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青云(二首)
1
作者 张青云 《文史杂志》 2020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张青云
下载PDF
张青云(二首)
2
作者 张青云 《文史杂志》 2019年第5期124-124,共1页
雅安旧县青衣古,雄州号雨城。市廛沿壑起,郡郭傍江生。蒙荈资闲啜,雅鱼宜细烹。漫嗟晴日少,嘉澍济畬耕。雅安至宝兴道中漫兴青衣江似九回肠,峰势连城入莽苍。父老白头无恙在,依然茗坐说西康。
关键词 雅安 采风 青衣
下载PDF
张青云的诗
3
作者 张青云 《文史杂志》 2021年第3期123-123,共1页
下载PDF
张青云诗选(八首)
4
作者 张青云 《诗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诗选 陌上 渔翁
原文传递
張青雲二首
5
作者 張青雲 《词学》 2021年第1期375-375,共1页
原文传递
張青雲一首
6
作者 張青雲 《词学》 2021年第2期438-438,共1页
原文传递
考虑双重柔性的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7
作者 张青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0-437,共8页
以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构件的空间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双重柔性作用下的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柔性关节简化为具有恒定刚度的线性扭转弹簧;其次,通过有限元法与浮动坐标系法相结合,描述含高阶模态信息的柔性空间构... 以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构件的空间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双重柔性作用下的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柔性关节简化为具有恒定刚度的线性扭转弹簧;其次,通过有限元法与浮动坐标系法相结合,描述含高阶模态信息的柔性空间构件位移场矢量。然后,将柔性关节和柔性空间构件简化为具有单向弹性约束的两个柔性构件和一个简支梁,再根据边界条件建立两者的约束方程。最后,根据协调矩阵建立含位移变化较小的末端执行器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考虑了柔性关节和柔性空间构件之间的弹性影响,使得末端执行器运动轨迹在双重柔性变形抵消状态下,绝对变形量减小,轨迹精度提高。其中,z方向的偏差范围为0~0.31 mm,x方向的偏差范围为0~2.68 mm,y方向的偏差为0~3.02 mm。因此,所提出的构建双重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方法正确,可为下一步控制策略及振动性能分析提供精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执行器 双重柔性 空间机器人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建立数字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溶酶体相关的4次跨膜蛋白B基因拷贝数变异方法
8
作者 王鲁 徐国兵 张青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6-1364,共9页
建立芯片式数字PCR(d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LAPTM4B基因拷贝数变异方法,并初步评估其基本性能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设计LAPTM4B基因引物及特异性探针,建立dPCR反应体系,根据制备的不同浓度目的DNA样品验证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 建立芯片式数字PCR(d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LAPTM4B基因拷贝数变异方法,并初步评估其基本性能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设计LAPTM4B基因引物及特异性探针,建立dPCR反应体系,根据制备的不同浓度目的DNA样品验证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精密度和线性范围。本研究首次建立并优化dPCR检测LAPTM4B基因拷贝数的反应体系,分析数据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到12.5%的LAPTM4B基因拷贝数缺失,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10%,且缺失比例在12.5%~100%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此外,收集2021年3月至7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6例NSCLC患者,采用自建方法检测其冰冻组织标本,探究其临床应用可行性。dPCR结果显示,其中5例患者的组织样本存在LAPTM4B基因拷贝数缺失,1例出现拷贝数增加,推测可能与其术前化疗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应用芯片式dPCR方法,建立非小细胞肺癌LAPTM4B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检测体系,并在组织标本中初步证实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LAPTM4B 拷贝数变异 芯片式数字PCR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王芬 赵文文 +3 位作者 张彬 王正通 于培培 张青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732-3737,共6页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5月—8月,选取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154例经皮冠状动...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5月—8月,选取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154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的静坐部分、心脏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54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总静坐时间为每天(3.15±1.90)h;其中38例(24.68%)病人存在久坐行为(每天静坐时间≥4.25 h);心脏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总分为(40.27±4.68)分,其中107例(69.5%)病人运动恐惧处于高等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血浆D-二聚体、功能紊乱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部分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存在久坐行为。医护人员应根据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久坐行为干预措施,以减少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久坐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久坐行为 运动恐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聚焦一般观念 做实课时教学
10
作者 张青云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一般观念是对内容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对数学研究对象相关问题的一般性回答,是研究数学对象的方法论,是实现非特殊迁移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般观念的引领作用,围绕一般观念分... 一般观念是对内容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对数学研究对象相关问题的一般性回答,是研究数学对象的方法论,是实现非特殊迁移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般观念的引领作用,围绕一般观念分析课时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活动,能使课时教学小中见大,映射出单元整体结构,促进理性思维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观念 课时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枸杞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1
作者 司艳娥 孔都斯·帕尔哈提 +2 位作者 赵玉玲 张青云 艾克拜尔·伊拉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65,共7页
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0%生物有机肥+80%无机肥(F1)、40%生物有机肥+60%无机肥(F2)、60%生物有机肥+40%无机肥(F3)、80%生物有机肥+20%无机肥(F4)、100%生物有机肥(F5)5个处理,以常规化肥作为对照(CK),比较不同比例的无机肥和生物... 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0%生物有机肥+80%无机肥(F1)、40%生物有机肥+60%无机肥(F2)、60%生物有机肥+40%无机肥(F3)、80%生物有机肥+20%无机肥(F4)、100%生物有机肥(F5)5个处理,以常规化肥作为对照(CK),比较不同比例的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枸杞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土壤养分的差异,从而为改善枸杞果实品质及提升枸杞园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不同比例的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其中F3和F4处理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施入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后,枸杞的百叶鲜干重、株高、茎粗、冠幅、新梢生长量显著提高,其中F4处理效果最佳。此外,F4处理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最佳,果形指数、单果重、百粒重、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综合评价后,不同比例的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其中施用80%生物有机肥+20%无机肥效果最好,对枸杞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枸杞 土壤养分 生长特性 枸杞品质
下载PDF
基于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的微电网经济调度
12
作者 朱能能 刘闯 +2 位作者 夏克勤 张青云 盛刘宇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以微电网最低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各类约束,建立了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利用柯西分布和差分进化策略对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柯西差分... 为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以微电网最低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各类约束,建立了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利用柯西分布和差分进化策略对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Cauch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CDEIWO)的全局搜索性能,从而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测试结果表明,CDEIWO算法能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收敛精度。采用CDEIWO算法对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与其他优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DEIWO算法经过62次迭代后获得的最低运行成本为1772.32元,在收敛次数和最优解上均优于其他方法,在CDEIWO算法的调度策略下,各微电源出力合理,在保证清洁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验证了本文所提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经济调度 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 柯西分布 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腔内治疗不同临床分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吕茂昌 胡亮 +2 位作者 赵祥贺 景阳 张青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223-1226,1237,共5页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指由于髂静脉受压继发腔内异常粘连而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分为非血栓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和血栓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TIVCS)。目前血管腔内治疗因有着更符合人体正常的解剖和生理...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指由于髂静脉受压继发腔内异常粘连而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分为非血栓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和血栓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TIVCS)。目前血管腔内治疗因有着更符合人体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好等优势而成为治疗的首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NIVCS及TIVCS在腔内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进展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青云 高建国 +7 位作者 陈泳 张弘 张琳娜 耿艳侠 高畅 李平 杨植 张小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全身溶栓、抗凝治疗;B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溶栓导管溶栓、抗凝治疗;C组,抗凝治疗。以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介入治疗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情况为指标评价近期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各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B组患肢肿胀消退较A、C组快(P<0.01)。B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A、C两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B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U,较A组[(3.06±8.24)×106U]明显减少(P<0.01)。A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C组出现肺栓塞1例。34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6~18个月。无滤器移位及血栓形成。B组中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症状。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尿激酶 肺栓塞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青云 高建国 +1 位作者 耿艳侠 杨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50-1752,共3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经导管直接溶栓 经皮抽吸血栓清除术 经皮血栓机械消除术 静脉腔内成形术
下载PDF
综合介入治疗在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青云 高建国 +6 位作者 陈泳 张弘 陈磊 张琳娜 耿艳侠 杨植 张小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介入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住院的38例急性下肢LEDVT患者(治疗组),经造影明确诊断后,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导管接触性抗凝溶... 目的探讨综合性介入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住院的38例急性下肢LEDVT患者(治疗组),经造影明确诊断后,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导管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其中9例同时行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3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与同期36例下肢LEDVT患者行单纯抗凝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无肺栓塞发生。血栓完全溶解15例(39.47%),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58例患者取得随访3-6(5.25±1.35)个月,治疗组患者无滤器移位,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症状。治疗组股浅静脉反流8例(2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下肢LEDVT早期综合性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青云 陈磊 +2 位作者 丁萌 高建国 杨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0-463,共4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4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导管祛栓联合管溶栓的患者为祛栓组,16...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4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导管祛栓联合管溶栓的患者为祛栓组,16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全身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开通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1天祛栓组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休克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1)。术后7天祛栓组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和Mill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祛栓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不同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及对大小腿患健肢周径差血浆D-二聚体蛋白C蛋白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青云 丁萌 +2 位作者 景阳 高建国 杨植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592-59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疗效及对大小腿患健肢周径差、血浆D-二聚体(D-D)、蛋白C(PC)、蛋白S(PS)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1:1配对原则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采用不同手术方...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疗效及对大小腿患健肢周径差、血浆D-二聚体(D-D)、蛋白C(PC)、蛋白S(PS)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1:1配对原则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设为A组(n=32,行腘静脉顺行溶栓)、B组(n=32,行经大隐静脉顺行溶栓)、C组(n=32,行逆行溶栓)、D组(n=32,行全身溶栓)。统计四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及术前、术后7d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血浆D-D、PC、PS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结果:A组溶栓时间、症状消退时间短于B组、C组、D组,且B组、C组短于D组,静脉通畅率高于B组、C组、D组,且B组、C组高于D组(P<0.05);术后7d A组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小于B组、C组、D组,且B组、C组小于D组(P<0.05);术后7d A组血浆D-D水平低于B组、C组、D组,PC、PS高于B组、C组、D组,B组、C组血浆D-D水平低于D组,PC、PS高于D组(P<0.05);术后7d A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大于B组、C组、D组,B组、C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大于D组(P<0.05);四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个月PTS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DVT,在症状消退时间、溶栓时间、静脉通畅率、小腿患健肢周径差、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血浆D-D、PC、PS水平等方面较全身溶栓更具优势,其中又以腘静脉顺行溶栓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健肢周径差 D-二聚体 蛋白C 蛋白S
下载PDF
不同溶栓途径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青云 丁萌 +3 位作者 陈磊 高建国 张弘 杨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9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途径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经健侧股静脉置管逆行溶栓为A组,经患侧腘...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途径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经健侧股静脉置管逆行溶栓为A组,经患侧腘静脉置管顺行溶栓为B组,经患侧足部静脉溶栓为C组,比较各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健、患肢周径差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治疗后健、患肢周径差均小于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血栓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血栓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肢静脉再通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各组间深静脉瓣膜保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Villalta评分及PT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A、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溶栓可有效治疗急性DVT,在采用不同的溶栓途径中,经患侧腘静脉顺行置管的途径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途径 疗效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肿瘤标志CEA的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青云 孙丽 +1 位作者 张书耕 王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799-2802,共4页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ECLIA)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作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及这两种方法对结直肠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TRFIA法及ECLIA法检测正常人、结直肠癌、非结直肠癌患者组共90例,...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ECLIA)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作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及这两种方法对结直肠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TRFIA法及ECLIA法检测正常人、结直肠癌、非结直肠癌患者组共90例,每组各30例临床送检标本血清CEA含量,应用SPSS(Chicago,USA)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CEA值(TRFIA法:44.12±95.27 μg/L, ECLIA法:35.96±71.83 μg/L)明显高于正常组(TRFIA 法:1.04±0.55 μg/L,ECLIA法:0.71±0.48 μg/L)(P<0.01). TRFIA和ECLIA的灵敏度分别为60.0%、66.7%,特异性 98.3%、100%,准确性85.6%、88.9%,阳性预测值94.7%、 95.2%及阴性预测值83.1%、85.7%.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略有不同,后者优于前者,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好(r= 0.973 8).结论:TRFIA法和ECLIA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具有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临床血清CE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癌胚抗原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