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吨复吹转炉溶池混合特性与供气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家芸 林喜德 +4 位作者 李英 刘允香 彭大奇 霍建伟 史福兴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8-21,47,共5页
本文用水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15 t复吹转炉供气参数对熔池搅拌强度的影响,为转炉复吹工艺试验提供了合理供气方案。本研究对实现我国中小转炉复吹技术的改进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复吹转炉 炼钢 熔池 供气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复吹炼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家芸 林喜德 +3 位作者 刘允香 彭大奇 霍建伟 史福兴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3,共7页
本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处理15t氧气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工艺试验数据,证明底吹供气强度对炉渣氧化性及脱磷、脱硫能力有影响,并得到其间的定性关系。
关键词 复吹转炉 炼钢 供氧强度 数学分析
下载PDF
氧气顶底复吹热模型试验的数学解析模型
3
作者 高金平 倪瑞明 +2 位作者 刘越生 彭大奇 马心玲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31-436,共6页
对氧气复吹转炉热模型试验炼钢过程中的冶金反应进行了理论解析,并提出了一个适合于从位于炉底中心位置的透气元件向熔池内部吹入惰性气体的搅拌条件下,可以描述复吹过程中熔池内部的成分和温度变化的数学解析模型,而且模型的计算结果... 对氧气复吹转炉热模型试验炼钢过程中的冶金反应进行了理论解析,并提出了一个适合于从位于炉底中心位置的透气元件向熔池内部吹入惰性气体的搅拌条件下,可以描述复吹过程中熔池内部的成分和温度变化的数学解析模型,而且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热模型试验的实测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吹炼 透气元件 数学模型 炼钢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炼钢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家芸 林喜德 +1 位作者 刘允香 彭大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52-557,共6页
尝试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处理氧气转炉复吹工艺试验数据,证明底部供气强度对炉渣氧化性及脱磷、脱硫能力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并得到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关键词 复合吹炼 炼钢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15吨顶底复吹转炉成渣过程 被引量:8
5
作者 施卫国 彭大奇 +8 位作者 马心玲 贾宁辰 霍建伟 倪瑞明 张圣弼 刘越生 马中庭 魏彦林 乐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复吹转炉成渣过程和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得出下列一些结论:成渣速度及成渣质量均优于顶吹转炉;底吹供气强度对成渣过程有很大影响;渣中加入适量MgO有利于去磷,冷凝渣中磷主要分布在C_2S相中。
关键词 复吹转炉炼钢 成渣过程 底吹制度
下载PDF
南钢15t复吹转炉的冶金特点及最佳工艺
6
作者 高金平 刘越生 +2 位作者 倪瑞明 彭大奇 霍建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8-313,共6页
对南京钢铁厂15t复吹转炉在各种不同复合吹炼制度下的脱磷、成渣途径、升温制度以及喷溅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南钢现行复吹生产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方案。
关键词 复吹转炉炼钢 冶金特点 最佳工艺
下载PDF
转炉冶炼过程中计算机动态监测及工艺参数采集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义才 贾宁宸 彭大奇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2,共6页
开发"转炉冶炼过程计算机动态监测及工艺参数采集系统"对操作枪位、加料及炉内化渣等参数进行动态跟踪测试,用图象化技术同步显示。运用统计优化动态修正的操作模型指导操作,使炉内成渣达到了不产生喷溅的最大乳化程度,温度平稳上... 开发"转炉冶炼过程计算机动态监测及工艺参数采集系统"对操作枪位、加料及炉内化渣等参数进行动态跟踪测试,用图象化技术同步显示。运用统计优化动态修正的操作模型指导操作,使炉内成渣达到了不产生喷溅的最大乳化程度,温度平稳上升,取得了较好的冶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计算机 动态监测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