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Fe(Ⅲ)和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彭毛 陈娟 宋功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酸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及离子干扰情况,发现DNA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GTF-Fe(Ⅲ)体系荧光。通过离子强度和热变性DNA实验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加替沙星、Fe(Ⅲ)和DNA之间存在沟槽结合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加替沙星 Fe(Ⅲ) DNA 络合物
下载PDF
不同草地类型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
2
作者 李翠翠 彭毛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高寒草地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土壤溶液稀释平板计数法对六种不同草地类中的三大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不同类型草地中具金露梅的嵩草、苔草型草地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 为了探究不同高寒草地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土壤溶液稀释平板计数法对六种不同草地类中的三大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不同类型草地中具金露梅的嵩草、苔草型草地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表现最大。不同类型草地中,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逐渐下降。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为7月份最大,而土壤真菌在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不同时间点数量表现为5月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土壤微生物 不同草地类型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毛 陈娟 +2 位作者 李成芳 吴辉 宋功武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的相互作用机制.由荧光光谱可知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求得在17℃和25℃温度下它们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4×107L·mol-1和6.30×106L...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的相互作用机制.由荧光光谱可知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求得在17℃和25℃温度下它们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4×107L·mol-1和6.30×106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46和1.44;用热力学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合反应的相关参数(25℃):ΔH=53.46 kJ·mol-1,ΔG=-38.79 kJ·mol-1,ΔS=49.24 J·K-1·mol-1;并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探讨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它们间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三维荧光
下载PDF
青海玉树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感染情况调查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牦牛 玉树 青海 食草动物 细粒棘球蚴
下载PDF
玉树县放牧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43-43,共1页
利用屠宰的便利条件对玉树县牧场的藏羊进行了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共检查255只藏羊,检出阳性羊64只,感染率为25.1%,其中肝脏感染29只,感染率为11.4%,感染强度1-24个包囊;肺脏感染35只,感染率为13.7%,感染强度1-6包囊。
关键词 藏羊 棘球蚴 感染
下载PDF
高原珍稀野生动物藏羚羊体内发现蒙古马歇尔线虫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毛 于明胜 王玉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3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马歇尔 珍稀野生动物 线虫 蒙古 藏羚羊 2004年12月 野生动物保护站 体内 高原 反刍动物 优势虫种 可可西里 毛圆科 胃黏膜 寄生虫 真胃 牛羊 家畜 虫体 宿主 公羊
下载PDF
果洛州玛沁县高原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毛 李伟 +2 位作者 郭志宏 李玉鸿 牛小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牛皮蝇幼虫病 感染情况调查 青藏高原 玛沁县 果洛州 寄生虫病 皮蝇病 皮下组织
下载PDF
肝片吸虫病的研究概况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4期46-46,45,共2页
关键词 肝片吸虫病 防治措施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生物学特性 野生动物 食草动物 草地类型 宿主动物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羊狂蝇三期幼虫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毛 唐文强 +3 位作者 沈秀英 付永 朵红 李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4期3-4,共2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海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寄生于羊体的狂蝇三期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三个在地理上相距较远的8个三期幼虫样品的扫描电镜微观结构显示,头部指状凸起上的感觉器官其基本特征形态显示一致,气门板上的气孔和棘刺的分布排...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海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寄生于羊体的狂蝇三期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三个在地理上相距较远的8个三期幼虫样品的扫描电镜微观结构显示,头部指状凸起上的感觉器官其基本特征形态显示一致,气门板上的气孔和棘刺的分布排列个体虽有细小差别,但其他主要观察部位未发现明显不同的形态特征,从而确信它们为同一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狂蝇三期幼虫 扫描电镜 形态学
下载PDF
刚察县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毛 乔海生 +2 位作者 党永芝 辛有宏 尼旦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4期18-19,共2页
2008年10月中旬采用阿维菌素泼背剂对462头牦牛,分为两组进行牛皮蝇蛆病防治试验,并于2009年4月进行了防治效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感染率为零,防治效果达100%;对照组166头牦牛中感染97头,感染率58.43%,平均感染强度6.70个瘤疱。
关键词 刚察县 牦牛 牛皮蝇蛆病
下载PDF
狂犬病的现状及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狂犬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 预防 现状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古埃及
下载PDF
高原羊狂蝇成蝇飞翔规律的观察及防治时间的确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毛 沈秀英 +1 位作者 切环 索南拉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4期4-5,共2页
本文对我省黄河谷地的贵德县和高原腹地的玉树县两个不同海拔、气候地区对羊狂蝇成蝇出现及消失的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青海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羊鼻蝇飞翔(产虫)期均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差别只是较寒冷的高海拔地区产卵期出现较晚。依... 本文对我省黄河谷地的贵德县和高原腹地的玉树县两个不同海拔、气候地区对羊狂蝇成蝇出现及消失的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青海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羊鼻蝇飞翔(产虫)期均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差别只是较寒冷的高海拔地区产卵期出现较晚。依据这一成蝇飞翔产虫的活动规律,我们认为9月上旬是驱虫防治的最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狂蝇成蝇 飞翔规律 防治时间
下载PDF
青藏高原藏羊狂蝇蛆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毛 李志宁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3期29-30,共2页
应用低倍显微镜和实体显微镜对采自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羊狂蝇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并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样本的细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仅有较小的个体差异,其基本特征性形态显示一致,... 应用低倍显微镜和实体显微镜对采自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羊狂蝇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并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样本的细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仅有较小的个体差异,其基本特征性形态显示一致,从而确认青海省的6个县市、甘肃省的3个县市的狂蝇蛆同属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狂蝇幼虫 形态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曙红Y在牛血清白蛋白表面上的Langmuir吸附反应研究
14
作者 彭毛 祁红林 +3 位作者 吴辉 盛立娇 周建刚 宋功武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应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研究了曙红Y(EY)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温度,以及金属离子干扰等因素对该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EY与BSA间的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结合产物最大结合数NEY∶N... 应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研究了曙红Y(EY)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温度,以及金属离子干扰等因素对该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EY与BSA间的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结合产物最大结合数NEY∶NBSA=5∶1;计算了不同温度下(30,45和60℃)反应的结合常数K,发现K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测定了蛋白质的工作曲线,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 牛血清白蛋白 曙红Y Langmuir吸收
下载PDF
青海民和地区人感染皮蝇蛆病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毛 马如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牛皮蝇蛆病 病例报告 感染 青海 体内寄生 优势虫种 北方牧区 幼虫期
下载PDF
论放牧牛羊蠕虫病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蠕虫病 放牧牛 牛羊 畜牧业经济 防治 死亡率 羊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
下载PDF
都兰县放牧藏羊狂蝇蛆驱杀试验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毛 沈秀英 郭正朴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1期13-14,共2页
2010年10月中旬、2011年9月上旬分别对都兰县同一牧户的绵羊120只采用伊维菌素口服液、片剂,阿维菌素透皮剂,进行了羊狂蝇蛆病防治时间选择及驱虫效果观察试验。结果显示:10月中旬驱虫效果不佳,透皮组驱净率为20%,口服液组驱净率为40%,... 2010年10月中旬、2011年9月上旬分别对都兰县同一牧户的绵羊120只采用伊维菌素口服液、片剂,阿维菌素透皮剂,进行了羊狂蝇蛆病防治时间选择及驱虫效果观察试验。结果显示:10月中旬驱虫效果不佳,透皮组驱净率为20%,口服液组驱净率为40%,片剂口服组驱净率为80%;而9月上旬三种剂型的驱净率均达100%,表明在当地针对羊狂蝇蛆病的最佳驱虫时间为9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狂蝇蛆 驱杀效果
下载PDF
羊狂蝇蛆病的研究及防治概况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3期36-37,共2页
本文对若干年来省内外羊狂蝇蛆病的研究及防治概况进行比较、分析,文章表述了①狂蝇幼虫的生态及流行状况远比以前的记载复杂,特别在宁夏地区狂蝇蛆在一年四季羊体内有不同发育期的幼虫同时寄生;②初步证明伊维菌素是防治本病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羊狂蝇蛆 研究 防治
下载PDF
牦牛蠕虫病春季高潮的早期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毛 刘文道 洪世英 《中国牦牛》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报道依据羊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防治机理,在1~2月份用丙硫咪唑按10~15mg/kg剂量对45000头幼年牦牛驱虫。同年5月随机抽取未投药的对照和驱过虫的试验牦牛各5头剖检。结果试验组平均荷虫数比对照组低96.6%,有效地预防了蠕虫病春季高... 本文报道依据羊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防治机理,在1~2月份用丙硫咪唑按10~15mg/kg剂量对45000头幼年牦牛驱虫。同年5月随机抽取未投药的对照和驱过虫的试验牦牛各5头剖检。结果试验组平均荷虫数比对照组低96.6%,有效地预防了蠕虫病春季高潮;当年全县牦牛死亡率(4.6%)比前五年(1981~1985)平均(9.3%)下降了50.5%,而且明显好于生产最好年份,效益显著。 1985年地处青南高原的囊谦县在牲畜头数连年滑坡,畜牧业生产不景气,群众生活贫困的情况下,对18万多只羊推广应用了冬季驱除寄生阶段幼虫科研成果。当年减少死亡和增加育活20254只羊,经济效益达57万多元,深受牧民群众欢迎。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和牧民群众提出要求尽快解决占该县牲畜总数48.7%的牦牛、特别是幼年牦牛春乏死亡严重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6年除对全县27万羊只继续推行冬季驱虫措施外,又试行对45000头幼年牦牛进行了本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蠕虫病 春季 防治
下载PDF
贵德县羊狂蝇幼虫驱除效果比较及示范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
选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药物的不同剂型,分别在9月上旬和10月中旬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幼虫的绵羊200只,采用注射液口服、泼背和片剂口服的方法,对羊狂蝇幼虫进行药物驱除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月上旬驱虫组效果达100%,而10月份驱虫组... 选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药物的不同剂型,分别在9月上旬和10月中旬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幼虫的绵羊200只,采用注射液口服、泼背和片剂口服的方法,对羊狂蝇幼虫进行药物驱除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月上旬驱虫组效果达100%,而10月份驱虫组效果不理想,通过驱虫比较试验的结果,于2012、2013年连续两年进行示范应用,驱虫效果仍保持高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狂蝇幼虫 防治 示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