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野秋韵》(水彩画)
1
作者 彭利娟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下载PDF
彭利娟系列书籍封面设计作品选
2
作者 彭利娟 《艺术教育》 2015年第2期I0021-I0021,共1页
关键词 封面设计
原文传递
小麦淀粉和谷蛋白互作对油炸外裹糊鲢鱼鱼糜块油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冯佳奇 陈季旺 +3 位作者 袁子珺 廖鄂 彭利娟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采用小麦淀粉和谷蛋白以质量比15∶1、13∶1、11∶1、9∶1和7∶1为外裹糊制作油炸外裹糊鲢鱼鱼糜块,测定外壳中谷蛋白的表面疏水性(H_(0))、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及二级结构、小麦淀粉的晶体结构、油炸外裹糊鱼糜块的表面油脂及表... 采用小麦淀粉和谷蛋白以质量比15∶1、13∶1、11∶1、9∶1和7∶1为外裹糊制作油炸外裹糊鲢鱼鱼糜块,测定外壳中谷蛋白的表面疏水性(H_(0))、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及二级结构、小麦淀粉的晶体结构、油炸外裹糊鱼糜块的表面油脂及表面渗透油脂含量,观察外壳的微观结构和油脂分布;探讨小麦淀粉与谷蛋白相互作用对油炸外裹糊鱼糜块油脂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小麦淀粉和谷蛋白质量比减小,H_(0)先升高后降低,游离巯基含量逐渐减少,二硫键含量逐渐增加;谷蛋白的β-转角结构向β-折叠转化;表面油脂、表面渗透油脂的含量和小麦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外壳中的孔隙先减小后增大,油脂分布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小麦淀粉和谷蛋白质量比为11∶1时,H_(0)(8990)最高,小麦淀粉的相对结晶度(17.8%)、表面油脂(2.1%)和表面渗透油脂的含量(5.8%)最低,外壳的结构最紧密,油脂分布最少。以上结果表明,外裹糊中小麦淀粉和谷蛋白质量比改变了其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了油炸外裹糊鱼糜块中的油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谷蛋白 外裹糊鲢鱼鱼糜块 深度油炸 油脂分布
下载PDF
畜禽类预制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曾璐瑶 王海滨 +5 位作者 廖鄂 张莹 路洪艳 彭利娟 张红宇 潘秀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0-499,共10页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宅经济”迅速崛起,拉动了预制菜的消费,预制菜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畜禽类预制菜作为预制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较高的市场需求,但是目前存在产品感官、风味、安全性及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宅经济”迅速崛起,拉动了预制菜的消费,预制菜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畜禽类预制菜作为预制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较高的市场需求,但是目前存在产品感官、风味、安全性及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畜禽肉原料初加工、烹调、灭菌、贮藏等加工技术进行革新,为畜禽类预制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综述了畜禽类预制菜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概括了畜禽类预制菜现有的相关标准,以期对畜禽类预制菜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的改进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类预制菜 加工技术 标准
下载PDF
氯化钠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构像及其与辣椒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帆 熊哲民 +4 位作者 王玉洁 彭利娟 廖鄂 路洪艳 王海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目的 探究氯化钠浓度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MPs)与辣椒素(capsaicin,CAP)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0~0.9 mol/L的氯化钠处理MPs,然后与CAP在25℃进行反应,并采用粒度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目的 探究氯化钠浓度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MPs)与辣椒素(capsaicin,CAP)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0~0.9 mol/L的氯化钠处理MPs,然后与CAP在25℃进行反应,并采用粒度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浓度氯化钠对MPs的结构以及MPs与CAP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MPs在溶液中的稳定性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SDS-PAGE表明,氯化钠浓度的改变,会引起MPs溶液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组成的变化;氯化钠浓度的升高会增强MPs表面疏水性,并进一步促进了MPs与CAP的结合。拉曼光谱数据表明氯化钠的存在没有显著改变MPs的二级结构,同时,CAP与MPs结合不影响MPs的二级结构。荧光猝灭光谱数据表明:在不同氯化钠浓度下,CAP均能引起MPs的内源荧光产生静态猝灭;且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MPs-CAP复合物的结合常数Kb值及n值均增大,表明氯化钠能够促进MPs与CAP的相互作用。结论 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能够提高MPs稳定性,不改变MPs的二级结构,能够通过增加MPs表面疏水性的方式促进MPs与CAP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辣椒素 氯化钠 相互作用 蛋白质结构
原文传递
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崔璐璐 陈季旺 +3 位作者 莫加利 廖鄂 彭利娟 夏文水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172,共9页
为从蛋白质角度探究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影响,将鲜活草鱼去鳞、头、尾、内脏后切块腌制,再在200°C下烤制15 min,分别测定不同加盐量(5%、6%、7%)、腌制时间(2、4、6 h)下腌制草鱼块的食盐含量、失重率和肌原纤维蛋... 为从蛋白质角度探究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影响,将鲜活草鱼去鳞、头、尾、内脏后切块腌制,再在200°C下烤制15 min,分别测定不同加盐量(5%、6%、7%)、腌制时间(2、4、6 h)下腌制草鱼块的食盐含量、失重率和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以及烧烤草鱼块的色度、嫩度、水分、灰分和蛋白质含量,并对腌制烧烤草鱼块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加盐量的增加或腌制时间的延长,腌制草鱼块的食盐和二硫键含量及表面疏水性逐渐增加,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从稳定(α-螺旋和β-折叠)向不稳定(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转化。与对照(未腌制)相比,腌制烧烤草鱼块的L^(*)值、a^(*)值、剪切力、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灰分含量显著增加,且加盐量越多,腌制时间越长,烧烤草鱼块的水分含量越低,灰分含量越高,感官评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影响了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稳定性,促进了蛋白质的变性,导致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变化。当加盐量为6%、腌制时间4 h时,烧烤草鱼块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灰分含量较低,色泽、嫩度较好,感官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干腌 烧烤 理化性质 品质
原文传递
膳食纤维对外裹糊特性及油炸外裹糊鲢鱼鱼糜块油脂渗透的影响
7
作者 冯佳奇 陈季旺 +2 位作者 廖鄂 彭利娟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4-41,共8页
在模式外裹糊(高纯度的小麦淀粉和谷蛋白)中分别添加8%苹果纤维、6%大豆纤维和12%小麦麸纤维,制作油炸外裹糊鲢鱼鱼糜块,测定膳食纤维、小麦淀粉和谷蛋白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外裹糊鱼糜块的裹糊率,外裹糊的黏度、流变性能、热力学特性,以... 在模式外裹糊(高纯度的小麦淀粉和谷蛋白)中分别添加8%苹果纤维、6%大豆纤维和12%小麦麸纤维,制作油炸外裹糊鲢鱼鱼糜块,测定膳食纤维、小麦淀粉和谷蛋白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外裹糊鱼糜块的裹糊率,外裹糊的黏度、流变性能、热力学特性,以及外壳的热重特性、油炸外裹糊鱼糜块的水分状态并观测其油脂渗透,探讨膳食纤维对外裹糊特性及油炸外裹糊鱼糜块油脂渗透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淀粉的水分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大豆纤维、苹果纤维、小麦麸纤维和谷蛋白;与对照相比,添加8%苹果纤维、6%大豆纤维和12%小麦麸纤维均能显著增加外裹糊的黏度和鱼糜块的裹糊率(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外裹糊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先降低后迅速升高并趋于稳定,且大豆纤维组的G’和G”最高,凝胶形成速度最快,油炸后形成的外壳热稳定性最高;添加3种膳食纤维均能促进外壳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并提高外壳的总含水量;大豆纤维组油炸外裹糊鱼糜块的油脂渗透幅度最窄,其次是苹果纤维组、小麦麸纤维组和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向模式外裹糊中添加3种膳食纤维能加速外裹糊产生凝胶,并显著提高凝胶的强度,最终抑制了油炸外裹糊鱼糜块中油脂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外裹糊鲢鱼鱼糜块 外裹糊特性 深度油炸 油脂渗透
下载PDF
多糖亲水胶体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特性与油脂渗透的影响
8
作者 翟嘉豪 陈季旺 +3 位作者 崔璐璐 廖鄂 彭利娟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7,共8页
为探究多糖亲水胶体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特性与油脂渗透的影响,将小麦淀粉与小麦面筋蛋白以11∶1的比例调匀后,分别加入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0.2%的瓜尔胶(guar gum,GG)、0.2%的黄原胶(xanth... 为探究多糖亲水胶体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特性与油脂渗透的影响,将小麦淀粉与小麦面筋蛋白以11∶1的比例调匀后,分别加入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0.2%的瓜尔胶(guar gum,GG)、0.2%的黄原胶(xanthan gum,XG)制得外裹糊。鱼块经裹糊挂糠后在170℃初炸40 s,190℃复炸30 s,测定外壳的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巯基和二硫键的含量、小麦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和小麦淀粉的晶体结构,分析外壳中的油脂渗透。结果显示,添加3种多糖亲水胶体的外壳的表面疏水性、荧光强度、二硫键含量、β-折叠和β-转角的相对含量均大于对照(未添加多糖亲水胶体),而游离巯基含量、小麦淀粉的相对结晶度、α-螺旋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均小于对照。其中,添加XG的外壳的表面疏水性、荧光强度、巯基含量和小麦淀粉的相对结晶度、α-螺旋相对含量最低,其次是CMC-Na和GG。二硫键含量和β-折叠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对照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苏丹红染色范围最大,添加XG的苏丹红染色范围最小(仅在外壳中),其次是CMC-Na和GG。这些结果表明,由于多糖亲水胶体较强的水结合能力和自身结构的独特性,能与小麦面筋蛋白相互作用,改善了外壳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抑制油炸外裹糊鱼块的油脂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裹糊鱼块 深度油炸 多糖亲水胶体 外壳特性 油脂渗透
下载PDF
保鲜剂对恩施黑猪冷鲜肉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江 张莹 +3 位作者 廖鄂 彭利娟 路洪艳 王海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71,共7页
目的 探究保鲜剂对恩施黑猪冷鲜肉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腐败恩施黑猪冷鲜肉进行真菌多样性分析,并使用欧氏距离评价其组间距离。结果 样品的优势真菌门主要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相对丰度达99.00%。主要真菌属... 目的 探究保鲜剂对恩施黑猪冷鲜肉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腐败恩施黑猪冷鲜肉进行真菌多样性分析,并使用欧氏距离评价其组间距离。结果 样品的优势真菌门主要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相对丰度达99.00%。主要真菌属为Candida(假丝酵母属)和Yarrowia(耶氏酵母属),相对含量分别为95.39%和0.20%。其中Candida为主要的优势真菌属,其仅在丁香油和鱼精蛋白两个处理组的相对含量低于85%,其余处理组中均高于95%。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丁香油和鱼精蛋白处理组的菌群结构相似,和其他9组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丁香油与鱼精蛋白对恩施黑猪冷鲜肉中的优势真菌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黑猪 冷鲜肉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保鲜剂
原文传递
减盐条件下卤汤重复使用制作的卤鸭腿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郭梦嫣 王海滨 +3 位作者 廖鄂 路洪艳 张莹 彭利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55,共8页
目的 探究减盐(70%NaCl+30%KCl)与不减盐(100%NaCl)条件下卤汤重复使用(反复卤制)时卤鸭腿的理化指标变化规律,以期为减盐条件下卤鸭腿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比较减盐条件下卤汤使用不同次数时鸭腿的盐含量、钠与... 目的 探究减盐(70%NaCl+30%KCl)与不减盐(100%NaCl)条件下卤汤重复使用(反复卤制)时卤鸭腿的理化指标变化规律,以期为减盐条件下卤鸭腿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比较减盐条件下卤汤使用不同次数时鸭腿的盐含量、钠与钾离子含量、pH、水分含量、蒸煮损失、粗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色差和感官评价,探究卤制批次和减盐对卤鸭腿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卤汤重复使用和减盐卤制对鸭腿的水分含量、蒸煮损失、pH及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卤汤使用次数的增加,卤鸭腿的脂肪含量不断减少,感官评分不断降低。减盐条件下卤汤使用五次之后与第一次相比鸭腿中的盐含量、钠离子含量、钾离子含量分别减少28.00%、20.78%、7.89%。鸭腿的颜色随着卤汤使用次数的增加逐渐变浅。减盐卤制的鸭腿钠离子含量低于不减盐卤制的鸭腿。结论 卤汤的重复使用对卤鸭腿除钠、钾和盐含量之外的常规理化指标影响较小,卤汤在适当的使用次数之后及时补充包含低钠盐在内的调味料就能保障产品基本理化指标相对稳定,可实现减盐卤鸭腿的持续稳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腿 减盐 重复卤制 盐含量 理化指标
原文传递
膳食纤维对油炸外裹糊鱼块油脂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滕宗娜 陈季旺 +2 位作者 冯佳奇 王琦 彭利娟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9,38,共10页
在模式外裹糊(小麦淀粉和小麦谷蛋白)中添加4%~14%的苹果纤维、大豆纤维、小麦麸纤维和米糠纤维,于170℃油炸40 s、190℃复炸30 s制作油炸外裹糊鱼块,测定油炸外裹糊鱼块的水分和油脂含量、剪切力、表面色度和体积皱缩率,探究膳食纤维... 在模式外裹糊(小麦淀粉和小麦谷蛋白)中添加4%~14%的苹果纤维、大豆纤维、小麦麸纤维和米糠纤维,于170℃油炸40 s、190℃复炸30 s制作油炸外裹糊鱼块,测定油炸外裹糊鱼块的水分和油脂含量、剪切力、表面色度和体积皱缩率,探究膳食纤维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品质的影响,优化较佳的膳食纤维添加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未添加膳食纤维)相比,向外裹糊中添加4种膳食纤维均显著增加了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和亮度(L*值),显著降低了外壳的油脂含量、红度(a*值)、剪切力和体积皱缩率(p<0.05)。但添加膳食纤维对内部鱼块的水分和油脂含量、剪切力,以及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黄度(b*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苹果纤维、大豆纤维、小麦麸纤维和米糠纤维添加量分别为8%、6%、12%和12%时,4种膳食纤维组的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L*值分别达到最高,外壳的油脂含量、a*值、剪切力和油炸外裹糊鱼块的体积皱缩率分别达到最低,且6%大豆纤维组减油效果最好,品质最佳。这些结果表明,向外裹糊中添加8%的苹果纤维、6%的大豆纤维、12%的小麦麸纤维和12%的米糠纤维,显著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最终减少了油脂吸收,改善了油炸外裹糊鱼块的品质。该结果可指导低脂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外裹糊鱼块 深度油炸 油脂吸收 品质 添加量
下载PDF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利娟 余良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5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总结78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镇静、吸氧,防止缺氧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循环监护,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防止低心输出量等并发症,做好出院健... 目的总结78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镇静、吸氧,防止缺氧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循环监护,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防止低心输出量等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治愈出院69例,术后早期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小儿法洛四联症是心脏并存多种畸形,手术危险性大,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法洛四联症 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利娟 王志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BTX-A)的护理特点。方法:应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肌肉共103例,并对患儿注射前进行护理评估,注射中积极配合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后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及对家长...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BTX-A)的护理特点。方法:应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肌肉共103例,并对患儿注射前进行护理评估,注射中积极配合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后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及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各阶段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结果:10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注射治疗,无1例出现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家长的配合程度增加,加强康复训练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结论:提出护理工作在BTX—A注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做好注射治疗前、中、后的配合与护理,将大大提高BTX—A注射治疗的成功率,缩短患儿康复治疗时间,降低家长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脑瘫 患儿 A型肉毒毒素 护理
下载PDF
食品致癌物杂环胺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利娟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11,118,共11页
高温烹调加工肉类食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杂环胺(HAAs)是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物质。相关流行病研究显示,长期摄入高温烹调的、富含HAAs的肉类食物,提升了前列腺癌、乳腺癌、肠癌的患病风险。但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对HAAs的摄入与相关... 高温烹调加工肉类食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杂环胺(HAAs)是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物质。相关流行病研究显示,长期摄入高温烹调的、富含HAAs的肉类食物,提升了前列腺癌、乳腺癌、肠癌的患病风险。但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对HAAs的摄入与相关癌症风险的关系进行有效评估。寻找长效、稳定的生物标记物并建立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是该项研究的关键所在。本综述着重讨论了可能应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HAAs的生物标记物,包括HAAs、HAA的代谢物、DNA加合物和蛋白质加合物。同时也对用于HAAs生物监控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胺 致癌物 生物标记物 代谢物 加合物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利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20期84-85,共2页
伴随着设计领域的进步,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该文以基础构成课程为例,结合我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笔墨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利娟 《艺海》 2015年第1期97-98,共2页
任何一种视觉传达设计中都蕴含着其民族文化的积淀。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非常频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进行文化的融合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当前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所要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如何在与西方文化融... 任何一种视觉传达设计中都蕴含着其民族文化的积淀。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非常频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进行文化的融合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当前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所要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如何在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同时体现出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和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艺术元素 视觉传达设计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秩序感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利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17期97-98,共2页
《秩序感》是贡布里希的心理认知理论在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文章以《秩序感》一书中的解释方式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秩序感的存在,重点探讨了自然秩序、生理秩序和心理秩序这三个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阐释了如何... 《秩序感》是贡布里希的心理认知理论在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文章以《秩序感》一书中的解释方式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秩序感的存在,重点探讨了自然秩序、生理秩序和心理秩序这三个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阐释了如何感知设计作品中的秩序,并对这些秩序的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感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运用
下载PDF
脑瘫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18
作者 彭利娟 余文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3期451-452,共2页
脑性瘫痪是受孕开始至新生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小儿脑瘫的康复需持之以恒、综合性的治疗。其中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等促神经细胞髓鞘化药物是综合康复治疗中的... 脑性瘫痪是受孕开始至新生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小儿脑瘫的康复需持之以恒、综合性的治疗。其中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等促神经细胞髓鞘化药物是综合康复治疗中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输液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脑瘫患儿 综合康复治疗 护理 发育缺陷 新生儿期 脑性瘫痪
下载PDF
客厅家居产品设计中的极简主义层次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吟秋 彭利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94-299,共6页
目的通过对极简主义在家居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认识极简主义并引发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方法以亚洲经典品牌无印良品和欧洲经典品牌宜家家居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制作、使用、废物回收和循环再利用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认识极简主义在... 目的通过对极简主义在家居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认识极简主义并引发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方法以亚洲经典品牌无印良品和欧洲经典品牌宜家家居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制作、使用、废物回收和循环再利用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认识极简主义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层次系统。结论极简主义不单是指产品的视觉风格,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现代生活理念,也是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在当今社会的产品销售过程中,产品包装、产品造型作为产品营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售卖率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对社会资源和社会环境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以无印良品和宜家家居为例,在当今的家居产品设计中,一定要多层次全方位地考虑,既要兼顾产品营销,又要兼顾社会环境。当今的极简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命题,因为其一切从简的原则既符合绿色环保设计,又符合自然主义;既能体现出理想生活又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兼顾了人与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包装设计 家居产品 绿色环保
下载PDF
烤制温度和时间对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言 陈季旺 +3 位作者 莫加利 廖鄂 彭利娟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43,共8页
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将鲜活草鱼去鳞、头、尾、内脏,切成鱼块,经脱腥、腌制后置于电烤箱中,分别在不同温度(180、200、220℃)下烤制15 min以及在相同温度(200℃)下烤制不同时间(10、15、20 min),测定烧烤草鱼块的剪切力、色度、水... 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将鲜活草鱼去鳞、头、尾、内脏,切成鱼块,经脱腥、腌制后置于电烤箱中,分别在不同温度(180、200、220℃)下烤制15 min以及在相同温度(200℃)下烤制不同时间(10、15、20 min),测定烧烤草鱼块的剪切力、色度、水分、灰分和脂肪质量分数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酸价、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同时分析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结合感官评价,探讨烤制温度和时间对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烤制温度的升高或烤制时间的延长,剪切力逐渐增加,L*值呈现下降的趋势,a*值和b*值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烧烤草鱼块的色泽不断加深,烧烤草鱼块的嫩度、色度均呈现先改善后劣变的趋势,感官评分先增加后下降;水分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脂质氧化程度总体逐渐加剧,挥发性成分中的醛类物质及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由稳定状态逐渐向不稳定状态转变,表面疏水性指数(H_(0))和二硫键含量逐渐增加,总巯基含量逐渐下降。在200℃下烤制15 min,烧烤草鱼块的色泽金黄明亮、口感良好,水分质量分数较高,脂肪质量分数较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较完整。综上,烤制温度和时间显著影响了鱼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脂质氧化,导致烧烤草鱼块的品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烤制 品质 脂质氧化 蛋白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