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长荣 郭巨锋 +1 位作者 徐如君 项晶晶 《浙江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s,AM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2例AME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s,AM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2例AME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岁和61岁。肿瘤分别位于右乳外上和左乳外下象限,最长径7cm和2cm。镜下观察:例1肿瘤呈多结节状生长,瘤细胞主要为上皮和肌上皮两类细胞,呈腺管状和乳头瘤样分布,区域肌上皮细胞增生显著伴轻度异型,核分裂4-5个/10HPF。例2肿瘤以实性膨胀性生长为主,少部份呈腺管状及乳头状瘤样结构,上皮及肌上皮细胞均显著增生伴重度异型,可见坏死,核分裂极易见(>10个/10HP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例1腺上皮及肌上皮均有部分表达ER、PR。例2显著异型瘤细胞ER、PR均为阴性。二代测序检测:例2检测到HRAS第3外显子错义突变,例1未行检测。2例肿瘤患者均行单侧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随访分别为23个月和7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AME是一组具有上皮和肌上皮双相分化的乳腺少见肿瘤,形态包括良性、非典型、原位恶性和侵袭性,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肌上皮瘤 肌上皮 双向分化 分子特征
下载PDF
产AFP胃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王长荣 徐如君 项晶晶 《浙江实用医学》 202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 探讨产AFP胃癌(α-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2年5月诊治的6例产AFP胃癌患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 目的 探讨产AFP胃癌(α-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2年5月诊治的6例产AFP胃癌患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大体表现:肿瘤均为单发病灶,中位最长径6.25cm。镜下表现:所有病例肿瘤均弥漫浸润于胃壁内,6例均易见脉管癌栓伴胃周5~22枚不等淋巴结转移;6例均见肝样腺癌,呈实性或梁状排列,细胞多边形,异型明显,具有丰富嗜酸性和颗粒状胞质,少部分胞质透亮,核分裂象易见,可见瘤巨细胞;2例见伴肠母细胞分化型腺癌,细胞胞质透亮、呈柱状垂直基底,可见一致核下空泡,可呈乳头状和腺样结构;4例见乳头状腺癌,细胞排列呈大的乳头状结构;6例均见普通型中-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6例AFPGC瘤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AFP,部分病例不同程度表达HepPar1、glypican 3和SALL4。结论 AFP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AFPGC与普通型胃腺癌可能具有同源性,除外特征性表达AFP、glypican 3和HepPar-1,还表达干细胞标记物SALL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AFP胃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如君 许朝阳 项晶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45-746,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结肿瘤 肉瘤 树突细胞 诊断 淋巴结病变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如君 任晓冰 +1 位作者 章美珍 陈开德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34-336,T096,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H)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 5例不同部位的EH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例中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37— 75岁 ,中位年龄 5 4岁 ;肿瘤发生部位分别是腹壁...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H)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 5例不同部位的EH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例中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37— 75岁 ,中位年龄 5 4岁 ;肿瘤发生部位分别是腹壁、肺、阴茎、鼻前庭、骨。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多样 ,排列成巢状、条索状甚至腺样结构。瘤细胞短梭形 ,胞浆内空泡 ,此特征为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记如CD34、Ⅷ因子、UEA等 ,部分病例同时表达CK和 /或Vim。结论 EH的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诊断时需要和转移性癌、上皮样血管肉瘤鉴别 ,同时在概念上需要与上皮样血管瘤区别。本病生物学行为与组织学形态有不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EH
下载PDF
侵犯胃肠道的皮肤病: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如君 赵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4-61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病理形态 肠穿孔
下载PDF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癌——附4例报道
6
作者 徐如君 吴能定 +1 位作者 戴晓汶 沈宝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Grimelius嗜银染色,确认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癌在光镜下可有5种不同的组织学形态,本组4... 目的探讨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Grimelius嗜银染色,确认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癌在光镜下可有5种不同的组织学形态,本组4例免疫组化结果NSE和Sy全部阳性,CHG-A3例阳性。嗜银染色3例阳性。结论乳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是肿瘤异质性的表现,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神经内分泌 免疫组化 病理形态
下载PDF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及病理形态学分析
7
作者 徐如君 吴能定 李晓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 淋巴瘤 免疫组化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
8
作者 徐如君 吴能定 金敏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输尿管癌临床上不常见,约占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预后不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病的性质及特殊性,以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1例输尿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肿瘤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材料、方法及结果收集本院1974~1... 输尿管癌临床上不常见,约占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预后不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病的性质及特殊性,以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1例输尿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肿瘤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材料、方法及结果收集本院1974~1988年间收治的1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45~73岁,平均64岁;左侧9例,右侧2例.11例均表现为血尿,其中伴腹部肿块2例,伴尿频、尿痛2例.病理诊断均为移行上皮癌,3例伴膀胱移行上皮癌,1例伴肾盂移行上皮癌.根据WHO标准进行分级(Ⅰ~Ⅲ)和分期(T_0 ~T_3).Ⅰ级:肿瘤呈乳头状,细胞3~4层,轻度异型性;Ⅲ级:乳头状结构不明显,细胞呈片或条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癌30年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9
作者 夏冰 江洪 +4 位作者 王利民 徐如君 陈雪琴 张仕蓉 马胜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肿瘤登记年报》,预计我国2015年肺癌发病率为73.3/10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2位);肺癌病死率为61.0/10万,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肺肿瘤/治疗 非小细胞肺/外科学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与p15和p16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瑾 徐如君 +4 位作者 吴正虎 闫春兰 曹晓林 方瑜 林琳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抑凋亡基因Survivin(SVV)在喉鳞状细胞癌 (l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s,LSCC)中的表达意义及与抑癌基因p15、p16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酶卵白素 生物素复合体 (strepavidin biotincomplex ,SABC)方法检测了 ... 目的 探讨抑凋亡基因Survivin(SVV)在喉鳞状细胞癌 (l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s,LSCC)中的表达意义及与抑癌基因p15、p16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酶卵白素 生物素复合体 (strepavidin biotincomplex ,SABC)方法检测了 4 8例LSCC组织及 2 4例癌旁组织、2 4例正常喉黏膜组织SVV、p15、p16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SVV蛋白在正常喉黏膜中不表达 ,4 8例LSCC组织中 2 7例SVV蛋白阳性表达 ,占 5 6 3% ,2 4例癌旁组织中 6例SVV蛋白阳性表达 ,占 2 5 0 % SVV蛋白在LS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SVV在癌旁组织与正常喉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SVV蛋白表达与LSCC的发生部位、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P <0 0 5 )。p16蛋白强阳性组、p16蛋白弱阳性组及 p16蛋白阴性组的SVV蛋白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且表达呈正相关 (C =0 5 2 )。p15蛋白阳性组与 p15蛋白阴性组的SVV蛋白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VV基因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对LSCC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意义。SVV的过度表达与 p16抑癌作用的失去可能在LSCC的发病机制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Survivin P15 p16 基因表达 抑癌基因
下载PDF
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1
作者 项晶晶 徐如君 +2 位作者 吴能定 周虹 陈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阴囊VX、2例外阴VX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PV原位杂交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VX表皮疣状增生,棘层增厚,钉突... 目的探讨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阴囊VX、2例外阴VX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PV原位杂交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VX表皮疣状增生,棘层增厚,钉突延长位于真皮同一水平;表面过度角化伴角化不全,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内上皮钉突间见黄色瘤样细胞(泡沫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黄色瘤样细胞CD68、α1-AT、Mac387阳性,CK(AE1/AE3)弱阳性,S-100、Ki-67、HPV阴性。PAS阳性。原位杂交HPV6/11呈阴性。结论外阴部、阴囊VX与发生于口腔黏膜的VX临床病理学特征相似,黄色瘤样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肿瘤 外阴肿瘤 疣状黄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项晶晶 徐如君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志对6例胸膜SFT和8例胸膜外SFT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包括6例胸膜和8例胸膜外)SF... 目的探讨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志对6例胸膜SFT和8例胸膜外SFT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包括6例胸膜和8例胸膜外)SFT由比例不同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有分支状血管。其中11例有典型的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特点,2例仅含细胞丰富区成分,1例为多发结节兼有上述两种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D34、bcl-2和CD99,不表达desmin、S-100、EMA、CK(AE1/AE3)和p53。2例SMA呈部分弱阳性。SFT复发者2例,其中1例胸膜恶性SFT呈结节状播散性累及胸膜。结论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在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行为上相似。免疫组织化学CD34、bcl-2和CD99表达阳性对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理学 纤维瘤/诊断 胸膜肿瘤/病理学 抗原 CD34 诊断 鉴别 基因 BCL-2 预后
下载PDF
消化道颗粒细胞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国熊 王纯廉 +1 位作者 徐如君 周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提高对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消化道GCT诊治,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 消化道发病仅为GCT的8%,女性是男性的一倍,常见于40岁左右;多在食管中下段,一般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30 mm,呈淡黄色;常无临床表现... 目的 提高对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消化道GCT诊治,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 消化道发病仅为GCT的8%,女性是男性的一倍,常见于40岁左右;多在食管中下段,一般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30 mm,呈淡黄色;常无临床表现,如有临床症状,则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表现;术前确诊率仅为50%;直径<20 mm的黏膜下GCT首选内镜治疗;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梭形和卵圆形等,胞质丰富,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无异型.免疫组化:S-100和NSE阳性,SMA和α-AT阴性.结论 消化道GCT极为罕见,多为偶尔发现,应积极治疗.鉴于5%~10%的GCT复发,有必要追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诊断 颗粒细胞瘤/病理学 治疗 胃肠肿瘤/病理学 食管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章文华 周虹 +2 位作者 李丹丹 孙丽娟 徐如君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1501-1504,150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具有细胞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112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HE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具有细胞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112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HE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5/6(CK5/6)、钙结合蛋白(CR)等5种免疫标记对细胞块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免疫标记诊断肺腺癌与间皮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细胞涂片HE染色仅49.3%,细胞块切片HE染色为6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达95.9%。CK7、CEA、TTF-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CK5/6、CR在间皮病变中高表达。TTF-1、CK7、CEA三者中任意两者(+)且CK5/6或CR(-)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达100.0%,特异度达96.8%。CK5/6或CR(+)且CK7、CEA、TTF-1三者中任意两者(-)对间皮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达100.0%,特异度达98.6%。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与细胞涂片HE染色相比可明显提高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选择特异性免疫标记并将其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标记的互补与反证作用可有效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块 免疫组织化学 肺腺癌 胸腔积液
下载PDF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凌 严秀娟 +1 位作者 徐如君 任振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42-544,共3页
关键词 肺动脉肉瘤 原发性 肺呼吸音 高血压病 口服降压药 浅表淋巴结 心包摩擦音 血压控制
下载PDF
14例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翟梅娟 徐如君 +1 位作者 吴能定 王宏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0-161,I023,共3页
目的: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对14例小汗腺汗孔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汗孔瘤是一种特异性的肿瘤类型:(1)肿瘤发生于表皮,部分累及真皮。(2)肿瘤细胞和周围棘细胞境界较清... 目的: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对14例小汗腺汗孔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汗孔瘤是一种特异性的肿瘤类型:(1)肿瘤发生于表皮,部分累及真皮。(2)肿瘤细胞和周围棘细胞境界较清楚。(3)肿瘤细胞巢内可见有护膜内衬的小孔、小管状结构。(4)肿瘤以宽带方式向下延伸。(5)宽带之间的间质水肿、疏松。(6)部分肿瘤延伸达真皮深层者,下方形成有少许透明细胞成分的结节。(7)瘤细胞较棘细胞小,镶嵌排列,部分有细胞间桥。结论:汗孔瘤内有透明细胞成分的小结节为小汗腺汗孔瘤的一种亚型,即真皮内导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汗孔瘤
下载PDF
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项晶晶 吴能定 +2 位作者 徐如君 吕明敏 姚德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93-395,I058,共4页
目的:观察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该肿瘤的组织来源及石棉样纤维的性质和来源。方法:对3 例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 目的:观察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该肿瘤的组织来源及石棉样纤维的性质和来源。方法:对3 例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为梭形肿瘤细胞呈交叉束状、栅栏状排列,间质内有较多出血、散在的肥大细胞,肿瘤中出现石棉样纤维。免疫组化见肿瘤细胞及石棉样纤维星芒状突起中actin、vimentin 呈阳性表达,desmin、S100 、FactorⅧ、cytokeratin 呈阴性表达。结论:栅状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肌纤维母细胞瘤,该肿瘤来源于肌纤维母细胞或特殊平滑肌细胞亚型。石棉样纤维中心为血管周围胶原的变性,星芒状纤维为增殖的肌纤维母细胞突出的中间丝和微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母细胞 石棉样纤维 病理学 栅状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项晶晶 吴能定 +4 位作者 徐如君 李宏 周虹 范小良 许培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间叶性软骨肉瘤 脑膜肿瘤 脊椎内肿瘤
下载PDF
右筛窦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晓林 李晓 +1 位作者 张洋 徐如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74-475,共2页
关键词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右筛窦 视力减退 眼眶CT 入院查体 占位性病变 涕中带血 专科检查
下载PDF
喉颗粒细胞瘤 被引量:3
20
作者 项晶晶 吴能定 +3 位作者 徐如君 李晓 沈宝珠 黎向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70-272,I070,共4页
目的 讨论喉颗粒细胞瘤的组织发生、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 3例喉颗粒细胞瘤并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 ,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 喉颗粒细胞瘤组织学形态... 目的 讨论喉颗粒细胞瘤的组织发生、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 3例喉颗粒细胞瘤并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 ,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 喉颗粒细胞瘤组织学形态特点与其他软组织颗粒细胞瘤基本一致 ,但 5 0 %~ 6 0 %伴有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免疫组化S 10 0、Vimentin、CD6 8、MBP等在肿瘤细胞胞浆内呈阳性表达 ,PAS染色中胞浆为阳性反应。结论 发生于喉部的颗粒细胞瘤为罕见肿瘤 ,通常为良性肿瘤 ,采用局部切除法治疗 ,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颗粒细胞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