不同神经纤维的轴突生长也不完全相同。外源性神经肽可促进难愈性伤口愈合,神经肽拮抗剂或高选择神经切断等失神经措施可减轻瘢痕增生。因此,了解神经和各种修复成分在创伤再生修复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有助于寻找促进皮肤和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伤 神经 再生 瘢痕愈合 综述
下载PDF
人参E酮霜的研制及其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子文 张选奋 +3 位作者 李芳 李文竹 白润江 赵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3-154,共2页
人参E酮霜的研制及其临床效果刘子文,张选奋,李芳,李文竹,白润江,赵珏兰州医学院皮肤病研究室(邮政编码730030)我们应用中医理论和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成果,研制成人参E酮霜,用于临床治疗6种皮肤病共76例,报告如下。... 人参E酮霜的研制及其临床效果刘子文,张选奋,李芳,李文竹,白润江,赵珏兰州医学院皮肤病研究室(邮政编码730030)我们应用中医理论和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成果,研制成人参E酮霜,用于临床治疗6种皮肤病共7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结果将人参(吉林产的生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E酮霜 研制 药理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与实践现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达朝锦 卢玉彬 +3 位作者 赵利群 田庆秀 杨雪梅 张选奋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5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与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及学校加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制定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及实践情况调查问卷,对甘肃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1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及实践总分分别...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与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及学校加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制定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及实践情况调查问卷,对甘肃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1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伦理行为认知及实践总分分别为(215.37±10.64)分、(193.63±24.13)分,认知总分显著高于实践总分(P<0.01);认知情况各维度得分依次为合作、自身权益维护、慎独、审慎、情感、公正、尊重;实践情况各维度得分依次为合作、审慎、慎独、情感、公正、尊重、自身权益维护;影响认知与实践的因素有性别、学历(P<0.05,P<0.01)。结论临床护士伦理行为的认知情况好于实践情况,应针对性地加强临床护士的护理伦理行为教育和监督,使其成为日常自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伦理行为 认知 实践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