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专栏——彭涛作品选
1
作者 彭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I0016-I0016,共1页
下载PDF
彭涛从少阳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
2
作者 陈颖 彭涛 +3 位作者 尹聪 迪少帅 宋博 马艳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
彭涛乃民间中医大师李可老先生的学术传承人,擅长治疗肿瘤系统疾病,在预防癌前病变方面也颇为擅长。彭涛认为胃癌前病变病机为脾胃亏虚、少阳枢机不利,临证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多从少阳论治,疗效颇佳。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彭涛 少阳
下载PDF
彭涛运用大青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验案两则
3
作者 王昭 贾晨曦 +3 位作者 刘建西 陈颖 迪少帅 彭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7期89-91,共3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于口腔黏膜的疾病,表现为颊、上颚、下颚等部位的凹陷性或红肿性溃面,严重者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说话等正常功能,常常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起居失常而复发。彭涛教授在临床上紧扣口疮心脾积热的病机,运用大青...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于口腔黏膜的疾病,表现为颊、上颚、下颚等部位的凹陷性或红肿性溃面,严重者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说话等正常功能,常常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起居失常而复发。彭涛教授在临床上紧扣口疮心脾积热的病机,运用大青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该文分析大青丸的方药组成及证治,并介绍彭涛教授运用大青丸治疗口疮验案两则,从方证辨证与方证合一的角度探析大青丸的现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疮 心脾积热 大青丸 彭涛
下载PDF
彭涛运用麻黄升麻汤经验及验案举隅
4
作者 迪少帅 彭涛 +3 位作者 陈颖 宋博 王昭 贾晨曦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9期39-41,共3页
麻黄升麻汤是厥阴病寒热错杂的代表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该文通过结合两则临床典型医案,介绍彭涛教授运用该方的临证体会和经验,从而加深对其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认识,拓宽临床应用范围,更好地发挥经方的疗效。
关键词 麻黄升麻汤 厥阴病 经方 彭涛
下载PDF
彭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拾萃
5
作者 陈秀妹 李贝 +1 位作者 彭涛 陈小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发展中国家的CAG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中老年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但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该病有年轻化趋势。概因部分年轻人生活不规律、...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发展中国家的CAG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中老年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但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该病有年轻化趋势。概因部分年轻人生活不规律、饮食无节制导致。大多数患者有上腹部灼痛、胀痛、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彭涛教授从事多年脾胃病治疗,他认为寒热错杂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CAG证型,可以自拟乌梅和胃汤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应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推动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医现代化进程。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彭涛教授用乌梅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乌梅和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寒热错杂证
下载PDF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元鑫 彭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彭涛教授临床紧扣厥阴病寒热错杂病机及乌梅丸主治范围,在综合判断患者体质及其气、血、水、火病理状态的基础上,运用乌梅丸治疗肿瘤、精神障碍、妇科疾病等疗效显著。该文介绍彭涛教授运用乌梅丸验案2则,以深化临床对乌梅丸的理解,扩... 彭涛教授临床紧扣厥阴病寒热错杂病机及乌梅丸主治范围,在综合判断患者体质及其气、血、水、火病理状态的基础上,运用乌梅丸治疗肿瘤、精神障碍、妇科疾病等疗效显著。该文介绍彭涛教授运用乌梅丸验案2则,以深化临床对乌梅丸的理解,扩大乌梅丸运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梦魇 乌梅丸 厥阴 寒热错杂 彭涛
下载PDF
彭涛治疗肺癌验案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 彭涛 +4 位作者 成艳丽 龙莎 崔亚新 吴梦雪 赵丽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5期89-90,共2页
该文介绍彭涛教授治疗肺癌医案2则,阐述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肺癌 验案 彭涛
下载PDF
彭涛教授用“五运六气”论治小儿流感验案举隅 被引量:1
8
作者 安熠 彭涛 王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20期52-53,共2页
彭涛教授认为流感的突发与"五运六气"密切相关,故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联合六经气化辨证法论治此病。彭涛教授认为"五运六气"与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息息相关,能够指导流行性疾病的中医诊疗。在掌握... 彭涛教授认为流感的突发与"五运六气"密切相关,故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联合六经气化辨证法论治此病。彭涛教授认为"五运六气"与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息息相关,能够指导流行性疾病的中医诊疗。在掌握运气理论的同时用六经辨证选方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小儿流感方 清利湿热 通畅三焦
下载PDF
彭涛治疗子宫颈癌临床验案举隅
9
作者 刘园园 彭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3期90-92,共3页
该文主要介绍彭涛教授通过自拟七味乌藘汤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医案1则,阐述中医药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总结彭涛教授治疗子宫颈癌的经验。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癥瘕 痰湿瘀结 七味乌藘汤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会性CT骨质疏松筛查和骨密度预测研究
10
作者 彭涛 曾小辉 +4 位作者 李洋 李曼 蒲冰洁 植彪 王永芹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2期57-62,74,共7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基于机会性CT检查的骨质疏松筛查分类和骨密度值预测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方法以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为标准,将199例机会性CT检查数据用于建立密集卷积网络的深度学... 目的建立并评价基于机会性CT检查的骨质疏松筛查分类和骨密度值预测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方法以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为标准,将199例机会性CT检查数据用于建立密集卷积网络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骨密度二分类模型和骨密度值预测回归模型,以五折交叉验证和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测试,并以来自不同设备的42例机会性CT检查病例进行独立测试,计算和评价模型的性能参数。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骨密度二分类模型的测试集和独立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值分别为0.974、0.938,测试集的F1得分、召回率、精准度、特异性、准确度均≥0.91,独立测试集的上述评价参数均>0.862。在训练集、测试集和独立测试集上,骨密度值预测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2、8.52和13.8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3、10.80、20.36,预测值与QCT骨密度值呈极强正相关。结论基于机会性CT检查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骨密度正常和降低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且可较准确地预测骨密度值,避免多余的辐射风险,减少时间、经济消耗,有效扩大骨质疏松筛查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筛查 机会性CT 人工智能 骨密度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困境与进路探析
11
作者 彭涛 滕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文章结合安徽、福建、浙江等医共体先行省份的实践经验,发现医共体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逐渐壮大,签约内容更加丰富,能获得更多医保支持以及县域内优质资源。然而,如何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深走实,仍然面临着医共体内“人、财、物... 文章结合安徽、福建、浙江等医共体先行省份的实践经验,发现医共体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逐渐壮大,签约内容更加丰富,能获得更多医保支持以及县域内优质资源。然而,如何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深走实,仍然面临着医共体内“人、财、物”利益协同方面的挑战。在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资源保障,以医保为杠杆激发家庭医生的服务动力,同时注意防止“虹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下载PDF
元宇宙医学教育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12
作者 苏铭 朱海 +3 位作者 王继龙 彭民浩 郭雅 彭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元宇宙是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又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的沉浸式环境,是教育业态的一种新发展。肝胆外科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一直是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运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技术可以更直观、便利地了解患者的... 元宇宙是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又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的沉浸式环境,是教育业态的一种新发展。肝胆外科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一直是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运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技术可以更直观、便利地了解患者的身体器官结构;更有效地进行肝胆外科教学。医学教育元宇宙尚面临着信息隐私保护,相应规则、标准制定,引导学生有效驾驭虚拟自我等诸多问题与挑战。随着医学教育元宇宙的落地实现和向前发展,沉浸式深度互动的肝胆外科新教学模式将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医学教育 肝胆外科 沉浸式 临床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Nurr1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发挥抗炎作用
13
作者 王伟 侯晓霖 +5 位作者 陈秋元 潘晓玥 彭涛 王俊燕 李云鸿 王银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1-284,F0002,共5页
目的探索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炎症反应中,核受体相关蛋白1(Nurr1)是否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发挥抗炎作用。方法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株,将细胞分为Ctrl组、LPS组、C-DIM12(Nurrl特异性激动剂)组... 目的探索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炎症反应中,核受体相关蛋白1(Nurr1)是否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发挥抗炎作用。方法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株,将细胞分为Ctrl组、LPS组、C-DIM12(Nurrl特异性激动剂)组、siRNA干扰组、LPS+C-DIM12组。利用CCK-8检测LPS和C-DIM12的最适作用浓度,用Western blot观察NF-κB和Nurr1的表达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用免疫荧光观察siRNA干扰或C-DIM12激活Nurr1表达活性后,NF-κB及p-IκB在BV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BV2细胞后,NF-κB表达提高,炎症因子IL-1、IL-6、TNF-α释放量增加(P<0.05)。C-DIM12激活Nurr1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都显示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而小干扰RNA(siNurr1)沉默Nurr1表达后,NF-κB表达增加。在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NF-κB二聚体分子的结合分子p-IκB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IM12激活Nurr1后,p-IκB水平显著下降。结论Nurr1可以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表达水平并阻止NF-κB核位移发挥抗炎作用。Nurr1可能是一个新的潜在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相关疾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R1 NF-ΚB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p-IκB
下载PDF
采空区治理用尾矿砂注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余熠 石研然 +2 位作者 朱鹏飞 张栋 彭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为了解决常用的矿山采空区治理用注浆材料凝结时间长、析水率高、结石率低、水下浇筑时水泥流失量大、硬化后易脱空等问题,制备了一种尾矿砂注浆材料,并通过添加性能调节剂CA-Ⅳ、调整原材料配比对其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 为了解决常用的矿山采空区治理用注浆材料凝结时间长、析水率高、结石率低、水下浇筑时水泥流失量大、硬化后易脱空等问题,制备了一种尾矿砂注浆材料,并通过添加性能调节剂CA-Ⅳ、调整原材料配比对其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尾矿砂注浆材料工作性得到明显改善,凝结时间大幅缩短,24 h竖向膨胀率、结石率和28 d抗压强度均有大幅提高,水泥流失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采空区 注浆材料 尾矿砂 性能优化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评估
15
作者 王银 彭涛 +4 位作者 李云鸿 宿瑞琼 潘晓玥 王俊燕 毕逢辰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665-669,共5页
神经生物学作为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对于学生理解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评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掌握程度。首先,介绍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 神经生物学作为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对于学生理解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评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掌握程度。首先,介绍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其次,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包括虚拟实验和模拟演示以及虚拟现实案例和情境设计。然后,讨论虚拟仿真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评估框架,包括学生问卷调查、知识测试、实验技能评估和学习成绩分析。最后,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神经生物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彭涛标识设计
16
作者 彭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标识设计
原文传递
乌司奴单抗对克罗恩病临床缓解及透壁愈合的疗效
17
作者 吴芸 徐亚兰 +6 位作者 张国艳 张媛媛 王峻瑶 尤鹏 彭涛 刘玉兰 陈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目的:应用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 UST)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评估临床及内镜缓解情况,采用肠道超声(intestinal ultrasonography, IUS)评估透壁应答(transmural response, TR)与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 TH)... 目的:应用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 UST)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评估临床及内镜缓解情况,采用肠道超声(intestinal ultrasonography, IUS)评估透壁应答(transmural response, TR)与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 TH)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2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确诊应用UST进行治疗的CD患者,分别于治疗后8周、治疗后16/20周进行评估,包括临床、生化学指标、结肠镜及IUS检查。结果:共纳入患者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6.92岁,治疗前Best克罗恩病活动指数(Best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Best CDAI)平均值为270.12±105.55。在治疗8周时,患者的Best CDAI评分下降至133.16±48.66 (t=4.977,P<0.001),8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5例未达到临床缓解。共有9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结肠镜检查评估,治疗前进行简化克罗恩病内镜下评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 SES-CD),评分为10.71±7.14,16/20周复查SES-CD下降至6.00±7.81(t=2.483,P=0.048),其中4例患者达到内镜缓解,5例患者未达到内镜缓解。在8周时,13例患者中有5例达到TR,2例达到TH,6例未达到TR或TH。16/20周时,6例患者达到TR,3例达到TH,4例未达到TR或TH。UST对于小肠和结肠病变的TR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999)。既往应用过其他生物制剂的患者中UST的TR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491)。结论:应用UST 16/20周后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内镜下评估均有改善,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及内镜缓解;UST对CD患者具有较好的TR效果,在8周即出现TR,16/20周TR有所增加;UST对小肠和结肠病变的TR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未应用过其他生物制剂的患者UST的TR较既往使用过生物制剂的患者效果更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乌司奴单抗 透壁应答 透壁愈合
下载PDF
DTPMP在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应用及机理
18
作者 吴望妮 陶黎明 +3 位作者 范瑞华 彭涛 王建军 高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8-610,共13页
萤石(CaF_(2))是一种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自然界中常与同为含钙矿物的方解石(CaCO_(3))共生。泡沫浮选是分离这两种含钙矿物最主要的方法,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钙活性位点相似,导致其选择性分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萤石浮选中常用水玻... 萤石(CaF_(2))是一种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自然界中常与同为含钙矿物的方解石(CaCO_(3))共生。泡沫浮选是分离这两种含钙矿物最主要的方法,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钙活性位点相似,导致其选择性分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萤石浮选中常用水玻璃抑制方解石,实现萤石正浮选富集。然而,水玻璃选择性低且用量大,导致部分萤石被抑制无法回收,且因其分散性好会造成尾矿难以沉降、尾水难以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抑制萤石浮选方解石的反浮选思路,并开发了一种绿色萤石抑制剂—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单矿物、二元混合矿及实际矿浮选试验表明,在中性pH下,以油酸钠(NaOL)作捕收剂、低用量的DTPMP作抑制剂,可实现萤石的反浮选分离。药剂吸附量检测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DTPMP在萤石表面的吸附量更多、吸附强度更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DTPMP更容易在萤石表面吸附,且DTPMP膦酸基团中的H原子与萤石表面的F原子生成的氢键作用较强。因此,DTPMP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抑制剂,在萤石浮选领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萤石 浮选 抑制剂 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
下载PDF
二次聚类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
19
作者 熊明福 肖应雄 +2 位作者 陈佳 胡新荣 彭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5,共9页
针对当前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因受到硬件差异、光照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同一行人图像出现较大反差,随之易带来样本错误伪标签生成的问题,使得现有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 针对当前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因受到硬件差异、光照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同一行人图像出现较大反差,随之易带来样本错误伪标签生成的问题,使得现有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重聚类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unsupervi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based on quadratic clustering)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全局二次聚类的无监督学习模块和基于聚类结果的有监督学习模块。具体来说,前者基于全局二次聚类分别对相机ID和行人身份ID进行无监督分析,解决了同一行人在不同摄像机视角下的统一成像风格问题;后者则采用有监督学习方式改进了内存字典的初始化与更新方式,解决了模型在训练中偏移的问题。通过此双模块的协同训练以共同抑制跨摄像头间采集的图像所产生错误伪标签的问题。所提出的算法分别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MSMT17、Person和VeRi-776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取得了mAP=81.2%和rank-1=91.2%、mAP=68.4%和rank-1=78.7%、mAP=31.1%和rank-1=60.4%、mAP=88.3%和rank-1=93.6%的性能,对比当前最先进的方法,分别提高了2.4、1.8、6.0、2.5和4.3个百分点的rank-1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无监督学习 二次聚类 协同训练
下载PDF
耐高温阻硅垢荧光缓释微球的制备与缓释特征
20
作者 李养沛 陈友媛 +3 位作者 乔时轩 李佳兴 彭涛 刘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0,174,共9页
缓释型阻垢剂常用来延长阻垢剂作用距离和时间,但在地热开采等高温循环水中,常规缓释技术释放速度过快导致效果不佳。为增强高温下的缓释效果,本文以耐热材料聚苯乙烯为壁材,以固相/油相/水相溶剂挥发法制备新型阻垢缓释微球,优选了芯... 缓释型阻垢剂常用来延长阻垢剂作用距离和时间,但在地热开采等高温循环水中,常规缓释技术释放速度过快导致效果不佳。为增强高温下的缓释效果,本文以耐热材料聚苯乙烯为壁材,以固相/油相/水相溶剂挥发法制备新型阻垢缓释微球,优选了芯材和乳化剂,探究了制备工艺,并利用荧光技术测试了缓释效率和阻垢效果。结果表明:硅藻土和十六烷基磺酸钠分别适宜用作固相吸附材料和乳化剂;乳化剂浓度为2%,芯材浓度为50 mg/mL,搅拌速度300 r/min为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微球静态释放时间长达100 h,动态释放时间超过20 h, 20 h阻垢率50%以上。本成果有望为高温循环水提供新型缓释阻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挥发法 缓释特征 硅垢 阻垢剂 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