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小新 黄志欣 +2 位作者 王春平 吴建平 郭蓉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应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并与腹部超声进行对比,探讨两种方法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 目的:应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并与腹部超声进行对比,探讨两种方法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9.670%、66.8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较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子宫腺肌症
下载PDF
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小新 黄志欣 +2 位作者 郭蓉 吴建平 潘新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849,共2页
目的:讨论B超检查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B超探测320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200例足月妊娠孕妇分娩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883例,分娩后证实836例,脐带绕颈发生率26... 目的:讨论B超检查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B超探测320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200例足月妊娠孕妇分娩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883例,分娩后证实836例,脐带绕颈发生率26.0%,诊断准确率为94.6%。结论:分娩前B超探测胎儿脐带绕颈准确率高,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足月妊娠孕妇产前常规B超检查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检查 胎儿 脐带绕颈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756例声像图分析
3
作者 彭小新 许可可 +2 位作者 黄志欣 郭容 吴建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673-674,6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为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找出其内在的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75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异位妊娠748例,诊断符合率...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为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找出其内在的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75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异位妊娠748例,诊断符合率达98.94%,其中输卵管妊娠743例,占98.28%。756例异位妊娠声像图中表现为子宫增大或轻度增大538例(71.1%),子宫大小正常218例(28.83%)。内膜厚度在5~10mm604例(79.89%),内膜厚度在10mm以上152例(20.1%)。其中80例阴道超声图像为附件区有完整胎囊型包块,60例见到卵黄囊、胎芽及心管搏动,664例在附件区探测到混合性、低回声或强回声包块。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高,可作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声像图
下载PDF
软组织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奇平 屈辉 +1 位作者 董艳秋 彭小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平片,血管造影,CT和MRI)在诊断软组织血管瘤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进行了X线、CT检查,25例做了血管造影检查,35例做了MRA检查。结果:除组织深部的血管瘤均表...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平片,血管造影,CT和MRI)在诊断软组织血管瘤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进行了X线、CT检查,25例做了血管造影检查,35例做了MRA检查。结果:除组织深部的血管瘤均表现软组织肿胀,密度不均。X线平片出现静脉石,对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本组病例中静脉石的出现率只占40%;血管造影可显示供养血管的来源及血管团,并与动-静脉畸形鉴别;且能明确病变的大小和范围。CT和MRI对肿瘤的性质帮助很大,并能精确地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及邻近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但是,CT由于是轴位扫描,所以肿瘤范围难以确定。结论: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CT扫描肿瘤边界难以确定,增强扫描有风险。MRI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故本病应首选X线相辅助的检查方法,MRI检查必不可少,准备手术的患者可选择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血管瘤 影像学诊断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放射性介入技术在多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流 夏春雷 +6 位作者 梁德江 彭小新 满立波 何峰 黄广林 王海 赵雨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救治中有效的止血方法 ,以提高救治率。方法 在 5例多发损伤并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 ,对实质性脏器及血管的损伤先行栓塞 ,控制出血 ,纠正休克后迅速行手术探查 ,对空腔脏器行修补等处理。结果 经先... 目的 探讨多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救治中有效的止血方法 ,以提高救治率。方法 在 5例多发损伤并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 ,对实质性脏器及血管的损伤先行栓塞 ,控制出血 ,纠正休克后迅速行手术探查 ,对空腔脏器行修补等处理。结果 经先期栓塞止血处理后 ,休克状况均于短时间内缓解 ,后期手术探查证实无严重的活动性出血 ,仅对空腔脏器行修补等处理 ,5例均救治存活。结论 栓塞技术所需时间短、操作简便、损伤小、止血效果好 ,可提高多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治疗 急救 放射性介入技术
下载PDF
针药配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谢红亮 张娟娟 +3 位作者 彭小新 曹雪梅 廖朝峰 黄石钊 《中医药导报》 2005年第4期36-37,68,共3页
目的:运用基础体温(BBT)和性激素指标评价针刺配合滋肾育胎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以针刺配合滋肾育胎丸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变化、BBT及性激素的改变。结果:临床症状普遍改善;BBT... 目的:运用基础体温(BBT)和性激素指标评价针刺配合滋肾育胎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以针刺配合滋肾育胎丸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变化、BBT及性激素的改变。结果:临床症状普遍改善;BBT连续测定双相率由0提高到60% (18 /30) ( 2 =25. 7,P<0. 01);黄体生成素(LH)、睾酮(T)、LH/FSH的值均有明显改变(P<0. 01)。结论:针刺配合滋肾育胎丸治疗PCOS有良好疗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对性激素的影响而改变其排卵状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失调 针刺疗法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生化益母汤对剖宫产子宫复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娟娟 许可可 +3 位作者 彭小新 郑文玲 邓小云 卢健翔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9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生化益母汤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缩宫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化益母汤7d,软尺测量子宫缩复情况;术后30d... 目的观察生化益母汤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缩宫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化益母汤7d,软尺测量子宫缩复情况;术后30d、42d观察恶露干净情况;B超于术后第5天及42天检测子宫复旧及宫腔积液情况。结果产后两组子宫逐渐缩复,术后第3、第5天观察组子宫缩复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30d恶露干净率分别为63.33%和51.67%,42天恶露干净率分别为88.33%和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天,两组宫腔积液发生率,子宫三径之和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小,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第42天,两组腔积液发生率,子宫三径之和比较P 0.05,差异显著;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观察组复旧良好93.33%,对照组复旧良好81.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化益母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缩复,缩短恶露时间,促进子宫复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益母汤 剖宫产 术后 子宫收缩 子宫复旧 中医药
下载PDF
测地切割磨光曲线的生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宏云 唐月红 彭小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7期236-237,268,共3页
提出任意拓扑网格模型上离散测地线算法和测地切割磨光曲线算法,研究测地切割磨光曲线的重要性质。通过实例表明,所提出的两个算法正确、稳定、快速且容易实现,具有较好仿真效果。
关键词 离散测地线 测地切割磨光曲线 任意拓扑网络模型 算法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中监测血糖、血钠对预防TURS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娟娟 许可可 +5 位作者 彭小新 许学岚 黄志欣 秦成路 廖莳 罗光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术中膨宫液的吸收对患者血糖、血钠的影响及血糖的升高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以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于手术开始时、手术30、60min、术毕分别采静脉血测定血钠、血糖。结果... 目的研究宫腔镜术中膨宫液的吸收对患者血糖、血钠的影响及血糖的升高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以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于手术开始时、手术30、60min、术毕分别采静脉血测定血钠、血糖。结果血糖于手术30、60min与术前值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且60min与30min比较血糖有明显上升(P<0.05)。血钠30min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60min时与术前比较血钠有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60min者术后血清钠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血糖于术毕明显升高(P<0.05);血钠的降低与血糖的升高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中灌流液的吸收可引起一过性血钠、血糖的改变;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宫腔压力,减少灌流液吸收是预防电切综合征发生的关键;观察血糖的改变是更快和简捷方法之一,有效防止电切综合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灌流液的吸收 电解质 血糖 低钠血症
下载PDF
末梢血糖监测对预防宫腔镜电切术过度水化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可可 张娟娟 +1 位作者 彭小新 连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电切术中末梢血糖的监测对预防宫腔镜电切术过度水化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以5%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介质,于手术开始时、手术30、60min、术毕行末梢血糖检测并分别采静脉血测定... 目的研究宫腔镜电切术中末梢血糖的监测对预防宫腔镜电切术过度水化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以5%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介质,于手术开始时、手术30、60min、术毕行末梢血糖检测并分别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钠、血糖。结果血糖于手术30和60min与术前值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且60与30min比较血糖有明显上升(P<0.05)。血钠30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60min与术前比较血钠有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60min者术后血清钠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血糖于术毕明显升高(P<0.05);血钠降低与血糖升高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中灌流液的吸收可引起一过性血清钠、血糖的改变;术中监测末梢血糖的变化,可有效预防电切综合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灌流液的吸收 末梢血糖 低钠血症
下载PDF
自适应T样条曲面重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彭小新 唐月红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8-1825,共8页
为了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曲面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样条的曲面自动重建算法。由于T样条控制网格具有特殊性质,因此在使用T样条进行曲面重建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构造好一个T网格。该新算法在进行曲面重建时,用三角网格的参数化方法... 为了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曲面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样条的曲面自动重建算法。由于T样条控制网格具有特殊性质,因此在使用T样条进行曲面重建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构造好一个T网格。该新算法在进行曲面重建时,用三角网格的参数化方法,先将数据点同胚映射到平面,然后再利用平面四叉树细分的方法将无结构散乱数据自动生成合理有效的T网格,最后将曲面重构模型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并由最小二乘法求解,同时在误差较大的区域辅以T样条的局部修正,以使重建曲面与原网格面的最大误差小于指定的误差值。由于该新的曲面重建方法是一个基于细节的重建方法,因此采样点密集区域所插入的T网格点也就相应地增多,这样既抓住了网格曲面的特征,又能很好地减少过多的T网格控制顶点,这就提高了算法效率。另外,该新算法还具有高效、易操作、能适应复杂曲面重建、曲面自动生成且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等优点。重构结果显示,该新的曲面重建算法不仅重构应用范围广,且重构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样条 T网格 拟合 曲面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