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传红 赖晃文 +5 位作者 郑文岭 詹纯列 李建军 肖育华 唐庚云 张霭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806-3807,T001,共3页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以及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建立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组)、12h(C组)、24h(D组)、48h(E组)和7d组(F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以及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建立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组)、12h(C组)、24h(D组)、48h(E组)和7d组(F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B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与A组相同,E组和F组海马神经元损伤较重;E组和F组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密度较A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较A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老龄大鼠脑缺血后产生延迟性神经元死亡,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直接与脑缺血再灌注时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神经元 线粒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传红 赖晃文 +4 位作者 唐庚云 郑文岭 詹纯列 李建军 张霭玲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及性质。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组)、12h(C组)、24h(D组)、 48h(E组)和7d组(F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及性质。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组)、12h(C组)、24h(D组)、 48h(E组)和7d组(F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B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与A组相同,E组和F组海马神经元损伤较重;E组和F组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表面密度较A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较A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 老龄大鼠脑缺血后产生延迟性神经元死亡,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直接与脑缺血再灌注时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神经元 线粒体 计量分析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脑缺血性老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传红 赖晃文 +6 位作者 刘燕 詹纯列 肖育华 王捷 吴小丽 李建军 张霭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4,i002,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对老龄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 R)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老龄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不进行 HBO处置正常对照组 (A组 )、脑缺血 3 0 ...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对老龄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 R)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老龄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不进行 HBO处置正常对照组 (A组 )、脑缺血 3 0 min再灌注 6h(B组 )、12 h(C组 )、2 4h(D组 )、48h(E组 )、12 d(F组 )和 2 2 d(G组 )。HBO处置组 :将大鼠按不同的再灌注时程暴露于 0 .2 5MPa(2 .5ATA)高压氧环境中 ,每天 1次 ,每次给氧 3 0 min×2 (间歇 10 m in) ,连续 10次 (1疗程 )和 2 0次 (2疗程 )。 1疗程组 :老龄正常对照组 (A1组 )、缺血 3 0 min再灌注 6h (B1组 )、12 h (C1组 )、2 4h (D1组 )、48h(E1组 ) ;2疗程组 :老龄正常对照组 (A2 组 )、缺血 3 0 min再灌注 6h (B2 组 )、12 h(C2组 )、2 4h (D2 组 )、48h(E2 组 )。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A组、A1组和 A2 组海马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 ;CI/ R 6h组 1疗程和 2疗程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 ;CI/ R2 4h组 1疗程线粒体肿胀、嵴模糊 ,部分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 ,2疗程后基本恢复正常 ;CI/ R48h组 1疗程体积缩小 ,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增多、边聚 ,核周间隙增宽 ,线粒体肿胀、密度降低、嵴模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缺血性 老龄大鼠 海马神经元 超微结构 线粒体形态 计量分析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及TLR_4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永生 张伟强 张霭玲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及TLR4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前后循环内皮细胞(CECs)及TLR4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和...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及TLR4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前后循环内皮细胞(CECs)及TLR4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和TLR4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合并重症感染的患者表达更高,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表达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是通过清除内毒素,降低循环内皮细胞和TLR4的表达,减轻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改善紊乱的内环境,从而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 急性肾损伤 循环内皮细胞 TLR4
下载PDF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及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传红 王捷 +5 位作者 赖晃文 梁军潮 吴小丽 詹纯列 肖育华 张霭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5-18,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建立大鼠青霉素局灶性癫痫动物模型,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癫痫模型组,简称B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C组)。照射周边剂...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建立大鼠青霉素局灶性癫痫动物模型,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癫痫模型组,简称B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C组)。照射周边剂量12 Gy,等剂量曲线为50%。分别于0.5 h^60 d后取靶区颞叶皮质区制备电镜样本,透射电镜观察,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A组细胞结构基本正常;B组可见神经元细胞质细胞器明显减少空化,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C组早期与B组基本一致,细胞质内有少量脂褐素,中期和晚期线粒体的各项参数与A组相差不显著,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后早期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平均截面积数密度、比表面与A组相差显著(P<0.05),圆球度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癫痫发作后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神经元的修复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线粒体参与了癫痫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神经元 线粒体 超微结构 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永生 张霭玲 朱兴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4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对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初级通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于右侧颈内静脉进行置管(带涤纶套),并且长期留置... 目的对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初级通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于右侧颈内静脉进行置管(带涤纶套),并且长期留置,观察患者置管后3个月内有无出现导管功能不良,同时计算置管后3个月内的初级通畅率。将患者分为A(通畅)、B(不通畅)两组,并记录置管时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检测结果与血液学、生化学等检测指标。待达到干体重同时行规律透析后,记录两组患者3次透析时的血流量、超滤量、管路静脉压和CVP;对比组间差异,找出影响导管初级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患者中,置管后3个月内出现导管功能不良9例(B组),出现时间最早为置管后第17天,最晚为第89天;余下的41例患者(A组)置管后3个月内均血流通畅,导管初级通畅率为82%。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l相对于B组,A组患者Hct、Hb较低,APTT、透析前的CVP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Alb、LDL—C、TG、TC、PT、Ph、透析后的CVP、超滤量、管路静脉压、血压、透析中的血流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后3个月内出现功能不良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过高的Hct、Hb与过低的APTT、透析前C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长期导管 血液净化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