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中药“痹症1号”熏蒸方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戴冰冰 金香花 +5 位作者 张金涛 张奎军 许萍 刘佳丽 梁丽君 李英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25-130,共6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痹症1号”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40例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熏蒸...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痹症1号”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40例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熏蒸组(70例)和非熏蒸组(70例),熏蒸组采用“痹症1号”熏蒸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非熏蒸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如关节症状、体征、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健康调查简表(SF-36)。检测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手关节超声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 28)、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等指标。结果熏蒸组治疗12周的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手关节超声评分均低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4、12周的VAS评分、HAQ评分、DAS 28评分均低于非熏蒸组,SF-36评分均高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12周的SDAI、CDAI均低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12周的CRP低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的RF、IL-1、IL-6、TNF-α、IL-4、IL-10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症1号”熏蒸方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西药 中草药 中药熏蒸
下载PDF
小型化气体声学温度计的研究
2
作者 李明达 邢力 +3 位作者 司明浩 冯晓娟 张金涛 王小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为促进气体声学原级测温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基于圆柱气体声学共鸣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原理,研制了内径10 mm、外径12 mm、内长40 mm的小型化气体声学温度计,采用优化的声学传感器提高了待测声压强度,开展了常压下常温至782 K的实验测试。... 为促进气体声学原级测温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基于圆柱气体声学共鸣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原理,研制了内径10 mm、外径12 mm、内长40 mm的小型化气体声学温度计,采用优化的声学传感器提高了待测声压强度,开展了常压下常温至782 K的实验测试。对采用声波导管的小型化圆柱腔内常压空气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在782 K时的声学共鸣频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修正了边界层及导管扰动后,基于空气声速的热力学关系,以常温为相对法的参考,获得了407~782 K的热力学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76~2.93 K(k=1)。该研究为原级气体声学温度计在恶劣或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气体声学温度计 圆柱气体声学共鸣法 热力学温度 小型化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索塔锚固构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涛 傅战工 +2 位作者 李镇 赵灿晖 张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103,共7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2+490+1176+490+142)m公铁合建双塔斜拉桥,采用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索塔锚固区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S4~S39号斜拉索锚固于核芯混凝土上。为实现索塔锚固区斜拉索竖向分力的有效传递,提出方...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2+490+1176+490+142)m公铁合建双塔斜拉桥,采用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索塔锚固区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S4~S39号斜拉索锚固于核芯混凝土上。为实现索塔锚固区斜拉索竖向分力的有效传递,提出方案A(钢齿块+剪力钉)、方案B[钢齿块(加肋)+剪力钉]、方案C(混凝土齿块)、方案D(钢锚箱+PBL剪力键)以及方案E(钢锚箱+承压板+剪力钉)共5种索塔锚固构造方案,从结构受力及施工工艺对5种方案进行比选,并采用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对所选锚固构造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案E剪力钉受力分布均匀,剪力大小适中,且施工便捷,对于S7~S39号斜拉索,推荐采用方案E;对于斜拉索竖向角度较大的S4~S6号斜拉索,钢锚箱在构造和张拉空间上存在冲突,推荐采用方案C。方案E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表明:结构应力、剪力钉受力及钢锚箱构造各板件应力均有安全储备,锚固构造处于线弹性状态,能满足规范及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空间钻石型桥塔 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 索塔锚固构造方案 受力机理 钢锚箱 剪力钉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算法的抛石护岸水毁破坏预测研究
4
作者 王浩 晏田田 +3 位作者 郭剑波 张金涛 马利群 安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抛石护岸在顶冲等极端情况下易发生水毁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通过水槽试验获取496组样本数据,利用互信息(MI)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属性,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R)、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个预... 抛石护岸在顶冲等极端情况下易发生水毁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通过水槽试验获取496组样本数据,利用互信息(MI)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属性,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R)、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个预测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作为基学习器,结合BP神经网络(BPNN)作为元学习器,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建抛石护岸破坏程度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_(RMSE))及平均绝对误差(M_(MAE))等评价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tacking模型在抛石护岸破坏高度、长度、范围上的平均R^(2)为0.98、RRMSE为0.02、M_(MAE)为0.03,相较于单一模型(SVR、GRNN、RF),Stacking模型的R_(RMSE)、M_(MAE)皆为最小,R2最高。在抛石护岸水毁破坏程度的预测中,融合的Stacking模型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石护岸 水毁破坏 Stacking集成算法 预测研究
原文传递
两种天然纤维材料改性生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金涛 王崴 李果 《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715-718,共4页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生土中引入莜麦秸秆和羊毛纤维进行改性生土试件抗压强度提升的试验,试验中使用当地易于获取的天然土壤、莜麦秸秆和羊毛,经人工压实制坯,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添加莜麦秸秆可将改性生土试件强度提高40....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生土中引入莜麦秸秆和羊毛纤维进行改性生土试件抗压强度提升的试验,试验中使用当地易于获取的天然土壤、莜麦秸秆和羊毛,经人工压实制坯,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添加莜麦秸秆可将改性生土试件强度提高40.5%,添加羊毛纤维可将强度提高89.25%,此外,试验也揭示了改性生土试件抗压强度顺应两种纤维材料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最佳纤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 改性生土试件 纤维材料 莜麦秸秆 羊毛纤维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兔毛角蛋白海绵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6
作者 王晓清 彭晗磊 +2 位作者 张金涛 刘世月 敖雪君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针对兔毛角蛋白资源浪费,采用冻融-干燥的方法制备了兔毛角蛋白海绵,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溶液,考察了角蛋白浓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角蛋白海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针对兔毛角蛋白资源浪费,采用冻融-干燥的方法制备了兔毛角蛋白海绵,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溶液,考察了角蛋白浓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角蛋白海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角蛋白海绵结构稳定且具有均匀的孔结构。角蛋白海绵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为8%时,15min达到吸附平衡,且亚甲基蓝浓度30mg/L^(-1)时吸附率最大。角蛋白海绵对亚甲基蓝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海绵 微观结构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下载PDF
黄酮类中药单体干预Nrf2/HO-1通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映君 阴永辉 +2 位作者 王文宽 张金涛 孔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6-253,共8页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靶点。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耳酮、黄烷醇、花青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靶点。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耳酮、黄烷醇、花青素等黄酮类中药单体可以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缓解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纤维化、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黄酮类中药单体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纤维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低温恒温器绝热性能对平衡氢三相点复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西慧 于滢 +4 位作者 邢力 冯晓娟 张金涛 邱萍 孙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7-1493,共7页
平衡氢三相点(13.803 3 K)是ITS-90规定的最低温度固定点,常用于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的检定或校准。改进后的国家温度基准使用基于闭循环制冷机的低温恒温器提供准绝热环境,采用量热法进行密封式平衡氢三相点的复现实验。由平衡氢转化... 平衡氢三相点(13.803 3 K)是ITS-90规定的最低温度固定点,常用于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的检定或校准。改进后的国家温度基准使用基于闭循环制冷机的低温恒温器提供准绝热环境,采用量热法进行密封式平衡氢三相点的复现实验。由平衡氢转化催化剂引起的三相点容器的预熔化现象以及实验组装的差异均会导致组件热容或系统热阻的变化,从而影响复现水平。建立了系统的传热模型,通过2次绝热条件不同的复现实验,测量了低温恒温器三相点组件的热容、绝热屏与三相点组件的热阻等参数,分析了低温恒温器绝热性能对平衡氢三相点复现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复现开始前通过测量热阻并确认系统绝热性能良好,复现4个平衡氢三相点温坪的标准偏差优于0.1 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低温恒温器 平衡氢三相点 固定点复现 准绝热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桥塔空间纵横梁施工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皓清 郑清刚 +1 位作者 张金涛 蒋凡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3,共5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在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首次采用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形桥塔。因桥塔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力学行为,在设计阶段对其施工控制方案进行分析,针对施工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纵横梁施工控制方案对...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在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首次采用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形桥塔。因桥塔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力学行为,在设计阶段对其施工控制方案进行分析,针对施工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纵横梁施工控制方案对桥塔控制断面内力、塔底反力、纵横梁线形及预应力布置均有影响。区别于传统桥塔下横梁不参与纵向整体受力,该桥塔下横梁(纵梁)通过塔梁节点转动参与主塔纵桥向受力。通过建立桥塔有限元模型,基于设计阶段纵横梁的受力特点提出施工控制措施,最终保证了纵横梁施工期的结构安全,实现了对结构线形的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施工控制 数值计算 斜拉桥 横梁 纵梁 空间四塔肢桥塔 力学行为
下载PDF
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温度测量激发激光误差抑制
10
作者 欧阳可琛 邢力 +4 位作者 王政 冯晓娟 张金涛 任成 杨星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2-1247,共6页
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温度传感技术,通过测量其基态子级之间的零场劈裂值(D)来实现对温度的感测。由于金刚石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制成不同尺寸,NV色心测温方法被视为解决微纳米尺度温度高精度测量难题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 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温度传感技术,通过测量其基态子级之间的零场劈裂值(D)来实现对温度的感测。由于金刚石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制成不同尺寸,NV色心测温方法被视为解决微纳米尺度温度高精度测量难题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测量中,首先使用激光对色心进行电子自旋极化,然后使用微波对电子自旋进行调控,进而探测电子跃迁发出的荧光得到光学探测磁共振(ODMR)光谱,对谱线进行拟合分析获得D值。激光功率波动是重要的实验噪声来源之一,为了获得较高的极化率,需要足够的激光功率,然而较大激光功率下,光功率波动会影响电子自旋极化率,从而降低电子跃迁所发出荧光强度的稳定性,增加光谱的噪声,最终增大数据测量的误差。在常规测量中,不使用任何归一化参考的直接拟合法会将激光功率的波动直接反映在ODMR光谱上。为降低激光功率波动产生的误差,提出了一种特定编码的脉冲序列测量方法,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不受微波调控的光子数参考值,对所探测的受到微波调控的光子数相对于参考值做归一化,从而输出归一化光谱。在实验室搭建的ODMR测量系统上开展了控温300 K的对比实验,考虑对脉冲编码序列两个时间参数的优化,确定了0.8 s的计数时间和0.001 s的准备时间。在不同的激光功率下,分别采用直接拟合法、数学归一化法和脉冲编码归一化法测得三组D值。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拟合法和数学归一化法,脉冲编码归一化法将激光功率波动引入的噪声有效地抑制到了直接拟合法的62.5%,得到D值的误差从直接拟合法的179 kHz和数学归一化法的165 kHz减小到了56.9 kHz。该方法可为金刚石NV色心测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激发激光功率影响的有效途径,提高D值测量分辨力,为金刚石NV色心测温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空位色心 温度传感 光学探测磁共振谱 激光误差 脉冲编码 归一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积分视线的无人艇回收路径跟踪控制
11
作者 许晨 胡常青 +2 位作者 张金涛 李清洲 赵京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6-92,共7页
路径跟踪控制是无人艇自主回收的关键技术之一,无人艇回收过程中航速慢、舵效差,不仅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且受执行机构限制,控制输入易饱和,如不加以抑制会大幅降低无人艇回收对接成功率。针对以上问题,基于自适应ILOS导引策略,设计了... 路径跟踪控制是无人艇自主回收的关键技术之一,无人艇回收过程中航速慢、舵效差,不仅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且受执行机构限制,控制输入易饱和,如不加以抑制会大幅降低无人艇回收对接成功率。针对以上问题,基于自适应ILOS导引策略,设计了无人艇鲁棒性回收路径跟踪控制器。为提高无人艇回收过程路径跟踪响应速度,将前视距离与横向位置跟踪误差相联系,设计了时变前视距离的自适应ILOS导引方法。考虑无人艇回收过程环境扰动未知,设计了指数收敛的扰动观测器,而后基于反步法设计了首向控制器与速度控制器,为克服反步法解析导数求解的弊端,设计了二阶滤波器实现了期望首向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的滤波估计。考虑无人艇回收过程控制输入易饱和,设计了饱和补偿辅助系统。在直线路径与曲线路径2种工况下,分别进行仿真对比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自主回收 路径跟踪 自适应ILOS 扰动观测器 输入饱和
下载PDF
金刚石氮-空位色心连续式温度测量灵敏度分析
12
作者 邢力 冯晓娟 张金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13,共7页
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系综在温度测量原理上具有超高灵敏、微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特点,该方法利用色心最外层2个未成对电子自旋相互作用产生的零场分裂能实现温度测量,通常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来衡量其温度敏感信号的... 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系综在温度测量原理上具有超高灵敏、微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特点,该方法利用色心最外层2个未成对电子自旋相互作用产生的零场分裂能实现温度测量,通常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来衡量其温度敏感信号的信噪比。为有效提高灵敏度,推导了无外加磁场时连续式温度测量灵敏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信噪比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微波天线直径、激光和微波功率对光探测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谱线线宽和荧光对比度的影响。在303~318 K范围内标定了零场分裂能D与温度T的关系,得到系统所用高浓度色心样品的d D/d T为-73.42 kHz/K,标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3%。最终对不同温度的灵敏度进行测量,低频段平均灵敏度达到0.50 K/Hz 1/2(<10 Hz)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系综 零场分裂能 温度测量 光探测磁共振 灵敏度
下载PDF
护热板法测量高温下材料导热系数的研究
13
作者 刘晔 张金涛 +3 位作者 王金库 王明凯 孙坚 徐红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1-877,共7页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新研制了单样品高温防护热板法装置,设计工作温度范围从室温至500℃、导热系数测量范围0.02~0.5 W/(m·K)。通过新的温度控制技术,有效抑制了系统热惯性引起的热振荡,在长达2 h的热平衡期内,各部件的温度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新研制了单样品高温防护热板法装置,设计工作温度范围从室温至500℃、导热系数测量范围0.02~0.5 W/(m·K)。通过新的温度控制技术,有效抑制了系统热惯性引起的热振荡,在长达2 h的热平衡期内,各部件的温度波动可控制在0.005℃以内;采取上防护板温度补偿,抑制了上防护板的漏热。新装置测量导热系数的不确定度为1.2%(k=2)。在平均温度30~70℃范围,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导热系数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1450d标准值相对偏差为0.2%~1.9%。测量了有机玻璃的导热系数,与PTB测量值的相对偏差为-0.8%~-1.5%。在40~400℃温度范围,测量了高温岩棉的导热系数,测量不确定度为4.7%(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导热系数 防护热板法 温度控制 岩棉
下载PDF
2A12铝合金表面铈盐掺杂硅烷杂化膜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金涛 杨春勇 +1 位作者 潘亮 李春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72-137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GP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在2A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稀土铈盐(Ce(NO_3)_3)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研究了铈盐掺杂浓度和涂层固化温度等工艺条件.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GP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在2A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稀土铈盐(Ce(NO_3)_3)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研究了铈盐掺杂浓度和涂层固化温度等工艺条件.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比较了掺杂与未掺杂有机-无机硅烷杂化膜、铬酸盐转化膜和RE转化膜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测试结果均表明,铈盐掺杂硅烷杂化膜的极化电阻比掺杂前增大了约13倍,并显著高于铬酸盐转化膜和RE转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 有机硅烷 铝合金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LY12铝合金/钝化膜/环氧涂层复合电极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金涛 胡吉明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8-532,共5页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LY12铝合金/钝化膜/环氧涂层复合电极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复合电极体系的阻抗不断增大;在浸泡初期,复合电极体系的阻抗谱中即出现了低频扩散阻抗,认为该阻抗由金属...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LY12铝合金/钝化膜/环氧涂层复合电极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复合电极体系的阻抗不断增大;在浸泡初期,复合电极体系的阻抗谱中即出现了低频扩散阻抗,认为该阻抗由金属表面钝化膜的溶解产物的传质引起.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铬酸盐钝化膜呈现明显的裂纹形貌;利于溶解的铬盐通过裂纹到达台金基体使其钝化,是复合电极阻抗不断增大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钝化 环氧涂层 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有机涂层的现代研究方法 被引量:49
16
作者 张金涛 胡吉明 张鉴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3-768,共6页
本文介绍了有机涂层 金属体系性能与失效过程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电化学方法中电化学阻抗谱 (EIS)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同时一些新的技术 (如局部电化学阻抗 (LEIS)、扫描Kelvin探针(SKP)技术等 )正在成为研究涂层体系性能... 本文介绍了有机涂层 金属体系性能与失效过程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电化学方法中电化学阻抗谱 (EIS)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同时一些新的技术 (如局部电化学阻抗 (LEIS)、扫描Kelvin探针(SKP)技术等 )正在成为研究涂层体系性能的重要手段。一些非电化学方法的使用对研究和评价涂层性能与失效过程起到了补充的作用。除此 ,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涂层中水传输研究的两种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涂层 金属体系 性能 失效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EIS 评价 腐蚀 水传输
下载PDF
金属涂装预处理新技术与涂层性能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金涛 胡吉明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6,共5页
 评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硅烷化和原位磷化两种金属涂装预处理新技术和有机涂层金属体系腐蚀降解行为的现代研究方法(红外照相法、红外技术)的最新进展。此两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有机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有望取代对环境...  评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硅烷化和原位磷化两种金属涂装预处理新技术和有机涂层金属体系腐蚀降解行为的现代研究方法(红外照相法、红外技术)的最新进展。此两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有机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有望取代对环境具有危害的传统磷化和铬酸盐转化技术。红外照相技术可更直观地了解涂层下金属的腐蚀发展过程及腐蚀类型;结合SKP和SAM两种技术能够更深入认识涂层金属发生腐蚀过程中腐蚀电位及腐蚀区域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磷化 硅烷化 红外照相 涂层失效 SKP SAM
下载PDF
铈盐和硅烷改性阳极氧化LY12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金涛 李春东 +1 位作者 曹桂萍 胡吉明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37,共5页
采用硫酸阳极氧化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阳极氧化膜,然后以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正硅酸乙酯(TEOS)杂化溶胶封闭,并在封闭过程中引入Ce3+作为缓蚀剂。对吸附Ce3+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采用硫酸阳极氧化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阳极氧化膜,然后以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正硅酸乙酯(TEOS)杂化溶胶封闭,并在封闭过程中引入Ce3+作为缓蚀剂。对吸附Ce3+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通过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铈盐和硅烷杂化溶胶改性的阳极氧化铝合金电极在25°C、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耐蚀长效性。结果表明,硅烷杂化溶胶封闭方法极大提高了阳极氧化膜的耐长期腐蚀性能。Ce3+在硅烷杂化溶胶封闭的阳极氧化膜体系中的引入方式不同导致其耐蚀长效性具有显著差异。吸附Ce3+后再经硅烷杂化溶胶封闭的阳极氧化膜电极的耐蚀性显著高于铈盐掺杂硅烷杂化溶胶封闭的阳极氧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氧化 铈盐 硅烷 改性 耐蚀性
下载PDF
潮土区农田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金涛 卢昌艾 +4 位作者 王金洲 单鹤翔 徐明岗 任意 田有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0,共5页
自1986年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典型潮土区开展了耕地土壤的肥力动态监测,以了解潮土区耕地地力的动态变化趋势。1987~2006年的土壤肥力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潮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有所增加,1987~1997年全国潮... 自1986年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典型潮土区开展了耕地土壤的肥力动态监测,以了解潮土区耕地地力的动态变化趋势。1987~2006年的土壤肥力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潮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有所增加,1987~1997年全国潮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年均分别增加2.04%和2.59%;1998~2006年全国潮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分别增加0.62%,全氮含量年均降低0.39%;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年均增加0.77%~1.47%和1.61%~2.73%;土壤pH值降低0.28个单位,有酸化的趋势。随着潮土区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快速上升,说明可以适当降低磷、钾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耕地地力 国家土壤肥力监测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