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1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国华——陶瓷微雕“微字微画”
1
作者 徐国华 《景德镇陶瓷》 2020年第2期J0045-J0047,共3页
《三国演义》陶瓷微字微画是把80万字的罗贯中原著,浓缩改编成1万多字精华版,上面绘有近百个的主要人物,整个画面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关键词 罗贯中 《三国演义》 连环画 陶瓷 徐国华
下载PDF
徐国华作品
2
作者 徐国华 《江苏陶瓷》 CAS 2016年第2期85-86,共2页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学历。1975年9月出生于江西抚州,1990年师从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焦键懿学习陶瓷装饰技艺,1999年创立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百味缘”。2011年获景德镇首届陶瓷手绘电视大赛冠军,...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学历。1975年9月出生于江西抚州,1990年师从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焦键懿学习陶瓷装饰技艺,1999年创立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百味缘”。2011年获景德镇首届陶瓷手绘电视大赛冠军,2013年作品《童宾传》被中国陶瓷遗产博物馆永久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景德镇陶瓷 工艺美术大师 艺术设计 装饰技艺 陶瓷艺术 电视大赛 中国陶瓷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舰载直升机着舰风限图计算
3
作者 左清宇 徐国华 史勇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3,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直升机着舰流场计算方法,可应用于着舰区域旋翼/机身/尾桨气动力的计算。该方法采用隐式耦合的求解方式,以双时间方法进行推进来模拟直升机着舰过程中着舰域的流场特性。为提高计算效率,旋翼和尾...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直升机着舰流场计算方法,可应用于着舰区域旋翼/机身/尾桨气动力的计算。该方法采用隐式耦合的求解方式,以双时间方法进行推进来模拟直升机着舰过程中着舰域的流场特性。为提高计算效率,旋翼和尾桨采用动量源模型来计算其在流场中的作用。在使用该计算方法的同时,本文采取多项式拟合的方式修正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以此实现复杂流场中的直升机配平计算。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文中以UH⁃60A直升机和SFS2舰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机的耦合CFD方法的全机配平分析,验证了配平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引入了直升机安全着舰判据,利用耦合CFD的配平方法和安全着舰判据,计算了该机/舰组合的理论着舰风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舰载直升机 飞行动力学 配平分析 理论风限图
下载PDF
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佳慧 叶向群 +2 位作者 李敏 徐国华 潘鹏举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22-28,86,共8页
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势在必行,但国内尚无该领域国际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经验,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国际化实验教学实施方案和质量保障机制。为此,文章阐述了以浙江大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为实施载体,... 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势在必行,但国内尚无该领域国际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经验,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国际化实验教学实施方案和质量保障机制。为此,文章阐述了以浙江大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为实施载体,构建多机构联动、四位一体教学、全生态育人、双向评价为核心的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新模式的探索,以及该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国际化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类专业 实验教学 国际化
下载PDF
面向UUV对接的视觉引导三维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5
作者 卢有旺 夏英凯 +3 位作者 徐国华 李家伟 何梓轩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304,共15页
[目的]自主对接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同作业的关键,但受复杂环境和对象特性的影响,精准引导与对接难度很大。为了提高水下对接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设计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对接方案,并针对视觉解算和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方... [目的]自主对接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同作业的关键,但受复杂环境和对象特性的影响,精准引导与对接难度很大。为了提高水下对接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设计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对接方案,并针对视觉解算和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方法]首先,结合任务和对象特性分析,设计基于视觉引导的总体对接方案。其次,设计YOLOv5神经网络完成水下对接站的目标检测,并基于EPnP算法实现对接站与UUV之间相对位姿关系的在线测量。接着,结合视觉解算结果,基于三维LOS制导、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终端滑模控制(TSMC)和李雅普诺夫理论,设计一种高效的三维鲁棒轨迹跟踪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水池试验验证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在水池试验中,视觉引导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完成水下对接站的在线检测与相对定位,实现UUV的精准水下对接。[结论]研究表明,所提出的视觉引导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方案合理、高效,可为UUV水下对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水下对接 视觉引导 三维轨迹跟踪 水池试验
下载PDF
凝固的旋律——徐国华金属焊接雕塑欣赏
6
作者 徐国华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4年第8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金属焊接雕塑
原文传递
清代李联琇生平及诗歌创作初探
7
作者 徐国华 聂子宜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1-87,104,共8页
清代临川李氏家族在桂林一带颇有声望,世人称“李氏一门风雅,为当时桂林之冠”。文章对李联琇三代家世生平进行了详细的考证,重点分析了李联琇诗歌创作内容与诗歌艺术特色。李氏诗歌主要以行旅写景、送别酬赠和咏物题画见长,清淡闲适、... 清代临川李氏家族在桂林一带颇有声望,世人称“李氏一门风雅,为当时桂林之冠”。文章对李联琇三代家世生平进行了详细的考证,重点分析了李联琇诗歌创作内容与诗歌艺术特色。李氏诗歌主要以行旅写景、送别酬赠和咏物题画见长,清淡闲适、平实坦率和清新自然是其诗歌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李联琇 《好云楼初集》 旷达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燕 刘荷花 徐国华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降低光通信网络被攻击的概率,保证光通信的安全顺畅,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方法。利用时间-频率相结合的算法建立光通信信道模型,获取信道特征。根据信道特征密度设计数据异常特征的判断准则,利用数据挖掘... 为了降低光通信网络被攻击的概率,保证光通信的安全顺畅,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方法。利用时间-频率相结合的算法建立光通信信道模型,获取信道特征。根据信道特征密度设计数据异常特征的判断准则,利用数据挖掘聚类算法提取异常数据特征。融合BP网络和受限玻尔兹曼机网络,确立深度信念网络结构,结合隐藏层与可见层单元的概率分布情况构建数据异常识别模型,经过数据采集、特征归一化和模型微调等过程完成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取准确的光通信网络异常数据特征,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高和误报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信念网络 光通信网络 异常数据识别 挖掘聚类 受限玻尔兹曼机
原文传递
河砂与石英砂对蒸养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9
作者 郑琨鹏 葛好升 +5 位作者 李正川 刘贵应 田光文 王万值 徐国华 孙振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4,共6页
本研究分别选用颗粒粒径分布相近的河砂与石英砂制备了不同胶砂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探究了两种细集料对不同胶砂比情况下UH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河砂制备的UHPC的扩展度稍大于采用石英砂者;(2)采用河砂制备的胶砂比为1.... 本研究分别选用颗粒粒径分布相近的河砂与石英砂制备了不同胶砂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探究了两种细集料对不同胶砂比情况下UH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河砂制备的UHPC的扩展度稍大于采用石英砂者;(2)采用河砂制备的胶砂比为1.0的UHPC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采用石英砂所制备的胶砂比为0.8的UHPC的抗拉强度最低,几乎无应变硬化现象;(3)细集料种类及胶砂比对水泥水化反应和掺合料火山灰反应的影响有限,蒸养条件下,硬化浆体中几乎无Ca(OH)_2存在;(4)UHPC内孔隙的直径大多小于1μm,胶砂比相同时,采用石英砂制备的UHPC所含孔径小于1μm孔的数量多于采用河砂者;(5)与石英砂相比,河砂与硬化浆体的界面过渡区较为致密,且采用河砂制备的UHPC中浆体对纤维的包裹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石英砂 河砂 胶砂比 蒸养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间歇膨胀复合水解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白俊跃 蒋国平 +4 位作者 陈理洁 许丽丽 徐国华 灏龙 张峰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阐述了间歇膨胀复合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和设计运行参数,并以印染废水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水解停留时间HRT为12 h的条件下,接触氧化15 h,水解反应器与接触氧化反应器COD及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000~1300 mg/L、色度为10... 阐述了间歇膨胀复合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和设计运行参数,并以印染废水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水解停留时间HRT为12 h的条件下,接触氧化15 h,水解反应器与接触氧化反应器COD及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000~1300 mg/L、色度为100~300倍的条件下,生化出水COD、色度分别为150~160 mg/L、50~80倍,出水完全满足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2间接排放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处理 间歇膨胀复合水解 停留时间
下载PDF
糖尿病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及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11
作者 谢三林 洪拥军 徐国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60-364,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突发性聋临床、预后的影响及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5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338例突发性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74例和非糖尿病组264...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突发性聋临床、预后的影响及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5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338例突发性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74例和非糖尿病组26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侧别、伴随疾病、住院时间、耳鸣、耳闷胀感及眩晕伴发率、原始损失听力、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以及听力结果。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分析评估糖尿病对突发性聋的影响。结果在338例突发性聋患者中,有74例(21.9%)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组年龄大于非糖尿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糖尿病组患耳初始听力阈值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高血压、眩晕、耳闷胀感、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间听力恢复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00)。然而,当通过倾向得分匹配调整年龄、性别和患耳初始听力水平后,糖尿病组和匹配的对照组分析比较,二组的听力恢复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是突发性聋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常使患者听力损失更重,但对其整体预后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听觉丧失 突发性 预后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氨基酸转运蛋白介导植物免疫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楠 瞿红叶 +1 位作者 高菲 徐国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0-2370,共11页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素养分,氨基酸作为大多数植物体内主要的氮素运输形式,影响植物整个生命活动。氨基酸转运蛋白负责氨基酸在组织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其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氨基酸稳态,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近年来,氨...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素养分,氨基酸作为大多数植物体内主要的氮素运输形式,影响植物整个生命活动。氨基酸转运蛋白负责氨基酸在组织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其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氨基酸稳态,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近年来,氨基酸和氨基酸转运蛋白在植物免疫和抗病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我们详细阐述了氨基酸运输、代谢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总结了参与植物免疫的氨基酸透性酶家族(AAPs)、赖氨酸组氨酸转运蛋白家族(LHTs)、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CATs)以及多种酸进出转运蛋白家族(UMAMITs)基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的调节机制。转运蛋白LHT1不仅介导植物根系氨基酸的吸收和地上部氨基酸的转运,还参与了植物生长和免疫调节。本文以LHT1为例,对比了拟南芥和水稻lht1突变体植物在感染病原菌后自身的免疫过程,突出其在参与植物感染活体营养型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过程中功能的差异性,构建了氨基酸转运蛋白调控植物免疫过程的基本分子模型。未来研究需要重点解析:1)哪些氨基酸是植物防御机制的关键营养或信号物质;2)病原菌侵染植物后,植物体内氨基酸信号的传导过程;3)植物氨基酸转运蛋白如何识别病原菌;4)植物氨基酸转运蛋白如何调节植物和病原菌间的营养竞争和资源分配;5)氨基酸转运蛋白如何调控水杨酸/茉莉酸途径参与植物抗病;6)植物−微生物间基因是否存在串扰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深入探索植物氨基酸运输对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调控机制,挖掘介导植物抗病的关键氨基酸转运蛋白,有助于培育既高产又优质且抗病的理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植物免疫 病原菌 氨基酸 氨基酸转运蛋白
下载PDF
哈尔滨市1995~2003年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国华 张典丰 +2 位作者 隋丛兰 张绍艳 孙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9-810,共2页
关键词 1995-2003年 居民伤害 死亡分析 公共卫生问题 主要死亡原因 哈尔滨市城区 人类健康 卫生条件 传染性病 死亡顺位 死亡情况 危害 劳动力
下载PDF
小麦和玉米中后期大量元素叶面施用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国华 沈其荣 +2 位作者 郑文娟 唐胜华 史瑞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462,共9页
采用盆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叶面10g/L尿素、10g/LKH2PO4和5.4g/LKCl及其配合施用的一些生理效应。叶面施用尿素,尤其是N,P和K的配合施用可显著延缓两种作物在拔节后其根系活力的下降。叶面追肥增强了两种作物功能叶... 采用盆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叶面10g/L尿素、10g/LKH2PO4和5.4g/LKCl及其配合施用的一些生理效应。叶面施用尿素,尤其是N,P和K的配合施用可显著延缓两种作物在拔节后其根系活力的下降。叶面追肥增强了两种作物功能叶的生理活性,在N,K或P+K三者之间,尿素的效果较佳。三者的配合施用是最大限度延长叶片寿命的措施。作物后期喷尿素+KH2PO4能显著增加小麦和玉米的籽粒产量。叶面施用N、P、K肥不仅提高了作物体内N,P,K的含量,而且改变了它们在不同部位的分配,促进N素向籽粒运转,10g/L尿素+10g/LKH2PO4处理可分别提高小麦和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的绝对值22g/kg和4.9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营养 小麦 玉米 施肥
下载PDF
叶面营养对黄瓜生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徐国华 沈其荣 +3 位作者 潘文辉 曹翠玉 余玲 史瑞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6-42,共7页
采用盆栽和田间大棚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叶面营养组分对黄瓜的养分吸收分配和叶片光合生理及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P、N、K三要素可被黄瓜(苗期)叶片快速吸收并显著提高其在体内的含量,天然植物生长活性物质具... 采用盆栽和田间大棚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叶面营养组分对黄瓜的养分吸收分配和叶片光合生理及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P、N、K三要素可被黄瓜(苗期)叶片快速吸收并显著提高其在体内的含量,天然植物生长活性物质具有促进黄瓜N、P、K养分,尤其是N、K的吸收功效。特别是当它与营养元素配合施用时,这种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叶面施用适当浓度的该活性物质或硫酸铵或KH_2PO_4均有显著提高黄瓜处理叶绿素及其光合速率的作用。从总体上讲,三者的作用效果相当,其中活性物质的作用速度较快,但持续时间稍短。叶面施肥后48小时与72小时,不同处理间的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最大,一直到108小时,仍维持较稳定的显著差异。说明叶面营养对作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肥三天(72小时)以后。(3)叶面肥不同组分配施均能增加黄瓜的生物量与果实产量,提高果实蛋白质、Vc、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脂合纤维的含量,而果实酸度则基本不受叶面施肥的影响。(4)在不同叶面营养处理中,无论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还是提高果实产量与改善品质,均是营养元素与该种物质的合理团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两者呈现极其显著的正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营养 黄瓜 光合作用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Cr^(6+)对莼菜叶的急性毒害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国华 施国新 +3 位作者 刘丽 丁小余 陈国祥 吴国荣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7-71,共5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ICP)研究了六价铬 (Cr6 + )对莼菜叶的急性毒害 .结果表明 :Cr6 + 对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的合成机构而导致细胞的“饥饿”伤害 ;液泡在植物细胞对Cr6 + 的毒害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ICP)研究了六价铬 (Cr6 + )对莼菜叶的急性毒害 .结果表明 :Cr6 + 对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的合成机构而导致细胞的“饥饿”伤害 ;液泡在植物细胞对Cr6 + 的毒害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对溶液中的各种离子仍具有选择吸收作用 ,并且大量富集Cr6 + .同时正是这种富集作用 ,使莼菜可能成为水体中快速清除Cr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急性毒害 铬离子 水体污染 湖泊
下载PDF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水下电缆绞车系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国华 张军胜 +2 位作者 向先波 郭莹 黄嘉陵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9,共7页
水下电缆绞车多采用液压驱动,但液压驱动存在无效动力转换,能源使用率不高,因此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水下电缆绞车具有实际意义。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不仅提高了水下电缆绞车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且改善了系统的调速性能。与直流有刷电... 水下电缆绞车多采用液压驱动,但液压驱动存在无效动力转换,能源使用率不高,因此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水下电缆绞车具有实际意义。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不仅提高了水下电缆绞车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且改善了系统的调速性能。与直流有刷电机相比,直流无刷电机可实现充油均压密封,更有利于在水下工作。介绍了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水下电缆绞车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针对研制的专用水下直流无刷电机,重点论述了其充油密封原理和工艺,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低成本高性能驱动控制电路。该水下电缆绞车系统已初步调试完毕,试验表明各项性能良好,即将投入实际应用。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绞车 直流无刷电机 深水密封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
下载PDF
Cr^(6+)对莼菜冬芽叶片急性毒害与保护酶系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国华 施国新 +4 位作者 刘丽 丁小余 陈国祥 吴国荣 张绍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34-1040,共7页
研究了 Cr6+的急性毒害对莼菜冬芽叶片的伤害程度与可溶性蛋白质、SOD、CAT、POD活性和 MDA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 0 .5mmol/L~ 2 .0 mmol/L浓度的 Cr6+处理时 ,冬芽叶片受害的程度明显地与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 ;可溶性蛋白... 研究了 Cr6+的急性毒害对莼菜冬芽叶片的伤害程度与可溶性蛋白质、SOD、CAT、POD活性和 MDA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 0 .5mmol/L~ 2 .0 mmol/L浓度的 Cr6+处理时 ,冬芽叶片受害的程度明显地与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 ;可溶性蛋白质只在处理 4d时出现较大变化 ,其含量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 ,SOD、CAT和POD的活性峰出现的时间不断后推 ,并且 POD的活性峰的出现总是滞后于 SOD和 CAT的活性峰。MDA的含量在各种浓度的处理过程中 ,都是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 ,并且都是在 SOD、CAT活性峰出现后、POD活性峰出现前的 2 d内 ,其增加速度有所减缓。研究表明MDA含量的增加与莼菜冬芽叶的受害程度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说明 Cr6+对莼菜叶片的伤害可能是由于 Cr6+的直接氧化作用或由 Cr6+的毒害而引起的植株对活性氧的抵抗能力迅速下降而导致 MDA含量增加、膜系统被破坏所致。保护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这种破坏作用的发展 ,并且保护酶的诱导形成又明显地受制于 Cr6+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6+ 莼菜冬芽 急性毒害 保护酶系 丙二醛
下载PDF
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徐国华 吴华清 张绍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61-1865,共5页
采用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个中国梨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研究,并与已知S基因型的日本梨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均不相同,'西子绿'、'金花'和'金水酥'各包含... 采用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个中国梨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研究,并与已知S基因型的日本梨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均不相同,'西子绿'、'金花'和'金水酥'各包含了S1~S7以外的新的S基因,为这些品种田间授粉品种的选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基因(型) PCR 授粉品种
下载PDF
智能水下机器人自救模糊专家系统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国华 段国强 +1 位作者 童剑 潘小炬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271-275,共5页
智能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是高技术的集成体,它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涉及诸多国家机密,因此必须确保AUV的安全。在出现故障或危险时,AUV应具有智能决策自救能力,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 智能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是高技术的集成体,它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涉及诸多国家机密,因此必须确保AUV的安全。在出现故障或危险时,AUV应具有智能决策自救能力,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针对AUV故障原因及危险情况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本文采用模糊推理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模糊推理能有效地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而专家系统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和问题综合的能力,两者结合能有效解决AUV的自救问题。模糊专家系统以Visual C++为开发工具,结合OpenGL和3DMAX技术,对自救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为智能决策自救系统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和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AUV 模糊推理 专家系统 Visual C++ OPENGL 3DMA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