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红外光谱”教学设计——以不同品种茶叶成分的初步测定为例
1
作者 彭炳先 宋来强 隆路诗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217-220,共4页
以不同茶叶成分的初步测定为例,进行项目式教学。从文献的查阅、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巩固红外光谱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化学... 以不同茶叶成分的初步测定为例,进行项目式教学。从文献的查阅、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巩固红外光谱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红外光谱 茶叶 成分测定 教育改革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姜黄、莪术、郁金中三种姜黄色素的含量 被引量:26
2
作者 彭炳先 周欣 +1 位作者 王道平 罗文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姜黄、莪术、郁金中 3种姜黄色素成分即姜黄素 (Ⅰ )、脱甲氧基姜黄素 (Ⅱ )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 (Ⅲ )
关键词 姜黄 莪术 郁金 姜黄色素 含量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材
下载PDF
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成分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彭炳先 周欣 +1 位作者 石京山 李章万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对中药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化学成分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异莪术烯醇进行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的研究。方法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的活性。结果和结论一定浓度的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成分莪术烯醇、... 目的对中药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化学成分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异莪术烯醇进行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的研究。方法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的活性。结果和结论一定浓度的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成分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异莪术烯醇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莪术 莪术烯醇 莪术酮 异莪术烯醇 肝癌 子宫内膜癌 二甲基偶氮唑
下载PDF
中药蓬莪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炳先 周欣 +1 位作者 王道平 梁光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91-1092,共2页
对产于四川的姜黄属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Valeton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数据测试和波谱技术分析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莪术酮、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吉马酮、β-谷甾醇。
关键词 姜黄属 蓬莪术 化学成分 莪术酮
下载PDF
煤中痕量溴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彭炳先 吴代赦 李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3-769,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煤中痕量溴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间接分析法和直接分析法的基本特点和原理。间接分析法是先用高温热水解法、碱熔法或微波处理法等消解煤样品,使煤中溴进入溶液中,再用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技...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煤中痕量溴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间接分析法和直接分析法的基本特点和原理。间接分析法是先用高温热水解法、碱熔法或微波处理法等消解煤样品,使煤中溴进入溶液中,再用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技术测定煤消解液中溴的含量。直接分析法是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或中子活化法直接测定固体煤中溴的含量。对各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 间接分析法 直接分析法 进展
下载PDF
高温热水解离子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粘土中的卤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炳先 吴代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9-1504,共6页
建立高温热水解分解粘土样品,离子色谱快速同时测定其中的氟、氯、溴和碘含量的方法。优化了影响粘土高温热水解的主要参数,得到以下最佳测定条件:2.0 g粘土,反应温度1000℃,停留时间10 min,样品与催化剂V2O5质量比为1∶1,空气流量90 mL... 建立高温热水解分解粘土样品,离子色谱快速同时测定其中的氟、氯、溴和碘含量的方法。优化了影响粘土高温热水解的主要参数,得到以下最佳测定条件:2.0 g粘土,反应温度1000℃,停留时间10 min,样品与催化剂V2O5质量比为1∶1,空气流量90 mL/min,15 mL 5.4 mmol/L Na2CO3和5.1 mmol/L NaHCO3混合溶液为粘土释放卤素的吸收液;考察了粘土高温热水解后卤素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这些卤素在吸收液中以F!、Cl!、Br!和I!形式存在,且能被离子色谱很好地分离。粘土样品较好的卤素加标回收率和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及土壤标准物质中卤素的评估说明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分析了4个粘土样品,氟、氯、溴和碘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043,0.09和0.13#g/g,本方法简单、可靠、低消耗和快速,每小时可分析5个样品,可同时分析粘土和其它无机基质中的氟、氯、溴和碘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卤素 高温热水解 离子色谱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酱油甲醇和乙醇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彭炳先 洪艳平 陈光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1-1452,共2页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清洗、蒸煮、制曲、发酵、杀菌、灌装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它不仅是餐馆制作菜肴、工厂制作肉类罐头、小食店配制食品所必...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清洗、蒸煮、制曲、发酵、杀菌、灌装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它不仅是餐馆制作菜肴、工厂制作肉类罐头、小食店配制食品所必需的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乙醇含量 酱油 甲醇 测定 可溶性蛋白质 肉类罐头 调味品
下载PDF
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中药小过路黄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8
8
作者 彭炳先 黄振中 陈受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65-2466,共2页
目的研究小过路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过路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提... 目的研究小过路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过路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12%,分别鉴定出61个化学成分。结论小过路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及倍半萜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过路黄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姜花块根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彭炳先 黄振中 +1 位作者 陈莉莉 陈受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8-1419,共2页
目的研究姜花块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花块根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提... 目的研究姜花块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花块根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12%,分别鉴定出46个化学成分。结论姜花块根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及倍半萜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江西稻田红壤中丙溴磷的移动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炳先 李兰 +2 位作者 陈翠 袁淋 吴代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56-1461,共6页
用土壤薄层色谱法研究农药丙溴磷在不同层江西省稻田红壤中的移动特性及其在表层土壤中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稻田灌溉水为展开剂,测得丙溴磷在表、中和下层土壤薄层板上的比移值Rf分别为0.375、0.301和0.092,这表明丙溴磷在表层土壤中... 用土壤薄层色谱法研究农药丙溴磷在不同层江西省稻田红壤中的移动特性及其在表层土壤中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稻田灌溉水为展开剂,测得丙溴磷在表、中和下层土壤薄层板上的比移值Rf分别为0.375、0.301和0.092,这表明丙溴磷在表层土壤中中等移动、中层土壤中不易移动和下层土壤中不移动,对地下水污染可能性较小,但可能对地表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改变土壤有机质和黏土量,调节稻田灌溉水pH和CEC(阳离子交换量),考察这4种因素对丙溴磷在表层稻田红壤中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可抑制表层土壤中丙溴磷的移动,但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是难氧化土壤有机质;土壤黏土量与丙溴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呈明显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76(n=5,P<0.05);稻田灌溉水pH>5时,表层红壤中丙溴磷的迁移随pH增大而增大;增大稻田灌溉水的CEC可促进丙溴磷在表层土壤中的移动.从同一土壤剖面来看,稻田红壤CEC和黏土量是丙溴磷在不同层土壤中移动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溴磷 江西稻田红壤 土壤薄层色谱法 移动特性
原文传递
烟煤和无烟煤中碘的赋存形态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炳先 吴代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烟煤和无烟煤中碘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烟煤和无烟煤中各种形态的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都是有机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水溶态、残留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烟煤和无烟煤中...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烟煤和无烟煤中碘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烟煤和无烟煤中各种形态的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都是有机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水溶态、残留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烟煤和无烟煤中有机结合态碘平均含量分别为47.4%±3.28%和43.3%±2.42%,Fe-Mn氧化物结合态碘分别为36.8%±3.70%和34.6%±4.77%,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碘平均含量之和分别为10.3%±3.00%和14.3%±3.37%,碘的平均潜在淋失率分别10.9%和16.0%,平均潜在可淋失浓度分别为0.9μg/g和1.2μg/g。这说明无烟煤中生物有效态碘含量高于烟煤,在表生条件下烟煤和无烟煤中淋出的碘都能导致地表水中碘的浓度升高;无烟煤中碘的有利环境效应大于烟煤,而不良环境效应小于烟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形态 烟煤 无烟煤 环境效应 逐级化学提取
下载PDF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炳先 周欣 石京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 目的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和0.001 mg/m l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0.01 mg/m l和0.001 mg/m 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和0.001 mg/m 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类化合物 肝癌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液固顶空GC法测定叶酸片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炳先 洪艳平 陈莉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2,共2页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叶酸片中的有机溶剂。方法采用Rtx-1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采取程序升温;检测器(FID)温度为200℃;载气为氮气;流速1 ml.min-1;分流比20:1。结果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三氯甲烷和甲苯检测的...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叶酸片中的有机溶剂。方法采用Rtx-1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采取程序升温;检测器(FID)温度为200℃;载气为氮气;流速1 ml.min-1;分流比20:1。结果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三氯甲烷和甲苯检测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129~24.030μg.ml-1(r=0.9992)、0.5657~0.9997μg.ml-1(r=0.9995)、1.067~21.030μg.ml-1(r=0.9995)和1.264~24.920μ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00.4%、101.3%、99.8%,RSD分别为1.92%、2.02%、1.64%、2.01%。结论所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及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片 顶空气相色谱法 有机溶剂 残留量
下载PDF
太阳光照射浮石负载二氧化钛降解氨氮废水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炳先 王小力 +1 位作者 刘锐涵 周爱红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6-954,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 O_2,并使Ti O_2负载在浮石上制备Ti O_2/浮石光催化剂。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镜扫子显微描(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浮石、Ti O_2及Ti O_2/浮石。在太阳光照射下,用Ti O_2/浮石处理模拟氨氮废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 O_2,并使Ti O_2负载在浮石上制备Ti O_2/浮石光催化剂。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镜扫子显微描(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浮石、Ti O_2及Ti O_2/浮石。在太阳光照射下,用Ti O_2/浮石处理模拟氨氮废水,以废水中氨氮降解率为标准,考察影响氨氮降解因素。结果表明,Ti O_2成功固定在浮石表面,负载率为3.71%;废水中氨氮降解率随太阳光照射时间、废水p H值、催化剂Ti O_2/浮石含量增加而增大。当初始氨氮浓度为500 mg/L、太阳照射180 min、废水p H=11、催化剂Ti O_2/浮石剂量为20 g/L时,氨氮降解率达82.0%,氨氮除去率86.8%,降解产物中未发现污染成分NO_2^-和NO_3^-产生。催化剂再生/催化3次,每次再生后氨氮降解率约下降10.0%。该方法快速、简单、低消耗和产生二次污染少,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 光催化 二氧化钛/浮石 降解 氨氮
下载PDF
煤中溴的淋滤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炳先 吴代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7-651,共5页
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来自重庆磨心坡矿煤样进行柱淋滤实验,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煤中溴的含量及四种淋滤介质在不同时间段获取的淋出液中溴的浓度。结果表明,淋滤液的pH值、淋滤时间、煤中溴的赋存形态及在煤中赋存部位... 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来自重庆磨心坡矿煤样进行柱淋滤实验,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煤中溴的含量及四种淋滤介质在不同时间段获取的淋出液中溴的浓度。结果表明,淋滤液的pH值、淋滤时间、煤中溴的赋存形态及在煤中赋存部位对溴的淋出有重要影响。淋滤液的酸性越强,煤中溴的最大淋出浓度越大,一定时间内溴的总淋出率也越高。pH值为2的淋滤液,在淋滤前40 h内淋出溴的量占总淋出量的80.65%;pH值为4的淋滤液,在淋滤前50 h内淋出溴的量占总淋出量的89.42%。在酸性淋滤液作用下,首先被淋出的是存在煤颗粒表面的碳酸盐态和铁锰结合态溴,然后煤基质内部的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溴才被淋出。柱淋滤实验表明,煤中溴在风化过程中,会被酸性雨水淋溶出来进入周围土壤或地表水体,造成周围环境溴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滤实验 赋存形态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中丙酮残留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炳先 裴文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8-479,共2页
关键词 阿莫西林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量 肺炎链球菌 丙酮 测定 溶血性链球菌 青霉素酶
下载PDF
中国煤中溴的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炳先 吴代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9-773,共5页
在测试分析中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5个煤样中溴含量的基础上,从煤的不同成煤年代、不同变质程度以及不同聚煤区等方面分析和考查中国煤中溴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中国煤中溴的含量为0.12-69.66μg/g,因其对数值呈正态分布,故可... 在测试分析中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5个煤样中溴含量的基础上,从煤的不同成煤年代、不同变质程度以及不同聚煤区等方面分析和考查中国煤中溴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中国煤中溴的含量为0.12-69.66μg/g,因其对数值呈正态分布,故可用其几何平均值(7.04μg/g)表征中国煤中溴的含量,该值低于大多数其他国家煤中溴的平均含量,和日本煤中溴的平均值(7.10μg/g)较为接近。按煤中溴的平均值,中国13个省市小于5μg/g;9个省为5-15μg/g;5个省市高于15μg/g。根据煤的变质程度,中国煤中溴含量按照烟煤、无烟煤、褐煤、次烟煤顺序依次下降;根据成煤地质年代,按早石炭纪、新近纪、晚石炭纪、早二叠纪、中侏罗纪、晚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古近纪、中石炭纪依次下降;根据聚煤区,按西北、华北、华南、滇藏和东北聚煤区依次下降。中国煤中溴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单一因素和其没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煤 含量 分布
下载PDF
浮石负载壳聚糖吸附去除水中丙溴磷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炳先 周爱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4-471,共8页
通过浮石负载壳聚糖制备了吸附剂壳聚糖/浮石复合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吸附剂性质,考察了吸附剂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 通过浮石负载壳聚糖制备了吸附剂壳聚糖/浮石复合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吸附剂性质,考察了吸附剂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该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丙溴磷的影响,研究了再生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浮石上的壳聚糖占吸附剂总量的8.69%;在p H值3.0~7.0内,壳聚糖/浮石对丙溴磷的吸附率大于90%;这种吸附剂对丙溴磷的吸附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小,随温度升高而稍微减小。在溶液温度25℃、pH=7.0、丙溴磷浓度40 mg/L、壳聚糖/浮石剂量为0.7 g/L和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条件下,此吸附剂对丙溴磷最大吸附率为93.3%(最大吸附量为53.4 mg/g)。壳聚糖/浮石连续经过3次吸附/再生循环,每次循环对丙溴磷的吸附率下降约12%。可见壳聚糖/浮石通过吸附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农药丙溴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溴磷 壳聚糖/浮石 吸附 去除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炳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0-1062,共3页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原料药中残留的4种有机溶剂(乙醇、丙酮、氯仿和甲苯)的方法。分别选择65℃及30min作为样品在顶空瓶中的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选用RtX-1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分离,氢火焰离...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原料药中残留的4种有机溶剂(乙醇、丙酮、氯仿和甲苯)的方法。分别选择65℃及30min作为样品在顶空瓶中的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选用RtX-1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4种有机溶剂在10min内能完全分离,分离度大于1.5。4种有机溶剂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043-0.114mg·L-1之间。方法用于吡罗昔康原料药样品分析,仅检出残留溶剂乙醇和丙酮。加标回收率在98.1%~101.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吡罗昔康 原料药 有机溶剂
下载PDF
无烟煤中碘燃烧释放和转化行为研究
20
作者 彭炳先 吴代赦 周爱红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1,共7页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研究无烟煤及其不同温度燃烧产物中碘的各种赋存状态;以小型管式炉模拟煤燃烧装置,考察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O_2流量以及通入水蒸气对无烟煤中不同形态碘燃烧释放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无烟煤中碘主要以有机结合...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研究无烟煤及其不同温度燃烧产物中碘的各种赋存状态;以小型管式炉模拟煤燃烧装置,考察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O_2流量以及通入水蒸气对无烟煤中不同形态碘燃烧释放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无烟煤中碘主要以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水溶态形式存在。加热温度对碘释放和转化有明显影响,碘释放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500-900℃是碘释放的主要阶段。其中,700℃以前,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碘大部分释放,小部分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留态碘;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碘主要在700-900℃释放,部分残留态碘在1 100℃前也可释放。无烟煤中碘释放率随燃烧时间延长和O_2流量增大而增大,水蒸气的参与能明显促进碘的释放。在1 100℃、通入水蒸气、O_2流量120 m L/min、燃烧20 min时,93.8%-95.9%碘主要以HI和I_2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燃烧 赋存形态 释放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