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实验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保志娟 周桂夙 +2 位作者 徐俊驹 丁金玲 王娜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64-167,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烟草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是烟草专业的核心专业实践课程。为了切实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培养目标,文章分析了现行模式下烟草化学成分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烟草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是烟草专业的核心专业实践课程。为了切实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培养目标,文章分析了现行模式下烟草化学成分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思政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从而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实验 人才培养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滇黄精炮制品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光达 赵红梅 +5 位作者 帅放文 平措绕吉 海梅荣 李振杰 张玲 徐俊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滇黄精炮制品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黄精炮制品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鉴定到6种甾体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滇黄精炮制品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黄精炮制品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鉴定到6种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balanoinvolin(1)、3β-hydroxystigmasta-5,22-dien-7-one(2)、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3)、6′-O-棕榈酰-β-胡萝卜苷(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化学成分 甾体类化合物
下载PDF
玫瑰提取物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安皓南 张凤梅 +4 位作者 李振杰 桑应华 刘春波 张玲 徐俊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63-568,共6页
对玫瑰花特征香气组分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为卷烟加香工艺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利用95%乙醇对玫瑰花进行渗漉提取,以卷烟感官质量评价为导向,采用大孔树脂和凝胶色谱等技术制备玫瑰花特征香气组分,并应用于烟丝加香,结... 对玫瑰花特征香气组分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为卷烟加香工艺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利用95%乙醇对玫瑰花进行渗漉提取,以卷烟感官质量评价为导向,采用大孔树脂和凝胶色谱等技术制备玫瑰花特征香气组分,并应用于烟丝加香,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相对香气活力值(ROAV)分析关键香气成分.大孔树脂30%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且能较好地改善卷烟香气、协调风格;玫瑰主要香韵组分中含有香叶基丙酮、苯乙醇、5-羟甲基糠醛等清甜香及花香特征香气成分.玫瑰辅香包括β-紫罗兰酮、棕榈酸等木香、酯香香韵特征成分.玫瑰花的特征香气是以清甜香和花香为主,同时辅以木香和酯香;玫瑰特征风味组分应用到烟丝加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使卷烟的抽吸口感得到明显改善,并凸显卷烟的清甜香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卷烟加香 感官评价 香韵特征 相对香气活力值
下载PDF
云南烤烟KRK26特征香气分析
4
作者 张美芬 桑应华 +5 位作者 赵红梅 安皓南 吕芬 赵正雄 李振杰 徐俊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3-979,共7页
【目的】探究烤烟品种KRK26香韵风格,分析其重要致香成分及内在关系,为开发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感官辅助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分离筛选出关键香韵特征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 【目的】探究烤烟品种KRK26香韵风格,分析其重要致香成分及内在关系,为开发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感官辅助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分离筛选出关键香韵特征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确定特征组分的重要致香成分,并结合相对香气活力值进行关键香气成分分析。【结果】感官辅助GPC分离得到5个(F2~F6)具有明显香韵特征的组分,其中,F2~F3清香香韵明显,F5~F6则呈焦甜香香韵。F2组分香韵特征以清甜香为主,辅以豆香,关键香气成分为金合欢醇和对甲基苯乙酮;F3组分带有强烈的清香,伴有花香和干草香韵,关键香气成分为金合欢醇和α-亚麻酸;F4组分以浓烈的花香和果香为主,底部有浓烈干草香香韵,关键香气成分为(+)-柠檬烯、柠檬醛、茄酮和香叶醇等;F5组分以苯乙酸带有的蜜甜香为主,辅以轻微焦甜香香韵;F6则具有强烈的焦甜香香韵,关键香气成分为麦芽酚和5-羟甲基糠醛等。【结论】KRK26香气风格以清香和焦甜香香韵为主,辅以花香和果香等香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KRK26 凝胶渗透色谱 感官评价 香韵特征 相对香气活力值
下载PDF
“大柳叶”旱烟特征致香成分研究
5
作者 张玲 赵英良 +5 位作者 桑应华 谢志强 赵红梅 徐俊驹 刘亚宾 杨洪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695-700,共6页
对“大柳叶”旱烟特征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旱烟烟叶香味物质栽培技术及卷烟加工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于感官评价,采用感官辅助凝胶色谱(GPC)分离“大柳叶”旱烟烟叶的浸膏,得到不同香韵组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分析各组... 对“大柳叶”旱烟特征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旱烟烟叶香味物质栽培技术及卷烟加工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于感官评价,采用感官辅助凝胶色谱(GPC)分离“大柳叶”旱烟烟叶的浸膏,得到不同香韵组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分析各组分的香气成分,结合相对香气活力值(ROAV)进行关键香气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GPC分离烟叶浸膏得到了9个(F1~F9)组分,其中F2~F8具有明显香韵特征,具有明显香韵特征的组分可按清香,甜香,花香,酒香,酸香,干草香进行香韵特征区分,能较好的反映“大柳叶”旱烟不同的香韵特征,且各组分的关键致香成分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吻合.旱烟“大柳叶”香气风格以清香香韵为主,辅以酸香、花香、蜜甜香等香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烟 感官辅助凝胶色谱(GPC) ROAV 香韵特征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密花石豆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俊驹 虞泓 陈业高 《云南化工》 CAS 2005年第1期11-13,23,共4页
密花石豆兰全草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LH-20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得 4个化合物。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3 ', 4 ''-二羟基-3 '', 5 '-二甲氧基联苄 (1, gigantol); 3 ', 3 ''-... 密花石豆兰全草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LH-20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得 4个化合物。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3 ', 4 ''-二羟基-3 '', 5 '-二甲氧基联苄 (1, gigantol); 3 ', 3 ''-二羟基 -5 '-甲氧基联苄(2, batatasinIII); 7-羟基-2-甲氧基 -1, 4 -菲醌 (3, densiflorolB)和 2, 5 -二羟基 -4 -甲氧基菲 ( 4,moscatin)。化合物 3和 4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和 2首次从密花石豆兰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 甲氧基 联苄 全草 化学成分 分离 LH 二羟基 化合物 菲醌
下载PDF
石豆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业高 徐俊驹 +1 位作者 高芳 陈娅萍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石豆兰属植物由于近年来同科石斛属植物的过度采挖,而作为名贵中药石斛类药材使用。为了解其化学成分及能否替代石斛,对石豆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从石豆兰属植物一共分得化合物60多个,包括菲类、... 石豆兰属植物由于近年来同科石斛属植物的过度采挖,而作为名贵中药石斛类药材使用。为了解其化学成分及能否替代石斛,对石豆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从石豆兰属植物一共分得化合物60多个,包括菲类、联苄、苯丙素、黄酮、甾体和挥发性成分等结构类型。药理实验表明,广东石豆兰具有抗肿瘤作用。开展国产石豆兰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豆兰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小燕 薛咏梅 +2 位作者 徐俊驹 何承刚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2-597,共6页
本文报道云南产山姜属植物节鞭山姜(Alpinia conchigera Griffith)和宽唇山姜(A.platychilus K.Schu-mann)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的根茎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分别进行分离测定... 本文报道云南产山姜属植物节鞭山姜(Alpinia conchigera Griffith)和宽唇山姜(A.platychilus K.Schu-mann)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的根茎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分别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其中从节鞭山姜中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19.071%)、3-甲基-1H-吲唑(12.233%)、β-石竹烯(8.902%)、β-蒎烯(5.679%)、(1E,6E,8S)-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葵二烯(2.624%)、3-(4-乙酸苯酚酯基)-1-丙烯(2.473%)、β-榄香烯(2.399%)、萎叶酚(2.353%)、β-没药烯(1.790%)、(1R)-(+)-α蒎烯(1.406%)、α-人参烯(1.165%)、δ-榄香烯(1.135%);从宽唇山姜中鉴定出了15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肉桂酸甲酯(77.715%)、β-蒎烯(3.494%)、(1R)-(+)-α蒎烯(3.361%)、1-环丙烯基苯(2.666%)、环[3.1.0]-4-甲基-1-异丙基-2-己烯(2.542%)、α-水芹烯(2.442%)、吲哚(1.459%)。并且这两种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和质量分数差异显著,仅(1R)-(+)-α蒎烯、β-蒎烯、桉叶油醇、金合欢烯等4种成分为共有成分,分别占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花挥发油总量的26.26%和6.97%。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这两种植物释香机理的阐明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鞭山姜 宽唇山姜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云南干巴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3 位作者 翁瑞旋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1-574,共4页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1(4),(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5),β-sitosterol(6),ethyl p-hydroxybenzoate(7);其中,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菌属 干巴菌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云南药用植物束花石斛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小玲 徐俊驹 +2 位作者 陈丽君 李双 李玉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5,20,共3页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束花石斛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束花石斛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束花石斛的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0.39,0.27,0.40 mg/mL.结论各提取部...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束花石斛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束花石斛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束花石斛的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0.39,0.27,0.40 mg/mL.结论各提取部分均比芦丁(IC50=0.063 mg/mL)抗氧化活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花石斛 药用植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节鞭山姜酚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红梅 徐俊驹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8-471,共4页
为了研究节鞭山姜(Alpinia conchigera)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节鞭山姜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7个酚性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反式对羟基桂皮醛(3)、(E)-p-co... 为了研究节鞭山姜(Alpinia conchigera)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节鞭山姜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7个酚性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反式对羟基桂皮醛(3)、(E)-p-coumaryl alcoholγ-O-methyl ether(4)、E-p-coumaryl alcohol ethyl ether(5)、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6)、1-(4-羟基-3-甲氧基)-苯-1,2,3-丙三醇(7)。其中化合物1,3,4,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节鞭山姜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科 节鞭山姜 酚性成分
下载PDF
云南鼓槌石斛提取物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文小玲 王娅娟 +3 位作者 徐俊驹 张君 张凯丽 李玉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95%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五种粗提物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云南鼓槌石斛五种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鼓槌石斛乙酸乙酯粗提物的自... 目的研究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95%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五种粗提物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云南鼓槌石斛五种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鼓槌石斛乙酸乙酯粗提物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最显著,其IC50为0.12 mg/m L.结论鼓槌石斛提取物在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槌石斛 药用植物 自由基清除活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滇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小燕 史小波 +2 位作者 徐俊驹 何承刚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7-610,共4页
为了研究滇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滇姜花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 为了研究滇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滇姜花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了29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2E,6E)-3,7,11-三甲基-9-苯磺酰-2,6,10-十二烷基三烯-1-醇、(1R)-(+)-α-蒎烯、莰烯、桧烯、乙酸1,7,7-三甲基二环[2.2.1]-2-庚酯、α-石竹烯、(E)-β-金合欢烯、2-茨醇,其含量分别为20.636%,5.913%,4.128%,3.964%,2.046%,1.786%,1.737%,1.568%。这些成分可能是滇姜花的主要释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姜花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下载PDF
云南长序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4 位作者 张中 杨晓琳 吴荷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5-1148,共4页
为研究长序荆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长序荆中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3’,5-dihydroxy-3,4’,7-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4’,6,7-trimethoxyflavone(2),4’,5,7-trihydroxyflavanone... 为研究长序荆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长序荆中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3’,5-dihydroxy-3,4’,7-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4’,6,7-trimethoxyflavone(2),4’,5,7-trihydroxyflavanone(3),kaempferol(4),luteolin(5),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vitexin(7),isovitexin(8),daucosterol(9),β-谷甾醇(10),豆甾醇(11)。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长序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酸碱预处理对杂交狼尾草还原糖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红梅 徐俊驹 +5 位作者 赵艳 杨姝 杨扬 李泽 罗子标 秦向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16-17,47,共3页
[目的]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浓度酸碱预处理对杂交狼尾草还原糖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采用固态化学预处理方法。[结果]6%乙酸预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可达13.86%,然而乙酸预处理后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比其他酸要低。尿素预处理后还原糖... [目的]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浓度酸碱预处理对杂交狼尾草还原糖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采用固态化学预处理方法。[结果]6%乙酸预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可达13.86%,然而乙酸预处理后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比其他酸要低。尿素预处理后还原糖得率在4%和8%浓度最多,为20.02%。4%尿素预处理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多,达21.59%。[结论]酸碱预处理后杂交狼尾草的还原糖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要比预处理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杂交狼尾草 还原糖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茉莉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海娟 徐俊驹 +1 位作者 于丽丽 陈业高 《云南化工》 CAS 2004年第6期15-17,22,共4页
茉莉主要含有裂环环烯醚萜和挥发性香味成分如芳樟醇、苯甲醇及其酯类等,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镇静、催眠、抗菌等。为促进茉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本文对其化学和药理研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药理研究 镇静 催眠 药理活性 环烯醚萜 抗菌 促进 茉莉 利用 香味成分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亚萍 李玉鹏 +1 位作者 何承刚 徐俊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4-87,共4页
实践和探索留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从教材的选择、任课教师的准备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为留学生教学提供参考。建立了留学生的实验教学方法,修改了实验教材,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留学生教育
下载PDF
石菖蒲不同萃取部位抗运动性疲劳的体内活性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梅菊 谭宁华 +3 位作者 陈斌 陈筱春 曾广智 徐俊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对石菖蒲进行划段分析其体内抗运动性疲劳作用,为进一步开展石菖蒲抗运动性疲劳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有益的依据.将7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Ⅰ)、运动组(Ⅱ)、挥发油组(Ⅲ)、乙酸乙酯提取物组(Ⅳ)、正丁醇提取物组(Ⅴ)、正丁醇萃余物... 对石菖蒲进行划段分析其体内抗运动性疲劳作用,为进一步开展石菖蒲抗运动性疲劳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有益的依据.将7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Ⅰ)、运动组(Ⅱ)、挥发油组(Ⅲ)、乙酸乙酯提取物组(Ⅳ)、正丁醇提取物组(Ⅴ)、正丁醇萃余物组(Ⅵ)和水煎液组(Ⅶ),观察石菖蒲不同萃取部位对4周递增大强度负荷运动小鼠体重、食欲等疲劳相关症状和体征及力竭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第4周末Ⅱ组和Ⅳ组小鼠活动减少,毛发枯萎,无光泽,有的小鼠出现大片脱毛现象,食欲减少,神疲乏力,体重明显降低;Ⅲ、Ⅴ、Ⅵ和Ⅶ组小鼠上述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体重持续增长;Ⅲ、Ⅳ、Ⅴ、Ⅵ和Ⅶ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均比Ⅱ组长,P<0.05,P<0.01.Ⅲ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Ⅳ、Ⅴ;但比Ⅵ和Ⅶ组短,P<0.05,P<0.01.Ⅳ和Ⅴ组,Ⅵ和Ⅶ组之间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石菖蒲挥发油、正丁醇萃取物、正丁醇萃余物和水煎液能明显推迟运动性疲劳相关症状的发生和提高小鼠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疲劳 运动
下载PDF
MBBS留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亚萍 李美红 +2 位作者 徐俊驹 杨晓琳 李玉鹏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医学教育的发展逐步国际化,全国各医学院校开展了留学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MBBS留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和微型化教学,旨在培养留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绿色化 微型化
原文传递
云南勾儿茶化学成分研究
20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4 位作者 陶永生 吴荷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5-739,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勾儿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勾儿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勾儿茶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sitosterol(1),syringaldehyde(2)... 【目的】研究云南勾儿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勾儿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勾儿茶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sitosterol(1),syringaldehyde(2),emodin(3),naringenin(4),2-acetyl-1,8-dihydroxy-6-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5),quercetin(6),pinoresinol(7),(+)-catechin(8),syringaresinol(9),daucosterol(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儿茶属 云南勾儿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