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氨基酸衍生物钝化的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健 苏星宙 +4 位作者 姚倩楠 杨雪昆 赵宇龙 强颖怀 任春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采用含有羧基、氨基和苯基等多官能团的氨基酸衍生物分子(Fmoc-L-异亮氨酸,Fmoc-Ile-OH)钝化钙钛矿薄膜表面缺陷。首先,该氨基酸衍生物可降低钙钛矿薄膜中PbI_(2)杂质含量,并提高钙钛矿薄膜的颗粒尺寸。其次,氨基酸衍生物的引入可有效... 采用含有羧基、氨基和苯基等多官能团的氨基酸衍生物分子(Fmoc-L-异亮氨酸,Fmoc-Ile-OH)钝化钙钛矿薄膜表面缺陷。首先,该氨基酸衍生物可降低钙钛矿薄膜中PbI_(2)杂质含量,并提高钙钛矿薄膜的颗粒尺寸。其次,氨基酸衍生物的引入可有效改善钙钛矿薄膜的光学特性和钙钛矿/电荷传输层界面载流子输运性能。另外,经钝化处理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现出更优的器件二极管理想因子、更低的陷阱填充极限电压和更高的载流子复合电阻,这些结果证实了Fmoc-Ile-OH可有效钝化钙钛矿薄膜表面缺陷。最后,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制得了转化效率为21.09%的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其性能远优于对照组器件的效率(1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钝化 多官能团 氨基酸衍生物
下载PDF
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45^#钢的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强颖怀 刘金龙 +3 位作者 葛世荣 杨生荣 薛群基 刘韶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6-231,共6页
利用45#钢研究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工艺;通过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所得渗层的表面硬度、显微硬度分布及相结构.利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及高速环-块... 利用45#钢研究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工艺;通过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所得渗层的表面硬度、显微硬度分布及相结构.利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及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对45#钢经几种工艺处理后的摩擦系数及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碳共渗可明显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与氮碳共渗相比,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可获得更高的次表层硬度及更好的渗层硬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碳共渗 淬火 复合处理 摩擦 碳钢
下载PDF
Cr12钢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强颖怀 单丽云 +1 位作者 王秉芳 李植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16,27,共4页
本文研究了Cr12钢经4种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钢中碳化物的大小、数量、分布及钢的硬度、强度和韧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调质处理、高温固港淬火+高温回火及高温固港淬火+等温退火处理后,Cr12钢中碳化物的大小、分布及其组织、性能... 本文研究了Cr12钢经4种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钢中碳化物的大小、数量、分布及钢的硬度、强度和韧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调质处理、高温固港淬火+高温回火及高温固港淬火+等温退火处理后,Cr12钢中碳化物的大小、分布及其组织、性能均优于常规球化退火预处理的。通过扫描电镜对冲击断口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新的预处理工艺提高韧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钢 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
下载PDF
SiCp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强颖怀 王晓虹 冯培忠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51,共3页
综述了SiCp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着重介绍了SiCp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 颗粒增强
下载PDF
镶嵌型固体自润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强颖怀 王秉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3,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金属基镶嵌型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加工方法及摩擦磨损性能特点,并对其减摩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此各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用该材料制成的煤矿提升设备中箕斗上使用的镶条其寿命可大幅度提高... 本文介绍了金属基镶嵌型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加工方法及摩擦磨损性能特点,并对其减摩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此各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用该材料制成的煤矿提升设备中箕斗上使用的镶条其寿命可大幅度提高.镶嵌型固体自润滑材料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谦、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剂 自润滑材料 摩擦 磨损 润滑剂
下载PDF
煤水浆体冲蚀磨损试验机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强颖怀 胡朝晖 付仁利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7-59,共3页
本文简述了煤水浆体冲蚀磨损试验机的研制情况。经初步实验证明:该试验机数据稳定、性能可靠,能够较好地反映浆体中各种因素对冲蚀磨损的影响。
关键词 试验机 煤水浆体冲蚀 磨损试验机 重介质选煤
下载PDF
Cr12钢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强颖怀 胡朝晖 李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究了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的Crl2钢与常规... 研究了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的Crl2钢与常规淬火、回火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相比,除硬度有所降低外,抗弯强度、挠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980℃加热、280℃等温5h、180℃回火后,Cr12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贝氏体 复合组织 模具钢 力学性质
下载PDF
QPQ盐浴复合处理新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强颖怀 吴再生 +1 位作者 单丽云 王秉芳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QPQ(“淬火”-“抛光”-“淬火”的英文缩写)盐浴复合处理新工艺的技术原理、处理过程及应用范围,并分析了此项工艺的特点及处理件的性能。
关键词 淬火 抛光 盐浴 复合处理
下载PDF
45钢奥氏体氮碳共渗的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9
作者 强颖怀 葛世荣 +1 位作者 杨生荣 薛群基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4,共3页
利用液体法研究了对45钢铁素体及奥氏体作氮碳共渗处理的工艺;为便于比较,同时对45钢进行了淬火十低温国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两种氮碳共渗工艺处理后渗层的显微硬度分布及相结构,利用动摩擦... 利用液体法研究了对45钢铁素体及奥氏体作氮碳共渗处理的工艺;为便于比较,同时对45钢进行了淬火十低温国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两种氮碳共渗工艺处理后渗层的显微硬度分布及相结构,利用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及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几种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摩擦系数及耐磨性能,并使用轮廓仪测定了试样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奥氏体氮碳共渗后试样表面的化合物层由两层组成,表层为Fe3N,次表层为富含氮、碳的马氏体及奥氏体;而经铁素体氮碳共渗处理的试样,其表面的化合物层只有一层(由Fe3N及少量的FeZ-3N和Fe4N组成);奥氏体氮碳共渗处理可获得更厚的化合物层。氮成共渗可明显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改善材料的耐磨性能;在干摩擦、润滑及较低的试验载荷(<800N)条件下,奥氏体氮成共渗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铁素林氮碳共渗处理,而当试验载荷较大(1000N)时,铁素体及奥氏体氮碳共渗处理的耐磨性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磨损 氮碳共渗 相结构 奥氏体钢
下载PDF
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在煤矿提升设备上的应用
10
作者 强颖怀 王秉芳 +3 位作者 单丽云 王占洲 张国威 王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0,共3页
研究了铁基和铜基两种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将固体润滑剂镶嵌在自润滑材料制成的镶条上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煤矿 提升设备 固体润滑剂 自润滑 复合材料
下载PDF
Cr12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强颖怀 单丽云 +1 位作者 王秉芳 李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21,共3页
采用一次正交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淬火温度、冷处理温度、回火温度对Cr12钢的硬度、强度、韧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40℃油淬+220℃回火.
关键词 CR12 工艺参数 热处理 力学性质
下载PDF
基于煤矿机械行业的《表面改性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12
作者 强颖怀 陈辉 +2 位作者 赵宇龙 顾永琴 沈承金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前,国内煤矿机械行业每年因各类表面腐蚀、磨损造成的损失高达几百亿元。为适应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在介绍《表面改性技术》课程内容、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以煤矿机械行业为背景,对教学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 目前,国内煤矿机械行业每年因各类表面腐蚀、磨损造成的损失高达几百亿元。为适应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在介绍《表面改性技术》课程内容、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以煤矿机械行业为背景,对教学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以及取得的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 行业背景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石墨烯/尖晶石LiMn_2O_4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永丽 徐坤 +4 位作者 袁铮 谢仁箭 朱光林 庄全超 强颖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还原氧化石墨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纳米晶和石墨烯纳米片,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石墨烯/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AFM等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CV、充放电、EIS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还原氧化石墨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纳米晶和石墨烯纳米片,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石墨烯/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AFM等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CV、充放电、EIS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纳米LiMn2O4电极材料及其石墨烯掺杂纳米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7.16 mAh.g-1,124.30 mAh.g-1,循环100周后,对应容量保持率为74.31%和96.66%,石墨烯可显著改善尖晶石LiMn2O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归结于其良好的导电性。纳米复合材料EIS上感抗的产生与半导体尖晶石LiMn2O4不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膜表面所造成局域浓差有关,并提出了感抗产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烯 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阻抗谱 感抗
下载PDF
LiTi_2(PO_4)_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铮 崔永丽 +2 位作者 沈明芳 强颖怀 庄全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9-1176,共8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Na+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LiTi2(PO4)3/C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 采用聚乙烯醇(PVA)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Na+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LiTi2(PO4)3/C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LiTi2(PO4)3/C具有良好的NASICON结构,首次放电容量为144mAh·g-1.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显示,LiTi2(PO4)3/C复合材料电极在首次嵌锂过程中分别出现了代表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及接触阻抗、电荷传递阻抗和相变阻抗的圆弧,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计算了Li+在LiTi2(PO4)3中嵌入/脱出时的扩散系数,分别为2.40×10-5和1.07×10-5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i2(PO4)3/C复合材料 电化学阻抗谱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接触阻抗 相变 扩散系数
下载PDF
钛合金的表面渗碳工艺及其耐磨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魏超 罗勇 +1 位作者 强颖怀 葛长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利用真空加热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表面渗碳层的成分;用多功能微观摩擦试验机考察渗碳层的耐磨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真空渗碳处理后在合金表面形成了TiC;真空气体渗碳... 利用真空加热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表面渗碳层的成分;用多功能微观摩擦试验机考察渗碳层的耐磨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真空渗碳处理后在合金表面形成了TiC;真空气体渗碳后钛合金渗碳层硬度最高可达876 HV;渗碳后试样的耐磨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血浆润滑条件下,钛合金以塑性变形和犁沟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渗碳 钛合金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艳 庄全超 +2 位作者 王洪涛 方亮 强颖怀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8-1533,共6页
用水溶液榨取和无水乙醇萃取的方法分别从火龙果皮、心里美、紫甘蓝、冬青叶、麦冬果实、山竹皮、樟树叶和樟树果实8种天然植物中提取染料,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薄膜电极,利用X射线衍射(XRD)... 用水溶液榨取和无水乙醇萃取的方法分别从火龙果皮、心里美、紫甘蓝、冬青叶、麦冬果实、山竹皮、樟树叶和樟树果实8种天然植物中提取染料,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薄膜电极,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制备了8种天然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DSSCs),测试了电池的光电性能和电化学阻抗谱(E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C 天然染料 TIO2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Ag_3PO_4/AT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永琴 赵宇龙 +2 位作者 顾修全 徐磊华 强颖怀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87-2091,2098,共6页
以天然矿物凹凸棒石(简称ATP)为载体,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纳米Ag3PO4,制备Ag3PO4/ATP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形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 以天然矿物凹凸棒石(简称ATP)为载体,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纳米Ag3PO4,制备Ag3PO4/ATP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形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3PO4/ATP复合光催化剂中Ag3PO4以纳米微球均匀分布在ATP表面,平均直径12.5 nm。进一步通过150 W碘钨灯下降解甲基橙(MO)的实验,研究了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3PO4、Ag3PO4/ATP在可见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Ag3PO4/ATP的光催化性能优于Ag3PO4,2.5 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Ag3 PO4 甲基橙 光催化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宁 强颖怀 +2 位作者 张春红 牛继南 王夫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4,57,共4页
采用D/MAX-ⅢB型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S-3000N型扫描电镜、HXD-1000TML/LCD数字式显微硬度计、CETR微观多功能磨损实验机和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对经N离子注入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的组织、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了... 采用D/MAX-ⅢB型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S-3000N型扫描电镜、HXD-1000TML/LCD数字式显微硬度计、CETR微观多功能磨损实验机和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对经N离子注入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的组织、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6L奥氏体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经离子注入后,注入层硬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提高,抗腐蚀性增强;且离子注入后Ti6Al4V合金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钛合金注入N离子的剂量为3.4×1017ions/cm2时,注入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316L奥氏体不锈钢 TI6A14V 耐磨性 耐蚀性
下载PDF
FTIR和XRD研究甲酰胺在高岭石插层复合体系中的形态及其复合物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生辉 周亚冲 +2 位作者 欧雪梅 强颖怀 夏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78-2982,共5页
插层复合体系中,有机插层剂在插层的同时也可能吸附在复合物的表面或以自由态存在,对插层分子的表征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丙酮作淋洗剂,用FTIR及XRD技术对淋洗前后的插层复合体系监控,插层剂分子在复合体系中的可能存在形式,探讨水的... 插层复合体系中,有机插层剂在插层的同时也可能吸附在复合物的表面或以自由态存在,对插层分子的表征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丙酮作淋洗剂,用FTIR及XRD技术对淋洗前后的插层复合体系监控,插层剂分子在复合体系中的可能存在形式,探讨水的作用及复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甲酰胺有插层、游离和吸附在复合物表面三种存在形态。3 355和3 462cm-1处的红外振动峰归属于表面吸附的插层剂分子,3 626cm-1的峰归属于插层的H2O分子,在干燥后均消失。H2O作为填充空间的分子参预了插层过程,且插入到层间,并在干燥后脱嵌。3 534cm-1处的振动峰在淋洗前后一直存在,是由于插层的甲酰胺分子与高岭石层间形成氢键作用的结果。以丙酮作为淋洗剂,可以选择性的消除表面吸附的甲酰胺而不影响复合物的结构。插层的甲酰胺分子以C—N键垂直于层片呈单分子层排列,并通过氨基与高岭石铝氧八面体层的内表面羟基和硅氧四面体层的氧形成了两种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甲酰胺 插层 FTIR XRD
下载PDF
Li2CO3添加剂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雷雷 庄全超 +3 位作者 王蓉 崔永莉 方亮 强颖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68-2473,共6页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在1mol/LLiPF6-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电解液中添加Li2CO3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及机制.CV研究结果表明,在1mol/LLiPF6-EC:DMC电解液中添加Li2CO3能够有效抑制石墨电极首次充放电...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在1mol/LLiPF6-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电解液中添加Li2CO3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及机制.CV研究结果表明,在1mol/LLiPF6-EC:DMC电解液中添加Li2CO3能够有效抑制石墨电极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碳酸乙烯酯(EC)的单电子还原过程,即还原分解产生乙烯和碳酸锂的过程,进而改善石墨电极的电化学循环性能.EIS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Li2CO3的1mol/LLiPF6-EC:DMC电解液中,石墨电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可以更好地适应锂离子嵌入过程中石墨颗粒体积的微小变化,从而使锂离子的嵌入过程更容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 碳酸锂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