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西他滨联合DA方案诱导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1例
1
作者 王欣宁 廖婵 +5 位作者 徐丽瑶 汤永民 徐晓军 张晶樱 宋华 徐卫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22天,因“皮肤多发紫色硬结22天”于2022年3月18日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颜面部、腹部、双下肢深紫色硬结,渐增大增多,伴气急,无发热。日龄12天皮肤科行左大腿皮肤活检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核分裂象多见,母细胞性浆... 1病例资料患儿,女,22天,因“皮肤多发紫色硬结22天”于2022年3月18日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颜面部、腹部、双下肢深紫色硬结,渐增大增多,伴气急,无发热。日龄12天皮肤科行左大腿皮肤活检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核分裂象多见,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首先考虑;免疫组化:CD20-TdT-CD3-Ki-67+MPO-CD34-ALK-CD30-EBER-CD21-CD4+CD163+CD8-CD56+BCL6+BCL2+Bcor-C-myc+CD123+,另一家三甲医院阅片亦诊断BPDCN,日龄12天外周白细胞20.98×10^(9)/L,淋巴细胞35.5%,血红蛋白183g/L,血小板179×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白细胞 地西他滨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皮肤活检 诱导治疗 三甲医院 CD56 BCL2
下载PDF
血友病抑制物形成及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卫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10,18,共3页
血友病是性联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由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导致,分两个类型:血友病A为FⅧ缺乏,血友病B为FⅨ缺乏,20%~30%重症血友病A患者产生抑制物,而血友病B仅5%左右患者产生抑制物,两者特点大不相同。以下主要阐述血友病A抑制物的... 血友病是性联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由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导致,分两个类型:血友病A为FⅧ缺乏,血友病B为FⅨ缺乏,20%~30%重症血友病A患者产生抑制物,而血友病B仅5%左右患者产生抑制物,两者特点大不相同。以下主要阐述血友病A抑制物的状况。美国统计重型血友病A产生抑制物总发生率31.4%,有种族差异,非洲黑人最高,可达55.6%,高加索人27.4%,亚洲人尚无大样本统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物 血友病甲 性联隐性遗传 大样本统计 高加索人 出血性疾病 非洲黑人 凝血因子 高滴度 种族差异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观察
3
作者 徐卫群 石淑文 宋华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88-489,共2页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儿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直标鼠抗人CD14单克隆抗体2F9-FITC的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宁铂涛 汤永民 +7 位作者 沈红强 张玲燕 杨世隆 陈英虎 宋华 石淑文 钱柏芹 徐卫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7-171,190,共6页
目的研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直标单克隆抗体2F9-FITC,用于白血病的免疫分型诊断。方法2F9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2F9腹水的制备、纯化、纯度鉴定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参考改良Marsshall氏法,制备FITC标记的... 目的研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直标单克隆抗体2F9-FITC,用于白血病的免疫分型诊断。方法2F9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2F9腹水的制备、纯化、纯度鉴定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参考改良Marsshall氏法,制备FITC标记的2F9-FITC单抗;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单抗亚型,比较2F9-FITC和标准CD14-FITC在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制备了大量高纯度的IgG1κ亚型2F9单抗,成功研制了直标单抗2F9-FITC,A495/A280比值为0.44;2F9-FITC与CD14-FITC在单核细胞上反应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84.50%及90.08%,而在淋巴细胞仅为0.52%和1.01%;2F9-FITC与标准CD14-FITC在各类白血病细胞上的阳性细胞百分数的差异不显著(n=23,t=0.922,P=0.367)。结论研制的2F9-FITC能够替代进口的同类高质量单抗试剂,用于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的免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 抗原 CD14 异硫氰酸荧光素 白血病
下载PDF
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病期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沈红强 汤永民 +4 位作者 宋华 石淑文 杨世隆 徐卫群 钱柏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44-648,共5页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APL与CML慢性期都高表达MPO、CD13和CD33,而几乎不表达CD34、HLA-DR及T,B淋巴系列标志。有14.5%的APL患者表达CD56,有48.2%的APL患者表达CD15,CD15在APL的表达明显低于CML慢性期(48.2%vs95.2%,P<0.01)。有78.3%的APL患者表达CD117,而在CML慢性期不表达CD117。CD11b在APL的表达率仅为16.9%,而在CML慢性期几乎都表达CD11b。有72.3%的APL患者呈CD117+CD11b-表型,而在CML慢性期患者细胞中均未见此表型,它几乎均呈CD117-CD11b+表型。11例表型为CD117+CD11b-的APL患者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在2个月以后CD11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小于5%,同时细胞高表达CD11b,呈CD117-CD11b+表型。检测31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25例该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80.6%,其中16例(64%)为PML/RARα基因L型,9例(36%)为S型。16例PML/RARα融合基因L型APL患者CD117表达有14例(87.5%),9例S型CD117表达有4例(44.4%),6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APL患者CD117表达有2例(33.3%)。结论CD117/CD11b表型分析有助于APL与其它AML亚型及CML慢性期细胞的鉴别,CD117+CD11b-表型有助于APL细胞和APL患者缓解恢复期的良性髓系增生细胞的区分,对APL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等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7/CD11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41例诊断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石淑文 潘斌华 +5 位作者 汤永民 宋华 杨世隆 魏健 徐卫群 罗春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中男20例,女21例;中位年龄2岁(23d~13岁),均符合诊断标准。2例继发严重心脏并发症。应用流... 目的探讨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中男20例,女21例;中位年龄2岁(23d~13岁),均符合诊断标准。2例继发严重心脏并发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细胞因子9例,结果白介素2、4、6和肿瘤坏死因子正常或轻度增高,白介素10和γ干扰素均增高或显著增高,显著增高与预后不良有关。随访时间3个月~5年,至今好转或治愈23例(占56.1%),死亡11例(占26.8%),失访7例(占17.0%)。结论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年龄多数较小,病死率高,可见严重心脏并发症;白介素10和γ干扰素显著增高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并发症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5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瑛 汤永民 +5 位作者 杨世隆 沈红强 钱柏芹 宋华 石淑文 徐卫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为了探讨CD5 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 (FCM )对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表面CD5 6及其它白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0例中有 16例 ( 2 2 .86 % )表达CD5 6 ,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的CD... 为了探讨CD5 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 (FCM )对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表面CD5 6及其它白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0例中有 16例 ( 2 2 .86 % )表达CD5 6 ,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的CD5 6阳性表达率 ( 15 / 31,4 8.39% )明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 1/ 35 ,2 .86 % )(P <0 .0 1)。CD5 6在AML各亚型中表达也有差异 ,AML M0 , M1和 M2 中阳性率 ( 11/ 15 )明显高于AML M3 , M4和 M5( 4 / 16 ) (P =0 .0 13)。 15例CD5 6 +的AML病例中表达HLA DR 13例 ( 4 1.94 % ) ,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 =0 .4 39,n =31,P =0 .0 14 )。结论 :CD5 6主要在AML中表达 ,对AM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56 免疫表型 多色流式细胞术 AML 急性髓性白血病
下载PDF
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儿规律预防治疗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12家血友病中心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卓 肖娟 +15 位作者 赵永强 李魁星 周寅 吴晶 刘瑞奇 吴润晖 杨仁池 张心声 练诗梅 胡群 李晓静 顾健 周荣富 孙竞 李长钢 徐卫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73-179,共7页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政策及慈善项目对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儿选择规律预防治疗的影响。方法 (1)对2007年1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期间,在中国12个血友病中心接受过Ⅷ因子规律预防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2)记录研究期间的各项...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政策及慈善项目对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儿选择规律预防治疗的影响。方法 (1)对2007年1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期间,在中国12个血友病中心接受过Ⅷ因子规律预防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2)记录研究期间的各项临床资料。(3)从各中心收集重型血友病A患儿选择或放弃规律预防治疗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4)查询12个中心(位于11个城市)历年的血友病相关医保政策,比较不同医保报销比例下患儿年均FⅧ使用量及自付水平。比较参加慈善援助项目及未参加慈善援助项目年均FⅧ使用量的差异。结果 (1)2008年开始出现患儿选择规律预防治疗,并且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患儿选择规律预防治疗的前三位原因为:既往按需治疗效果不理想、当地医保政策改善、患儿或家属对疾病认识提高。中途放弃规律预防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家庭经济支付能力不足。(3)研究中83.4%的患儿享受医保报销,其中80.11%患儿的医保政策年度支付上限不低于15万元,可满足其规律低剂量预防方案的医疗费用。(4)医保报销比例高的患儿年均FⅧ使用量相对较高。医保报销比例低的患儿,自付水平明显较高(P<0.05)。66.4%的患儿自付水平≥50%,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需用于支付预防治疗费用。(5)预防治疗的患儿中79.6%接受了慈善援助项目的支持。(6)2012年患儿实际年FⅧ使用量均值为30376IU(合999IU/kg),仅为全年坚持规律预防治疗理论用量的62.9%,明显低于高收入国家FⅧ使用量。结论(1)医保政策是影响中国儿童选择和坚持预防治疗的重要因素,慈善援助项目对其起到了推动作用。(2)对于低剂量预防治疗方案来讲,医保报销比例,而非年度支付上限,可能是制约患儿坚持长期规律预防治疗的重要因素。(3)目前中国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为短疗程、低剂量.与中高收入国家FⅧ使用量存在明显差距,医保政策有待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儿童 预防治疗 医疗保险 慈善项目
下载PDF
187例血友病患儿关节状况与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梦媛 姚敏 +2 位作者 万丹丹 沈娟 徐卫群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36-739,共4页
目的调查浙江血友病患儿的靶关节、靶关节相关因素、治疗现状和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对血友病诊疗中心登记的187例血友病患儿进行调查,总结血友病患儿的基本情况、靶关节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状况,采用CHO-KLAT评估患儿生活质量。结... 目的调查浙江血友病患儿的靶关节、靶关节相关因素、治疗现状和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对血友病诊疗中心登记的187例血友病患儿进行调查,总结血友病患儿的基本情况、靶关节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状况,采用CHO-KLAT评估患儿生活质量。结果共纳入187例患儿,靶关节发生率为44.4%(83/187),血友病A(HA)患儿存在靶关节66例(41.5%),血友病B(HB)患儿存在靶关节17例(60.7%);年龄与靶关节呈正相关(r=0.313,P<0.05)。35例(22.0%)HA患儿、4例(14.3%)HB患儿接受足量按需治疗。38例(23.9%)HA患儿接受预防治疗,5例接受足量预防治疗;5例(17.9%)HB患儿接受预防治疗。4岁及以上患儿及家长接受CHO-KLAT生活质量评估,儿童册得分为(58.17±10.33)分,家长册得分为(55.97±10.59)分,儿童得分高于家长(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504,P<0.05)。结论浙江省血友病儿童靶关节发生率高,其中HB比HA患儿更高,随年龄增大,靶关节发生率增高;大部分患儿出血后按需治疗不充分,在HB患儿中尤为突出,预防治疗比例不高,且预防治疗以小剂量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预防治疗 靶关节 CHO-KLAT
下载PDF
ABCG2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玲燕 汤永民 +5 位作者 沈红强 宁铂涛 钱柏芹 石淑文 杨世隆 徐卫群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803-805,85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白血病细胞膜上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CD45/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61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膜ABCG2及其他白血病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61例急慢性白...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白血病细胞膜上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CD45/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61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膜ABCG2及其他白血病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61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ABCG2表达阳性率为36.07%。ABCG2表达阳性率,急性白血病(AL)患者眼34.48%(20/58)演与慢性白血病(CL)患者眼66.67%(2/3)演鸦儿童患者眼26.09%(6/23)演与成人患者眼42.11%(16/38)演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眼46.67%(14/30)演高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眼16.67%(4/24)(P<0.05)演;AML患儿眼55.56%(5/9)演也高于ALL患儿眼7.14%(1/14)(P<0.05)演。ABCG2与另一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及其他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均无关(r=0.152、-0.075、-0.063、0.026、-0.149,均P>0.05),与髓系标志CD13的表达有关(r=0.307熏P<0.05)。结论ABCG2在AML患儿中的表达较高,其高表达可能导致AML患儿临床耐药。ABCG2和P-gp可能参与了不同的白血病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白血病 基因表达 三磷酸腺苷 多药耐药性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WT1 mRN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红强 汤永民 +4 位作者 杨世隆 宋华 石淑文 徐卫群 钱伯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 WT1m RNA的方法。方法 在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一条与靶基因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双荧光标记探针 (5′端为荧光报告基团 ,3′端为荧光淬灭基团 )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 W...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 WT1m RNA的方法。方法 在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一条与靶基因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双荧光标记探针 (5′端为荧光报告基团 ,3′端为荧光淬灭基团 )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 WT1m RNA的方法 ,并测试其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 WT1m RNA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检测 WT1m RNA的灵敏度达 10 - 4。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93 % ,稳定性较好。循环阈值与 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斜率为 -3 .5,线性相关系数 r=0 .997) ,可对 WT1m RNA的表达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WT1m RNA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且操作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白血病 癌基因 Wilms肿瘤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6例长期随访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晓军 石淑文 +11 位作者 汤永民 宋华 杨世隆 魏健 徐卫群 潘斌华 陈英虎 赵芬英 沈红强 钱柏芹 张玲燕 宁铂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长期生存和预后因子。方法对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APL患儿46例进行临床分析。诱导缓解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柔红霉素(DNR)或吡柔吡星(THP),巩固治疗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与DA...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长期生存和预后因子。方法对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APL患儿46例进行临床分析。诱导缓解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柔红霉素(DNR)或吡柔吡星(THP),巩固治疗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EA(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方案交替给药,维持阶段ATRA与DA,HA,EA方案交替治疗,总疗程为2.5年。结果39例患儿进行了正规治疗,36例(92.3%)获完全缓解(CR)。39例患儿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6.1±5.8)%,(76.1±7.5)%和(70.2±8.9)%,1年、3年、5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是(78.4±6.8)%,(63.6±8.7)%和(53.1±10.0)%。5年累积复发率(CIR)28.6%。其中WBC≤10.0×109/L者的5年OS[(81.4±10.3)%]明显高于WBC>10.0×109/L者[(51.6±14.7)%,P<0.05]。获CR的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S型)的患儿5例最后全部死亡,而长型(L型)患儿13例无死亡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RA+DNR或THP诱导缓解治疗儿童APL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初发儿童APL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联合蒽环类及阿糖胞苷等药物化疗能明显改善长期生存率。高WBC和S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 急性 预后 生存分析 儿童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中CD19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英虎 汤永民 +6 位作者 沈红强 宋华 杨世隆 石淑文 钱柏芹 徐卫群 宁铂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观察 CD19在急性白血病 (AL )中的表达与分布 ,为白血病的诊断、鉴别以及导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2 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 (单抗 )及 CD45/ 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 3 2 1例 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 ,并对 CD19... 目的 观察 CD19在急性白血病 (AL )中的表达与分布 ,为白血病的诊断、鉴别以及导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2 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 (单抗 )及 CD45/ 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 3 2 1例 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 ,并对 CD19在各类型 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 116例 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患者中 ,CD19的阳性率 (99.1% )明显高于 B细胞系其它相关性抗原的阳性率 ;CD19在 17例含 B细胞系成分的杂合型白血病 (HAL )中全部表达 ,而在 2 9例 T细胞系 AL L和 7例 T/ My HAL则均无表达 ;在 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 ,仅 11例 (7.2 % ) CD19阳性 ,明显低于其在 B细胞系 AL L 中的阳性率 (P=0 .0 0 1) ;CD2 2在 B/ My HAL的阳性率 (12 / 15,80 .0 % )明显高于 CD19+ -AML (0 / 11,0 % ,P<0 .0 0 1)。结论  CD19对 B系AL L 细胞的特异性较好 ,敏感性较高 ,是诊断 B细胞系 AL L 较为可靠的表面标记 ,也可作为导向治疗 B细胞系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19 抗原表达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NPCLC-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婵 沈笛颖 +4 位作者 徐晓军 徐卫群 张晶樱 宋华 汤永民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25-331,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方案(NPCLC-ALL2008)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接受NPCLC-ALL2008方案进行规...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方案(NPCLC-ALL2008)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接受NPCLC-ALL2008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后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676例患儿接受NPCLC-ALL2008方案规范化疗,包括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69例和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pB-ALL)607例,复发共82例,其中T-ALL 15例,pB-ALL 67例,8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6±6)%和(13±2)%(χ^(2)=10.329,P=0.001),T-ALL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均明显高于pB-ALL。T-ALL复发时间早于pB-ALL,极早期复发分别占73%和36%(χ^(2)=7.050,P=0.008)。骨髓复发的T-ALL患儿再次完全缓解率为38%,8年总生存率(OS)为(12±10)%,均低于pB-ALL[56%和(36±6)%,P>0.05]。复发越早,预后越差,极早期复发、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8年OS分别为(17±6)%、(40±9)%和(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2,P=0.004)。复发时间早和未能再次获得完全缓解对复发后生存有显著影响,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45(1.292-3.898)和22.480(9.697-52.114)。结论儿童T-ALL复发率明显高于pB-ALL,复发时间明显早于pB-ALL。复发时间早和未能再次获得完全缓解是影响复发后患儿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CD14细胞系Hela-CD14的建立
15
作者 宁铂涛 宋华 +2 位作者 杨世隆 徐卫群 汤永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CD14分子的Hela-CD14细胞系,为研究CD14分子及CD14相关性疾病提供研究材料。方法:以人CD14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法扩增CD14基因,T-A克隆后测序核实CD14基因序列。通过EcoRⅠ/XbaⅠ双酶切和体外连接法将人CD14基因...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CD14分子的Hela-CD14细胞系,为研究CD14分子及CD14相关性疾病提供研究材料。方法:以人CD14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法扩增CD14基因,T-A克隆后测序核实CD14基因序列。通过EcoRⅠ/XbaⅠ双酶切和体外连接法将人CD14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通过转化、克隆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cDNA 3.1(+)/CD14。将pcDNA 3.1(+)/CD14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经G418筛选、定量PCR(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CD1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筛选出稳定表达人CD14阳性的Hela-CD14细胞系。结果:测序显示,扩增到的人CD14基因序列正确,双酶切质粒结果表明,CD14基因成功克隆到pcDNA 3.1(+)载体中;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人CD14主要以膜蛋白形式在Hela细胞上成功表达。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以膜蛋白形式表达人CD14抗原的细胞系Hela-CD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细胞学 抗原 CD14/遗传学 转染 重组 遗传 质粒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系HR8348白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
16
作者 杨世隆 汤永民 +6 位作者 沈红强 钱柏芹 宋华 石淑文 宁铂涛 陈英虎 徐卫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了解大肠癌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 0种抗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 (Mo Abs)与大肠癌细胞系 HR8348的反应性。结果 :抗 CD2、CD3、CD4、CD5、CD7、CD8、TCR (α/β)、TCR ... 目的 :了解大肠癌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 0种抗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 (Mo Abs)与大肠癌细胞系 HR8348的反应性。结果 :抗 CD2、CD3、CD4、CD5、CD7、CD8、TCR (α/β)、TCR (δ/γ)、CD10、 CD11b、 CD14、CD16、CD19、CD2 2、CD2 5、CD2 8、CD33、 CD34、CD35、CD36、CD38、CD4 1a、CD4 5、CD4 5 RA、CD4 5 RO、CD5 6、CD6 1、CD6 4、CD6 6 b、CD6 9、CD71、CD117、CD12 2和 LambdaF (ab') 2 Mo Abs与 HR8348细胞系均不反应 (阳性率 (10 % )。抗 CD13、CD15、CD2 0、CD38、CD95和 HLA- DRMo Abs与细胞系 HR8348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 (阳性率 11.33%~ 86 .39% )。结论 :实验证明 ,大肠癌细胞系HR8348与白细胞谱系有部分相同的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结肠肿瘤 病理学 大肠癌 细胞系 白细胞分化抗原 表达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CD19和CD20反应谱分析
17
作者 陈英虎 汤永民 +6 位作者 沈红强 宋华 杨世隆 石淑文 钱柏芹 徐卫群 宁铂涛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61-463,共3页
目的 观察CD19和CD20在急性白血病 (AL)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 ,为免疫毒素导向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7个直接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单抗 )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学诊断... 目的 观察CD19和CD20在急性白血病 (AL)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 ,为免疫毒素导向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7个直接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单抗 )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学诊断和分型 ,并对CD19和CD20在各种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116例B系ALL患者中 ,CD19持续稳定表达 ,其阳性率(99.1%)高于CD20阳性率(28.4%,P=0.001) ;在17例具B系特征的杂合型白血病 (HAL)细胞中 ,CD19阳性率也明显高于CD20(P<0.01) ,而在29例T细胞系ALL和7例T/MyHAL细胞中 ,两者均无表达。在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 ,CD19和CD20阳性率均很低 ,分别为7.2%和2.0%。 结论 CD19在B细胞系细胞的各分化阶段上持续稳定表达 ,且反应谱比CD20宽 ,CD19免疫毒素可能成为治疗大多数B系ALL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 CD19 CD20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脐残端渗血致失血性休克为首发表现血友病A儿童1例
18
作者 王梦媛 徐卫群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58-758,770,共2页
患儿男,5d;第3胎第2产,孕37+3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 420g。因"脐部出血2d,少吃、少哭、少动伴面色苍白4h"于2011年1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患儿当天刚从出生医院出院,出院时脐部少量渗血,回家后出血明显增多并浸... 患儿男,5d;第3胎第2产,孕37+3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 420g。因"脐部出血2d,少吃、少哭、少动伴面色苍白4h"于2011年1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患儿当天刚从出生医院出院,出院时脐部少量渗血,回家后出血明显增多并浸透尿布,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脐部 自然分娩 无出血性疾病 新生儿科 面色苍白 静脉推注 新生儿出血症 肌张力低下 鼻导管
下载PDF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8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波飞 张丽 +7 位作者 施丹 杨颖 徐美春 徐卫群 徐晓军 宋华 汤永民 陈英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8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8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等)、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8例CAEBV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8例、女10例。发病年龄1.0~13.9岁。该病起病方式13例为EB病毒再发感染,5例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 HLH)。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18例EB病毒衣壳抗原(VCA) IgM首次检测均阴性,EB VCA IgG均强阳性,血清(18/18)、骨髓(14/14)及活检组织EBV DNA(肝1/4,淋巴结2/3)强阳性;IL 4、IL 10及IFN γ升高者分别占67%(12/18)、89%(16/18)、72%(13/18)。B细胞、总T细胞及CD8^+T细胞、NK细胞比例降低。患儿主要接受抗病毒药物、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1例失访,14例(78%)死亡,EBV HLH起病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CAEBV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差异较大,病死率高,预后差。EBV 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呈一定的特异性,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进行有计划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初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洁 汤永民 +8 位作者 石淑文 宋华 杨世隆 魏健 赵芬英 潘斌华 徐卫群 张玲燕 茅君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及预后特点,寻找可能相关的病因学证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43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目的探讨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及预后特点,寻找可能相关的病因学证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43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43例患儿中,<2岁31例(占72.09%);最常见的主诉是体表肿块(22例,占51.16%),高于发热、皮疹及其他主诉(P<0.05);初诊时血液系统受累39例(占90.70%),明显高于其他系统(P<0.01);11例初诊时EBVIgG阳性(25.58%);15例初诊时CRP升高(34.88%),9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20.93%)。结论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含有网状内皮组织的器官,临床表现各异,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有关,详尽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在诊治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