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跷脉理论探讨益气温阳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1
作者 彭思扬 常玮倩 +1 位作者 田煜坤 朱文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上睑下垂和复视为主要临床表现。跷脉在循行、生理与病理上与眼密切联系,本文基于跷脉理论探讨眼肌型MG的治疗,为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若阳气亏虚、跷脉无以充盛,兼有气滞...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上睑下垂和复视为主要临床表现。跷脉在循行、生理与病理上与眼密切联系,本文基于跷脉理论探讨眼肌型MG的治疗,为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若阳气亏虚、跷脉无以充盛,兼有气滞、血瘀、痰浊、外邪等病理因素阻于跷脉,经气运行受阻,则可导致眼肌型MG的发生。针对上述病机,治疗上可以益气温阳为基本大法,配合使用通络行滞、益卫固表等治法,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跷脉 益气温阳法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S100A7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增殖转移的影响
2
作者 肖无双 洪林杰 +7 位作者 余针 杨萍 张杰铭 彭思扬 魏向阳 陈奕东 刘思德 王继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4-1350,共7页
目的探讨S100A7A蛋白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S100A7A在21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通过质粒转染构建S100A7A过表达胃癌细胞,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EdU法及平板克隆实... 目的探讨S100A7A蛋白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S100A7A在21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通过质粒转染构建S100A7A过表达胃癌细胞,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EdU法及平板克隆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Tran‐swell法及划痕实验)检测S100A7A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100A7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过表达S100A7A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论S100A7A是胃癌潜在的癌基因,有望成为该疾病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100A7A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选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思扬 李少红 +3 位作者 田煜坤 孟令昊 方瑞英 朱文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0-1347,共8页
背景中药和针刺等中医药疗法在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原因之一是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中缺乏公认、统一的结局指标,进而导致在开展Meta分析等二次研究时由于指标不同而无法... 背景中药和针刺等中医药疗法在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原因之一是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中缺乏公认、统一的结局指标,进而导致在开展Meta分析等二次研究时由于指标不同而无法合并数据。构建中医药治疗MG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有助于临床研究设计与高质量循证证据积累。目的描述中医药治疗MG的RCT中结局指标的选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推动构建中医药核心结局指标集。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04-01,检索中医药治疗MG的所有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对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并统计使用频次,根据结局指标功能属性划分指标域,分析结局指标选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共纳入186篇文献,涉及71个结局指标,各指标共计选用724次,全部结局指标大致可分为7个大类: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量表(133次)、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量表(20次)、中医证候积分(70次)、安全性指标(66次)、血生化指标(224次)、肌力变化(3次)与其他(208次)。根据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可归纳为7个指标域。单篇文献最少选用1项、最多选用12项结局指标,高频使用的指标包括有效率、重症肌无力绝对和相对评分法、中医证候积分等。纳入文献中仅2篇明确报告了主要结局指标与次要结局指标。单篇文献随访次数为2~7次,多数研究(83.33%,155次)选择随访3次,大部分研究(93.55%,174次)未报告是否在结局指标评价时使用盲法。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MG的RCT中结局指标选用存在较多问题,包括主次结局指标区分不明确、缺少国际公认指标、对安全性不够重视、结局指标数量与评价时间点差异大、评价存在偏倚、未纳入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不规范等。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构建中医药治疗MG的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选择国际公认的结局指标与安全性指标并明确主次、选择合适的治疗周期与评价时间点、临床研究注册、实施盲法、规范报告等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结局指标 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药 核心指标集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
4
作者 彭思扬 田煜坤 +3 位作者 常玮倩 李少红 倪金霞 朱文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49-2054,共6页
目的 探讨朱文增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朱文增教授门诊且诊断为MG的初诊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初诊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与功效... 目的 探讨朱文增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朱文增教授门诊且诊断为MG的初诊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初诊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与功效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发掘用药规律与经验。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212首,涉及药物126味,各药物累计使用5 320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212次)、马钱子(212次)、紫河车(212次)、党参(211次)、甘草(211次);性味上以温性药(2 645次)、甘味药(3 492次)使用最多;归经频次前4位分别为肝经(2 927次)、肺经(2 581次)、脾经(2 534次)、肾经(1 624次);药物功效频次前5位分别是补虚药(2 215次)、解表药(1 036次)、活血药(438次)、平肝息风药(418)、清热药(114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黄芪、马钱子、党参、升麻、柴胡等为核心药物,其中黄芪-马钱子-紫河车为处方必备药组;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9类。结论 本研究显示朱文增以肺脾肾阳气亏虚为MG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基本组方原则,重视活血通络、固表祛风、燥湿祛痰药物的配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数据挖掘 益气温阳 朱文增
下载PDF
敲减XAGE-1b基因表达降低ACCM和A673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思扬 宋玉亮 +1 位作者 王晨滔 朱乃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1-648,共8页
XAGE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的新一类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抗原)基因,其主要表达亚型为XAGE-1b.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本研究构建了针对XAGE-1b进行RNA干扰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Sh1和Adv-... XAGE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的新一类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抗原)基因,其主要表达亚型为XAGE-1b.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本研究构建了针对XAGE-1b进行RNA干扰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Sh1和Adv-Sh2.半定量和定量RT-PCR显示,Adv-Sh1比Adv-Sh2对XAGE-1b的干扰效率更高.细胞荧光干扰实验显示,Adv-Sh1对XAGE-1b有显著的干扰作用.在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实验中,感染Adv-Sh1后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形成的单克隆集落数也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表明,下调XAGE-1b基因表达使ACCM和A673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有降低,提示XAGE-1b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XAGE-1b的功能和致癌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睾丸抗原(CT抗原) XAGE-1b 腺病毒 RNA干扰
原文传递
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晓艺 车念聪 +4 位作者 张哲滔 田甜 彭思扬 刘柯 郑亚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6期33-39,46,共8页
目的阐明糖脂代谢异常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8只,正常组大鼠普通饮食饲养,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采用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制备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于实验第14周末处死取材。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 目的阐明糖脂代谢异常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8只,正常组大鼠普通饮食饲养,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采用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制备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于实验第14周末处死取材。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C、TG、HDL-C、LDL-C;罗氏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放免法检测胰岛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菌群结构。结果血糖血脂指标证实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成功。在第14周末取材检测,模型组的TC、TG、GLU、HOMA-IR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LDL-C和INS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的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其多样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间差异的菌种以梭菌、放线菌最为显著。结论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且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与糖脂代谢相关的菌门主要为脱铁杆菌门、变形菌门、Saccharibacteria菌门、蓝藻菌门和柔膜菌门,而其中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代谢紊乱 Illumina Miseq测序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朱文增针药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常玮倩 朱文增 +3 位作者 李少红 杨雅静 彭思扬 倪金霞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2期191-193,共3页
介绍针药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验案1则。患者为老年女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言语不清伴舌肌萎缩,病机为脾肾阳虚,通过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针刺以改善吞咽功能为主,选穴为风池、供血、吞咽、发音、治呛、... 介绍针药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验案1则。患者为老年女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言语不清伴舌肌萎缩,病机为脾肾阳虚,通过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针刺以改善吞咽功能为主,选穴为风池、供血、吞咽、发音、治呛、外金津玉液、廉泉、合谷、头临泣、神庭、百会,中药以"健脾补肾、益气温阳"为治法,自拟黄芪生肌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针药结合 黄芪生肌汤 脾肾阳虚 朱文增 医案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彭思扬 杨景伟 《海外文摘》 2021年第6期0081-0082,共2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群体的问题日渐增多,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养老和照顾,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根据实际需求,我国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并在大学开设老年社会工作教学,培养出一批批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协助...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群体的问题日渐增多,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养老和照顾,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根据实际需求,我国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并在大学开设老年社会工作教学,培养出一批批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协助国家解决老年问题,但是在本土化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忽略高龄女性问题、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本土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我们对其教学进行改进,重视高龄女性的需求,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社会工作 本土化 教学
下载PDF
XAGE-1b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玉亮 彭思扬 +1 位作者 王晨滔 朱乃硕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8-324,共7页
XAGE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的新一类睾丸—肿瘤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抗原)基因,XAGE-1是其主要成员.当前已获得了XAGE-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较为详细的表达谱,并初步揭示了XAGE-1与病理进程及肿瘤亚型的关系,但关于其功能及表... XAGE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的新一类睾丸—肿瘤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抗原)基因,XAGE-1是其主要成员.当前已获得了XAGE-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较为详细的表达谱,并初步揭示了XAGE-1与病理进程及肿瘤亚型的关系,但关于其功能及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尚刚刚起步.构建了高效表达XAGE-1b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1b;在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中,感染Adv-1b后的细胞增殖能力更强(P<0.01,studentt检验),形成的单克隆集落更大;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中,感染Adv-1b后的细胞集落形成率更高(P<0.01,卡方检验).研究结果初步证实:XAGE-1b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XAGE-1b的功能和致癌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睾丸抗原(CT抗原) XAGE 腺病毒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SBP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云 龚立 +1 位作者 彭思扬 朱乃硕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4-1571,共8页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BsAg binding protein,SBP)是本实验室发现的一种人源蛋白,该蛋白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存在特异性的结合能力。此前的研究证实SBP具有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理功能和...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BsAg binding protein,SBP)是本实验室发现的一种人源蛋白,该蛋白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存在特异性的结合能力。此前的研究证实SBP具有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了SBP的表达菌株构建,筛选得到了SBP的高效表达菌株。发酵产物经过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大量高纯度的真核来源的目的蛋白。通过SDS-PAGE、高效液相色谱、Western blotting和质谱鉴定,证实所得到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通过ELISA方法初步证实了其与乙肝表面抗原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SBP的体内外功能研究及免疫增效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表达与纯化
原文传递
胰腺巨大包裹性坏死穿刺后导致医源性结肠瘘1例
11
作者 彭思扬 姚倩 +4 位作者 胡杨 熊慧芳 陈幼祥 吕农华 刘丕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69-470,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出现感染性胰腺坏死时常常需要清创引流,本文报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出现巨大包裹性坏死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置管术造成医源性结肠瘘,经采取内镜微创方法后治疗愈合。
关键词 胰腺包裹性坏死 清创引流 肠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