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层对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钟军 孙国清 朱启疆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7-213,共7页
在很多对土壤水分被动微波遥感的研究中 ,为简单起见 ,覆盖的植被层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模型来表征其散射和衰减特性。本文中使用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离散模型来研究植被的发射率、传输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刻划组成植被的散射... 在很多对土壤水分被动微波遥感的研究中 ,为简单起见 ,覆盖的植被层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模型来表征其散射和衰减特性。本文中使用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离散模型来研究植被的发射率、传输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刻划组成植被的散射个体如叶、茎、树枝、树干等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 ,因而能更准确地描述植被对下垫面的影响。为了减少土壤水分反演算法中未知量的数目 ,该文给出了这两个参数的模拟结果分别在AMSR E三种不同频率下的简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R-E 发射率 传输率 单散射反照率 Stokes矩阵
下载PDF
用模型和车载微波辐射仪研究多频率多角度下玉米的散射和衰减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钟军 张立新 +2 位作者 许瑛 刘嘉敏 孙国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6-408,共13页
在使用被动微波技术反演土壤水分的过程中,为去除植被的影响,通常采用适用于低频的τ-ω模型。为准确评估较高频率下植被的散射和衰减特性,以玉米为例,采用基于光线跟踪原理的双矩阵(Matrix-Doubling)微波辐射模型,研究不同高度的作物在... 在使用被动微波技术反演土壤水分的过程中,为去除植被的影响,通常采用适用于低频的τ-ω模型。为准确评估较高频率下植被的散射和衰减特性,以玉米为例,采用基于光线跟踪原理的双矩阵(Matrix-Doubling)微波辐射模型,研究不同高度的作物在C(6.925GHz)、X(10.65GHz)和Ku(18.7GHz)波段下的单散射反照率和传输率。模型模拟的亮度温度跟车载微波辐射仪的野外实测数据接近。为验证模拟的玉米自身微波辐射,在玉米地上铺设了一层铝箔屏蔽地表的辐射。通过给验证后的模型输入不同的参数,建立一个亮度温度数据库,以模拟自然状态下不同高度玉米的亮度温度。然后把模型模拟的结果,跟相同环境下τ-ω模型得到的结果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匹配,从而获得不同高度的玉米在C、X和Ku波段上等效的单散射反照率和传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矩阵 微波辐射 单散射反照率 τ-ω模型
下载PDF
被动微波遥感中一种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植被层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钟军 孙国清 张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4-700,共7页
使用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非相干离散模型来研究植被的发射率、传输率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刻画组成植被的散射个体如叶、茎、枝、树干等对这 2个参数的影响 ,因而能更准确地描述植被对下垫面微波辐射的影响 .为了减少土壤水分... 使用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非相干离散模型来研究植被的发射率、传输率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刻画组成植被的散射个体如叶、茎、枝、树干等对这 2个参数的影响 ,因而能更准确地描述植被对下垫面微波辐射的影响 .为了减少土壤水分反演算法中未知量的数目 ,分别给出了这 2个参数的模拟结果在AMSR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辐射传输理论 植被层模型 发射率 传输率 AMSR-E
下载PDF
植被的微波散射与吸收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钟军 施建成 栾金哲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7-541,共5页
被动微波遥感中大尺度像元内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分布不均匀,较低频率下像元尺度内的植被影响可以根据单个散射体的散射与衰减特性获得。本文讨论了任意朝向的各类植被散射体的计算问题。其中叶片和针叶的散射采用了一般化Rayle igh-G... 被动微波遥感中大尺度像元内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分布不均匀,较低频率下像元尺度内的植被影响可以根据单个散射体的散射与衰减特性获得。本文讨论了任意朝向的各类植被散射体的计算问题。其中叶片和针叶的散射采用了一般化Rayle igh-Gans计算;杆的散射采用了无限长近似理论。关于各类散射体的衰减,本文比较了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之和,与前向散射定理的结果,并对前向定理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散射 吸收系数 前向散射定理 单散射反照率
下载PDF
用双矩阵法和积分方程模型估算地表的亮度温度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钟军 孙国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估计覆盖植被的地表亮度温度模型。模型中的植被看作是不同大小和朝向的离散散射体如叶、茎、杆构成。植被层内的体散射以及植被与地表之间的多次散射采用了双矩阵法(M atrix Doub ling)计算,地表辐射采用了积分方程模型(Inte... 提出了一种估计覆盖植被的地表亮度温度模型。模型中的植被看作是不同大小和朝向的离散散射体如叶、茎、杆构成。植被层内的体散射以及植被与地表之间的多次散射采用了双矩阵法(M atrix Doub ling)计算,地表辐射采用了积分方程模型(Integral Equation M ethod)。较高频率上的模拟结果显示植被的辐射是主要的,植被对地表辐射的衰减作用较明显。模拟的亮度温度跟SGP99机载C波段以及AMSR-E的X和Ku波段实测数据相比接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温度 多次散射 积分方程模型 零阶模型
下载PDF
用离散的植被模型分析地物的微波辐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钟军 《遥感信息》 CSCD 2003年第3期12-14,共3页
在研究被动微波辐射过程中 ,覆盖的植被层通常看作是一层均匀的连续介质 ,用简单的半经验模型来表征植被层的传输和辐射特性。本文使用一种离散的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植被模型 ,这种模型基于物理散射机制 ,能更加真实地描述组成植被的散... 在研究被动微波辐射过程中 ,覆盖的植被层通常看作是一层均匀的连续介质 ,用简单的半经验模型来表征植被层的传输和辐射特性。本文使用一种离散的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植被模型 ,这种模型基于物理散射机制 ,能更加真实地描述组成植被的散射个体如叶、茎、枝等对辐射的影响。模拟结果跟实际的PBMR数据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模型 微波辐射 斯托克斯矩阵 单散射反照率 亮度温度 传输率 微波遥感
下载PDF
利用激光雷达和多角度频谱成像仪数据估测森林垂直参数(英文)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国清 Ranson K J 张钟军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3-530,共8页
植被的结构参数如植被高度、生物量、水平和垂直分布等,是影响陆地与大气能量交换乃至生物圈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多数遥感系统虽然可以提供植被水平结构的图像,但是不能提供植被成分垂直分布的信息。大尺度激光雷达仪器如LVIS产生的激光... 植被的结构参数如植被高度、生物量、水平和垂直分布等,是影响陆地与大气能量交换乃至生物圈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多数遥感系统虽然可以提供植被水平结构的图像,但是不能提供植被成分垂直分布的信息。大尺度激光雷达仪器如LVIS产生的激光雷达信号,已成功地用于估计树高和森林生物量,然而大多数激光雷达仪器不具备图像能力,只能提供一个区域内的采样数据。其他的遥感数据如多角度高光谱、多频率多时相辐射计或雷达数据,可根据GLAS(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采样的测量用来推断出连续的森林结构区域覆盖参数。MISR(Multi-angle Imaging Spectrometer)对陆表多角度的成像能力,可以通过BRDF的各向异性提供植被的结构信息。结合激光雷达的垂直采样和MISR的图像,区域内乃至全球性的森林空间参数的成像是可能的。ICESat卫星上的GLAS数据、Terra卫星上的MISR数据为区域或全球性森林结构参数提供了可能。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评估GLAS数据,分析类似于MISR的数据对森林结构参数的估计能力。本文中使用了LVIS、AirMISR和GLAS数据。通过对GLAS树高的测量与GLAS像元内来自LVIS的平均树高对比,发现它们是高度相关的。同时还探讨了多角度频谱成像仪数据预测树高信息的能力,这将在今后区域内森林结构参数映射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GLAS 多角度频谱成像仪 森林 树高
下载PDF
利用主被动微波遥感结合反演土壤水分的理论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立娟 武胜利 张钟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壤水分反演,发展了一种基于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的主被动微波结合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算法。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同时利用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微波成像仪(TMI)进行观测。另外,针对PR/TMI数据,还建立了包含大... 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壤水分反演,发展了一种基于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的主被动微波结合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算法。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同时利用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微波成像仪(TMI)进行观测。另外,针对PR/TMI数据,还建立了包含大范围的土壤水分和粗糙度参数的AIEM模型数据库。通过分析AIEM模型对地表后向散射和辐射的模拟发现,地表粗糙度参数对后向散射系数和亮温均有重要的影响。最后,在AIEM模型模拟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理论模型——几何光学模型(GO模型)和半经验模型———Qp模型,通过对地表粗糙度参数的分析,结合TRMM/PR和TMI数据,建立了一种主被动微波遥感相结合的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模型,并进一步获得了反演土壤水分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微波 TRMM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中亚线路现在是一条黄金线路
9
作者 张钟军 《中国储运》 2023年第8期30-30,共1页
找货可能是现在货代公司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了,在上海的物流双年展上,我遇到很多的朋友,他们都说今年找货特别难,很多甚至半年没开张。但是也有不少货代公司,今年赚得盆满钵满。其中我主要到几家做中亚线路的货代公司。
关键词 货代公司 盆满钵满 物流 线路 中亚
下载PDF
高分一号光学遥感数据自适应云区识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蒙诗栎 庞勇 +1 位作者 张钟军 李增元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在获取过程中易受云层干扰,云区识别是光学遥感数据应用及分析的一个基础但重要的步骤,高效的云区识别技术对节省数据收集成本和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态滤波算法是经典的基于单幅影像的云区识别方法之... 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在获取过程中易受云层干扰,云区识别是光学遥感数据应用及分析的一个基础但重要的步骤,高效的云区识别技术对节省数据收集成本和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态滤波算法是经典的基于单幅影像的云区识别方法之一,该算法具有计算快速方便、云区检测精度较高的优点,然而识别的云区范围极大程度取决于同态滤波器截止频率的位置.同态滤波截止频率通常采用经验值,显然经验截止频率无法适应批量遥感数据的自动处理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输入影像频谱能量与截止频率的关系,结合白度指数(Whiteness Index)和形态学算子,实现对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高分一号(GF-1)遥感数据的批量云区识别处理.与传统同态滤波方法相比,该算法能根据影像频谱能量自适应判定同态滤波时采用的截止频率,具有更强的适用性.通过对98景GF-1多光谱数据进行随机点人工目视标记精度检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云区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总体识别精度达93. 81%.该算法对GF-1遥感数据能进行批量化云区检测,获得高精度的云区掩膜结果,并有效降低高反射率地物造成的误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区识别 自适应 同态滤波 GF-1遥感数据 截止频率
下载PDF
“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的研发与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葆萍 张钟军 +1 位作者 高梦楠 余胜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文章首先依托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学伴",通过将教育大数据信息与北京城市地图相叠加,研发出"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随后,文章介绍了"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的系统架构,并重点展示了该APP... 文章首先依托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学伴",通过将教育大数据信息与北京城市地图相叠加,研发出"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随后,文章介绍了"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的系统架构,并重点展示了该APP的四大功能模块。最后,文章针对北京市通州区的74名中学教师,对"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的用户体验和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北京市教育质量地图"APP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将教育质量信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直观地呈现给教育参与者和教育决策者,推动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吸引了社会公众、政府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教育质量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质量地图 “智慧学伴” 教育决策
下载PDF
高频下关于玉米前向散射系数的研究
12
作者 刘昕 张钟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9-601,共3页
在植被层的微波散射和衰减过程中,研究玉米作物在高频率下的前向散射系数α.利用改进的积分方程模型、物理光学近似理论来计算单散射体的散射和衰减矩阵,并利用双矩阵算法,计算植被层内部以及植被跟地表之间的多次散射效应.同时在零阶... 在植被层的微波散射和衰减过程中,研究玉米作物在高频率下的前向散射系数α.利用改进的积分方程模型、物理光学近似理论来计算单散射体的散射和衰减矩阵,并利用双矩阵算法,计算植被层内部以及植被跟地表之间的多次散射效应.同时在零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有效单散射反照率R有效,准确得到了C(6.925GHz)、X(10.65GHz)波段下植被散射体的性质以及对微波散射的影响.通过δ函数近似找出单散射反照率R和R有效之间的关系,即前向散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单散射反照率 零阶模型 双矩阵 前向散射系数
下载PDF
被动微波土壤水分反演中消除植被影响的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换 张钟军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针对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水分中,ω-τ模型忽略植被内部多次散射的局限,将光线跟踪原理的双矩阵(Matrix Doubling)算法应用到植被覆盖地区的地表辐射以及植被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ω-τ模型的缺陷,但需要的参数... 针对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水分中,ω-τ模型忽略植被内部多次散射的局限,将光线跟踪原理的双矩阵(Matrix Doubling)算法应用到植被覆盖地区的地表辐射以及植被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ω-τ模型的缺陷,但需要的参数较多且形式复杂,很难被直接应用到模拟计算和土壤水分反演中。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基于双矩阵(Matrix Doubling)的算法进行简化,分别考虑植被内仅存在一次散射、两次散射、三次散射以及多次散射的情况。将散射矩阵和传输矩阵表达式简化,利用野外楸树林实验得到的植被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当仅考虑两次散射时模拟结果与原始模型的差别已经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反演 ω-τ模型 双矩阵算法 辐射传输理论
下载PDF
一种寒冷环境下分析幼林对地表微波辐射信号影响的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钟军 张立新 +1 位作者 杨立娟 刘嘉敏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9,共7页
通过拓展冻土介电常数模型、寒冷环境植被介电常数模型,将Matrix-Doubling算法发展为适用于寒冷环境的幼林微波辐射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模拟寒冷环境下幼林在Ku(18.7 GHz)、Ka(36.5 GHz)波段上的亮度温度并与车载微波辐射计获得的实测... 通过拓展冻土介电常数模型、寒冷环境植被介电常数模型,将Matrix-Doubling算法发展为适用于寒冷环境的幼林微波辐射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模拟寒冷环境下幼林在Ku(18.7 GHz)、Ka(36.5 GHz)波段上的亮度温度并与车载微波辐射计获得的实测亮度温度对比,进行模型验证。最后,用发展后的Matrix-Doubling模型模拟的结果和相同环境下ω-τ模型的结果进行匹配,反演出幼林在Ku、Ka波段上的等效单散射反照率和光学厚度,为用微波遥感监测地表冻融过程中去除植被对地表微波辐射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信号 双矩阵 寒冷环境 幼林
原文传递
一种用模型和微波辐射数据估测作物高频影响的方法
15
作者 张钟军 张立新 +1 位作者 孙国清 柳钦火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4-961,共8页
用零阶的ι-ω模型和C波段以上的微波辐射数据反演土壤水分时,需要植被的等效单散射反照率ω和光学厚度ι.本文以玉米为例,用高阶的matrix-doubling模型模拟结果去匹配零阶模型的方法,来获取C,X和Ku波段下玉米的ω和ι.首先,用车载微波... 用零阶的ι-ω模型和C波段以上的微波辐射数据反演土壤水分时,需要植被的等效单散射反照率ω和光学厚度ι.本文以玉米为例,用高阶的matrix-doubling模型模拟结果去匹配零阶模型的方法,来获取C,X和Ku波段下玉米的ω和ι.首先,用车载微波辐射计进行了一次野外实验来验证matrix-doubling模型.实验过程中玉米地表铺设了铝箔屏蔽地表辐射,从而验证模拟的植被自身辐射.然后针对多种地表参数,建立了一个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微波发射率数据库.在确定出玉米的传输率后,匹配出C,X和Ku波段55°观察角下玉米的等效单散射反照率ω.为验证ω和ι的正确性,采用SMEX02/PSR机载数据和Qp模型反演地表的土壤水分,并跟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波段的RMSE为4.76%,X波段为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单散射反照率 传输率 植被 双矩阵
原文传递
WorldView-2纹理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被引量:27
16
作者 蒙诗栎 庞勇 +3 位作者 张钟军 李增元 王雪琼 李世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2-824,共13页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WorldView-2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构建植被指数和纹理因子等遥感因子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方程,并计算模型估测精度和均方根误差,探索高分辨率数据的光谱与纹理信息在温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应用中的潜力。以黑龙江...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WorldView-2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构建植被指数和纹理因子等遥感因子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方程,并计算模型估测精度和均方根误差,探索高分辨率数据的光谱与纹理信息在温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应用中的潜力。以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温带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灰度差分向量(GLDV)及和差直方图(SADH)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纹理信息提取,并利用外业调查的74个样地地上生物量与遥感因子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提取的遥感因子包括6种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规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以及3类纹理因子(GLCM、GLDV和SADH)。为避免特征变量个数较多对估测模型造成过拟合,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提取的遥感因子进行特征选择,将最优的特征变量输入模型参与建模估测。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生物量建模及验证,结果显示选入模型的和差直方图均值(sadh_mean)、灰度共生矩阵方差(glcm_var)和差值植被指数(DVI)等遥感因子对森林地上生物量有较好的解释效果;植被指数+纹理因子组合的模型获得较精确的AGB估算结果(R2=0.85,RMSE=42.30 t/ha),单独使用植被指数的模型精度则较低(R^2=0.69,RMSE=61.13 t/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纹理因子 WorldView-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温带森林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回归
原文传递
车载多频率微波辐射计与观测数据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涛 赵少杰 +3 位作者 张立新 张钟军 蒋玲梅 柴琳娜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2-1020,共9页
地基微波辐射计是被动微波遥感研究中进行地面实验的核心仪器。了解辐射计的观测原理以及实验方法对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购置了车载多频率微波辐射计,自仪器投入使用以来,获取了多种典型... 地基微波辐射计是被动微波遥感研究中进行地面实验的核心仪器。了解辐射计的观测原理以及实验方法对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购置了车载多频率微波辐射计,自仪器投入使用以来,获取了多种典型地表的微波辐射测量数据。基于车载多波段微波辐射计开展的地面观测实验为被动微波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算法的发展、辐射传输模型的验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详细介绍了车载多频率微波辐射计的配置、观测原理和定标方法,并结合地面实验,介绍了利用车载多频率微波辐射计进行实验的方法及数据的处理与应用。该研究对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对辐射计数据的分析和使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定标 地面实验
原文传递
超体素约简和谱聚类结合的机载LiDAR点云单木分割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伟 庞勇 +2 位作者 杜黎明 张钟军 梁晓军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50-1661,共12页
为提高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yström的谱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谱聚类方法,同时引入了mean shift体素化和Nyström方法,在保持谱聚类算法优越表现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谱聚类算法的空间和时... 为提高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yström的谱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谱聚类方法,同时引入了mean shift体素化和Nyström方法,在保持谱聚类算法优越表现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谱聚类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首先,用mean shift方法将点云数据转换到体素空间以合理压缩数据量,使用带有体素权重的高斯相似度函数在体素空间中构造相似图。然后,使用Nyström方法计算相似度矩阵的近似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接下来,使用K-means方法在特征空间中进行聚类,并将结果映射回原始点集以获得单木的聚类点。最后,直接从单木聚类中获取单木参数。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改进了谱聚类算法,以牺牲5%的分割精度为代价将分割效率提升了约96倍;与K-means方法相比,本算法在分割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均表现更优;从分割结果中提取的树高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R2和RMSE值分别为0.86和1.62 m。本文提出的基于Nyström的谱聚类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机载LiDAR点云分割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单木点云分割和单木因子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机载激光雷达 点云 单木分割 谱聚类 Nyström 方法 体素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