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商业化测度——以徐州市窑湾镇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颜玉 史春云 +2 位作者 蒯步青 张大园 吴睿怡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6-20,共5页
旅游商业化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以窑湾古镇为例,通过构建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采用内容分析法和GIS,对窑湾古镇两条主街道、后河商业街及其周围一些店铺进行实地考察与量化分析,研究窑湾古镇商铺类型的多... 旅游商业化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以窑湾古镇为例,通过构建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采用内容分析法和GIS,对窑湾古镇两条主街道、后河商业街及其周围一些店铺进行实地考察与量化分析,研究窑湾古镇商铺类型的多样性与古镇商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窑湾古镇进行商业化测度,发现窑湾古镇处于过度商业化.最后,从旅游者、当地居民、政府部门、旅游公司和商铺业主这5个利益相关者方面分析古镇旅游商业化的原因,并给出一些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商业化 多样性指数 窑湾古镇
下载PDF
古镇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徐州市窑湾古镇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颜玉 史春云 钱月祥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8-13,共6页
以运河古镇窑湾为案例地,通过现场观察和对窑湾古镇核心景区以及外部新镇居民的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数据收集,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分析古镇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窑湾古镇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正... 以运河古镇窑湾为案例地,通过现场观察和对窑湾古镇核心景区以及外部新镇居民的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数据收集,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分析古镇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窑湾古镇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尤其是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文化与环境效益感知次之,对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但部分居民也表示古镇内存在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方式不当与宣传不足、缺乏政府引导与政民沟通、旅游业发展仅让一部分人获利等问题.基于居民感知和古镇发展现状,窑湾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从3个方面强化:进一步完善古镇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商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界限;鼓励居民参与旅游商业经营,提升居民就业质量;建立古镇决策过程中居民参与机制,完善古镇旅游收益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感知 旅游发展 窑湾古镇
下载PDF
基于UGC的窑湾古镇旅游形象感知要素特征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颜玉 史春云 钱月祥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游客通过网络分享旅游体验,为旅游形象感知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基于UGC数据,以窑湾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指数、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以及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窑湾古镇游客的人群特点、行为偏好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游客通过网络分享旅游体验,为旅游形象感知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基于UGC数据,以窑湾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指数、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以及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窑湾古镇游客的人群特点、行为偏好以及古镇旅游商业空间形象感知.结果表明:窑湾古镇游客来源地呈现出地域邻近性,游客主要来自江苏尤其是徐州,游客出行时间与主要节假日高度相关;游客对古镇旅游商业空间形象感知较为满意;大多数旅游形象感知要素的表现性评分较高,游客旅游体验较好;古镇内存在文化资源利用不足、旅游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与景区服务差等问题.最后,从调整营销策略、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提高游客接待服务能力以及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方面给出窑湾古镇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 UGC数据 窑湾古镇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商业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颜玉 史春云 钱月祥 《中国名城》 2021年第3期60-66,共7页
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国内旅游商业化研究的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及趋势演进。研究发现:国内旅游商业化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经历... 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国内旅游商业化研究的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及趋势演进。研究发现:国内旅游商业化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经历了缓慢(1987-2004年)、平稳(2005-2012年)和快速增长(2013-2019年)这3个阶段。从作者间的合作网络来看,旅游商业化研究表现出"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特征,旅游商业化研究的团体之间联系较弱。从发文机构来看,旅游商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其次分布于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等机构。从发文期刊来看,主要集中于旅游、经济和地理学方向的期刊。关于研究热点,国内旅游商业化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旅游开发、旅游商业化影响、真实性、文化传承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商业化 CITESPACE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浅谈金达莱花在朝鲜族家居装饰中的传承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颜玉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6期48-49,共2页
金达莱花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已经成为我国朝鲜族传统花卉和文化的标志之一。以金达莱花的情感属性为切入点,从配色要求和在朝鲜族家居装饰中的传承为脉络,阐述金达莱花在朝鲜族家居装饰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达莱花 家居装饰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徐州民宿游客感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姜巧 史春云 +1 位作者 沈士琨 张颜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厘清民宿的发展态势,从游客感知理论出发,以徐州市域内的民宿为研究对象,爬取携程网游客的网络评论文本数据,进行高频词分析、长尾理论分析、语义网络图分析和程度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特别关注徐州民宿的功能性体验,对徐州民宿... 为厘清民宿的发展态势,从游客感知理论出发,以徐州市域内的民宿为研究对象,爬取携程网游客的网络评论文本数据,进行高频词分析、长尾理论分析、语义网络图分析和程度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特别关注徐州民宿的功能性体验,对徐州民宿评价整体比较积极,但多数游客不能区分民宿与其他住宿形式.针对游客的需求,徐州民宿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个性化服务,加强民宿品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游客感知 网络文本 高频词 长尾理论 徐州市
下载PDF
中低收入居民绿地游憩满意度与地方依恋——以徐州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蒯步青 史春云 +2 位作者 张大园 吴睿怡 张颜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以徐州市区中低收入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市区中低收入居民的公园绿地游憩满意度与地方依恋的关系,构建基于游憩满意度(游憩预期、可达程度、景观品质和管理设施4个维度)的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2个维度)结构方程模型... 以徐州市区中低收入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市区中低收入居民的公园绿地游憩满意度与地方依恋的关系,构建基于游憩满意度(游憩预期、可达程度、景观品质和管理设施4个维度)的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2个维度)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1)中低收入居民在绿地游憩活动中,游憩满意度总体较高;2)游憩预期对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可达程度对地方依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景观品质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均无相关性;5)管理设施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6)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可达程度和管理设施与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收入 公园绿地 游憩满意度 地方依恋 徐州市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大园 史春云 +2 位作者 张颜玉 沈士琨 姜巧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21-26,共6页
以百度地图爬取的农家乐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2020年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10个地级市分布不均衡;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 以百度地图爬取的农家乐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2020年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10个地级市分布不均衡;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徐州、临沂、枣庄3市市辖区以及临沂市的沂蒙山旅游区为农家乐高密度集聚中心;政策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客源条件、区位优势以及旅游资源条件是淮海经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乐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士琨 史春云 +2 位作者 张大园 张颜玉 姜巧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3期455-467,共13页
本文以江苏省657家星级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探究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呈集聚分布,在苏北... 本文以江苏省657家星级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探究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呈集聚分布,在苏北地区呈单核心空间分布,在苏中、苏南地区连绵呈环状分布格局。(2)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沿路傍水""环城近景"的分布特征,100万城镇人口是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门槛,大城市周边更容易形成乡村旅游地聚集区。(3)单因子探测结果发现,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4)双因子交互探测结果显示,经济、社会、自然因素间的交叉作用显著性突出,空气质量与第一产业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是基础性保障因素,邻近拥有富裕客源的大城市是促使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