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镱原子光钟绝对频率测量及相关跃迁研究的进展
1
作者 齐启超 金涛韫 +2 位作者 彭成权 孙常越 徐信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共15页
光学原子钟的稳定度和不确定度都已全面进入小数10-18量级,是目前最精密的时间频率测量工具之一。光学原子钟已在精密测量和基础物理研究等尖端科研领域展现出潜力,并有望重新定义时间单位“秒”。镱原子光钟因其独特的能级优势而成为... 光学原子钟的稳定度和不确定度都已全面进入小数10-18量级,是目前最精密的时间频率测量工具之一。光学原子钟已在精密测量和基础物理研究等尖端科研领域展现出潜力,并有望重新定义时间单位“秒”。镱原子光钟因其独特的能级优势而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发展最成熟、研究最广泛的光钟之一。镱原子钟跃迁的绝对频率测量和镱原子相关跃迁光谱的精密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冷镱原子光钟的钟跃迁6s 21 S 0-6s6p 3P 0能级绝对频率测量的国内外进展,并介绍以7.3×10^(-16)的不确定度测量镱原子钟跃迁绝对频率的实验,测量值为518295836590863.30±0.38 Hz。综述了利用已完成绝对频率测量的镱原子光钟为基准,对镱原子的649,770和1389 nm抽运光的对应跃迁绝对频率进行精密测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镱原子 光学原子钟 绝对频率测量 精密光谱 精密测量
原文传递
基于GPS共视法的原子频标远程校准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胥婕 +1 位作者 董莲 徐信业 《上海计量测试》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基于GPS共视法远程校准原理,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之间搭建了GPS共视比对远程校准系统。利用该系统为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的铷原子频率标准装置提供远程校准服务。基于30 d CGGTT... 基于GPS共视法远程校准原理,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之间搭建了GPS共视比对远程校准系统。利用该系统为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的铷原子频率标准装置提供远程校准服务。基于30 d CGGTTS标准格式文件的实验数据和所编制的数据分析软件,分别计算出铷原子频率标准的相对频率偏差、相对频率准确度、频率日漂移率和日稳定度。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参数满足技术规范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该GPS共视比对远程校准系统具备正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点,能够为铷原子频率标准装置提供可行的远程量值溯源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原子频率标准 GPS共视法 时间频率
下载PDF
改善葡萄糖酶传感器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徐信业 陈茂定 +3 位作者 宋时瑞 吴雪昌 朱晓平 曾云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333-335,共3页
首先介绍了一种葡萄糖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及相应的工作系统,然后对影响此传感器性能的诸因素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最后还提出了改善传感器整体性能的一些具体措施,并期望采取了这些措施后能使葡萄糖酶传感器更富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葡萄糖酶传感器 固定化酶膜 氧电极 酶活力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葡萄糖酶传感器的探索研究
4
作者 左小明 吴雪昌 +1 位作者 曾云中 徐信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共3页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与辣根过氧化物酶(POD)用戊二醛共固定在半透膜上,以此作为生杨敏感元件制成传感器,在pH6.0,温度30℃,外加搅拌的条件下,对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线性测定范围及使用寿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与辣根过氧化物酶(POD)用戊二醛共固定在半透膜上,以此作为生杨敏感元件制成传感器,在pH6.0,温度30℃,外加搅拌的条件下,对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线性测定范围及使用寿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酶膜的平均响应时间为2.5min,线性测定范围达0~300μg/ml,寿命约达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D POD 酶膜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镱原子二级冷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敏 蒋海灵 +4 位作者 陈宁 唐海瑶 黄良玉 王文丽 徐信业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1年第5期50-52,共3页
介绍了镱原子光钟中的二级冷却实验过程。在一级冷却的基础上,将冷镱原子成功转移至555.8nm磁光阱中。用时间飞行法测量174Yb超冷原子的温度约为100μK,171Yb超冷原子的温度约为30μK。
关键词 原子光钟 二级冷却 磁光阱 飞行时间法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仪中三维磁场的初步锁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正一 彭欣欣 +4 位作者 李连花 周尹敏 裘栩炀 周敏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核磁共振陀螺仪内部空间的三维磁场锁定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角度随机游走及零偏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优化作用。实验装置选用充有CS、^(129)Xe、^(131)Xe以及N_2的方形原子气室,选择895nm圆偏振光作为泵浦光,852nm线偏振... 核磁共振陀螺仪内部空间的三维磁场锁定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角度随机游走及零偏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优化作用。实验装置选用充有CS、^(129)Xe、^(131)Xe以及N_2的方形原子气室,选择895nm圆偏振光作为泵浦光,852nm线偏振光作为探测光,通过对纵向磁场进行调制,实现了三维原子磁力计。通过提升气室温度对纵向磁场的锁定效果进行优化后,在3个方向的磁场起伏范围均稳定至7nT(5000 s)以下,锁定后磁场的千秒稳定性比锁定前提升至少1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三维原子磁力计 三维磁场锁定 阿伦方差
下载PDF
陀螺仪气室中碱金属原子数密度的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尹敏 曾乐成 +3 位作者 正一 李连花 裘栩炀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0年第4期145-150,共6页
碱金属原子作为原子陀螺仪原子源的组成部分,其数密度是计算原子陀螺仪工作指标的重要参数。基于碱金属原子对不同激光失谐的吸收程度不同,提出了一种通过拟合碱金属原子吸收光谱得到碱金属原子数密度的测量方案。不同于以往的吸收测量... 碱金属原子作为原子陀螺仪原子源的组成部分,其数密度是计算原子陀螺仪工作指标的重要参数。基于碱金属原子对不同激光失谐的吸收程度不同,提出了一种通过拟合碱金属原子吸收光谱得到碱金属原子数密度的测量方案。不同于以往的吸收测量法,该方案针对实际实验温度和气体压强等条件,对吸收谱拟合式进行了修正,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两者偏差仅1.2倍左右,并可进一步应用于校准气室内碱金属蒸气的实际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陀螺仪 碱金属 原子数密度 原子吸收光谱
下载PDF
基于三维原子磁强计的核磁共振陀螺仪实验优化
8
作者 李连花 正一 +5 位作者 彭欣欣 周尹敏 裘栩炀 魏梦梦 周敏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1年第4期141-148,共8页
核磁共振陀螺仪内嵌三维原子磁强计是实现核磁共振陀螺仪小型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故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原子磁强计的核磁共振陀螺仪。对影响三维原子磁强计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优的x轴、y轴和z轴磁强计信号标度因子,进而实... 核磁共振陀螺仪内嵌三维原子磁强计是实现核磁共振陀螺仪小型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故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原子磁强计的核磁共振陀螺仪。对影响三维原子磁强计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优的x轴、y轴和z轴磁强计信号标度因子,进而实现了更灵敏的三维原子磁强计。在三维磁场闭环锁定6000s后,测得核磁共振陀螺仪的角度随机游走和零偏稳定性分别为0.038(°)/h1/2和0.9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三维原子磁强计 磁场闭环锁定 阿伦偏差
下载PDF
磁场对冷镱原子光钟稳定度影响的仿真分析
9
作者 娄格 齐启超 +1 位作者 周敏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光晶格钟运行时,不停起伏的杂散磁场会引入一阶塞曼频移和二阶塞曼频移,从而影响光晶格钟的频率不稳定度。此外,突变的磁场可能导致激光频率参考到钟跃迁频率的伺服闭环过程发生不可恢复的失锁,从而阻碍光钟的持续运行。在实验中,光... 在光晶格钟运行时,不停起伏的杂散磁场会引入一阶塞曼频移和二阶塞曼频移,从而影响光晶格钟的频率不稳定度。此外,突变的磁场可能导致激光频率参考到钟跃迁频率的伺服闭环过程发生不可恢复的失锁,从而阻碍光钟的持续运行。在实验中,光钟进行频率闭环锁定前,通常通过控制三维线圈对光钟主腔中心原子处的杂散磁场进行补偿。首先使用三维磁强计,对真空主腔附近的磁场进行监测和记录,以分析杂散磁场对光钟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正态分布模型和二项分布模型等,对光钟频率伺服锁定过程的阿伦偏差进行仿真拟合。在引入实际磁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模拟光钟频率的伺服锁定过程,分析其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减小杂散磁场起伏和控制磁场漂移,在提高冷镱原子光钟的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镱原子 光晶格钟 磁场 稳定度 仿真
下载PDF
冷镱原子光钟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敏 艾迪 +3 位作者 骆莉梦 谯皓 张爽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光学原子钟是一类基于原子或离子中光频跃迁的新型原子钟,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并获得了重大进展,其性能已优于最好的铯基准微波钟,可满足更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应用的需求。阐述了冷镱原子光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构成,分析了系统不确... 光学原子钟是一类基于原子或离子中光频跃迁的新型原子钟,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并获得了重大进展,其性能已优于最好的铯基准微波钟,可满足更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应用的需求。阐述了冷镱原子光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构成,分析了系统不确定度和稳定度等性能指标,给出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进展,其中一台光钟的系统不确定度评估为1.7×10^(-16),稳定度为2.9×10^(-15)/τ^(1/2),在5000s平均后稳定度优于4×10^(-17)。最后简要对冷镱原子光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原子钟 镱原子 频率不确定度 频率稳定度
下载PDF
三维光晶格在镱原子光钟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梦亚 谯皓 +4 位作者 彭成权 孙常越 齐启超 周敏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首先介绍了镱原子光晶格钟的基本原理及构成,随后提出了三维光晶格在镱原子光钟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操控光晶格中冷镱原子的量子特性,降低了光晶格频移的不确定度,提高了光钟性能。在Mott绝缘区域中将冷镱原子装载到三维光晶格的基带中... 首先介绍了镱原子光晶格钟的基本原理及构成,随后提出了三维光晶格在镱原子光钟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操控光晶格中冷镱原子的量子特性,降低了光晶格频移的不确定度,提高了光钟性能。在Mott绝缘区域中将冷镱原子装载到三维光晶格的基带中,使原子密度最大化,从而极大地抑制了光频移。在JILA小组锶原子费米简并三维光晶格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对于镱原子光钟也可采用三维光晶格结构的方案,阐述了抑制镱原子光钟三维方向标量、矢量和张量频移的方法。最后对冷镱原子三维光晶格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镱原子光钟 光频移 三维光晶格 Mott绝缘态
下载PDF
0.1A~8A高稳定性恒流器件研究
12
作者 吕品桢 范雅俊 +3 位作者 洪云翔 吴荣权 徐信业 魏海波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4年第5期550-555,共6页
提高温度稳定性和展宽恒定电流范围是当前恒流器件应用中的两个突出问题。现有根据长沟道场效应原理制备的两端恒流器件,由于工作机理限制已难指望在上述问题上取得有效的进展。本文介绍一种恒流源电路的模块设计思路,新近研制了在很宽... 提高温度稳定性和展宽恒定电流范围是当前恒流器件应用中的两个突出问题。现有根据长沟道场效应原理制备的两端恒流器件,由于工作机理限制已难指望在上述问题上取得有效的进展。本文介绍一种恒流源电路的模块设计思路,新近研制了在很宽电流范围内连续可调的新恒流器件。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样管的输出电流可达0.1A~8A,电流温度系数低达10^(-4)/℃—10^(-5)/℃。起始电压低于0.4 V,是一种输出电流范围又宽、稳定性又高的高性能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器件 恒流电路 模块 超始电压
下载PDF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信业 尚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不同急救模式将其为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参照组开展传统创... 目的探究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不同急救模式将其为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参照组开展传统创伤急救模式,研究组开展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入院至接受会诊时间、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急救后24 h,研究组的hs-CRP、TNF-α、IL-6、IL-8、Hcy、S100β蛋白水平及AIS-IS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GC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可提升急救效果,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神经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 严重多发伤 失血性休克 炎性因子 神经损伤程度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白细胞计数与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建新 何文平 徐信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对白细胞计数与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生长抑素)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对白细胞计数与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生长抑素)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各2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与血淀粉酶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与血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SAP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器官受损状况,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乌司他丁 白细胞计数 血淀粉酶
下载PDF
Two-hertz-linewidth Nd:YAG lasers at 1064 nm stabilized to vertically mounted ultra-stable cavities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燕义 毕志毅 +1 位作者 徐信业 马龙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152-2155,共4页
Two Nd:YAG lasers operating at 1064 nm are separately servo-locked to two vertically mounted ultra-stable cavities. The optical heterodyne beat between two cavity-stabilized lasers shows that the linewidth of each las... Two Nd:YAG lasers operating at 1064 nm are separately servo-locked to two vertically mounted ultra-stable cavities. The optical heterodyne beat between two cavity-stabilized lasers shows that the linewidth of each laser reaches 2 Hz and the average frequency drift reduces to less than 1 Hz/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线宽激光 激光频率 稳定性 空泡 光学
原文传递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of a 399-nm laser by modulation transfer spectroscopy in an ytterbium hollow cathode lamp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文丽 叶捷 +3 位作者 蒋海灵 毕志毅 马龙生 徐信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10-315,共6页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spectroscopy in an ytterbium hollow cathode lamp at 399 nm is measured.The error signal for frequency locking is optimized by measuring the dependences of its slope,linewidth and magnitude on v...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spectroscopy in an ytterbium hollow cathode lamp at 399 nm is measured.The error signal for frequency locking is optimized by measuring the dependences of its slope,linewidth and magnitude on various parameters.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the laser frequency at 399 nm can be stabilized.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laser frequency is measured by monitoring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of the ytterbium atomic beam induced by the locked laser.The laser frequency is shown to be tightly locked,and the stabilized laser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cooling of ytterbium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转移光谱 纳米激光器 频率稳定 空心阴极灯 镱原子 激光频率 误差信号 最佳条件
原文传递
Clock-transition spectrum of ^(171)Yb atoms in a one-dimensional optical lattice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宁 周敏 +8 位作者 陈海琴 方苏 黄良玉 张晓航 高琪 蒋燕义 毕志毅 马龙生 徐信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342-347,共6页
An optical atomic clock with 171Yb atoms is devised and tested. By using a two-stage Doppler cooling technique, the 171Yb atoms are cooled down to a temperature of 6 ± 3 μK, which is close to the Doppler limit. ... An optical atomic clock with 171Yb atoms is devised and tested. By using a two-stage Doppler cooling technique, the 171Yb atoms are cooled down to a temperature of 6 ± 3 μK, which is close to the Doppler limit. Then, the cold 171Yb atoms are loaded into a one-dimensional optical lattice with a wavelength of 759 nm in the Lamb-Dicke regime. Furthermore, these cold 171Yb atoms are excited from the ground-state 1S0 to the excited-state 3P0 by a clock laser with a wavelength of 578 nm. Finally, the 1S0-3P0 clock-transition spectrum of these 171Yb atoms is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dependenc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ground-state 1S0 upon the clock-laser detu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光晶格 一维 冷却技术 激光激发 多普勒 激发态 时钟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djustable permanent magnet Zeeman slowers for optical lattice clocks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航 徐信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2-107,共6页
We develop a permanent-magnet Zeeman slower with adjustable magnet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nd radial directions.Produced by four arrays of cylindrical magnets, the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in the slower is tunable... We develop a permanent-magnet Zeeman slower with adjustable magnet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nd radial directions.Produced by four arrays of cylindrical magnets, the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in the slower is tunable if relevant parameters vary, for example, laser detuning or intensity. The proposed Zeeman slower can be reconfigured for Sr atoms. Additionally,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sidual magnetic field produced by the permanent magnets in the magneto-optical trap region can be as small as 0.5 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曼 永磁 光晶格 永久磁铁 纵向磁场 剩余磁场 磁光陷阱 圆柱形
原文传递
Parameter analysis for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based on ^(133)Cs–^(129)Xe/^(131)Xe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大伟 正一 +1 位作者 周敏 徐信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several parameters for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based on ^(133)C_(s–)^(129)Xe/^(131)Xe. For a cell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133)Cs at saturated pressure, we investigate t...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several parameters for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based on ^(133)C_(s–)^(129)Xe/^(131)Xe. For a cell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133)Cs at saturated pressure, we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quenching gas(N_2) press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ump laser intensity to achieve 30% ^(133)Cs polariza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cell when the static magnetic field B0 is 5 μT with different ^(129)Xe/^(131)Xe pressure. The effective field produced by spin-exchange polarized ^(129)Xe or ^(131)Xe sensed by ^(133)Cs can also be discussed in different^(129)Xe/^(131)Xe pressure conditions. Furtherm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cted signal and the probe laser frequency is researched. We obtain the optimum probe laser detuning from the D2(6~2S_(1/2)→ 6~2P_(3/2)) resonance with different ^(129)Xe/^(131)Xe pressure owing to the pressure broad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陀螺仪 CS 饱和压力 激光频率 压力条件 自旋交换 压力展宽
原文传递
Study of optical clocks based on ultracold ^171Yb atoms 被引量:1
20
作者 艾迪 谯皓 +8 位作者 张爽 骆莉梦 孙常越 张胜 彭成权 齐启超 金涛韫 周敏 徐信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79-83,共5页
The optical atomic clocks have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global timekeeping,relying on the state-of-the-art accuracy and stability,and greatly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for a wide ran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 The optical atomic clocks have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global timekeeping,relying on the state-of-the-art accuracy and stability,and greatly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for a wide ran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Herein w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tical clock based on 171Yb atoms confined in an optical lattice.A minimum width of 1.92-Hz Rabi spectra has been obtained with a new 578-nm clock interrogation laser.The in-loop frac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171Yb clock reaches 9.1×10-18 after an averaging over a time of 2.0×104 s.By synchronous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locks,we demonstrate that our 171Yb optical lattice clock achieves a fractional instability of 4.60×10-16/√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ytterbium atoms optical clocks ultra-stable clock lasers clock-transition spectra instability and uncertain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