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3对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NF-κB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胜涛 彭小友 +5 位作者 曹红 徐玉娟 李莉萍 周丹旎 徐桂珍 王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人参皂苷Rg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核因子(NF)-κB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MC,分别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LDL组(40μg/ml的LDL处理)、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15... 目的人参皂苷Rg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核因子(NF)-κB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MC,分别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LDL组(40μg/ml的LDL处理)、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15μmol/L组(低浓度组)、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30μmol/L组(中浓度组)、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60μmol/L组(高浓度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MC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通路相关蛋白TGF-β、Smad2、Smad3、NF-κB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DL组HMC增殖活性、TGF-β、Smad2、Smad3、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DL组相比,低、中、高浓度组HMC增殖活性、TGF-β、Smad2、Smad3、NF-κB、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MC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抑制LDL诱导的HMC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mad/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低密度脂蛋白 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核因子(NF)-κB通路 凋亡
下载PDF
抗-Hr0致严重新生儿溶血病1例
2
作者 彭小友 阳爱丽 +1 位作者 李胜涛 何章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500-1502,共3页
Rh-D-是一种非常罕见的Rh表现型,日本学者调查发现Rh-D-表现型的频率约为8.2/1000000^([1])。该表型的女性常因妊娠或输血而产生抗-Hr0。抗-Hr0可以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且属于高频抗原抗体,常常使患儿无法找到交叉配血相合的血... Rh-D-是一种非常罕见的Rh表现型,日本学者调查发现Rh-D-表现型的频率约为8.2/1000000^([1])。该表型的女性常因妊娠或输血而产生抗-Hr0。抗-Hr0可以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且属于高频抗原抗体,常常使患儿无法找到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给患儿的输血治疗带来困难。本院接诊了1例严重HDN患儿,因母亲为Rh-D-血型产生抗-Hr0所致。本院对患儿和患儿母亲做了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 稀有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策略
下载PDF
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小友 周杰英 +3 位作者 李胜涛 史文元 欧阳向东 曹友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977-2978,298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和换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分析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和换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分析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为:细菌性感染(28.2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27.50%)、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16.20%)。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4.40±9.90)%,术中不良反应率为3.50%,术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72.00%。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临床意义,但要加强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等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构成 新生儿换血治疗 疗效与安全性
下载PDF
郴州地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莉萍 李胜涛 +3 位作者 史文元 彭小友 徐玉娟 李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2月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科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534例,并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和检验相关资...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2月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科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534例,并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和检验相关资料。结果患新生儿G-6PD酶缺乏者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9%,新生儿ABO溶血病占高胆红素血症的18.0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占28.1%,细菌感染者占27.4%。结论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构成以感染性因素为主,早产儿相对足月儿易患高胆红素血症,加强患儿胆红素水平监测,并对检验结果和病因进行分析,可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资料 检测结果 构成分析
下载PDF
郴州地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胜涛 史文元 +2 位作者 彭小友 徐玉娟 李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883-1885,共3页
目的分析郴州地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该院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534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总胆红素水平、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酶活性,筛查新生... 目的分析郴州地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该院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534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总胆红素水平、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酶活性,筛查新生儿溶血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中G-6PD酶缺乏症患儿43例,占8.0%;ABO溶血病患儿98例,占18.4%;HCMV感染患儿153例,占28.6%;细菌感染患儿149例,占27.9%。结论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以感染性因素为主,加强患儿胆红素水平监测,并对检验结果和病因进行分析,可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资料 构成分析
下载PDF
郴州地区儿童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桂珍 李胜涛 +3 位作者 史文元 朱军民 彭小友 徐玉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了解郴州地区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来自本院血培养标本检出的各类细菌,并对标本的送检科室、来源的患儿年龄及各类细菌的药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各类病原菌共计41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16株、革兰阴... 目的了解郴州地区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来自本院血培养标本检出的各类细菌,并对标本的送检科室、来源的患儿年龄及各类细菌的药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各类病原菌共计41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16株、革兰阴性杆菌176株、真菌21株。检出细菌排名前5的病原菌分别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属。检出阳性菌株数量排前5名依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科、呼吸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神经内科。检出患儿年龄主要集中于3岁以下的儿童及婴幼儿。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其次是喹诺酮类药物,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最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真菌对5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灵敏度均较高。结论本院儿童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但是不同科室的构成比例并不一致;3岁以下儿童血流感染的可能性大;本院真菌检出率较高,占5.1%,与本院采用血培养真菌瓶有关;血培养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较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构成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桂珍 李胜涛 +3 位作者 史文元 朱军民 彭小友 徐玉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分析该地区儿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的特点及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52例入住该院的SMA培养阳性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该地区儿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的特点及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52例入住该院的SMA培养阳性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患儿感染SMA在年龄及性别上并无区别,在检出科室中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科(NICU)和儿童重症监护科(PICU)为主,有82.7%的感染SMA患儿都有侵入操作史,有95.92%的SMA患儿有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感染SMA患儿住院时间较长,平均为(22.3±19.0)d;实验室资料分析显示SMA主要检出标本类型为痰液,占63.5%,4种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较高,磺胺类药物最高达到21.9%。结论儿童SMA感染与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耐药情况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儿童 感染特点
下载PDF
53例患儿疑难配血原因分析与输血对策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小友 周杰英 +3 位作者 阳爱丽 史文元 邓怀峰 李胜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疑难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郴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的53例疑难配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表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等相...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疑难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郴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的53例疑难配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表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等相关检测,找出导致配血困难的原因,依据原因采用相应的输血对策。结果53例疑难配血患儿中,以新生儿疑难配血发生率最高(75.5%)。新生儿疑难配血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18例),其次为抗-D溶血病(6例)和纤维蛋白丝干扰(6例)。非新生儿疑难配血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7例、同种抗-M 5例、同种抗-E 1例。采用相应输血策略后,仅2例患儿出现输注无效,其余患儿输血效果良好。结论儿科患者疑难配血的原因较多,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IHA分别为导致新生儿与非新生儿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疑难配血 儿童 输血对策
下载PDF
郴州地区住院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胜涛 史文元 +2 位作者 朱军民 彭小友 徐玉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了解郴州地区2011年至2012年住院的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来自本院各类标本检出的肺炎链球菌,并对其相关科室、标本类型、检出患儿年龄阶段以及肺炎链球菌检出季节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等... 目的了解郴州地区2011年至2012年住院的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来自本院各类标本检出的肺炎链球菌,并对其相关科室、标本类型、检出患儿年龄阶段以及肺炎链球菌检出季节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46株肺炎链球菌,感染科室中以儿童呼吸科为主,其次是儿童神经内科;半岁以上的儿童检出率较高;冬季及春季的检出率较高,夏季检出最低;在耐药分析当中儿童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占22.7%,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97.3耐药)几乎全部耐药,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3.7%,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3.1%,对喹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率为1.3%,对万古霉素耐、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0。结论郴州地区肺炎住院冬季、春季入院的患儿肺炎链球菌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半岁至4岁患儿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提示本地区半岁以上的儿童冬春季应着重防范本菌的感染;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已经不适合单独用药,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比率较高,要加强临床监测以免耐药菌大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感染特点 耐药分析
下载PDF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穿刺组织中miR-194-5p表达意义及与eIF3f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胜涛 彭小友 +4 位作者 徐玉娟 曹红 朱军民 周丹旎 黄红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94-5p(MicroRNA-194-5p,miR-194-5p)在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on glomerulonephritis,EnPGN)患儿穿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f(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 目的:观察微小RNA-194-5p(MicroRNA-194-5p,miR-194-5p)在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on glomerulonephritis,EnPGN)患儿穿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f(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f,eIF3f)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EnPGN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9例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均行肾穿刺后行病理活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中miR-194-5p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IF3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肾穿刺组织的病变均呈典型的病理形态。观察组中miR-194-5p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eIF3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iR-194-5p的表达在不同病程、是否伴有新月体及急性肾损伤的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eIF3f的表达在有无急性肾损伤的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miR-194-5p与eIF3f具有负相关性。结论:miR-194-5p在EnPGN患儿肾穿刺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并参与病变的进展。miR-194-5p与eIF3f具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儿童 微小RNA-194-5p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f
下载PDF
疑似流感患儿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小友 周杰英 +2 位作者 阳爱丽 李胜涛 史文元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在儿童中的分布特点,以及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4298例疑似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咽拭子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 目的探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在儿童中的分布特点,以及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4298例疑似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咽拭子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同时采集末梢血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总检出率,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27例为对照,分析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特点。结果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11.97%,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13.86%,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率要高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率(χ^(2)=22.836,P<0.05)。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在不同性别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以2~3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14.13%),乙型流感病毒抗原以6~17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20.70%)。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组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组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率高于甲型。甲型流感病毒易感染2~3岁儿童,乙型流感病毒易感染年龄较大的儿童。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对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 感染 抗原 白细胞
下载PDF
建立一种实时荧光PCR对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快速分型
12
作者 李胜涛 陈磊 +3 位作者 徐玉娟 曹红 周丹旎 彭小友 《微循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60-64,68,共6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rs2228570、rs1544410、rs7975232位点多态性。方法:以VDR基因的rs2228570、rs1544410、rs7975232三个SNP位点的变异碱基分别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11例体检健康儿童血液标本作为检...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rs2228570、rs1544410、rs7975232位点多态性。方法:以VDR基因的rs2228570、rs1544410、rs7975232三个SNP位点的变异碱基分别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11例体检健康儿童血液标本作为检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样本中VDR基因型,采用Sanger法对检测结果测序验证。结果:利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人全血基因组中VDR进行SNP位点特异性扩增,根据7500 FAST实时荧光PCR仪的分析结果得到基因型,与测序结果比对后发现,11个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均一致。结论: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VDR基因rs2228570、rs1544410、rs7975232位点多态性的方法或可用于临床VDR基因SNP快速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荧光定量PCR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抗-Di^(a)抗体致严重新生儿溶血病1例的检测分析及其输血策略探讨
13
作者 彭小友 周杰英 +3 位作者 阳爱丽 史文元 邓怀峰 李胜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2期52-54,共3页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常常由输血或者妊娠免疫而产生,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1]。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往往病情危重,急需输血或者换血治疗[2]。该类患儿常出现交叉配血困难,导致主侧配血不相合以及次...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常常由输血或者妊娠免疫而产生,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1]。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往往病情危重,急需输血或者换血治疗[2]。该类患儿常出现交叉配血困难,导致主侧配血不相合以及次侧配血受到干扰[3],尤其是在实验条件受限(缺乏谱细胞和稀有血型鉴定试剂)的情况下,显得更加棘手。因此,快速找到相合的血液,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1例抗-Di a抗体所致新生儿溶血病进行相关检测,探讨其血清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
下载PDF
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文 何章勇 彭小友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输注疗效,为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膜法离心(buffy coat,BC)制备浓缩血小板,利用无菌接管机将7袋浓缩血小板汇集成一袋,用一次性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材... 目的探讨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输注疗效,为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膜法离心(buffy coat,BC)制备浓缩血小板,利用无菌接管机将7袋浓缩血小板汇集成一袋,用一次性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材进行过滤,并转移到保存袋内,即制备成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容量350~400 mL/袋,血小板含量≥2.5×10^(11)个/袋)。将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与同期采集的单采血小板进行容量、血小板含量、pH值、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混入量及无菌试验等质量指标的比较。同时比较两种血小板制品输注24 h后CCI(校正的血小板计数增加值)、PPR(血小板回收率)、出血症状改善情况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在血小板含量、pH值、红细胞混入量及无菌试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白细胞混入量少于单采血小板(P<0.05),但容量大于单采血小板(P<0.05)。两种血小板制品在输注24 h后CCI、回收率、出血症状改善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白膜法制备的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临床疗效显著,且白细胞含量低,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质量指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020—2021年某儿童医院330株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15
作者 刘琼 袁红霞 +2 位作者 何亦萍 彭小友 周杰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某三甲儿童医院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2021年某三甲儿童医院318例细菌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318例... 目的探讨某三甲儿童医院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2021年某三甲儿童医院318例细菌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318例阳性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330株,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和血液,其中革兰阴性菌190株(57.58%),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40株(42.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是90.00%、81.67%、73.33%、40.00%和4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是87.88%、72.73%、72.73%、69.70%、57.58%、54.55%,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是65.38%、63.46%、59.62%、46.15%和46.15%,未检测到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酯耐药率分别是48.00%、42.00%、42.00%,未检测到对厄他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替加环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该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二代和三代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