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猪和藏猪在不同日龄、种间的代谢物差异分析
1
作者 李江凌 张金灵 +7 位作者 陈晓晖 王秋实 赵素君 刘锐 吕学斌 王宇萍 龚建军 何志平 《中国猪业》 2024年第2期24-34,共11页
通过对地方品种猪及外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代谢组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此了解地方品种猪与外种猪代谢组差异与耐粗饲性状的关系。采用UPLC-MS技术对7日龄和30日龄的长白猪和藏猪的粪便样品开展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筛选差异... 通过对地方品种猪及外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代谢组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此了解地方品种猪与外种猪代谢组差异与耐粗饲性状的关系。采用UPLC-MS技术对7日龄和30日龄的长白猪和藏猪的粪便样品开展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筛选差异代谢物的情况。结果显示,长白猪不同日龄代谢物VI P≥1的总共有99种,其中38种代谢物的比例是上升的,另61种代谢物主要存在下降趋势;藏猪不同日龄代谢物VIP≥1的总共有90种,其中31种代谢物的比例是上升的,另59种代谢物存在下降趋势;7日龄的长白猪和藏猪代谢物对比发现VIP≥1的总共有59种,其中29种代谢物的比例主要是上升趋势,另30种是下降趋势;30日龄的长白猪和藏猪代谢物对比VI P≥1的总共有66种,其中32种代谢物的比例是上升的,另34种代谢物存在下降趋势。说明不同种间、日龄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同种不同日龄猪的代谢物差异最多,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猪对粗纤维等粗饲料的消化代谢能力有所差异。通过对代谢通路的分析显示,主要存在差异的代谢通路为Metabolic pathways、ABC transporters,参与差异代谢通路的代谢物主要是有机酸、核苷酸、氨基酸等相关代谢物,说明藏猪和长白猪在耐粗饲的特性上与粗饲料对肠道的影响有一定的关联性。此研究为解释在代谢组学方面藏猪耐粗饲特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长白猪 代谢组学 耐粗饲
下载PDF
整合宏基因组学分析生猪养殖粪污发酵过程中耐药基因的动态变化
2
作者 赵素君 曹冶 +4 位作者 李江凌 张金灵 刘锐 王秋实 于吉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5-664,共10页
【目的】探究生猪养殖粪污在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消减规律。【方法】以猪粪和菌渣为发酵原料,进行有氧堆肥处理,在堆肥第1、4、8、12、16、22、29天,进行上、中、下分层多点采样,提取总DNA构建文库,经定量和检测合格后,进行宏基因组测... 【目的】探究生猪养殖粪污在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消减规律。【方法】以猪粪和菌渣为发酵原料,进行有氧堆肥处理,在堆肥第1、4、8、12、16、22、29天,进行上、中、下分层多点采样,提取总DNA构建文库,经定量和检测合格后,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对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堆肥期间共发现613个耐药基因,分别对32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其中,丰度较高的抗生素分别为青霉烷类抗生素(Penam)、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磷霉素类抗生素(Fosfomycin)、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和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这与现实中常用的抗生素种类相吻合。分析发现耐药基因的消减出现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试验起始时,在第4天迅速下降,然后在第12天(对照组)和第8天(实验组)达到第二个峰值,随着细菌的自然凋亡,耐药基因的丰度又下降到低值,慢慢消减下去。【结论】在堆肥过程中,生猪养殖粪污中耐药基因丰度呈现波动式消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粪污 发酵 耐药基因
下载PDF
整合宏基因组学分析生猪养殖粪污堆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3
作者 赵素君 曹冶 +4 位作者 李江凌 张金灵 刘锐 王秋实 于吉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0,共7页
以猪粪和菌渣为发酵原料,进行有氧堆肥处理,在堆肥第1、4、8、12、16、22、29天,进行上、中、下分层多点采样,提取总DNA构建文库,经定量和检测合格后,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变化与致病微生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堆... 以猪粪和菌渣为发酵原料,进行有氧堆肥处理,在堆肥第1、4、8、12、16、22、29天,进行上、中、下分层多点采样,提取总DNA构建文库,经定量和检测合格后,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变化与致病微生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堆肥期间微生物丰度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细菌丰度先升后降,病毒丰度变化平稳,真菌丰度稍有增长,古细菌丰度则稍有下降。在堆肥初始时,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微生物群落为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在堆肥的第4天迅速达到高点,然后迅速下降并维持在原始水平,其中试验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为平稳;厚壁菌门在堆肥的前4 d,丰度急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拟杆菌门在堆肥期间,丰度持续上升。同时,大肠埃希氏菌、沙眼衣原体、肠道沙门氏菌、化脓性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等强致病微生物,随着堆肥的进行,其丰度均逐渐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菌群结构和丰度变化趋势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群落 粪污 堆肥发酵
下载PDF
鸭传染性浆膜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金灵 刘亚刚 +2 位作者 吴皎 贾清 姜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735-737,741,共4页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我国近二十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感染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7周龄雏鸭,死亡率高达50%-80%,并因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鸭传染...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我国近二十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感染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7周龄雏鸭,死亡率高达50%-80%,并因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以及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该病作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病原 家禽传染病
下载PDF
几种多肽类抗生素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灵 李琰 +3 位作者 殷明郁 杨礼 何志平 张红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2期37-38,41,共3页
杆菌肽、维吉尼亚霉素等四种多肽类抗生素因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在畜禽体内残留量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被批准为可以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本文就多肽类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在《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 杆菌肽、维吉尼亚霉素等四种多肽类抗生素因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在畜禽体内残留量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被批准为可以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本文就多肽类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在《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的用法用量作一综述,为正确合理使用该类药物,保障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类添加剂 促生长 畜禽 饲料
下载PDF
饲料中允许使用的抗菌肽类添加剂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灵 李琰 +2 位作者 殷明郁 杨礼 何志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43-43,45,共2页
根据《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0)》,允许使用的肽类添加剂有12种,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等酶制剂,它们对特定的底物起作用,提高底物的利用率,为畜禽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营养。另外,在《监测期内的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品种... 根据《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0)》,允许使用的肽类添加剂有12种,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等酶制剂,它们对特定的底物起作用,提高底物的利用率,为畜禽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营养。另外,在《监测期内的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使用的肽类添加剂只有溶菌酶一种,在《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允许使用的肽类添加剂有三种,即杆菌肽锌、那西肽,以及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肽类 抗菌 品种目录 杆菌肽锌 纤维素酶 淀粉酶
下载PDF
健康养殖的必要性及发展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金灵 廖党金 《四川畜牧兽医》 2009年第5期7-8,共2页
为保证畜产品质量,保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业内提出了健康养殖的理念,即在追求数量的增长、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利润的同时注重畜产品质量和生态效益。健康养殖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关键词 健康养殖 畜产品质量 集约化程度 养殖业发展 生态效益 畜牧业
下载PDF
基于氮素循环的耕地畜禽承载能力评估模型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7
8
作者 陈天宝 万昭军 +4 位作者 付茂忠 张红 张金灵 杨朝武 蒋小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为了避免畜禽粪便大量流失对环境构成威胁,指导农区畜禽养殖规模合理配置与布局,建立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环境友好型现代动物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提供直观、实用、易行的科学方法,该研究基于农牧生产系统中"耕地-作... 为了避免畜禽粪便大量流失对环境构成威胁,指导农区畜禽养殖规模合理配置与布局,建立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环境友好型现代动物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提供直观、实用、易行的科学方法,该研究基于农牧生产系统中"耕地-作物-畜禽"氮的流动循环规律及养分收支平衡原则,运用畜牧生产学及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引入猪饲料蛋白当量及粪便氮排泄当量等参数,设计建立农区耕地畜禽承载能力评估数学模型(N-LSCM)。并以四川农区为案例分析评估表明,2006年该农区畜禽养殖规模较为合理,对环境不构成威胁,且仍有新增22419574头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三元杂交,出栏体质量100kg的商品肉猪的头数)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模型 可持续发展 猪当量 耕地畜禽承载能力 负荷预警
下载PDF
四川牦牛、黄牛不同品种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杨明 龙虎 +3 位作者 文勇立 王建文 傅昌秀 张金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449,共6页
分析四川九龙、昂科两个牦牛品种和宣汉、平武、川南、峨边4个黄牛品种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特点。肌肉提取脂肪后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除硬脂酸外的十六种脂肪酸在品种间均有差... 分析四川九龙、昂科两个牦牛品种和宣汉、平武、川南、峨边4个黄牛品种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特点。肌肉提取脂肪后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除硬脂酸外的十六种脂肪酸在品种间均有差异(p<0.0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从40.13%~49.40%不等,牦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48.49%)显著高于黄牛(41.87%),其中又以九龙牦牛最高(49.40%);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九龙牦牛和平武黄牛中含量最高,分别为15.41%和15.72%,MUFA/PUFA分别为3.69:1和2.53:1。这表明九龙牦牛肌肉脂肪酸营养价值高,对肉品开发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黄牛 脂肪酸 背最长肌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牦牛与黄牛背长肌和股二头肌宰后色差变化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明 文勇立 +4 位作者 王建文 吴贤智 马力 杨蓉生 张金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04-108,共5页
通过牦牛、黄牛肉的色差分析,为肉品保鲜、加工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CR-400型色差仪对这两种牛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肉色进行测定,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曲线估计法比较了肉色差异及其在空气中的变化速度和模式。结果显示,... 通过牦牛、黄牛肉的色差分析,为肉品保鲜、加工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CR-400型色差仪对这两种牛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肉色进行测定,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曲线估计法比较了肉色差异及其在空气中的变化速度和模式。结果显示,肌肉颜色的L*、a*、b*值以及色度值H*和色饱和度值C*存在显著差异(P<0.01),牦牛的各值都高于黄牛,前者肉色比后者更鲜红且深;牦牛肉色L*值的变化模型为Y=25.34+1.79/x,黄牛为Y=26.26-0.39X-0.01X2(R2=0.958,P<0.01);牦牛C*值和H*值的变化模型分别为:Y=14.91+1.43X-0.39X2+0.03X3(R2=0.948,P<0.01)和Y=0.23+0.08X-0.02X2+0.002X3(R2=0.996,P<0.01);黄牛C*值和H*值的变化模型分别为:Y=11.60+3.64X-1.00X2+0.84X3(R2=0.957,P<0.01)和Y=0.23+0.06X-0.01X2+0.001X3(R2=0.994,P<0.01)。结论:牦牛与黄牛肉的色差及其变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牦牛肉色的亮度、色泽和饱和度均优于黄牛肉,且在空气中的变化速度均低于黄牛肉;宰后2h内牦牛肉色新鲜度的保持优于黄牛;牦牛、黄牛不同性别间的肉色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黄牛 肉色 色差仪
下载PDF
深水无覆盖层大孔径桩基施工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金灵 王祖勇 程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2,共3页
通过对南昌生米大桥深水无覆盖层大孔径桩基施工实践,介绍浮式龙门钻孔桩施工方法中的施工难点和控制重点。
关键词 浮式龙门 钻孔桩 桥梁施工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MD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宇 刘亚刚 +2 位作者 吴皎 张金灵 贾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59-563,共5页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viraldiarrheavirus/mucosaldiseasevirus,BVDV/M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与猪瘟病毒(CSFV)、羊边界病病毒(BDV)同属.其基因组由5′非翻译区(5′UTR)、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和3′非编码...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viraldiarrheavirus/mucosaldiseasevirus,BVDV/M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与猪瘟病毒(CSFV)、羊边界病病毒(BDV)同属.其基因组由5′非翻译区(5′UTR)、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和3′非编码区(3′NCR)组成,编码结构蛋白P14、gP48、gP25、gP53及几种非结构蛋白.下面就BVD/MD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便给该病的进一步防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DV/MDV 基因组 蛋白 NCP/CP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畜禽疫病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皎 刘亚刚 +2 位作者 贾清 张金灵 姜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S1期46-49,共4页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以这种技术为基础开发的检测试剂盒有快捷、准确、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基层兽医站、养殖场等使用,在今后必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以这种技术为基础开发的检测试剂盒有快捷、准确、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基层兽医站、养殖场等使用,在今后必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化学
下载PDF
牦牛种间杂交后代乳脂肪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明 陈雪梅 +4 位作者 文勇立 王建文 傅昌秀 吴贤智 张金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8-481,共4页
分析了西门塔尔×藏黄牛×牦牛、荷斯坦奶牛×藏黄牛×牦牛、荷斯坦牛×牦牛、娟姗×牦牛四种杂种牛乳脂肪酸组成特点。样品提取脂肪后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四个... 分析了西门塔尔×藏黄牛×牦牛、荷斯坦奶牛×藏黄牛×牦牛、荷斯坦牛×牦牛、娟姗×牦牛四种杂种牛乳脂肪酸组成特点。样品提取脂肪后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四个品种之间,除十一酸、月桂酸等8种脂肪酸外的其它18种脂肪酸在品种间均有差异(p<0.0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从42.20%~50.22%不等,西门塔尔×藏黄牛×牦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50.22%)显著高于娟姗×牦牛(42.20%),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品种间差异显著,荷斯坦牛×牦牛含量最高,为30.53%,MUFA/PUFA为0.61:1。可见,荷斯坦牛×牦牛乳脂肪酸营养价值高,这对乳品开发和牦牛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牛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用改进的显色法定量测定水溶液中AM/AMPS共聚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仁保 刘淑芹 +4 位作者 张金灵 张还恩 吕茂森 杨瑞敏 张小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中原卫城油田卫 18北块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中使用自产的AM/AMPS共聚物。对于该共聚物的定量测定 ,美国石油学会推荐用于聚合物HPAM的漂白法不适用 ,而显色法 (淀粉 碘化镉法 )经改进后在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监测中均可用于该共聚物的分... 中原卫城油田卫 18北块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中使用自产的AM/AMPS共聚物。对于该共聚物的定量测定 ,美国石油学会推荐用于聚合物HPAM的漂白法不适用 ,而显色法 (淀粉 碘化镉法 )经改进后在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监测中均可用于该共聚物的分析。对原显色法的改进包括 :用溴化钾 溴酸钾溶液代替有毒的溴水 ;不再使用碘化镉和硫酸铝 ;提高试液的缓冲性能。给出了各种标准溶液的浓度及每次测定中的用量 (每次测定取含共聚物的水样 2 0~ 5 0mL ,视其中共聚物浓度而定 )。以中试生产的共聚物为标样 ,建立了共聚物质量浓度 溶液吸光度标准曲线 ,在浓度 12 0~ 2 6 0mg/L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线性 ,R2 =0 .970 3。用改进的显色法测定了共聚物在去油储层砂上的静态吸附量 ,与HPLC法结合 ,确定了共聚物驱区块 7口采油井的初始见聚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法 定量测定 水溶液 AM/AMPS共聚物 采出水 聚合物驱油 中原卫城油田
下载PDF
17味藏药粗提取物对仔猪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晶 曹冶 +5 位作者 李琰 殷明郁 于吉峰 李兴玉 康润敏 张金灵 《养猪》 201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为了研究17味藏药粗提取物对仔猪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梯度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猪... 为了研究17味藏药粗提取物对仔猪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梯度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均对余甘子、诃子、多刺绿绒蒿、螃蟹甲4味药物敏感,4味藏药药物MIC分别为1.516mg/mL、6.065mg/mL、41.333mg/mL、94.302mg/mL。结论:4味藏药对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余甘子和诃子的作用最强,其次是多刺绿绒蒿,螃蟹甲抑菌效果较弱,为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细菌性腹泻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藏药 体外抑菌试验
下载PDF
Ⅰ型鸭肝炎病毒鸡胚致弱毒MY株的培育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薇 张金灵 +3 位作者 刘内生 裴超信 岳华 杨晓农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将Ⅰ型鸭肝炎分离株XC-1适应鸡胚,培育成1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鸭肝炎鸡胚化MY弱毒株。该毒株毒力为1011.40ELD50/0.1mL,1013.62TCID50/0.1mL;对雏鸭无致病性;在雏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1日龄雏鸭用8,000 ELD50/0.1m... 将Ⅰ型鸭肝炎分离株XC-1适应鸡胚,培育成1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鸭肝炎鸡胚化MY弱毒株。该毒株毒力为1011.40ELD50/0.1mL,1013.62TCID50/0.1mL;对雏鸭无致病性;在雏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1日龄雏鸭用8,000 ELD50/0.1mL的MY株致弱毒腿部肌注0.2ml免疫后3d强毒原液0.5mL/只攻击,可产生2/5的保护,第6d-21d产生完全保护,免疫后第3d、5d、6d、7d、9d、14d、21d抗DHVⅠ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10-1.38、10-1.55、10-1.64、10-1.65、10-1.68、10-1.8、10-1.89,表明MY是1株理想的鸡胚弱毒疫苗后备株;通过MY株的鸡胚的繁殖规律观察,确定该病毒的最佳收毒时间为接胚后的72h^84h,为疫苗生产条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鸡胚致弱毒 培育 致病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四川省畜禽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小松 张红 +7 位作者 罗毅 兰明建 文心田 王永 李学伟 张金灵 杨朝武 杨礼 《决策咨询》 2013年第2期48-52,共5页
四川畜禽品种对外依赖程度高,畜禽种业发展滞后,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针对四川省主要畜禽(猪、鸡)种业发展关键环节,对全省21个市州开展了畜禽种业调研,提出保护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提升品种核心竞争力、完善良... 四川畜禽品种对外依赖程度高,畜禽种业发展滞后,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针对四川省主要畜禽(猪、鸡)种业发展关键环节,对全省21个市州开展了畜禽种业调研,提出保护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提升品种核心竞争力、完善良繁体系、扶持种业发展措施等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发展四川现代畜禽种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种业 遗传资源 良种繁育 对策研究
下载PDF
Ⅰ型鸭肝炎病毒(MY株)活疫苗毒种的纯粹及生产条件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薇 张金灵 +2 位作者 夏梦芸 刘内生 裴超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70-574,共5页
将Ⅰ型鸭肝炎鸡胚化弱毒MY株进行纯粹检验;以100ELD50 0.2mL/枚(含病毒3.0×10^5个拷贝)剂量经鸡胚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每隔12h观察并采集鸡胚胚体和尿囊液样本,运用自行建立的检测DHV-1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 将Ⅰ型鸭肝炎鸡胚化弱毒MY株进行纯粹检验;以100ELD50 0.2mL/枚(含病毒3.0×10^5个拷贝)剂量经鸡胚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每隔12h观察并采集鸡胚胚体和尿囊液样本,运用自行建立的检测DHV-1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MY株弱毒的鸡胚增殖规律.结果表明,该毒种符合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毒种纯粹;病毒接种后,鸡胚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48-53h;病毒在感染后的12h,24h,36h,48h和53h时段,鸡胚尿囊液中病毒拷贝数为:3.28×10^2、5.28×10^3、7.01×10^3、3.31×10^5和4.42×10^5;鸡胚胚体病毒拷贝数为:8.46×10^3、1.91×10^6、3.41×10^6、1.36×10^7和1.03×10^7;显示,MY株弱毒经鸡胚尿囊腔接种鸡胚,病毒在胚体中的拷贝数在各时间均高于尿囊液中的拷贝数,且在48-53h达到高峰(1.36×10^7-1.03×10^7).因此,用鸡胚繁殖MY株弱毒,应以收获鸡胚胚体为主要毒源,收毒时间以鸡胚尿囊腔接种后48~53h为佳.为运用MY株生产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鸡胚致弱毒 纯粹检验 荧光定量RT-PCR 增殖规律
下载PDF
大恒优质鸡S07品系鱼腥味敏感基因FMO3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琰 张金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59,共2页
试验对大恒优质鸡S07品系开展FMO3基因的筛查,了解影响鸡蛋鱼腥味的FMO3基因T329S位点突变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系的综合性能提供数据基础。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 试验对大恒优质鸡S07品系开展FMO3基因的筛查,了解影响鸡蛋鱼腥味的FMO3基因T329S位点突变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系的综合性能提供数据基础。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TT)个体频率不高,仅为1.2%,可以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予以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O3基因 PCR-RFLP 大恒优质鸡 S07品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