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床位利用效率及配置合理性评估研究
1
作者 袁筱祺 陈祎炜 +2 位作者 张颜菲 孔雯 赵英英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评估床位资源配置合理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的医疗运营数据为基础,利用床位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评价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床位评价指标...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评估床位资源配置合理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的医疗运营数据为基础,利用床位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评价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床位评价指标测算各科室床位的合理区间,得出床位调整方案。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评估床位调整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可行性。结果床位利用模型显示,11个(25.00%)科室属于床位效率型,11个(25.00%)科室属于床位周转型,16个(36.36%)科室属于床位闲置型,6个(13.64%)科室属于压床型。床位评价指标显示,8个科室床位数不需改变,16个科室床位数需要适当减少,20个科室床位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利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搭建床位不变、床位减少、床位增加模型。床位不变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19,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40.63%。床位减少模型的AUC=0.875,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5.00%。床位增加模型的AUC=0.913,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72.22%。结论医院整体床位利用效率较低且不同科室间床位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通过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建立的床位增加模型评估结果与床位利用模型和床位评价指标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为医院床位资源配置管理提供方法学依据,进而实现医院床位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位利用模型 床位评价指标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慧 杨飞飞 +6 位作者 张颜菲 薛俊磊 于宏杰 季莹 袁红 彭谦 王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7-344,361,共9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水平。方法2017年对辖区13家社区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DR检查,并在2018—2021年每年定期组织开展DR随访检查。2018—2021年每年均有新的患者进入...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水平。方法2017年对辖区13家社区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DR检查,并在2018—2021年每年定期组织开展DR随访检查。2018—2021年每年均有新的患者进入随访队列,最终计算患者视网膜病变的4年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等指标。DR检查内容包括视力检查、电脑验光、眼底拍片等。结果2017年共有13184名糖尿病患者参与DR筛查,2018—2021年每年定期随访检查,最终符合累积发病率统计要求的病例数为8758例,4年随访期间发生DR病变者共937例,累积发病率10.70%,年平均发病率2.68%。其中,男性与女性的累积发病率(10.85%vs.10.56%)无显著差异,累积发病率随年龄段增加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7年入组参与DR筛查且未检出DR病变者,经2018—2021年每年定期随访,加上2018—2021年新增的随访对象,最终符合发病密度统计要求的糖尿病患者数为10253例,DR发病密度为34.20/千人年,其中男性为35.54/千人年,女性为33.03/千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278,95%CI:1.120~1.458)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DR,裸眼视力较好(HR=0.373,95%CI:0.172~0.809)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嘉定区糖尿病患者DR发病率较高,定期随访应答率较低。建议加强宣传,定期开展糖尿病患者DR筛查,并重点关注男性、裸眼视力差的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累积发病率 发病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