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枢消积方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杨宗林 彭孟云 +1 位作者 朱晓宁 汪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和枢消积方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凋亡的影响,揭示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和枢消积方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 目的探讨和枢消积方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凋亡的影响,揭示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和枢消积方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5A蛋白(NS5A)反式激活基因13(NS5ATP13)及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GS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和枢消积方各组可使HepG2细胞活性、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可上调BAX的蛋白表达,下调BCL-2及磷酸(p)-AKT、p-GSK、p-MTOR及NS5ATP13的表达(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和枢消积方可以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这可能与和枢消积方抑制NS5ATP13的表达,继而抑制AKT/GSK/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枢消积方 增殖凋亡 人肝癌细胞系HEPG2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并发症及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昭宣 朱晓宁 +1 位作者 彭孟云 汪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53-56,共4页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中期肝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因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肿瘤中晚期,很多患者因此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目前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一线方案之一,有创伤相对较小、效果较好、可多次重复治...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中期肝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因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肿瘤中晚期,很多患者因此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目前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一线方案之一,有创伤相对较小、效果较好、可多次重复治疗等特点,对于中晚期肝癌有较确切的疗效,大大延长了肝癌患者整体生存时间。但TACE治疗过程中仍有不少并发症需要注意,本文归纳了TACE术后的并发症。通过提前预防或及时干预相关并发症,以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减少并发症及其程度,提高肝癌的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中药灌肠辅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菊容 朱晓宁 +2 位作者 彭孟云 昭宣 汪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辅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中医...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辅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辅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 中药灌肠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彭孟云 朱晓宁 汪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4-806,共3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是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信号通路,主要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坏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包括 ERK1/2、P38MAPK、JNK 与 ERK54条信号通路,有...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是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信号通路,主要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坏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包括 ERK1/2、P38MAPK、JNK 与 ERK54条信号通路,有研究发现 MAPK 信号通路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近年来 MAPK 信号通路与 NAFLD 形成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非酒精性脂肪肝 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rotein NAFLD ERK1/2 liver
下载PDF
参仁活血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孟云 陈然 +1 位作者 朱晓宁 汪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参仁活血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参仁活血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参仁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予以生理盐水1 mL/kg腹腔... 目的观察参仁活血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参仁活血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参仁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予以生理盐水1 mL/kg腹腔注射,模型组及参仁活血颗粒各组予以40%四氯化碳0.2 mL/100 g腹腔注射,2次/周,连续8周,于第4周起分别予以参仁活血颗粒,低剂量组每日1.575 g/(kg·bw)、中剂量组每日3.15 g/(kg·bw)、高剂量组每日6.3 g/(kg·bw)剂量灌胃,连续4周,于第8周牺牲大鼠。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明显增多,形成大小不一的假小叶;而参仁活血颗粒各剂量组较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以参仁活血颗粒高剂量组疗效最显著。②模型组大鼠肝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Smad 3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参仁活血颗粒各剂量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Smad3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Smad7表达较模型组升高,以参仁活血颗粒高剂量组疗效最好(P<0.05)。结论参仁活血颗粒能显著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从而减少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参仁活血颗粒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原代肝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孟云 朱晓宁 +1 位作者 杨香香 汪静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简便、稳定、高效的NAFLD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0周后采用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含EDTA的buffer I和含0.03%IV型胶... 目的构建一种简便、稳定、高效的NAFLD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0周后采用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含EDTA的buffer I和含0.03%IV型胶原酶的buffer II在体原位灌注肝脏,低速离心及48%percoll细胞分离、纯化肝细胞,0.4%Typan blue染色鉴定肝细胞活性,倒置相差显微镜及和CK-18免疫荧光鉴定肝细胞的形态及性质;TG测定试剂盒检测两组原代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 HE染色及油红O染色: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NAFLD大鼠造模成功;NAFLD大鼠可获得肝细胞约(1~1.5)×108个/只,0.4%Typan blue染色鉴定细胞活性≥92%,细胞呈典型的肝细胞形态,CK-18表达阳性,细胞纯度≥98%;与正常组原代肝细胞相比,模型组原代肝细胞TG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在体原位两步灌注消化法可获得大量高活性、高纯度且具备NAFLD基本代谢功能的原代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原代肝细胞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栓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孟云 朱晓宁 汪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4期152-154,共3页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是我国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常出现栓塞综合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中医药具有改善TACE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将综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栓塞综合征的文献研究,促...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是我国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常出现栓塞综合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中医药具有改善TACE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将综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栓塞综合征的文献研究,促进中医药治疗TACE栓塞综合征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术 中医药疗法 栓塞综合征 综述 积聚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从痰瘀论治 被引量:9
8
作者 彭孟云 朱晓宁 汪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2期53-55,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在中医属"肥气""肝癖"等范畴,普遍认为"痰、瘀"是其主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或以化痰为主,或以化瘀为主,或二者兼顾,颇见成效。故本文将从"痰...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在中医属"肥气""肝癖"等范畴,普遍认为"痰、瘀"是其主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或以化痰为主,或以化瘀为主,或二者兼顾,颇见成效。故本文将从"痰、瘀"角度探讨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和治法疗效,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从"痰、瘀"论治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癖 痰瘀互结
下载PDF
肝硬化伴乳糜腹水1例
9
作者 彭孟云 汪静 +1 位作者 尹玥 朱晓宁 《肝脏》 2019年第3期335-336,共2页
患者,女性,66岁,因“右上腹疼痛、腹胀半年,加重伴胸痛3d”入本院,患者于半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腔积液”,反复在当地医院及民间中医师处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且腹胀逐渐加重,入院前3d自觉右上腹疼痛、腹胀加重,伴胸壁疼痛,... 患者,女性,66岁,因“右上腹疼痛、腹胀半年,加重伴胸痛3d”入本院,患者于半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腔积液”,反复在当地医院及民间中医师处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且腹胀逐渐加重,入院前3d自觉右上腹疼痛、腹胀加重,伴胸壁疼痛,卧位稍减,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6.5℃、P97次/min、R20次/min、BP124/94mmHg。形体消瘦,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腹壁张力大,液波震颤(+),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既往史:饮用药酒7年(具体药物不详),折合乙醇含量约16g/d,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蚊虫叮咬、血吸虫疫水等疫区居住史,否认工业毒物及药物接触史,否认外伤史及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腔积液 乳糜腹水 右上腹疼痛 医院诊断 入院查体 腹壁静脉 上腹压痛 乙醇含量
下载PDF
祛痰活血方上调SOCS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损伤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晓宁 汪静 +3 位作者 张玉蓉 尹玥 彭孟云 曾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93-4299,共7页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方通过调控SOCS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方法3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和祛痰活血方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和祛痰活血方组给予蛋氨...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方通过调控SOCS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方法3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和祛痰活血方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和祛痰活血方组给予蛋氨酸缺乏饲料4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同时给予蛋氨酸缺乏饲料,祛痰活血方组灌胃中药同时给予蛋氨酸缺乏饲料,连续4周后处死小鼠。采用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ALT、AST、TC、TG含量,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OCS1、TLR4、Myd88、NF-κB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小叶可见大量气球样变及大小不等的脂滴,局部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祛痰活血方组小鼠肝小叶炎症及脂肪变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LT、AST、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祛痰活血方组ALT、AST、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③基因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SOCS1、TLR4、Myd88及NF-κB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祛痰活血方组SOCS1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TLR4、Myd88及NF-κB的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祛痰活血方组TLR4、Myd88和NF-κB的mRNA表达降低(P<0.05),而SOCS1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④蛋白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升高,SOCS1蛋白表达降低,祛痰活血方组SOCS1、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祛痰活血方组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降低,SOCS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祛痰活血方能够通过上调SOCS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活血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SOCS1 TLR4/NF-κB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在肝脏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霞 朱晓宁 +4 位作者 张玉蓉 尹玥 彭孟云 郑丁 汪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3-976,共4页
肝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作为一种细胞信号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其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SOCS1在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简述其在肝脏炎症性疾病... 肝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作为一种细胞信号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其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SOCS1在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简述其在肝脏炎症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表明SOCS1在炎症反应中的异常表达与细胞因子受体、Toll样受体和激素受体信号的调控有关,从而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因此SOCS1作为肝脏炎症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手段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孙同郊教授辨治肝硬化腹水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晓宁 汪静 +4 位作者 王晓栋 刘菊容 彭孟云 张玉蓉 孙同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059-1062,共4页
孙同郊教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从医60余年,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肝胆病。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分型论治等方面总结了孙同郊教授辨治肝硬化腹水经验。孙同郊教授认为湿热阻滞是肝硬化腹水的根本病因,正虚瘀结水停是本病基本病机,久... 孙同郊教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从医60余年,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肝胆病。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分型论治等方面总结了孙同郊教授辨治肝硬化腹水经验。孙同郊教授认为湿热阻滞是肝硬化腹水的根本病因,正虚瘀结水停是本病基本病机,久病不愈可致肝脾肾阴阳俱虚,气滞、血瘀、水停腹中而成鼓胀。临床常见湿热蕴结,水湿内停证;脾气虚血瘀水停证;肝肾阴虚血瘀水停证;脾肾阳虚水停证;分别予自拟方加味茵陈四苓汤、益气活血利水汤、养阴益气活血利水汤、健脾补肾活血利水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孙同郊教授 经验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晓宁 彭孟云 汪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3期140-142,共3页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治病种之一,缺乏能广泛的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扶正补虚等"为其主要治法治则,有效降低了肝衰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治病种之一,缺乏能广泛的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扶正补虚等"为其主要治法治则,有效降低了肝衰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了临床症状。本文主要就肝衰竭发生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机理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清热利湿 解毒化瘀 扶正补虚 综述
下载PDF
基于IRS-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探讨祛痰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勇 彭孟云 +1 位作者 张玉蓉 汪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利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探讨祛痰活血方通过调控IRS(胰岛素受体底物)/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 目的:利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探讨祛痰活血方通过调控IRS(胰岛素受体底物)/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20只),正常组予普通饲料,造模组予高脂饲料建模,时间共计8周,验证造模成功后,将剩余造模组(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祛痰活血方组(9只)。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祛痰活血方组予以祛痰活血方生药11.7 g/(kg·d)灌胃。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试剂盒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ELISA法检测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IRS-1、PI3K、p-PI3K、AKT、p-AKT、mTORC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脂肪变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TG、LDL-C、VLDL明显升高,HDL-C降低,FBG、FINS、HOMA-IR明显升高,肝脏组织中IRS-1、p-PI3K、p-AKT、mTORC1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祛痰活血方能显著降低TC、TG、LDL-C、VLDL,升高HDL-C,降低FBG、FINS、HOMA-IR,降低肝脏组织中IRS-1、p-PI3K、p-AKT、mTORC1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痰活血方能显著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和脂肪变程度。结论:祛痰活血方可通过调节IRS/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祛痰活血方 胰岛素抵抗 IRS/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蓉 彭孟云 +1 位作者 尹玥 汪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中晚期口服替诺福韦酯(tenof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肝胆病科门诊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中晚期孕妇30例,连续...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中晚期口服替诺福韦酯(tenof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肝胆病科门诊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中晚期孕妇30例,连续用药至分娩当天停药,新生儿出生后均采取标准的免疫预防措施。对比孕妇TDF治疗前、分娩前及停药后ALT、AST及HBV DNA载量水平,并观测乙肝病毒在母婴之间的阻断情况及停药后母亲的安全性等。结果 经TDF治疗后,孕妇分娩前ALT及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载量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孕妇所产新生儿随访期12月内血清HBsAg阳性率为0%,母婴阻断率达100%,且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良好,未见畸形及发育异常。停药后1~3月内,产妇HBV DNA载量水平逐渐升高到产前水平,至停药后12月,共计7例产妇出现肝功能异常(23.33%),其中2例轻度升高,未予治疗自行缓解,5例(16.67%)重新给予抗乙肝病毒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孕中晚期口服TDF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且安全地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分娩后立即停药有一定肝功能异常风险,但予以规范治疗后病情可控,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酯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安全性
下载PDF
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然 昭宣 +2 位作者 朱晓宁 彭孟云 汪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3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病科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60例,接受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24周。分...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病科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60例,接受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24周。分别追踪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12周和24周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及ALT、AST恢复正常时间和HBV DNA转阴时间;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肝硬度测定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变化;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肾功能等,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24周后LSM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2周、4周、8周、12周、24周后ALT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恢复正常时间为(76.50±71.25)d;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2周、4周、8周、12周、24周后AST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恢复正常时间为(59.50±56.00)d;HBV DNA转阴时间为(50.00±44.75)d;所有患者观察期间未出现特殊不良反应,未出现HBe Ag转阴。结论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ALT、AST及L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飞利肝宁片 恩替卡韦分散片 慢性乙型肝炎 中成药疗法 肝胆湿热 黄疸
下载PDF
区域性门脉高压合并颈内静脉血栓1例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昭宣 彭孟云 汪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6期254-256,共3页
区域性门脉高压在临床工作较少见,无特异性症状,以消化道出血首次就诊的居多,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区域性门脉高压病例不断增多;区域性门脉高压的治疗以介入和外科手术为主。颈内静脉血栓也是临床少见的疾病,临床表... 区域性门脉高压在临床工作较少见,无特异性症状,以消化道出血首次就诊的居多,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区域性门脉高压病例不断增多;区域性门脉高压的治疗以介入和外科手术为主。颈内静脉血栓也是临床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容易忽视,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颈部血管彩超可以快速准确发现颈内静脉血栓,颈内静脉血栓的治疗以抗凝、溶栓、抗感染、介入为主。现就区域性门脉高压合并颈内静脉血栓患者1例作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门脉高压 颈内静脉血栓 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祛痰活血颗粒对NAFLD模型大鼠脂肪组织AQP7,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香香 朱晓宁 +1 位作者 彭孟云 汪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6只),模型组(34只);除正常组外,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诱导NAFLD大鼠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将剩余模型组(30只...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6只),模型组(34只);除正常组外,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诱导NAFLD大鼠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将剩余模型组(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祛痰活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kg^(-1)),SB203580组(3 mg·kg^(-1)),分别予以灌胃祛痰活血颗粒及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连续干预4周。苏木素-伊红(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TG;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脂肪组织水通道蛋白7(AQP7)及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肝脏游离脂肪酸(FFA),脂肪组织AQP7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血清TG,TC,AST,ALT和肝脏TG,FFA明显升高,脂肪组织中AQP7 mRNA及AQP7含量表达降低,p38MAPK mRNA及p-p38MAPK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痰活血颗粒和SB203580可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降低NAFLD大鼠的血清TG,TC,AST,ALT,肝脏TG,FFA(P<0.05);各中药组和SB203580组大鼠脂肪组织AQP7 mRNA和AQP7含量表达明显升高,p38MAPK mRNA和pp38MAPK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祛痰活血颗粒能减轻或者逆转肝脏的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p38MAPK活化、上调AQP7表达,增加甘油入血代谢,减少进入肝脏的FFA,从而降低肝脏TG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组织 水通道蛋白7 P38MAPK通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晓宁 汪静 +4 位作者 郑丁 张玉蓉 彭孟云 尹玥 陈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953-1956,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经方组、协定方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伤湿法加外界慢性轻度刺激、高脂饮食多因素复合刺激的方法建立NAFLD痰瘀互...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经方组、协定方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伤湿法加外界慢性轻度刺激、高脂饮食多因素复合刺激的方法建立NAFLD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连续10周。经方组和协定方治组于造模8周后给予相应中药1 ml/100 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使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2周。各组分别于造模1、10周进行舌象评分。造模10周进行肝脏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检测血脂、肝脏酶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舌象评分、肝脏酶学指标、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升高(P<0.05)。经方组和协定方组舌下络脉评分较同时间模型组降低,血脂及肝脏酶学指标水平亦降低(P<0.05);协定方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较经方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采用伤湿法加外界慢性轻度刺激、高脂饮食多因素复合刺激的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病理符合NAFLD,同时具有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中药方剂干预后反证造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痰瘀互结证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孙同郊辨治抗病毒耐药后慢性乙肝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晓宁 汪静 +3 位作者 陈然 彭孟云 张玉蓉 尹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97-2999,共3页
从对抗病毒耐药后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施治、经验方及典型医案等方面总结孙同郊辨治抗病毒耐药后慢性乙肝的经验,以推广名老中医经验。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抗病毒耐药 名医经验 孙同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