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CD11b、mCD14和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义堂 秦小菀 +3 位作者 石岩 侯海燕 殷雪 徐会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26例和非休克组4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健康新生儿73例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 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n CD11b、m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0±12.58) MFI、(62.89±7.69) MFI,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86.69±10.98) MFI、(41.27±5.0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8.85±6.27) MFI,明显低于健康组的(54.03±6.15)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CD11b、m 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7.69±11.62) MFI、(67.96±6.18) MFI,明显高于非休克组的(215.74±12.95) MFI、(60.08±8.2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4.99±5.83) MFI,明显低于非休克组的(40.98±6.54)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CD11b、m CD14、mCD86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为0.850、0.804、0.815和0.930,联合检测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结论 外周血n CD11b、m CD14、m CD86检测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且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CD11b 单核细胞CD14 单核细胞CD86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miR-148a-3p HMGB125(OH)D水平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义堂 秦小菀 +7 位作者 石岩 侯海燕 殷雪 李哲 徐会民 刘麦叶 李万桢 宋春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微小RNA-148a-3p(miR-148a-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3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热性惊厥患儿,根据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结局...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微小RNA-148a-3p(miR-148a-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3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热性惊厥患儿,根据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结局是否发生癫痫,分为热性惊厥癫痫组36例和热性惊厥非癫痫组86例,同期选择55例未发生惊厥的呼吸道感染仅发热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的血清miR-148a-3p、HMGB1、25(OH)D水平。收集3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miR-148a-3p、HMGB1、25(OH)D对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作的预测价值。结果热性惊厥癫痫组的血清miR-148a-3p表达量、HMGB1水平高于热性惊厥非癫痫组、对照组[(2.26±0.57)vs(1.71±0.43)vs(1.50±0.38);(7.45±1.87)μg/L vs(6.70±1.58)μg/L vs(5.33±1.29)μg/L;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低于热性惊厥非癫痫组、对照组[(26.83±6.79)μg/L vs(34.24±8.56)μg/L vs(42.16±4.15)μg/L;P<0.05]。惊厥类型、惊厥持续时间、退热后脑电图结果、miR-148a-3p、HMGB1、25(OH)D与癫痫发作存在相关关系(P<0.05)。miR-148a-3p、HMGB1、25(OH)D预测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作的灵敏度为83.33%、77.78%、72.22%,特异度为74.42%、68.60%、63.95%。结论血清miR-148a-3p、HMGB1、25(OH)D水平与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作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癫痫 miR-148a-3p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临床观察
3
作者 徐会民 王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钠片口服,观察组加用镇痉化痰汤化裁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目的:观察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钠片口服,观察组加用镇痉化痰汤化裁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IQ、VIQ、FIQ评分高(P<0.05),血清中Hcy、NSE等含量低(P<0.05)。结论: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对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 小儿 继发性癫痫 镇痉化痰汤化裁方 丙戊酸钠
下载PDF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IL-2 IL-10 IFN-γ表达情况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义堂 王中晓 +6 位作者 张伟东 吕亚洲 李哲 李爽 石岩 徐荣燕 徐会民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重症组,按1∶1比例选...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重症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收治的非重症肺炎患儿72例作为普通组,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血测定3组研究对象IL-2、IL-10、IFN-γ水平。重症组、普通组入院后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肺部感染严重程度,重症组测定入院第1、3、7天IL-2、IL-10、IFN-γ的变化;并按4周治疗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以上参数的差异,分析各指标预测重症肺炎近期不良预后的价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重症肺炎患儿血清IL-2、IL-10、IFN-γ与CPIS评分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普通组患儿血IL-2、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IL-2、IFN-γ水平高于普通组,IL-10低于普通组(P<0.05),入院时CPIS评分[(6.78±1.45)分]高于普通组[(4.26±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7天好转组与无效组IL-2、IFN-γ均较入院时降低,IL-10较入院时上升,存在时间效应(P<0.05);重症肺炎好转组入院不同时间IL-2、IFN-γ低于无效组,存在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IL-10高于无效组,存在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IL-2预测重症肺炎近期预后效能最高,截断值为51.33 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0%、66.15%;其次为IL-10,截断值为12.89 pg/mL,AUC为0.808,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1.43%、86.1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2、IFN-γ均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573、0.414,P<0.05),IL-10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r=-0.505,P<0.05)。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血IL-2、IFN-γ异常上调,IL-10异常降低,与患儿近期疗效密切相关;且其中IL-2、IL-10预测重症肺炎患儿近期预后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预后
下载PDF
小儿热速清颗粒辅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会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0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辅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消...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辅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都降低,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辅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小儿热速清颗粒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统计工作小议
6
作者 徐会民 《老区建设》 1993年第1期24-24,共1页
统计报表是各级、各部门利用数表的方式客观实在地反映本部门、本地区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进展情况,为领导部门实行项目宏观控制、微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
关键词 统计报表 统计工作 微观决策 宏观控制 领导部门 比例控制 自筹资金 统计方法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品 徐会民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SB)的影响。方法:将118例NHB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采用布拉酵母联合光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SB)的影响。方法:将118例NHB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采用布拉酵母联合光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1%vs 89.83%);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SB、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黄疸消失时间、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NHB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TSB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总胆红素 NBNA 评分
下载PDF
两点吊整立杆塔抱杆参数优化方案研究
8
作者 戴永志 徐会民 《吉林电力》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针对整立杆塔的抱杆布置参数优化问题,研究了单纯形法吊装。以杆塔根部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固定钢丝绳受力为目标函数确定吊点位置。经过3个两点吊装方案比较,确定了最优组合两点吊装方案,即两吊点位置分别为9.824 m和20.806 m... 针对整立杆塔的抱杆布置参数优化问题,研究了单纯形法吊装。以杆塔根部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固定钢丝绳受力为目标函数确定吊点位置。经过3个两点吊装方案比较,确定了最优组合两点吊装方案,即两吊点位置分别为9.824 m和20.806 m,抱杆的长度为17.454 m,抱杆初始倾角为57.581,°抱杆失效角为66,°固定钢丝绳长31.675 m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单纯形法 整立杆塔 抱杆参数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相关标志物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品 惠晓君 +3 位作者 张靖 冯园 徐会民 郭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1979-1982,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相关标志物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9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90例存活组和9例死亡组患儿白...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相关标志物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9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90例存活组和9例死亡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48 h NLR、NLR变化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PCIS、PRISMⅢ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NLR、NLR变化率、MPV、PDW对患者的28 d全因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水平及PRISMⅢ分数均较存活组升高,PCIS分数降低(P<0.05)。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与PRISMⅢ分数成正相关性(r值为0.117~0.265,P<0.05);而48 h NLR、NLR变化率与PCIS分数成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23、-0.342,P<0.05)。各指标评价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MPV、48 h NLR、PRISMⅢ分数、PCIS分数、PDW、NLR变化率。结论MPV和48 h NLR可能是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患儿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容积指数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