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细胞膜热稳定性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60,共6页
细胞膜热稳定性是较好地反映小麦品种耐热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本文利用冬、春小麦各6个亲本分别组配的6×6完全双列杂交(包括反交),对该性状(以相对热损伤率RI%表示)进行了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 细胞膜热稳定性是较好地反映小麦品种耐热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本文利用冬、春小麦各6个亲本分别组配的6×6完全双列杂交(包括反交),对该性状(以相对热损伤率RI%表示)进行了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极显著水平.上述三因素相对作用大小冬、春小麦分别为3.9:1:1.6和2.1:1:0.5,说明该性状的遗传虽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一定优势,非加性基因效应和反交效应也起重要的作用.(2)该性状受质核互作和(或)细胞质的明显影响.(3)一些杂种F_1的细胞膜热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存在超亲遗传现象.这将对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膜热稳定性 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小麦耐热性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 被引量:41
2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40,共8页
高温胁迫是小麦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对迄今有关的重要成果进行了阐述,包括:①高温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②高温对小麦主要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③小麦的耐... 高温胁迫是小麦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对迄今有关的重要成果进行了阐述,包括:①高温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②高温对小麦主要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③小麦的耐热性表现;④耐热性遗传。最后还就此作了总结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胁迫 耐热性 产量 展望
下载PDF
六履带机器人结构参数与越障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如强 韩宝玲 +1 位作者 罗庆生 何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115,共3页
鉴于业界内对六履带机器人结构参数与越障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机器人结构设计时理论依据的相对不足,力图从六履带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障碍特征着手,探索出六履带机器人对台阶、斜坡、沟道等典型障碍特征的越障性能。在此基础上,得... 鉴于业界内对六履带机器人结构参数与越障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机器人结构设计时理论依据的相对不足,力图从六履带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障碍特征着手,探索出六履带机器人对台阶、斜坡、沟道等典型障碍特征的越障性能。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机器人的越障性能与其自身结构参数及越障姿态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求出六履带机器人最佳越障性能及对应的结构与位姿参数,为六履带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越障时机器人的姿态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机器人 越障性能 结构与位姿参数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品种Hope细胞膜热稳定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利用全部21个“中国春”的“Hope”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品种“中国春”(受体)和“Hope”(供体)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细胞膜效稳定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品种“Hope”的1A、2A、2B、2D、3A3B、3D、5D和6B等... 利用全部21个“中国春”的“Hope”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品种“中国春”(受体)和“Hope”(供体)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细胞膜效稳定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品种“Hope”的1A、2A、2B、2D、3A3B、3D、5D和6B等9条染色体上具有耐热性基因,而其余染色体与“Hope”的耐热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膜热稳定性 基因定位 染色体
下载PDF
春小麦耐热性的筛选方法与指标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29,共8页
利用51份春小麦材料对3种耐热性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供试材料在田间通过晚播计算各基因型的穗粒重感热指数(Se)或于籽粒灌浆期用塑料简棚进行遮盖处理并计算千粒重感热指数(Sg)评价其耐热性;而在室内采用膜热稳定性测定方... 利用51份春小麦材料对3种耐热性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供试材料在田间通过晚播计算各基因型的穗粒重感热指数(Se)或于籽粒灌浆期用塑料简棚进行遮盖处理并计算千粒重感热指数(Sg)评价其耐热性;而在室内采用膜热稳定性测定方法,以相对热损伤率(RI%)大小评价基因型的耐热性。相关分析表明:Se在年际间和年份内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r=0.676**~0.757**),从而具有较好的重演性;而RI%与Sg呈显著正相关(r=0.328*)说明基因型的膜热稳定性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其田间的耐热性表现。上述方法指标将在今后的耐热性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耐热性 筛选
下载PDF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对高温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6年第6期7-10,共4页
研究了耐热与热敏感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对高温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相比具有较高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高灌浆速率以及较短的灌浆持续期;在灌浆期受到高温影响的条件下,耐热品种具有能维持其籽... 研究了耐热与热敏感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对高温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相比具有较高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高灌浆速率以及较短的灌浆持续期;在灌浆期受到高温影响的条件下,耐热品种具有能维持其籽粒灌浆进程和灌浆期趋于变长的持续增长耐热机制,而热敏感品种表现灌浆期趋于变短和灌浆高峰提早出现等“高温逼熟”现象;耐热品种受高温影响后还能有效地利用其植株营养体中贮积的有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热性 籽粒灌浆 高温 品种
下载PDF
“BAU—2”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Ⅲ.化学杀雄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如强 黄铁城 张爱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19-24,共6页
本文通过研究 BAU-2诱导的雄性不育小麦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变化,探讨了 BAU-2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作用机制。观察结果表明:(1)单核小孢子发育至大液泡时期(单核小孢子中晚期)败育而形成败育花粉,是 BAU-2诱导雄性不... 本文通过研究 BAU-2诱导的雄性不育小麦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变化,探讨了 BAU-2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作用机制。观察结果表明:(1)单核小孢子发育至大液泡时期(单核小孢子中晚期)败育而形成败育花粉,是 BAU-2诱导雄性不育的原因。(2)单核小孢子败育与花药绒毡层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3)与小麦 T 型雄性不育系相比,BAU-2诱导产生的雄性不育小麦花粉败育程度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 小孢子 机制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对高温胁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9-104,共6页
研究了28份各小麦材料对生育后期高温胁迫的不同反应。在田间于籽粒灌浆期用塑料简棚遮盖供试材料4d或通过冬播推迟其开花期达到高温胁迫处理目的,最后根据千粒重计算各基因型的感热指数(S)大小评价其对高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基因... 研究了28份各小麦材料对生育后期高温胁迫的不同反应。在田间于籽粒灌浆期用塑料简棚遮盖供试材料4d或通过冬播推迟其开花期达到高温胁迫处理目的,最后根据千粒重计算各基因型的感热指数(S)大小评价其对高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基因型之间存在明显不同。通过相关分析证实上述研究方法可作为今后开展耐热(高温)性田间鉴定筛选的简便、有效手段。研究还发现,单株产量和穗粒重与其感热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1,0.377),但一些高产品种也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感热指数 高温 耐热性
下载PDF
“BAU—2”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Ⅰ.化学杀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如强 黄铁城 张爱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1-8,共8页
采用4个品种、3个浓度、3个喷施时期的4×3×3完全随机裂区试验,对新型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2对普通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四个供试品种... 采用4个品种、3个浓度、3个喷施时期的4×3×3完全随机裂区试验,对新型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2对普通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四个供试品种各处理最高杀雄率分别达到99.5%,99.9%,97.2%和100%;杀雄率达到95%~100%的处理,其最高自然授粉结实率分别达到66.9%,30.4%,30.8%和38.8%,最高人工授粉结实率分别达到78.5%,66.5%,49.7%和76.5%。(2)喷施 BAU—2降低小麦株高,但处理与对照(未处理)株高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株高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下第一、二、三节间缩短造成的。(3)BAU—2对种子有一定影响。如果喷药处理不当尤其喷药量偏重,会明显降低结实种子的百粒重和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化学杂交剂 雄性不育
下载PDF
高等植物中cAMP信号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如强 刘金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4-503,共10页
环化腺苷酸(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cAMP)是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二信使。高等植物中cAMP的存在及其生理作用曾引起人们长时期的争议。随着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证据的不断增加,cAMP已被认为是... 环化腺苷酸(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cAMP)是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二信使。高等植物中cAMP的存在及其生理作用曾引起人们长时期的争议。随着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证据的不断增加,cAMP已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信号途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植物中既存在催化cAMP合成的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s,AC),也存在引起其降解反应的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PDE)活性,它们共同维持细胞内cAMP水平。与哺乳动物相比,高等植物中cAMP一般表现较低的浓度水平,它却可以对许多刺激因素作出瞬时反应而显著升高,从而诱导产生信号作用。已有证据表明,cAMP在高等植物中参与环化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CNGCs)和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等介导的信号级联反应,也与钙离子/钙调素(calcium/calmodulin,Ca2+/CaM)、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信号途径相连,以及能够与高等植物中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长素(auxin)、赤霉素(gibberellin,GA)等许多激素的效应发生相互作用。cAMP信号能够对高等植物的离子运输、细胞周期、有性生殖、温光反应、光合作用、衰老、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反应等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适应性中发挥广泛的作用。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有关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归纳提出高等植物cAMP信号作用模型,以及讨论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环化腺苷酸 细胞信号 生长发育 调控作用
原文传递
小麦耐热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6年第3期3-5,共3页
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材料,通过测定膜热稳定性大小(RI%)对冬小麦的耐热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耐热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优势... 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材料,通过测定膜热稳定性大小(RI%)对冬小麦的耐热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耐热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优势,但非加性基因效应和反交效应也起比较重要的作用,狭义遗传力估计大小为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热性 配合力
下载PDF
小麦光合作用与耐热性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作物品种资源》 1997年第1期28-29,46,共3页
不同小麦品种对高温的反应存在差异。在田间选择4个耐热性不同的品种,于籽粒灌浆期测定植株旗叶在高温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变化,结果分析表明耐热品种农大93和农大96比热敏感品种丰抗13和京411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关键词 小麦 耐热性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小麦耐热性的杂种优势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北京农业科学》 1996年第1期15-17,共3页
小麦耐热性的杂种优势表现徐如强,孙其信,张树榛(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有关生物膜理论也逐渐完善,认为生物膜作为有机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与环境... 小麦耐热性的杂种优势表现徐如强,孙其信,张树榛(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有关生物膜理论也逐渐完善,认为生物膜作为有机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与环境之间的一个界面结构,是逆境最初、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热性 育种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小麦耐热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14
作者 徐如强 孙其信 张树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共3页
通过测定基因型的膜热稳定性大小(RI%),对小麦的耐热性进行了6×6完全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耐热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GCA、SCA和R三者均方之比为2.1:1:0.5;该... 通过测定基因型的膜热稳定性大小(RI%),对小麦的耐热性进行了6×6完全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耐热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GCA、SCA和R三者均方之比为2.1:1:0.5;该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大小为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热性 双列杂交
下载PDF
“BAU—2”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Ⅱ.化学杀雄技术
15
作者 徐如强 黄铁城 张爱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9-18,共10页
本文对新型化学杂交剂 BAU—2的主要化学杀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2的适宜喷药时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反映在植株外部形态上为基部第二、三节间伸长期。(2)适宜喷药剂量为1~2kg·hm^(-2)。但不同... 本文对新型化学杂交剂 BAU—2的主要化学杀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2的适宜喷药时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反映在植株外部形态上为基部第二、三节间伸长期。(2)适宜喷药剂量为1~2kg·hm^(-2)。但不同品种对药剂的反应程度不同,针对某一具体品种而言,其最佳喷药剂量的范围却较窄。(3)BAU—2的化学杀雄效果取决于品种、施药量和施药时期,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但仅就施药剂量、浓度和药液量三因素而言,则取决于施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化学杀雄
下载PDF
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曹廷杰 谢菁忠 +9 位作者 吴秋红 陈永兴 王振忠 赵虹 王西成 詹克慧 徐如强 王际睿 罗明成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为了解河南省近年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利用Illumina 90k i Select SNP标记技术对豫麦34及该省2000—2013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共96个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结果表明,在所有SNP位点中,多态性比率为47.39%(38 661/... 为了解河南省近年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利用Illumina 90k i Select SNP标记技术对豫麦34及该省2000—2013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共96个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结果表明,在所有SNP位点中,多态性比率为47.39%(38 661/81 587),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B〉A〉D。96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19,变幅为0.552-0.998,且94.3%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2-0.812之间;按UPGMA法将96个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近10年河南省审定的96个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在育种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种质资源,拓宽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品种 遗传多样性 SNP
下载PDF
基于载荷谱的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如强 林福严 苗长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3,123,共4页
在综合分析输送带撕裂监测保护研究现状和撕裂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电动机的载荷谱来进行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测的方法,论述了其检测原理,设计了监测系统、提出了撕裂阻力监测判据。分析计算表明该判据的显著性较强。
关键词 输送带 纵向撕裂 载荷谱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耐热性的遗传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其信 高立峰 徐如强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利用电解质渗漏方法对5个小麦品种(系)(325-35,NPFP,881,中国春,SieteCerros 66)的8~12种同核异质系进行了耐热性测定,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5个品种(系)的同核异质系耐热性均表现显著的遗传变异,一些... 利用电解质渗漏方法对5个小麦品种(系)(325-35,NPFP,881,中国春,SieteCerros 66)的8~12种同核异质系进行了耐热性测定,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5个品种(系)的同核异质系耐热性均表现显著的遗传变异,一些异质系耐热性比核亲本明显增加,另一些异质系耐热性比核亲本明显下降;(2)同一种异源细胞质在不同核亲本遗传背景下对耐热性影响不同,如节节麦细胞质在352-35和 Siete Cerros 66核背景下降低耐热性,在 NPFP 和中国春核背景下增加耐热性,在881核背景下耐热性无明显变化,说明耐热性表现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3)个别异源细胞质(如高大山羊草和粗厚山羊草)在多数核背景下均增加耐热性,在小麦耐热性遗传改良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性 异源细胞质 小麦 异质系
下载PDF
调平误差对装填力的影响分析及仿真
19
作者 徐如强 杨垂锦 +1 位作者 赵国建 丁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3期21-23,共3页
在导弹装填过程中,装填装置的调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平结果必然存在误差,调平误差的存在可能对装填作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某种工况下装填过程中装填力的分析研究,推导出了装填力与调平误差间的数学关系。通... 在导弹装填过程中,装填装置的调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平结果必然存在误差,调平误差的存在可能对装填作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某种工况下装填过程中装填力的分析研究,推导出了装填力与调平误差间的数学关系。通过MSC/Adams软件进行装填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可更简便的分析出调平误差对装填力的影响程度,同时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说明理论分析的数学关系可进行进一步的简化。理论分析与仿真均可为装填装置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调平误差的限值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装填 装填力 调平误差 装填装置
下载PDF
装填设备链传动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
20
作者 徐如强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14期165-166,共2页
某装填设备采用链传动作为动力传动装置,链传动的设计对装填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链传动的实际运动过程较为复杂,在理论上难以对实际工况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在对装填设备链传动进行理论简易分析的同时,采用MSC/ADAMS仿真软件对其过... 某装填设备采用链传动作为动力传动装置,链传动的设计对装填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链传动的实际运动过程较为复杂,在理论上难以对实际工况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在对装填设备链传动进行理论简易分析的同时,采用MSC/ADAMS仿真软件对其过动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为装填设备的设计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传动 力学分析 动力学仿真 装填设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