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动电机并联流道的冷却性能研究
1
作者 陈晖 钟鑫 +1 位作者 曾巧进 彭俊斌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冷却流道的设计对电机冷却性能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并联流道的冷却性能,文章以135 kW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方法分析了并联流道数量对电机冷却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并联式流道和串联式流道冷却性能的差异。结... 冷却流道的设计对电机冷却性能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并联流道的冷却性能,文章以135 kW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方法分析了并联流道数量对电机冷却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并联式流道和串联式流道冷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周向并联型流道数量对电机壳体温度场和速度场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流道数量的减少,壳体内壁最高温度下降,流道平均流速和速度均匀性系数提升,流道进出口压力升高,但变化幅度很小。周向并联型流道相比周向Z串联型流道,其电机壳体内壁温升更高,但温度分布均匀,平均流速平缓,速度均匀性系数更高,进出口压力差更低,降低了近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机 并联流道 冷却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STING和CD6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刘弘飞 胡金龙 +1 位作者 彭俊斌 胡知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和CD6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病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STING和CD68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两种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参数、临床预后...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和CD6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病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STING和CD68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两种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参数、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结合TGC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及其代表的cGAS-STING信号通路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相关性。结果:STING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1%(20/83),低于癌旁组织中的39.7%(33/83)(P<0.05),其表达情况与病人的HER-2阳性率、分子分型相关(P<0.05)。CD68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8%(58/83),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9.7%(33/83)(P<0.01),其表达情况与病人的分子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TING蛋白表达水平与病人中位生存期相关,高表达组中位OS为42个月(95%CI:34.263~49.458),STING低表达组中位OS为19个月(95%CI:17.614~24.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结合生物信息分析,STING蛋白表达水平与CD6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Kappa=0.241,r=0.636,P<0.01)。乳腺癌中STING表达水平与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各种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并且与巨噬细胞M1/M2极化标志物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中STING蛋白表达降低,CD68蛋白表达升高,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的进展,从cGAS-STING信号通路活化可能有助于TAMs浸润及极化,STING激动剂有望成为TAMs调控和增强免疫治疗响应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CD68
下载PDF
重型机械领域中的预应力坎合连接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彭俊斌 颜永年 +1 位作者 张人佶 林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13,共7页
预应力坎合连接技术是在重型机械领域中的一种剖分后的组合技术。在自然界中,由于生物长期进化的自适应性使生物能够产生很好的微观机械阻挡,从而形成连接的效应;在机械领域中,则需要通过高的表面接触应力,形成接触区的全塑性变形,达到... 预应力坎合连接技术是在重型机械领域中的一种剖分后的组合技术。在自然界中,由于生物长期进化的自适应性使生物能够产生很好的微观机械阻挡,从而形成连接的效应;在机械领域中,则需要通过高的表面接触应力,形成接触区的全塑性变形,达到双尺度机械阻挡和粘着效应,从而提高界面的抗剪能力。从生物学、弹塑性接触力学以及粘着理论的角度分析预应力坎合的基本原理,并用有限元和试验分析弹塑性接触和坎合结构的形成。在预应力坎合作用下,剖分件在预应场的作用下形成具有承载能力的整体件。此外,还介绍了预应力坎合原理在重型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机械 预应力 坎合连接 仿生学
下载PDF
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坎合梁的整体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俊斌 颜永年 +1 位作者 张人佶 林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8-313,共6页
分析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坎合梁的承载原理和影响其承载能力的因素。采用Patran/Marc有限元软件,分析加载载荷和剖分界面抗剪系数对钢丝缠绕预应力机架中的坎合梁整体性的影响。进行350 MN涡轮盘模锻液压机模型对比试验。数值模拟和模型... 分析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坎合梁的承载原理和影响其承载能力的因素。采用Patran/Marc有限元软件,分析加载载荷和剖分界面抗剪系数对钢丝缠绕预应力机架中的坎合梁整体性的影响。进行350 MN涡轮盘模锻液压机模型对比试验。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当梁的剖分界面不采取坎合处理,完全靠自然摩擦保持其完整性时,机架在预紧状态能保持很好的完整性,但在合成状态,会产生错移;当剖分面经过坎合处理后,界面抗错移能力大大提高,机架在最大工作载荷下依然能够保持很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坎合梁 坎合系数
下载PDF
两种试验机试验结果之间的模糊相关性初探
5
作者 彭俊斌 周江林 王敬欣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1999年第2期10-11,共2页
金属材料磨损性能在不同试验机上得到的试验结果之间具有相关性。将从简易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得到的材料承载能力值PJ和试块擦伤时的磨痕宽度b作为因子,利用加权平均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预测该材料在Timken试验机上要... 金属材料磨损性能在不同试验机上得到的试验结果之间具有相关性。将从简易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得到的材料承载能力值PJ和试块擦伤时的磨痕宽度b作为因子,利用加权平均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预测该材料在Timken试验机上要测的承载能力值(对象)的大致范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Timken试验的速度,实现有效地联合利用两种试验机对金属材料的磨损性能进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性能 模糊相关性 金属材料 试验机 试验结果
下载PDF
复合氧化法制备多孔二氧化钛梯度薄膜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光昕 张人佶 +2 位作者 颜永年 朱张校 彭俊斌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0-793,共4页
为了阻止金属离子向体液中游离和改善纯钛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 ,采用复合氧化法 ,即将预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相结合的方法 ,对纯钛试件进行表面改性。用X射线衍射仪 (XRD)、扫描电镜 (SEM)和SEM附带的能谱仪 (EDS)对薄膜的相组成和形貌进... 为了阻止金属离子向体液中游离和改善纯钛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 ,采用复合氧化法 ,即将预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相结合的方法 ,对纯钛试件进行表面改性。用X射线衍射仪 (XRD)、扫描电镜 (SEM)和SEM附带的能谱仪 (EDS)对薄膜的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测 ;用MH 3型显微硬度测试计和WS 97型划痕仪对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复合氧化法可以制备出表面多孔、内层致密的二氧化钛梯度薄膜 ,致密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约为 0 .7μm ,多孔的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型薄膜的厚度约为 1.7μm。薄膜的表面硬度为 3 70 .0HV0 .2 ,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为 5 2 .7N。用复合氧化法制备的多孔二氧化钛梯度薄膜可有效地阻止金属离子的溶出 ,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工程 二氧化钛薄膜 微弧氧化 纯钛
下载PDF
时间参数对复合氧化法制备多孔二氧化钛涂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光昕 张人佶 +2 位作者 颜永年 朱张校 彭俊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1-825,共5页
为了分析微弧氧化时间对复合氧化法(即预氧化和微弧氧化复合法)制备的二氧化钛涂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SEM及附带的能谱(EDS)对涂层的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MH-3型硬度计对涂层表面的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 为了分析微弧氧化时间对复合氧化法(即预氧化和微弧氧化复合法)制备的二氧化钛涂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SEM及附带的能谱(EDS)对涂层的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MH-3型硬度计对涂层表面的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弧氧化时间是影响复合氧化法制备多孔二氧化钛表面涂层形貌、结构、硬度和钙磷原子比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表面的微孔孔径增加,凹凸起伏变得明显,涂层中金红石相增加,锐钛矿相减少,表面硬度增加,钙磷原子比也发生了变化。可控制微弧氧化时间得到结构较为理想的多孔二氧化钛梯度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结构材料 金红石 锐钛矿 二氧化钛 微弧氧化
下载PDF
重型模锻液压机承载结构的发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林峰 颜永年 +4 位作者 吴任东 张磊 刘海霞 彭俊斌 沈锋刚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07年第5期27-31,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重型模锻液压机从19世纪80年代始到今天的结构发展历程,叙述了模锻液压机的承载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前的非预应力结构,发展到70年代的粗螺栓预应力结构,再发展到80年代后的钢丝缠绕预应力结构等,各个时期的进步和性能特点。... 介绍了国内外重型模锻液压机从19世纪80年代始到今天的结构发展历程,叙述了模锻液压机的承载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前的非预应力结构,发展到70年代的粗螺栓预应力结构,再发展到80年代后的钢丝缠绕预应力结构等,各个时期的进步和性能特点。指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的重型模锻液压机,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 承载结构 重型模锻液压机 综述
下载PDF
O形橡胶密封圈静密封应力分析及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锋钢 颜永年 +2 位作者 吴任东 林峰 彭俊斌 《新技术新工艺》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结合某液压缸采用O形橡胶密封圈实现低压静密封的实例,建立了大直径O形橡胶密封圈与密封副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了其在安装和使用中的等效Von Mises应力和接触正应力分布,据此,对O形橡胶密封圈的力学与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合某液压缸采用O形橡胶密封圈实现低压静密封的实例,建立了大直径O形橡胶密封圈与密封副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了其在安装和使用中的等效Von Mises应力和接触正应力分布,据此,对O形橡胶密封圈的力学与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选择O形橡胶密封圈拉伸量与压缩率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形橡胶密封圈 等效Von Mises应力 接触正应力 密封性能
下载PDF
大型承载框架钢丝预应力缠绕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晨曦 吴任东 +2 位作者 颜永年 张磊 彭俊斌 《新技术新工艺》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针对重型装备超大超重零部件预应力钢丝缠绕施工的问题,研究设计了1种自适应缠绕机器人,能够实现零部件外形自适应、变张力缠绕自适应以及排线自适应等3项功能,并在360MN垂直挤压机制造中得到成功应用。
关键词 预应力 钢丝缠绕 自适应 重型装备
下载PDF
机器人奇异性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胡准庆 房海容 +2 位作者 彭俊斌 杨延昭 陈辉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研究了机器人奇异位形的原理以及分析计算的方法 ,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 ,按照其结构特点 ,采用不同方法对其奇异位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机器人 自由度 奇异性 运动学特性 机械手
下载PDF
φ0.05mm深孔钻削有限元分析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兆光 张人佶 +2 位作者 王至尧 彭俊斌 徐道春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微细钻头用于加工铝合金上直径小于0.1 mm、深径比10的小孔,钻头的主要破坏形式为根部折断和端部崩刃。针对刃具根部折断,本文分析了钻孔偏心及交变载荷产生的机理,使用Ansys仿真钻头偏心与抗弯强度关系,取钻头使用安全系数3~5时,计算... 微细钻头用于加工铝合金上直径小于0.1 mm、深径比10的小孔,钻头的主要破坏形式为根部折断和端部崩刃。针对刃具根部折断,本文分析了钻孔偏心及交变载荷产生的机理,使用Ansys仿真钻头偏心与抗弯强度关系,取钻头使用安全系数3~5时,计算得出钻头允许偏心位移4.47~8.16μm。三维钻削与二维切削转化力学模型分析表明,刃口端部为切削受力强度薄弱点,要满足安全系数3~5,则每转进给量要小于0.155μm。切削试验表明,采用主轴转速25 000 r/min、进给量0.5 mm/min,可实现0.05 mm硬质合金钻头连续加工30个深径比为10的微孔,孔径尺寸精度±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 切削参数 力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刀具寿命
下载PDF
空间飞轮轴承DLC涂层表面改性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兆光 张人佶 +2 位作者 王浪平 彭俊斌 周刚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8期101-104,共4页
使用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 Like Carbon,DLC)作为涂层,采用等离子体离子浸没注入技术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and Deposition,PIIID)对空间飞轮长寿命轴承沟道表面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陪试件表面DLC改性后表面粗糙度、轴... 使用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 Like Carbon,DLC)作为涂层,采用等离子体离子浸没注入技术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and Deposition,PIIID)对空间飞轮长寿命轴承沟道表面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陪试件表面DLC改性后表面粗糙度、轴承内外沟道轮廓形状误差等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改性层表面纳米硬度提高2倍左右;陪试件摩擦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DLC涂层的稳定摩擦因数仅为基体的1/3~1/4,有利于延长空间飞轮轴承的工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轮轴承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薄膜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的燃烧方式——均匀充量压缩着火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伟 彭俊斌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6,共3页
本文分析了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的特点、国外将均质充量压缩着火方式应用于往复式发动机中的研究现状 ,阐述了燃料系统的设计 。
关键词 燃烧方式 均匀充量压缩着火 内燃机 汽车 发动机
下载PDF
一种新的燃烧方式——均匀充量压缩着火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伟 彭俊斌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分析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的特点,国外将均质充量压缩着火方式应用于往复式发动机中的研究现状,阐述燃料系统的设计,并探讨在我国开展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方案。
关键词 燃烧方式 内燃机 燃烧过程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
下载PDF
SYNTH—8添加剂抗磨损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周全新 彭俊斌 都春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0-42,共3页
本文研究了SYNTH—8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分析。四球机实验表明:在40#润滑油中加入4%SYNTH--8添加剂。其最大无卡咬值增加54%;在自制磨损试验机上的试验和铁谱分析表明SYNTH--8添加剂极大地提高了润滑油的承载能力,... 本文研究了SYNTH—8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分析。四球机实验表明:在40#润滑油中加入4%SYNTH--8添加剂。其最大无卡咬值增加54%;在自制磨损试验机上的试验和铁谱分析表明SYNTH--8添加剂极大地提高了润滑油的承载能力,并且其铁谱片上存在大比例细小磨粒。这可能是由于含添加剂的润滑油在次高微凸体间固化,产生了“垫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添加剂 磨粒 润滑剂
下载PDF
浅析工业监控组态软件的产生及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俊斌 钟山 《江苏船舶》 2002年第5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工业监控 组态软件 自动化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ROX电缆穿隔密封在全回转拖船上的使用
18
作者 彭俊斌 王小华 《江苏船舶》 2002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前我国新建的和正在使用的全回转拖船上 ,电缆穿隔密封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材料。国外普遍采用的几乎都是模块化的电缆穿隔密封系统 ,我国也有相当数量的出口船舶大量采用该系统。在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后 ,发现如在全回转拖船中采... 目前我国新建的和正在使用的全回转拖船上 ,电缆穿隔密封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材料。国外普遍采用的几乎都是模块化的电缆穿隔密封系统 ,我国也有相当数量的出口船舶大量采用该系统。在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后 ,发现如在全回转拖船中采用模块化的电缆穿隔密封系统 ,有许多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回转拖船 使用 电缆穿隔密封 模块化 ROX系统
下载PDF
寒冷地区水下管道施工方案研讨
19
作者 孙滨英 彭俊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2年第1期49-49,共1页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有很多管是埋在水底下的,例如过河倒虹管,江心式取水口通至岸边泵房自流管,污水排入水体的出水管,埋入河底的取水渗渠等,这些管道的施工方法通常是用围堰法施工,本文试对水下管道的施工方法进行以下两方面比较。 1....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有很多管是埋在水底下的,例如过河倒虹管,江心式取水口通至岸边泵房自流管,污水排入水体的出水管,埋入河底的取水渗渠等,这些管道的施工方法通常是用围堰法施工,本文试对水下管道的施工方法进行以下两方面比较。 1.施工技术 1.1 围堰法施工在江河水库中施工水下管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给排水工程 地下管道施工
下载PDF
机械结构预应力坎合连接的原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彭俊斌 颜永年 +2 位作者 张人佶 林峰 吴任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74-1277,共4页
针对重型机械中超大超重型件的制造、加工、运输、和装配难的问题,提出了预应力坎合连接的方法。指出了预应力坎合连接与普通机加工表面自然摩擦以及机械键合的区别,并从仿生学和接触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多峰坎合连接的原理。通过预应力可... 针对重型机械中超大超重型件的制造、加工、运输、和装配难的问题,提出了预应力坎合连接的方法。指出了预应力坎合连接与普通机加工表面自然摩擦以及机械键合的区别,并从仿生学和接触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多峰坎合连接的原理。通过预应力可使坎合处理后的剖分子件形成具有承载能力的整体件,基于此原理提出了3种预应力坎合连接的工程应用方法。坎合因数的测量实验表明,在预应力场的作用下,界面的坎合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抗错移能力。通过350 M N模锻液压机模型实验,发现预应力坎合连接结构的抗错能力能够很好地满足模锻液压机的力学要求。该文还介绍了目前预应力坎合连接在重型压机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重型机械 预应力 坎合连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