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7转录系统的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蛋白高效表达系统的创建
1
作者 任晓昕 韩琳琳 +2 位作者 武子淇 谷敏 徐大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7,共7页
本研究以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载体pAU2为基础,通过添加T7 RNA聚合酶编码基因及人工合成的克隆表达区,构建了1个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基因高效表达载体pAU29KS。pAU29KS载体克隆/表达盒使用T7启动子作为目的基因的启动... 本研究以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载体pAU2为基础,通过添加T7 RNA聚合酶编码基因及人工合成的克隆表达区,构建了1个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基因高效表达载体pAU29KS。pAU29KS载体克隆/表达盒使用T7启动子作为目的基因的启动子,通过载体序列中T7 gene 1基因编码的T7 RNA聚合酶与T7启动子互作来进行目的基因的高效转录;启动子区下游使用谷氨酸棒杆菌核糖体结合位点RBS保守序列(gaaagga)来高效起始目的蛋白合成;克隆/表达盒RBS与多克隆位点MCS之间使用谷氨酸棒杆菌强信号肽cgl_2070编码序列来进行目的蛋白的胞外高效分泌。以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AmyF作为报告蛋白,进行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pAU29KS表达系统的蛋白分泌生产能力检测。透明圈法检测结果显示,工程菌株C.glutamicum/pAU29KS-amyF能够在淀粉平板上产生清晰可见的透明圈;培养物上清液的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都显示出清晰的特异性条带,与AmyF预测分子量相一致;淀粉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物上清液呈现高淀粉酶活力,而细胞裂解上清液未检测到淀粉酶活力,说明高效表达的α-淀粉酶在强信号肽cgl_2070的介导下完全分泌到胞外培养基中。本研究构建的基于T7转录系统的C.glutamicum/pAU29KS能够对目标蛋白进行高效分泌生产,是一套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T7转录系统 重组蛋白表达和分泌
下载PDF
一株黄色短杆菌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L-缬氨酸积累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大庆 谭延振 +1 位作者 缪铭 王小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62-266,共5页
从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glutamicumATCC13032中克隆出L-缬氨酸合成途径上的限速酶——乙酰羟酸合酶编码基因ilvBN。对ilvBN进行定点突变,获得其抗反馈抑制突变型ilvBNr。以大肠杆菌-黄色短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XW-10为基础,构建重组质粒... 从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glutamicumATCC13032中克隆出L-缬氨酸合成途径上的限速酶——乙酰羟酸合酶编码基因ilvBN。对ilvBN进行定点突变,获得其抗反馈抑制突变型ilvBNr。以大肠杆菌-黄色短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XW-10为基础,构建重组质粒pDXW-10-ilvBNr,并转化野生型黄色短杆菌B.flavumATCC14067,获得工程菌株ATCC14067/pDXW-10-ilvBNr。3L罐发酵实验结果显示:在野生型菌株发酵液中检测不到L-缬氨酸积累,而工程菌株发酵液中L-缬氨酸积累达5.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羟酸合酶 抗反馈抑制 黄色短杆菌 发酵 L-缬氨酸
下载PDF
小麦叶锈菌生理分化及小麦抗叶锈基因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大庆 黄国红 +1 位作者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6,共6页
在病害三角关系中 ,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寄主的抗病性是决定病害发生与否的内在因素。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人们已对小麦叶锈菌生理分化和小麦抗叶锈基因分析作了大量的研究。在本文中综述了这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小麦叶锈菌 毒性基因 抗叶锈基因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Mn离子注入Mg掺杂GaN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大庆 张义门 +3 位作者 李培咸 娄永乐 刘树林 童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019-14022,共4页
通过Mn离子注入Mg掺杂GaN外延层制备了铁磁性GaN∶Mn薄膜,利用拉曼散射和光致发光谱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拉曼谱测试显示由离子注入相关缺陷引起了新的声子模,分析认为Mn离子相关的局域振动(LVM)紧邻Ehigh2峰... 通过Mn离子注入Mg掺杂GaN外延层制备了铁磁性GaN∶Mn薄膜,利用拉曼散射和光致发光谱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拉曼谱测试显示由离子注入相关缺陷引起了新的声子模,分析认为Mn离子相关的局域振动(LVM)紧邻Ehigh2峰。光致发光谱观察到位于1.69,2.54和2.96eV的3个新的发光峰,分析认为2.96eV的发光峰来自MgGa-VN复合体深施主能级和Mg的浅受主能级之间的辐射复合跃迁,2.54eV的发光峰来自浅施主能级和深受主能级之间的辐射复合跃迁,对于位于1.69eV的新发光峰不排除来自MgGa-VN复合体深施主能级和Mn相关深受主能级之间辐射复合跃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离子注入 拉曼散射 光致发光
下载PDF
不同价态Mn掺杂InN电子结构、磁学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大庆 赵子涵 +4 位作者 李培咸 王超 张岩 刘树林 童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4-205,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在构建了纤锌矿结构的InN超胞及三种不同有序占位Mn^(2+),Mn^(3+)价态分别掺杂InN超胞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掺杂前后体系的电子结构、能量以及光学性质.计...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在构建了纤锌矿结构的InN超胞及三种不同有序占位Mn^(2+),Mn^(3+)价态分别掺杂InN超胞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掺杂前后体系的电子结构、能量以及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Mn掺杂后体系总能量和形成能降低,稳定性增加,并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自旋极化杂质带,体系具有明显的自旋极化现象.掺杂不同价态的Mn元素对体系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电子结构和磁性分析表明掺杂体系的磁性来源于p-d交换机制和双交换机制的共同作用,Mn^(3+)价态掺杂有利于掺杂体系的居里温度达到室温以上.与未掺杂InN相比,不同价态Mn元素掺杂后体系的静态介电函数显著增大,掺杂体系介电函数虚部和吸收光谱在低能区域出现了较强的新峰,分析认为这些新峰主要来自与费米能级附近自旋极化杂质带相关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InN 不同价态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基于XML的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模式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大庆 李淼 袁媛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8年第3期64-68,共5页
在传统知识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框架、产生式规则、面向对象等知识表示方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XML的新型知识表示方法,并完成其XML SChema的设计。此方法将普通规则与模糊规则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了XML对结构化数据的表示能力,... 在传统知识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框架、产生式规则、面向对象等知识表示方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XML的新型知识表示方法,并完成其XML SChema的设计。此方法将普通规则与模糊规则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了XML对结构化数据的表示能力,实现了面向对象与产生式规则方式混合表示知识的结构化存储。兼顾了知识库的机器可读性和人可读性,实现了知识表示的跨平台、跨操作系统性能。以此为基础可开发出适于多种应用领域的交互性好、易扩展的知识获取平台及相应的推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表示 面向对象XML 产生式规则 专家系统
下载PDF
空位缺陷及Mg替位对纤锌矿(Ga,Mn)N电子结构和磁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大庆 李培咸 +5 位作者 娄永乐 岳改丽 张超 张岩 刘宁庄 杨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38-249,共12页
采用自旋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构建了未掺杂纤锌矿GaN超胞、三种不同有序占位Mn双掺GaN,(Mn,Mg)共掺杂GaN以及存在空位缺陷的Mn掺杂GaN超胞模型,分别对所有模型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能量以... 采用自旋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构建了未掺杂纤锌矿GaN超胞、三种不同有序占位Mn双掺GaN,(Mn,Mg)共掺杂GaN以及存在空位缺陷的Mn掺杂GaN超胞模型,分别对所有模型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能量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纯的GaN相比,Mn掺杂GaN体系的体积略有增大,掺杂体系居里温度能够达到室温以上;随着双掺杂Mn-Mn间距的增大,体系总能量和形成能升高、稳定性下降、掺杂越难;(Mn,Mg)共掺杂并不能有效增大掺杂体系磁矩,也不能达到提高掺杂体系居里温度的作用;Ga空位缺陷和N空位缺陷的存在不利于Mn掺杂GaN形成稳定的铁磁有序.此外,Mn离子的掺入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自旋极化杂质带,正是由于费米能级附近自旋极化杂质带中不同电子态间的跃迁,介电函数虚部在0.6868eV附近、光吸收谱在1.25eV附近分别出现了一个较强的新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磁光性能
下载PDF
基于位置服务器树的移动汇聚点的位置管理与路由协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大庆 王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对于无线传感器网(WSN),提出了基于位置服务器树的移动汇聚点(Sink)的位置管理与路由协议LSTLMRP(Location Server Tree based Location Management and Routing Protocol)。当汇聚点移动时,它只需对它的局部位置服务器树或整个位置服... 对于无线传感器网(WSN),提出了基于位置服务器树的移动汇聚点(Sink)的位置管理与路由协议LSTLMRP(Location Server Tree based Location Management and Routing Protocol)。当汇聚点移动时,它只需对它的局部位置服务器树或整个位置服务器树,而不是对大范围或整个网络更新它的位置信息。对于传感器将数据传给汇聚点的路由,LSTLMRP也有新方案。理论分析与仿真显示LSTLMRP与其他协议相比,大大减少了汇聚点位置更新的平均能耗;减少了传感器传送数据至汇聚点的能耗;也解决了传感器能量消耗不平衡问题,这个协议也很适合于大规模或密度高的W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管理与路由 移动汇聚点 位置服务器树 簇头 无线传感器网
下载PDF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大庆 康绍婵 +1 位作者 白海霞 陈士杰 《小儿急救医学》 1999年第2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乳胶凝集法(Latex)法对42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DIC患儿血浆D... 目的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乳胶凝集法(Latex)法对42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儿童 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大庆 童军 张岩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年第4期77-78,共2页
本文从"半导体物理"在微电子科学中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半导体物理"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科发展迅速的特点,对"半导体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 本文从"半导体物理"在微电子科学中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半导体物理"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科发展迅速的特点,对"半导体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有效提高"半导体物理"教学效果,并为"半导体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物理 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结构独立开放并有QoS保证的异构无线网漫游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大庆 《无线通信技术》 2004年第3期26-28,37,共4页
未来移动通信将包含多种不同的无线网络存取技术与标准 ,移动终端如何运转在不同的无线网络系统下 ,如何使用不同的无线存取技术 ( UMTS,cdma2 0 0 0 ,GSM/GPRS,WLAN,WPAN等 ) ,这是本篇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结构独立开放并有 Qo ... 未来移动通信将包含多种不同的无线网络存取技术与标准 ,移动终端如何运转在不同的无线网络系统下 ,如何使用不同的无线存取技术 ( UMTS,cdma2 0 0 0 ,GSM/GPRS,WLAN,WPAN等 ) ,这是本篇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结构独立开放并有 Qo S保证的基于 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S保证 漫游 无线网络 WPAN UMTS CDMA2000 WLAN 异构 存取技术 GSM/GPRS
原文传递
移动WiMAX和其他3G标准的混合组网及其切换新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大庆 《数据通信》 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
从发展趋势、开放的无线结构角度,推出了WiMAX与其他3G标准的组网结构,开放有效,安全透明。推出的WiMAX与3G的垂直切换新策略及其流程,减少了切换中断时间,达到了实际上的无缝漫游与信息数据的零丢失。
关键词 WIMAX 其他3G 无线网互连 垂直切换
下载PDF
使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和异构无线接入网的卫生保健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大庆 《中国新通信》 2010年第15期25-28,共4页
这篇论文推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可穿戴传感器网络的无所不在的卫生保健系统,详细阐明了其系统结构及组成部分。用此结构收集和传送病人的生理数据与环境参数给卫生保健中心。这个基于异构无线接入网的病人监测系统,集成多个无线技... 这篇论文推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可穿戴传感器网络的无所不在的卫生保健系统,详细阐明了其系统结构及组成部分。用此结构收集和传送病人的生理数据与环境参数给卫生保健中心。这个基于异构无线接入网的病人监测系统,集成多个无线技术,在病人移动的情况下,支持连续的,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用户愿意的生理监测。并针对该系统作了硬件与软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卫生保健 网络协调器 无线接入网 服务器
下载PDF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主要矿物的溶蚀作用及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70
14
作者 郭春清 沈忠民 +3 位作者 张林晔 徐大庆 苗德玉 陆现彩 《地质地球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矿物的溶解和沉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次生孔隙的发育。研究发现,有机酸之所以能提高石英的溶蚀速率和长石的溶解度,主要是由于在矿物的表面及溶液中形成络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矿物表面反应的活化能及溶液中硅、铝离子...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矿物的溶解和沉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次生孔隙的发育。研究发现,有机酸之所以能提高石英的溶蚀速率和长石的溶解度,主要是由于在矿物的表面及溶液中形成络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矿物表面反应的活化能及溶液中硅、铝离子浓度的结果。有机酸与粘土矿物的吸附或催化反应可抑制长石等其他矿物的溶解。有机酸与CO2一起共同控制着体系中碳酸盐的溶解或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矿物 溶蚀作用 砂岩储层 溶解 沉淀 次生孔隙 石英 长石 碳酸盐 油气储层
下载PDF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5
作者 张立荣 徐大庆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4,共5页
SSR(SimpleSequenceRepeat)和ISSR (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 ,已开始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概述了SSR、ISSR反应的原理、特点 ,总结了其在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 SSR(SimpleSequenceRepeat)和ISSR (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 ,已开始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概述了SSR、ISSR反应的原理、特点 ,总结了其在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NA指纹库的建立、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并肯定了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遗传育种 应用 SSR ISSR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物理法在淀粉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6
作者 段善海 徐大庆 缪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6,共6页
淀粉作为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性资源,具有价廉易得、可降解性和易转变成淀粉衍生物等特点。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尤其通过各种方法对淀粉的改性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厂商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 淀粉作为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性资源,具有价廉易得、可降解性和易转变成淀粉衍生物等特点。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尤其通过各种方法对淀粉的改性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厂商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物理方法(如热液处理、微波处理、电离放射线处理、超声波处理、球磨处理、挤压处理等)改性淀粉的形成机理、制备条件以及物理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的基本研究状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改性 变性淀粉 机理 制备 性质
下载PDF
小麦ISSR分析初探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立荣 刘大群 +2 位作者 徐大庆 杨文香 孔俊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 ,对ISSR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 ,建立了一套小麦ISSR分析的最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即 2 5 μL反应体系中 ,含有 2 0mmol/LMg2 + 、15 0 μmol/LdNTP、2 0 0nmol/L引物、6 0ng模板DNA、...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 ,对ISSR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 ,建立了一套小麦ISSR分析的最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即 2 5 μL反应体系中 ,含有 2 0mmol/LMg2 + 、15 0 μmol/LdNTP、2 0 0nmol/L引物、6 0ng模板DNA、2 0UTaqDNA聚合酶。反应程序为第 1个循环基因组DNA经 94℃预变性3min ;4 0个循环为 94℃变性 30s,4 8℃退火 6 0s,72℃延伸 90s ;最后 1个循环完成后 ,在 72℃下延伸 7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ISSR反应程序 基因组DNA 反应体系 反应程序
下载PDF
毛细管力的初次运移及成藏作用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包友书 张林晔 +4 位作者 张守春 徐大庆 王宇蓉 张蕾 吴连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6-303,共8页
毛细管压力差通常被认为是油气初次运移及源内成藏的重要动力,但毛细管力驱动油由小孔向大孔迁移的前提是岩石孔隙表面亲水。文章结合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成熟烃源岩内砂体含油概率较低,且原油多非来自成熟源岩围岩情况,对砂岩及页岩的... 毛细管压力差通常被认为是油气初次运移及源内成藏的重要动力,但毛细管力驱动油由小孔向大孔迁移的前提是岩石孔隙表面亲水。文章结合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成熟烃源岩内砂体含油概率较低,且原油多非来自成熟源岩围岩情况,对砂岩及页岩的润湿性进行了探讨。东营凹陷部分砂岩存在润湿性反转,与较高的非烃及沥青质含量的原油接触,是砂岩润湿性反转的主要原因;而泥页岩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演化过程中,其整体润湿性也表现为中间润湿甚至亲油性。润湿性改变导致毛细管压力方向改变,初次运移及源内油藏成藏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是沙三中亚段成熟源岩内砂体含油概率低的主要原因。据此认为,对于高丰度的生烃早期阶段的泥页岩烃源岩,毛细管力作为初次运移及源内油藏成藏动力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力 初次运移 成藏动力 润湿性 润湿性反转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高分子量激肽原富含组氨酸区域抑制细胞伸展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威 宋永胜 +2 位作者 李春义 徐大庆 陈世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8,共7页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active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 ,HKa)是组织培养板上体外连接蛋白 (vitronectin ,VN)促使细胞伸展的潜在抑制物 ,已证实轻链的富含组氨酸区域 (histidine richdomain ,HRD)是HKa抗细胞伸展的活性区域 .HK...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active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 ,HKa)是组织培养板上体外连接蛋白 (vitronectin ,VN)促使细胞伸展的潜在抑制物 ,已证实轻链的富含组氨酸区域 (histidine richdomain ,HRD)是HKa抗细胞伸展的活性区域 .HK的重组HRD (r HRD)能够促使成纤维细胞伸展 .通过基于HRD序列的选择肽分析 ,定位了HRD的细胞伸展序列 .5个肽中的 3个能够使TIG 3细胞伸展 .P 1肽引起的细胞伸展能够被可溶性P 5肽或HKa所抑制 .P 2肽不能抑制P 1或P 5肽引起的细胞伸展 .r HRD以及 3种肽介导的细胞伸展能够被RGD合成肽以及抗αvβ3或α5β1整合素抗体所抑制 .结果提示 ,选择肽引起的细胞伸展是由整合素介导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激肽原 富含组氨酸区域 细胞伸展 作用机制 抑制作用 糖蛋白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下载PDF
棉铃虫围食膜肠粘蛋白基因HM72的克隆、表达及其蛋白组织定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小民 李杰 +2 位作者 郭巍 徐大庆 张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5,共9页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形成一层特有的非细胞性半透膜,肠粘蛋白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本研究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筛选棉铃虫中肠cDNA表达文库,共获得385个阳性克隆,经DNA测序和序列对比,确认...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形成一层特有的非细胞性半透膜,肠粘蛋白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本研究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筛选棉铃虫中肠cDNA表达文库,共获得385个阳性克隆,经DNA测序和序列对比,确认其中之一为编码棉铃虫中肠围食膜肠粘蛋白的cDNA克隆HM72。序列分析显示,该cDNA全长为2888bp(GenBank登录号:HM017910),其中ORF长2469bp,编码823个氨基酸,包含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A,在poly A末端上游19bp处有一个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TAA。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其N-端含有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预测分子量为84.2kDa,等电点3.63,为酸性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5个几丁质结合功能域,一个粘蛋白结构域和两个甘氨酸-天冬氨酸富集区,该基因成功表达100kDa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M72蛋白存在于棉铃虫中肠、围食膜、粪便及蜕中,并由整个中肠分泌,而在棉铃虫脂肪体、体壁、马氏管、唾腺、消化液、血淋巴中没有检测到HM7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中肠 上皮细胞 围食膜 肠粘蛋白 CDNA表达文库 组织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