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MoRe/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
1
作者 郭效博 江文夺 +3 位作者 侯文彪 赵平 徐俊明 刘朋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3种商用催化剂,NiMoRe/HZSM-5中金属Ni具有较小颗粒,且分散均匀,BET比表面积(S_(BET))更大,为239.1 m^(2)/g,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度260℃、0.3 g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4 h、初始H 2压力3 MPa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和烷烃选择性均为100%,且催化剂稳定性较佳,第5次循环原料转化率仍高达96.1%,加氢脱氧(HDO)反应的选择性(S HDO/DCO),即HDO反应与脱羧脱羰(DCO)反应的比值由1.2降至0.56。将催化剂NiMoRe/HZSM-5用于脂肪酸甲酯无溶剂条件下的加氢脱氧反应放大实验后进行中试,采用2.8 L固定床对25 kg脂肪酸甲酯进行连续加氢性能评价,经过15循环后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中试 加氢脱氧 烃基生物柴油
下载PDF
Ni-Fe合金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硬脂酸加氢脱氧性能
2
作者 郭效博 王玮 +3 位作者 赵佳平 徐俊明 赵平 刘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15-2325,共11页
以油脂为原料通过加氢脱氧方式制备烃基生物柴油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在烃基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为降低油脂加氢脱氧过程中碳原子的损失,制备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至关重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Fe双金... 以油脂为原料通过加氢脱氧方式制备烃基生物柴油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在烃基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为降低油脂加氢脱氧过程中碳原子的损失,制备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至关重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Fe双金属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硬脂酸加氢脱氧反应;采用XRD、TEM、HRTEM、XPS、NH_(3)-TPD、H_(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探索了制备条件及金属Fe的加入对Ni基催化剂理化特性及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还原、10%Ni金属负载量、Ni/Fe质量比=3∶1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加氢脱氧性能,Fe的加入与Ni形成了FeNi_(3)合金,Ni和Fe金属的内部相互作用还促进了Ni-Fe团簇的高分散性和形成了较小的粒径尺寸。此外,FeNi_(3)合金的形成还降低了Fe、Ni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升了Fe、Ni催化剂的中等酸活性和总酸度,这促进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初始H_(2)压力、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硬脂酸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得出260℃、3.0 MPa、4 h、0.02 g催化剂用量为最优加氢脱氧反应条件,催化剂在该条件下实现催化硬脂酸加氢脱氧反应100%转化率和较高C_(18)选择性(93.5%)。最后,通过与商业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对比,表明该催化剂在反应活性及C_(18)选择性方面均存在显著优势。这项研究为下一步油脂原料的选择性加氢脱氧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合金催化剂 加氢脱氧 C_(18)选择性 烃基生物柴油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行波法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被引量:23
3
作者 徐俊明 汪芳宗 +1 位作者 尹星 夏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2,105,共6页
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的故障暂态行波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准确提取行波波头信号,是行波法故障定位的关键。将Hilbert-Huang变换这一非平稳信号处理工具应用于故障行波波头的检测,实现故障定位。利用GPS同步采集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的故障暂态行波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准确提取行波波头信号,是行波法故障定位的关键。将Hilbert-Huang变换这一非平稳信号处理工具应用于故障行波波头的检测,实现故障定位。利用GPS同步采集输电线路双端故障前后一段时间的电流数据,对其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将得到的高频模态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相应的时间-频率谱图。时频图上的频率突变时刻即为行波波头的到达时刻。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捕捉行波波头的到达时刻,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故障定位 HILBERT-HUANG变换 GPS 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中各成分的精制与应用(英文)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吕微 高一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质热解油精制方法。通过将生物质热解油加水预分离,得到水溶性组分和非水溶性组分分别加以利用。水溶性组分通过反应精馏的方法得到混合酯类化合物,收率21%(以生物原油计算)。非水溶性组分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加工利用... 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质热解油精制方法。通过将生物质热解油加水预分离,得到水溶性组分和非水溶性组分分别加以利用。水溶性组分通过反应精馏的方法得到混合酯类化合物,收率21%(以生物原油计算)。非水溶性组分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加工利用:1)替代苯酚合成热塑性酚醛树脂,通过DSC性能分析,所合成的树脂满足常规树脂的应用要求;2)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高品位液体燃料油,通过GC-MS分析,非水溶性组分中的羧基和酚羟基转化为相应的酯和醚类化合物,降低了生物油的酸性、提高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热解 精制 反应精馏 热塑性树脂
下载PDF
反应精馏催化改性生物质热解油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孙云娟 卢言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以生物热解油和乙醇为原料,在固体酸催化作用下,首次采用氧化预处理和反应精馏的方法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了催化改性。对SO_4^(2-)/M_xO_y系列的固体酸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其中SO_4^(2-)/ZrO_2具有较高的活性。改性所得两种改性油与原... 以生物热解油和乙醇为原料,在固体酸催化作用下,首次采用氧化预处理和反应精馏的方法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了催化改性。对SO_4^(2-)/M_xO_y系列的固体酸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其中SO_4^(2-)/ZrO_2具有较高的活性。改性所得两种改性油与原料油相比在各方面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经过GC和FT-IR分析,轻油主要成分是原料油中的轻组分所转化的酯类化合物,重油主要是原料油中不溶于水且沸点较高的成分。两种改性油都具有较高的储存稳定性,在平均温度20℃以上的环境下不避光储存3个月各项性能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热解 精制 氧化预处理 反应精馏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反应精馏催化改性生物质裂解油 被引量:9
6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孙云娟 卢言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以含锆介孔分子筛(SO42-/Zr-MCM-41)为酸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了催化改性。通过XRD、N2吸附脱附及FT-IR表征了介孔分子筛的孔结构和表面基团。对生物油改性的较佳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较佳的催化剂用量为生物... 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以含锆介孔分子筛(SO42-/Zr-MCM-41)为酸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了催化改性。通过XRD、N2吸附脱附及FT-IR表征了介孔分子筛的孔结构和表面基团。对生物油改性的较佳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较佳的催化剂用量为生物油质量的4%,生物油、乙醇及过氧化氢水溶液(30%)的质量比为1∶0.5∶0.4,回流比1∶6。在上述条件下,轻油收率21.4%(以生物油计)。改性所得两种改性油与原料油相比,含水量由33%分别降至0.5%和5.0%,黏度由18.5mm2/s分别降至0.46mm2/s和3.65mm2/s(30℃),pH值由2.82分别提升至7.06和5.35,热值由14.3MJ/kg分别提升至21.5MJ/kg和24.5MJ/kg。经过GPC、FT-IR和1H NMR分析,轻油主要成分是原料油中的轻组分所转化的酯类化合物,重油主要是原料油中难挥发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生物质 热解 生物油 精制 反应精馏
下载PDF
甘油三酯裂解制备可再生液体燃料油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陈洁 卢言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2,共5页
以碳酸钠为碱性催化剂,采用TG、DTG、DSC分析确定大豆油为原料的裂解特性。通过对四种典型裂解产物的跟踪测定,确证碱性催化剂能够改变大豆油裂解时的反应历程。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温度在400℃~500℃,热解方式为快速热解。采用自行研制... 以碳酸钠为碱性催化剂,采用TG、DTG、DSC分析确定大豆油为原料的裂解特性。通过对四种典型裂解产物的跟踪测定,确证碱性催化剂能够改变大豆油裂解时的反应历程。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温度在400℃~500℃,热解方式为快速热解。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滴流床反应器催化裂解大豆油。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裂解性能,发现碱性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羧能力。在较佳催化裂解工艺条件下,所得燃料油酸值较低(30 mg KOH/g)。通过FT-IR、GC-MS以及燃料性能的分析,其组分和成分与0号柴油相似,热值43 M J/kg,黏度2.6 mm2/s,密度0.84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裂解 碱催化剂 滴流床
下载PDF
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可再生液体燃料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徐俊明 肖国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蒋剑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6-1460,共5页
生物柴油是重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但其在制备方法及自身燃料性质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出现的热化学方法提供了较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质柴油新方法。重点介绍了直接热解、催化热裂解两种转化方式... 生物柴油是重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但其在制备方法及自身燃料性质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出现的热化学方法提供了较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质柴油新方法。重点介绍了直接热解、催化热裂解两种转化方式的现状及特点,并探讨了热化学转化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对催化裂解过程所用不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及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目前油脂裂解过程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柴油 热化学
下载PDF
六柱支撑式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结构及工作原理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俊明 谭辅清 +1 位作者 巨峰 安百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六柱支撑式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的基本结构及特点,支架高支护阻力,有利于控制顶板的初始下沉,保证充填空间;增设的压实机构对充填物料施加的压实力,提高了其密实度和接顶率,增强了充填体抗压力学性能。提出充填支架与... 本文介绍了六柱支撑式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的基本结构及特点,支架高支护阻力,有利于控制顶板的初始下沉,保证充填空间;增设的压实机构对充填物料施加的压实力,提高了其密实度和接顶率,增强了充填体抗压力学性能。提出充填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是由“顶板-支架-底板,煤壁-支架-充填”共同组成,并以此建立支架与围岩的作用力学模型,分析了到达理想充填效果时,支架最大集度载荷和各立柱受力情况。论述了六柱式充填支架基本移架方式及移架过程中其结构受力特征,建议对于不同条件,应选择合理的移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采煤 六柱支撑式液压支架 受力分析 移架方式
下载PDF
高酸价油脂快速热裂解制备生物燃油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俊明 肖国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蒋剑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以高酸价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快速热解工艺制备生物燃料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00℃,给料速率50~60g/h的条件下,燃料油收率稳定在77%~78%。通过对热解油的催化酯化反应,热解油中的羧酸组分显著降低,所得酯化燃油具有较好的燃料性能(粘... 以高酸价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快速热解工艺制备生物燃料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00℃,给料速率50~60g/h的条件下,燃料油收率稳定在77%~78%。通过对热解油的催化酯化反应,热解油中的羧酸组分显著降低,所得酯化燃油具有较好的燃料性能(粘度3.26mm^2/s,密度0.85g/cm^3,冷凝点-10℃,冷滤点-5℃,热值为41.3kJ/g)。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液体产物,表明热解产物中含有烃类、醛类、酮以及羧酸酯等组分,碳链长度主要分布在C10~C18,烃类含量约占50%。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快速热解的方式可有效避免热解过程中二次反应的发生,减少芳香族、异构化产物的生成,提高燃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废弃油脂 热解 酯化
原文传递
关于图的容错直径和宽直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俊明 谢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容错直径和宽直径是度量网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参数 .对任何k连通图 ,它的容错直径Dk 不超过宽直径dk.论文证明d2 ≤max (d1- 1 ) (D2 - 12 d1- 1 ) +1 ,D2 +1 ;给出d1=2时d2 =D2 +1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d2 =3或d2 =4且达到d2
关键词 连通度 容错直径 宽直径 网络 可靠性 有效性 连通图 图论
下载PDF
合成抗氧剂中酯交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俊明 刘福胜 于世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7,共3页
综述了抗氧剂合成中所用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对5种重要的催化剂(包括钛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烷基锡化合物以及烷氧基铝)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比较,指出单烷基锡类和烷醇铝是性能较优越和应用前景较好的催化剂。
关键词 催化剂 抗氧剂 研究进展 合成 碱土金属化合物 碱金属化合物 酯交换反应 钛化合物 烷氧基铝 锡化合物 优缺点 烷基锡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精制改性用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孙云娟 陈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质热解油的精制改性中所用固体酸催化剂,包括SO42-/MxOy以及分子筛两大类,对其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目前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生物质热解油提质方法主要是催化裂解和催化酯化。根据生物油中化学组成的...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质热解油的精制改性中所用固体酸催化剂,包括SO42-/MxOy以及分子筛两大类,对其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目前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生物质热解油提质方法主要是催化裂解和催化酯化。根据生物油中化学组成的特点,将极性基团(羧基、醛基)转化为稳定的非极性基团(酯基、缩醛)的化学改性方法是生物油改性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生物油 固体酸 催化剂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等价采高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俊明 张吉雄 +1 位作者 周楠 张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原理及等价采高模型,分析了等价采高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得出等价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充填前顶板下沉量、欠接顶量及充填体剩余压实度;通过选择合... 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原理及等价采高模型,分析了等价采高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得出等价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充填前顶板下沉量、欠接顶量及充填体剩余压实度;通过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优化设备技术参数、优化充填采煤工艺及规范人员操作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各因素对固体充填采煤等价采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采煤 等价采高 顶板下沉 欠接顶量 剩余压实度
下载PDF
改性生物质热解油的组成及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孙云娟 陈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256,共4页
针对影响生物质热解油性质的主要官能团,以苄基氯为改性剂,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热解油中的羧酸基团和酚羟基转化为酯类、醚类化合物。由于亲水基团转化为疏水性基团,改性后的生物油与原料油相比,具有明显的疏水性质,显著降低了含... 针对影响生物质热解油性质的主要官能团,以苄基氯为改性剂,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热解油中的羧酸基团和酚羟基转化为酯类、醚类化合物。由于亲水基团转化为疏水性基团,改性后的生物油与原料油相比,具有明显的疏水性质,显著降低了含水量(由33.00%降至0.83%);由于影响pH值的羧基转化为酯基,pH值由2.82提升至5.72;基团的转化还降低了含氧量,提高了热值(由14.3MJ/kg提升至31.7MJ/kg)。经过GC-MS、FT-IR分析,原油中羧酸和酚类化合物大部分转化为相应的酯化产物和醚化产物。结合分析结果,探讨了改性过程的反应机理及副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生物油 精制 反应
下载PDF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及产物提质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俊明 戴伟娣 +1 位作者 许玉 蒋剑春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43-48,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快速热解装置及其优缺点,探讨了生物油在提质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物油精炼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质 快速热解 提质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物油脂精炼制备柴油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陈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综述了以甘油三酯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精练新方法。重点介绍了脂肪酶催化、催化热裂解、催化加氢3种途径的特点和现状:其中脂肪酶催化是制备生物柴油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是目前最有产业化前景的制备技术;而催化热裂解、催化加氢目前尚在... 综述了以甘油三酯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精练新方法。重点介绍了脂肪酶催化、催化热裂解、催化加氢3种途径的特点和现状:其中脂肪酶催化是制备生物柴油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是目前最有产业化前景的制备技术;而催化热裂解、催化加氢目前尚在研究阶段,这两种制备方法所得到的燃料油性能较好,与化石燃料油组成及燃料性质接近。同时指出了3种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3种生物质柴油制备方法各自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柴油 精炼
下载PDF
关于de Bruijn图中限长路的注记(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俊明 陶颖峰 徐克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Imase等人证明了 :对于deBruijn有向图B(d ,k)中任何两个不同的顶点x和y ,存在d- 1条内点不交且长度都不超过k+ 1的 (x ,y)路 .但证明很长而且包含许多令人厌烦的验证 .
关键词 限长路 Menger定理 DE BRUIJN有向图 顶点 内点 图论
下载PDF
7类新的2紧优双环网无限族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俊明 尹治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本文获得 7类新的
关键词 互连网 几乎紧优 网络拓扑结构 图论模型
下载PDF
一种无需线路参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俊明 汪芳宗 +1 位作者 夏沛 王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4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故障时正、负序网络中各自电压、电流间的关系,导出了故障定位方程。无需线路参数,只需借助GPS实现同步采集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数据,并作相关处理,即可实现故障定位。与传统方法相比,... 提出了一种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故障时正、负序网络中各自电压、电流间的关系,导出了故障定位方程。无需线路参数,只需借助GPS实现同步采集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数据,并作相关处理,即可实现故障定位。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不受线路参数变化、故障发生地点环境以及故障过度电阻等的干扰,实现简单、灵活,实用性更强。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做了大量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GPS 同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