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眼视网膜静脉阻塞行对侧眼眼底检查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胤君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于罹患单侧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对侧眼眼底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60例单侧眼视网膜静脉阻塞者,进行双眼眼底检查,观察对侧眼异常改变情况。60例患者中,35例患者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于罹患单侧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对侧眼眼底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60例单侧眼视网膜静脉阻塞者,进行双眼眼底检查,观察对侧眼异常改变情况。60例患者中,35例患者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25例患者采取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并分别于3个月后复诊。结果:共收集60例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者,其中52例健/对侧发现病理性改变,占86.67%;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35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而采取药物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多数对侧眼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单侧眼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柳茜 彭胤君 谭世华 《右江医学》 2018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间接受治疗的96例翼状胬肉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Ⅰ、Ⅱ、Ⅲ三组,其中Ⅰ组为单纯切除,Ⅱ组行合并应用丝裂霉素C(MMC)切除术,Ⅲ组行联合角膜缘干细... 目的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间接受治疗的96例翼状胬肉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Ⅰ、Ⅱ、Ⅲ三组,其中Ⅰ组为单纯切除,Ⅱ组行合并应用丝裂霉素C(MMC)切除术,Ⅲ组行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术,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基础泪液分泌值(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并对术后复发率进行随访比较。结果术后三组基础泪液分泌值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除Ⅰ组外,其余两组的BUT值均较术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个月的OSDI值均升高,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Ⅰ组和Ⅱ组的OSDI值均较Ⅲ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Ⅰ组复发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更理想的治疗手段,预后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术后泪膜泪液的功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泪膜稳定性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柳茜 谭世华 彭胤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3677-3679,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利用改良术式治疗,即改良小切口非... 目的:分析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利用改良术式治疗,即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良好率和眼压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对比,在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过程中,采用改良术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能够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术式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