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电场与载流子浓度分布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彭应全 张福甲 +1 位作者 李海蓉 宋长安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以陷阱电荷限制传导理论为基础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电势、电场和载流子密度的空间分布 .分析结果表明 ,电场强度在靠近两边电极的地方上升很快 ,而在中间区域几乎是线性地缓慢增大 .大部分载流子分布在靠近... 以陷阱电荷限制传导理论为基础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电势、电场和载流子密度的空间分布 .分析结果表明 ,电场强度在靠近两边电极的地方上升很快 ,而在中间区域几乎是线性地缓慢增大 .大部分载流子分布在靠近两个电极的地方 ,只有少量分布在中间区域 .在靠近注入电极的地方扩散电流大于漂移电流 ,而在其它区域漂移电流大于扩散电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层 有机电致发光 电场分布 载流子分布 数值研究
下载PDF
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厚度优化的数值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应全 张磊 张旭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60,共7页
在陷阱电荷限制电流传导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数值模型 ,研究了结构为“阳极 /空穴输运层 ( HTL) /发光层 ( EML) /阴极”的器件中电流密度和量子效率随有机层的特征陷阱能量、陷阱密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依赖关系 ... 在陷阱电荷限制电流传导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数值模型 ,研究了结构为“阳极 /空穴输运层 ( HTL) /发光层 ( EML) /阴极”的器件中电流密度和量子效率随有机层的特征陷阱能量、陷阱密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依赖关系 .研究发现 ,对于给定的 HTL 和 EML 的特征陷阱能量、陷阱密度和载流子迁移率 ,存在一个最优的 HTL 和 EML 之间的厚度比率 ,在此最优厚度比下 ,器件的电流密度和量子效率达到最大 .通过有机层厚度的优化 ,器件的电流密度和量子效率可提高多达两个数量级 .另外 ,还研究了最优厚度比随有机层特征陷阱能量、总陷阱密度和载流子迁移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层厚度 空穴输运层 发光层 电流密度 量子效率 陷阱密度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给-受体材料系统中光致发光的峰值波长随浓度变化的理论(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应全 范国莹 +2 位作者 周茂清 吕文理 王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高效的给-受体(DA)能量传输材料体系被公认为有机激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Frster传输和受激发射的理论,我们提出了一种在DA系统下发射光谱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在DA材料系统中发射光谱随着受主浓度变化的最主要特征,... 高效的给-受体(DA)能量传输材料体系被公认为有机激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Frster传输和受激发射的理论,我们提出了一种在DA系统下发射光谱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在DA材料系统中发射光谱随着受主浓度变化的最主要特征,即光致发光谱峰值波长随着受体浓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并在浓度较高时趋于受体的单体发射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激光器 发射光谱 受主浓度 给-受体材料系统
下载PDF
数值分析发光材料性质对OLED电流和亮度的影响
4
作者 彭应全 宋长安 张旭 《飞通光电子技术》 2002年第4期194-199,204,共7页
以具有指数分布的陷阱电荷限制电流为基础,用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发光材料陷阱特性和发光层厚度对器件电流和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亮度随陷阱分布特征能级和有机层厚度的增大指数减小,并与总陷阱... 以具有指数分布的陷阱电荷限制电流为基础,用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发光材料陷阱特性和发光层厚度对器件电流和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亮度随陷阱分布特征能级和有机层厚度的增大指数减小,并与总陷阱密度的1次方成反比,1为陷阱分布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电流 有机电致发光 亮度 数值研究 陷阱分布 OLED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薄层掺杂对复合区位置的影响
5
作者 彭应全 郑代顺 张旭 《飞通光电子技术》 2001年第4期208-214,共7页
以陷阱电荷限制传导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薄层掺杂对其复合区的影响。在掺杂区显著增加的陷阱电荷,它能引起有机层内全部陷阱电荷的重新分布,会导致复合区位置向掺杂层方向移动。同时本文对于实验数据进行了... 以陷阱电荷限制传导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薄层掺杂对其复合区的影响。在掺杂区显著增加的陷阱电荷,它能引起有机层内全部陷阱电荷的重新分布,会导致复合区位置向掺杂层方向移动。同时本文对于实验数据进行了必要的理论计算及分析,得出了陷阱电荷限制模式下OLED薄层掺杂效应的定性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陷阱效应 薄层掺杂 复合区
下载PDF
迁移率对单层有机发光器件中电场与载流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建挺 彭应全 +2 位作者 杨青森 邢宏伟 李训栓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2-966,共5页
有机发光器件的宏观特性与有机层中的电场和载流子浓度分布密切相关。建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模型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夹一层有机发光薄膜材料组成的单层器件,金属与有机发光层之间为欧姆接触。模型以载流子运动的扩散-漂移理论为基础... 有机发光器件的宏观特性与有机层中的电场和载流子浓度分布密切相关。建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模型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夹一层有机发光薄膜材料组成的单层器件,金属与有机发光层之间为欧姆接触。模型以载流子运动的扩散-漂移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有机发光层中双极载流子注入时的电势、电场、载流子浓度和复合密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当两种载流子的迁移率相同时,电场强度、载流子浓度、复合密度的分布呈对称形式。而当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μn和μp相差比较大时,高迁移率的载流子不仅仅分布在注入端附近而且还有一小部分能够传输到另一端,而低迁移率的载流子只分布在其注入端附近;当μn、μp的大小相差不大时,载流子传输情况就介于两者之间。当μn/μp的比值变化时,电场强度的极大值向载流子迁移率小的注入端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迁移率 载流子分布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基于酞菁铜的有机光敏场效应管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吉鹏 吕文理 +2 位作者 杨汀 姚博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995,共5页
制备了基于酞菁铜(CuPc)的有机光敏场效应晶体管,对器件的光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金源漏电极的器件,在波长655 nm,光强100 mW/cm2的光照下,明/暗电流比约为0.4,光响应度约为2.55 mA/W;而铝为源漏电极的器件,可以获得高达... 制备了基于酞菁铜(CuPc)的有机光敏场效应晶体管,对器件的光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金源漏电极的器件,在波长655 nm,光强100 mW/cm2的光照下,明/暗电流比约为0.4,光响应度约为2.55 mA/W;而铝为源漏电极的器件,可以获得高达104的明/暗电流比,但光响应度降低为0.39 m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光敏场效应晶体管 酞菁铜 明/暗电流比 光响应度
下载PDF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映琦 刘肃 +2 位作者 李健 彭应全 谢二庆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58-61,共4页
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文化举足轻重,文中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探讨教学观念、体系、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促进实验... 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文化举足轻重,文中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探讨教学观念、体系、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促进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实践教学 示范中心 创新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设高标准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映琦 刘肃 +2 位作者 李健 彭应全 谢二庆 《高等理科教育》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本文结合兰州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围绕实验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和中心管理运行软环境的改善,通过对实验教学理念、发展思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探讨加快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推进实... 本文结合兰州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围绕实验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和中心管理运行软环境的改善,通过对实验教学理念、发展思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探讨加快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推进实验课程改革、促进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创新 建设
下载PDF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最新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吉鹏 马朝柱 +2 位作者 杨汀 姚博 彭应全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1-301,共11页
介绍了近两年新报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列举了其场效应性能参数;综述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在器件结构上的改进,重点阐述了基于常见有机功能层材料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并五苯、聚3-己基噻吩的OFET对栅介质层及有机功能层与电极的界面... 介绍了近两年新报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列举了其场效应性能参数;综述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在器件结构上的改进,重点阐述了基于常见有机功能层材料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并五苯、聚3-己基噻吩的OFET对栅介质层及有机功能层与电极的界面的改进,讨论了器件结构改进对OFET阈值电压、开关比、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介绍了衬底温度、退火处理对OF-ET性能的影响。最后,针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注重开发高迁移率、高薄膜稳定性的有机功能材料和高介电常数、高成膜质量的有机栅介质材料,继续优化器件结构,改进制备工艺以提高器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 有机半导体材料 栅介质层 电极界面 衬底温度 退火处理
原文传递
八羟基喹啉镉薄膜制备及其光学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飞平 彭应全 +3 位作者 宋长安 邢宏伟 李训栓 杨青森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63-1068,共6页
用真空蒸镀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衬底温度不同的八羟基喹啉镉薄膜.XRD分析表明,八羟基喹啉镉薄膜呈多晶态,且衬底温度越高,衍射峰越强,薄膜的结晶性能逐渐变好,结晶晶粒尺度也越大.AFM研究表明,衬底温度升高,薄膜表面形貌越均匀有序... 用真空蒸镀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衬底温度不同的八羟基喹啉镉薄膜.XRD分析表明,八羟基喹啉镉薄膜呈多晶态,且衬底温度越高,衍射峰越强,薄膜的结晶性能逐渐变好,结晶晶粒尺度也越大.AFM研究表明,衬底温度升高,薄膜表面形貌越均匀有序,质量变好.MM-16相调制型椭圆偏振光谱仪研究发现,衬底温度升高导致反蒸发增强,薄膜生长速率减小,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增加,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逐渐减小.随着衬底温度升高,因薄膜晶粒尺度增大,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也增大;并给出了它们的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羟基喹啉镉 薄膜 折射率 消光系数
下载PDF
采用低温辐射加热源的有机半导体薄膜真空蒸发设备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训栓 宋长安 +2 位作者 彭应全 杨青森 赵明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针对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蒸发温度低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低温辐射式加热器和衬底加热器。低温辐射式加热器能有效的克服传统加热源在制备有机半导体薄膜过程中的缺点。衬底加热器也能明显的改善有机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低温辐射式... 针对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蒸发温度低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低温辐射式加热器和衬底加热器。低温辐射式加热器能有效的克服传统加热源在制备有机半导体薄膜过程中的缺点。衬底加热器也能明显的改善有机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低温辐射式加热器和衬底加热器对有机半导体材料进行蒸发或溅射镀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其制作成本低,加热效率高,同时又能提高原有设备功效,在教学和科研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薄膜 低温辐射式加热器 衬底加热器
原文传递
衬底对PTCDA薄膜结构与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汀 谢吉鹏 +2 位作者 范国莹 吕文理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40,共7页
在不同导电衬底(Au,Al和ITO)上制备了PTCDA薄膜,用XRD和AFM技术研究了PTCDA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大部分PTCDA分子平面与衬底不平行,这表明薄膜垂直方向的电流传导将以电子传输为主;在ITO和Au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 在不同导电衬底(Au,Al和ITO)上制备了PTCDA薄膜,用XRD和AFM技术研究了PTCDA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大部分PTCDA分子平面与衬底不平行,这表明薄膜垂直方向的电流传导将以电子传输为主;在ITO和Au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晶粒排列规则,在薄膜垂直方向呈现出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而在Al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晶粒排列无序,电子传输性能差。通过制备单层结构有机薄膜器件,研究了PTCDA薄膜垂直方向的电子迁移率。综合应用金属-有机界面的热电子发射理论和有机层体内空间电荷限制传导理论,并考虑电场强度对迁移率变化的影响,对ITO/PTCDA/Al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ITO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在垂直方向随电场强度变化的电子迁移率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四甲酸二酐 有机半导体 迁移率 电荷传输
下载PDF
酞菁铜(CuPc)薄膜器件的制备及其电双稳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训栓 彭应全 +4 位作者 宋长安 杨青森 赵明 袁建挺 王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98,共5页
一些无机半导体器件和许多有机薄膜器件都具有电双稳特性。通过对CuPc有机薄膜器件的I-V曲线的分析,说明CuPc薄膜器件具有明显的电双稳特性。研究了膜厚对器件I-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Pc膜厚达到750 nm器件才表现出明显的电双稳特性,... 一些无机半导体器件和许多有机薄膜器件都具有电双稳特性。通过对CuPc有机薄膜器件的I-V曲线的分析,说明CuPc薄膜器件具有明显的电双稳特性。研究了膜厚对器件I-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Pc膜厚达到750 nm器件才表现出明显的电双稳特性,此时跳变电压为7.51 V。Ag底电极器件的转变电压(9.6 V)与ITO底电极器件的转变电压(7.47 V)不同,简要分析了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并对器件电双稳态特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曲线 电双稳特性 转变电压
下载PDF
非欧姆注入单层有机发光器件低场下电流传导温度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飞平 彭应全 邢宏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5-710,共6页
温度是影响有机发光器件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了电流的注入限制和体限制之后,运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低电场下温度对单层有机发光器件的J-V特性以及电场和载流子在有机层中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电压下,温度升高时,器件电流增... 温度是影响有机发光器件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了电流的注入限制和体限制之后,运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低电场下温度对单层有机发光器件的J-V特性以及电场和载流子在有机层中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电压下,温度升高时,器件电流增大,有机层中载流子及其梯度分布增大,电场强度分布梯度也增大。并且当温度逐渐升高时,器件的电流传导将趋向于体限制,而当温度逐渐降低时,器件电流传导将趋向于注入限制,此时有机层内各处电场强度趋于均匀。并且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低场 单层器件 数值研究
下载PDF
有机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钕的合成、表征和薄膜制备
16
作者 邢宏伟 彭应全 +3 位作者 宋长安 杨青森 李训栓 袁建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介绍了制备高纯度有机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钕(Ndq3)和生长Ndq3薄膜的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谱、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测试分析,对Ndq3粉末和薄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表征。标定了Ndq3中喹啉环的存在;计算得出Ndq3的禁带... 介绍了制备高纯度有机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钕(Ndq3)和生长Ndq3薄膜的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谱、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测试分析,对Ndq3粉末和薄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表征。标定了Ndq3中喹啉环的存在;计算得出Ndq3的禁带宽度为2.8eV;证实了Ndq3分子中的Nd—O键为共价键而非离子键;测得Ndq3的荧光发射光谱位于472nm(蓝光区域);证明了光激发位于喹啉环上而不是金属Nd3+上。与Al和Zn的金属螯合物相比,Ndq3中的Nd3+成键共价键较强,极化力较弱。对不同衬底温度下生长的Ndq3薄膜做了XRD分析,发现Ndq3薄膜呈多晶态,且随温度升高,衍射单峰逐渐增强,显示Ndq3薄膜的结晶性能随衬底温度的升高变好,结晶晶粒尺度也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大,薄膜表面形貌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材料 8-羟基喹啉钕 薄膜制备 性能表征
下载PDF
迁移率对单层有机发光器件中复合率分布的影响(英文)
17
作者 袁建挺 彭应全 +2 位作者 杨青森 马朝柱 赵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37-1640,共4页
以载流子运动的扩散-漂移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有机发光层中双极载流子注入时的电势、电场、载流子浓度和复合率分布.结果表明:当两种载流子的迁移率相同实现平衡注入,并且当空穴和电子的复合为Langevin型时,复合率的分布曲线... 以载流子运动的扩散-漂移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有机发光层中双极载流子注入时的电势、电场、载流子浓度和复合率分布.结果表明:当两种载流子的迁移率相同实现平衡注入,并且当空穴和电子的复合为Langevin型时,复合率的分布曲线相当理想,参与复合的空穴和电子总量远大于其他情况,由此器件的发光性能也得到更大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迁移率 载流子分布 复合率
下载PDF
真空高低温测试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长安 彭应全 +1 位作者 王龙飞 宋宗朋 《甘肃科技》 2008年第1期28-30,40,共4页
文章反映真空与低温这两门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着重介绍真空高低温测量实验系统。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对材料、器件测试仪器的要求,研制了该真空高低温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液氮制冷,辐射式加热器加热,结合真空技术,... 文章反映真空与低温这两门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着重介绍真空高低温测量实验系统。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对材料、器件测试仪器的要求,研制了该真空高低温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液氮制冷,辐射式加热器加热,结合真空技术,是一套可对大尺寸样品进行高真空(最高真空度4×10^-4 Pa)和高、低温(-173℃~800℃)测量的实验系统,主要包括高低温真空腔体、真空抽气系统和测试接口,可用于半导体器件、发光材料、光学元件(特别是低温光学)、高温超导材料等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低温 高温
下载PDF
有机双层薄膜器件界面限制传导温度特性研究(英文)
19
作者 杨青森 彭应全 +4 位作者 邢宏伟 李训栓 袁建挺 马朝柱 赵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通过对器件的温度特性的研究,能够使器件在合适的温度下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本文以Miller-Abrahams跳跃传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有机-有机界面限制电流传导的电荷传输的解析模型.依据此模型分析了结构为"注入电极/有机层Ⅰ/有机层Ⅱ... 通过对器件的温度特性的研究,能够使器件在合适的温度下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本文以Miller-Abrahams跳跃传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有机-有机界面限制电流传导的电荷传输的解析模型.依据此模型分析了结构为"注入电极/有机层Ⅰ/有机层Ⅱ/收集电极"的双层薄膜器件在有机界面限制电流传导状态下的电流、电场和载流子分布与工作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工作电压下,温度升高时降落在层Ⅰ的电压升高,电场增强,而降落在层Ⅱ的电压降低,电场减弱,同时器件的电流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有机界面限制 温度特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基于肖特基接触IV分析法的有机半导体迁移率确定方法
20
作者 谢宏伟 李训栓 +5 位作者 王颖 马朝柱 汪润生 李荣华 宋长安 彭应全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0,共4页
载流子迁移率的测量对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研究极为重要。在总结目前有机半导体迁移率测量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迁移率的新方法:用真空蒸镀法制作结构为"金属-有机半导体-金属"的肖... 载流子迁移率的测量对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研究极为重要。在总结目前有机半导体迁移率测量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迁移率的新方法:用真空蒸镀法制作结构为"金属-有机半导体-金属"的肖特基接触有机半导体器件,通过选取适当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然后用理论计算的结果对实验测得的该器件IV特性进行数值拟合,从而得到该有机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的迁移率,以及该材料的其他输运参数,如陷阱密度、陷阱特征深度等。本文利用这种方法测量了酞菁铜(CuPc)的空穴迁移率,并得到了CuPc的陷阱密度、陷阱特征深度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 迁移率 数值拟合 酞菁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