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1
作者 李红 徐幽琼 +1 位作者 郑婉辉 陆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81-3485,共5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和评价福州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结合2018年福州市户籍人口数,计算福州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 目的:分析福州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和评价福州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结合2018年福州市户籍人口数,计算福州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构成比和0~74岁累积率等,分析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结果:2018年福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8.36/10万,中标率为196.53/10万,世标率为190.15/10万,0~74岁累积率为21.91%。全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0.72/10万,中标率为98.02/10万,世标率为96.55/10万,0~74岁累积率为11.10%。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为福州市最常见恶性肿瘤,男性发病前五位恶性肿瘤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女性是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结论:2018年福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福建省水平相当,胃癌的发病顺位高于福建省,肝癌和食管癌的顺位低于福建省。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是福州市最主要的恶性肿瘤,是福州市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福州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膳食结构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幽琼 谢迺鸿 +2 位作者 陈国兴 郑能雄 王代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47-6249,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膳食中各类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某城区6个社区,每个社区30户,采用连续3 d×24 h膳食回顾法和称重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三餐能量分配、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各种食物摄入情况及与营养有关的疾病患病率...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膳食中各类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某城区6个社区,每个社区30户,采用连续3 d×24 h膳食回顾法和称重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三餐能量分配、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各种食物摄入情况及与营养有关的疾病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每人每天能量摄入平均为1 855.31 kcal;早、中、晚三餐的平均能量比分别为22.33%、34.74%、42.93%,早餐能量比偏低,而晚餐能量比较高;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中,蛋白质摄入偏高,占膳食总能量的16.2%,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热比都在适宜范围,分别为28.87%和54.70%;膳食组成中,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鱼虾、奶类、豆类、油脂平均摄入量为300.64、340.1、63.76、88.39、28.07、105.47、62.72、52.59、29.31 g,谷类、蔬菜、肉类、蛋类、鱼虾、奶类、油脂摄取量平均达到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数量,而水果、豆类摄入量偏低;老年人营养不良率为4.79%,超重率为39.64%,肥胖率为12.12%,高血压患病率为30.82%,糖尿病患病率为15.75%。结论不同年龄的社区老年人均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和营养素摄入不平衡现象,与营养有关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的预防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膳食结构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甲苯对雌性大鼠卵巢及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幽琼 贾海梅 +5 位作者 杨劲松 张文昌 张忠 张伟 林华影 蔡秀琴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甲苯染毒对大鼠卵巢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及性激素的影响,探讨甲苯对雌性大鼠生殖毒性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SD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染毒浓度0、130、1 300 mg/m3,动情前期暴露甲苯2、24 h后取血清和卵巢,采用放射免疫法... 目的研究急性甲苯染毒对大鼠卵巢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及性激素的影响,探讨甲苯对雌性大鼠生殖毒性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SD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染毒浓度0、130、1 300 mg/m3,动情前期暴露甲苯2、24 h后取血清和卵巢,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性激素即雌二醇和黄体酮(E2、P4),卵巢标本采用HE染色,计算卵巢中各等级卵泡的数目。结果对性激素进行比较,低浓度组E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4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卵泡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一定的甲苯对雌性大鼠血清中的部分性激素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卵巢 性激素
下载PDF
福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幽琼 黄若酩 +2 位作者 陆璐 林亮坤 张晓阳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1期40-45,共6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8年4月—2019年8月采用与人口规模比例的PPS抽样方法,把福州市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6... 目的了解福州市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8年4月—2019年8月采用与人口规模比例的PPS抽样方法,把福州市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6个镇(街)各3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行政村(居委会)各随机抽取2个居民小组,每户用KISH表抽到被调查对象,共调查54个行政村(居委会)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410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福州市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2.34%,男性高于女性;糖尿病组在年龄≥60岁、分居离婚丧偶组、吸烟、静态时间≥3 h/d、体质量指数≥24 kg/m^2、中心性肥胖、总胆固醇≥6.22 mmol/L、甘油三酯≥2.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4.14 mmol/L、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有既往史(包括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睡眠时间≥7 h/d所占比例及水果类、水产品摄入量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男性、年龄≥60岁、吸烟、家庭平均收入≥3000元/月、静态时间≥3 h/d、肥胖、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2.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4 mmol/L、肉摄入≥75 g/d、盐摄入≥6 g/d、血压高均与糖尿病正相关,水果摄入≥200 g/d与糖尿病负相关。结论福州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与生活行为习惯和代谢因素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糖尿病 患病情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异黄酮对高频电磁场致雌性性腺毒性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徐幽琼 连荣 +3 位作者 汪家梨 陈昱 陈国兴 张文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4-499,共5页
目的探讨异黄酮(IF)对亚慢性暴露高频电磁场(HF-EMF)雌性性腺毒性的保护效应。方法大鼠每天ig给予IF150mg·kg-1后分别全身暴露HF-EMF0(IF对照组),25,100,400和1600V·m-18h,每周5d,连续8周。第48天开始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 目的探讨异黄酮(IF)对亚慢性暴露高频电磁场(HF-EMF)雌性性腺毒性的保护效应。方法大鼠每天ig给予IF150mg·kg-1后分别全身暴露HF-EMF0(IF对照组),25,100,400和1600V·m-18h,每周5d,连续8周。第48天开始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56d后取血清和卵巢,血清采用放免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孕激素(P4),卵巢采用HE染色法计算各级卵泡数目构成比和电镜观察卵巢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IF对照组比较,EMF1600V·m-1组动情间期时间由68±7延长至(104±8)h(P<0.01);黄体数目构成比由13.50%上升至19.25%(P<0.01),而初/次级卵泡由26.4%下降至22.7%,成熟卵泡构成比由2.8%下降至1.3%(P<0.01),HF-EMF400V·m-1和HF-EMF1600V·m-1组闭锁卵泡构成比均显著上升(P<0.01);HF-EMF1600V·m-1组的LH水平从8.2±0.7增加至(12.8±1.2)μmol·L-1·min-1(P<0.01),FSH,E2和P4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电镜观察HF-EMF1600V·m-1组卵巢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出现水肿,线粒体嵴变短而少等。结论 IF对暴露HF-EMF25~400V·m-1的雌性性腺毒性有较好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 动情期 激素 电磁场 卵泡 细胞结构
下载PDF
阴道微生物生物拮抗的调查分析
6
作者 徐幽琼 陈小玲 +2 位作者 周金年 陈卓 聂四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各型阴道炎复发情况及阴道微生物的生物拮抗作用。[方法]妇科门诊问卷调查300例,对其中111例阴道炎患者作阴道分泌物检测。通过对阴道分泌物菌群的比较分析,观察各型阴道炎微生物的生物拮抗作用。[结果]阴道炎复诊占41.4%,复... [目的]研究各型阴道炎复发情况及阴道微生物的生物拮抗作用。[方法]妇科门诊问卷调查300例,对其中111例阴道炎患者作阴道分泌物检测。通过对阴道分泌物菌群的比较分析,观察各型阴道炎微生物的生物拮抗作用。[结果]阴道炎复诊占41.4%,复发以2个月1次为多(41.3%);念珠菌阴道炎的乳杆菌数量多于细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P<0.001)。[结论]阴道炎复发率及复发频率均较高,细菌性阴道病与滴虫性阴道炎存在阴道菌群失调,而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失调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阴道微生物 乳杆菌
下载PDF
福州市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有机提取物的体内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能雄 徐幽琼 +4 位作者 王春兰 林华影 柯华 林侃 肖明发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体内遗传毒性。方法:随机选择福州市5个区县(市)各1家水厂,采集水源水和出厂水各200 L,经XAD-2树脂柱收集其中的有机物,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结果:长乐市、平... 目的:探讨福州市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体内遗传毒性。方法:随机选择福州市5个区县(市)各1家水厂,采集水源水和出厂水各200 L,经XAD-2树脂柱收集其中的有机物,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结果:长乐市、平潭县水厂出厂水和水源水及福清市水厂出厂水具有致突变性;各出厂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基本高于同厂水源水。结论:福州市部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和出厂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有机提取物 体内遗传毒性
下载PDF
福州市城乡居民冠心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傅发源 徐幽琼 +2 位作者 曹祥玉 李红 张晓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冠状动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防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地区城市(台江区)与农村(闽侯县)各2家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或卫生...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冠状动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防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地区城市(台江区)与农村(闽侯县)各2家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或卫生院),选取2017年在社区(卫生院)登记建档且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48例为病例组,同期参加体检健康居民(无冠心病)748例为对照组,收集人群健康档案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城市居民知晓率、介入治疗率、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79.5%vs.59.7%;60.7%vs.43.6%;73.5%vs.65.7%;P均<0.01);病例组居民冠心病知晓率、吸烟率、口味重咸、睡眠时间<6 h、睡眠质量差、生活紧张、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比例、白细胞≥9.5×109/L、肌酐≥115μmol/L、尿素氮≥8.3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总胆固醇≥5.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居住地区CO平均浓度≥0.7 mg/m3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例组的饮酒率、有开抽油烟机、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血红蛋白≥150 g/L、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直接胆红素≥7.1μmol/L的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吸烟、睡眠时间<6 h、睡眠质量差、生活紧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化血红蛋白≥6.5%、居住地区CO平均浓度≥0.7 mg/m3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饮酒、ApoA1/ApoB≥1、Tbil≥17.1μmol/L与冠心病成负相关。结论福州市城市居民冠心病知晓率、介入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冠心病与生活方式、居住环境、遗传疾病史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冠心病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福州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静岚 李红 +1 位作者 徐幽琼 陆璐 《应用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5~8月在福州市晋安区和闽清县开展调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最终纳入3961名成年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5~8月在福州市晋安区和闽清县开展调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最终纳入3961名成年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利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州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5.98%,标化患病率为31.92%,血脂异常类型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血脂异常患病率在地区、婚姻、年龄、教育程度、吸烟、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是否超重、是否中心性肥胖、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患糖尿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农村、年龄≥60岁、吸烟、超重、中心性肥胖、患高血压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福州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但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年龄、吸烟、超重、中心性肥胖、患高血压和体育锻炼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鼓励居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控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影响因素 居民 患病率
下载PDF
氟对大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抗氟灵”对氟拮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世震 刘卫东 +5 位作者 陈荣安 张国高 南涤飞 朱伟斌 陈小晶 徐幽琼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2-154,共3页
本文研究了氟对大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抗氟灵”对氟的拮抗作用。24只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染氟组,C组为氟加“抗氟灵”组。观察与检测了所有动物的胸腺及脾脏的蛋白质含量,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形态学变... 本文研究了氟对大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抗氟灵”对氟的拮抗作用。24只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染氟组,C组为氟加“抗氟灵”组。观察与检测了所有动物的胸腺及脾脏的蛋白质含量,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B组动物胸腺与脾脏的蛋白含量,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明显下降,胸腺皮质明显变薄,淋巴细胞稀疏;C组动物的这些指标变化不明显。提示氟对大鼠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而“抗氟灵”对此有部分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免疫器官 抗氟灵 拮抗作用
下载PDF
福州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郑霄雁 陈敏红 +2 位作者 王瀚炜 徐幽琼 张晓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4-1126,共3页
分析福州市2020年3月19日—2022年7月31日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20年3月19日—2022年7月31日,福州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526例,其中确诊病例151例、无... 分析福州市2020年3月19日—2022年7月31日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20年3月19日—2022年7月31日,福州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526例,其中确诊病例151例、无症状感染者37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3,95%CI:1.01~1.05,P=0.005)、核酸检测Ct值越小(OR=0.84,95%CI:0.80~0.88,P<0.01)、入境后1~7 d被检测出阳性(OR=1.52,95%CI:1.10~4.64,P=0.042)、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OR=2.73,95%CI:1.40~5.34,P=0.003)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影响因素。确诊病例的治愈时间27.00(19.00~40.50)d,无症状感染者治愈时间16.00(14.00~21.0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10,P<0.01)。确诊病例复阳率8.61%(13/151),无症状感染者复阳率4.00%(1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8,P=0.033)。定点医院要做好确诊病例的救治,防止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出院后加强健康随访,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发现复阳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境外输入 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
原文传递
福州市城乡老年人膳食结构与血脂异常研究
12
作者 王晶 施欢欢 +2 位作者 李文静 张晓阳 徐幽琼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21期2886-2891,2896,共7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老年人膳食结构差异及对健康的影响,分析影响血脂异常相关因素。方法2019—2020年采用与人口规模比例的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共抽取3个调查点18个镇(街)54个行政村(居委会)的...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老年人膳食结构差异及对健康的影响,分析影响血脂异常相关因素。方法2019—2020年采用与人口规模比例的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共抽取3个调查点18个镇(街)54个行政村(居委会)的≥60岁常住居民2844人开展3 d×24 h膳食回顾及称重法调查。结果抽取城区晋安区980人、中小城市福清市970人、农村闽清县894人。福州市城乡老年人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推荐值相比,3个调查点的盐糖、能量、脂肪、维生素E、钠、锰、碘摄入量均高于推荐值,而水果类、奶类、维生素A、B1、B2、钙、钾、镁摄入量均低于推荐值。3个调查点老年人在不同食物、三大产能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农村老年人水果类、动物性食物、大豆坚果类、奶类摄入量、蛋白质、维生素C、锌、硒摄入量较低而城区老年人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城区的男性、大专及以上、中心性肥胖、有高血压病史、脂肪>70 g/d、油>25 g/d和中小城市的男性、年龄60~<70岁、体质指数≥28 kg/m^(2)、脂肪>70 g/d及农村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中心性肥胖、脂肪>70 g/d、动物性食品>200 g/d均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城区老年人的蔬菜类摄入量>500 g/d、中小城市的水果类摄入量>350 g/d及农村老年人的水果类摄入量>350 g/d、大豆类及坚果>35 g/d、奶类>500 g/d与血脂异常呈负相关。结论福州市老年人膳食结构不合理,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患病率较高,血脂异常与性别、肥胖、高血压病史及食物摄入不合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膳食结构 血脂异常 城乡差异
原文传递
福州市台江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璐 李红 +2 位作者 黄若酩 廖静岚 徐幽琼 《中国校医》 2023年第3期196-199,223,共5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台江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19年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有15283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研究对象范围,研究对象有完... 目的了解福州市台江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19年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有15283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研究对象范围,研究对象有完整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利用SPSS软件分析心血管病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市台江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和吸烟率分别为52.31%、27.06%、19.53%、47.37%和12.10%。有79.51%成年人具有≥1种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50.51%的成年人存在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和吸烟率高于女性,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呈现升高的趋势(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408,95%CI:0.369~0.451)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低于男性,而随着年龄(45~54岁:OR=2.705,95%CI:2.183~3.352;55~64岁:OR=6.875,95%CI:5.595~8.448;65~75岁:OR=11.846,95%CI:9.562~14.676)的增长,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明显提高;文化程度(OR=0.839,95%CI:0.762~0.923)高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更低。结论35~75岁人群中,仅20%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50%以上存在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应针对男性、高年龄、文化程度低的居民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聚集
原文传递
肥胖和代谢因子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前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14
作者 黄鑫峰 何青 +5 位作者 施欢欢 胡海平 陆璐 黄若酩 张晓阳 徐幽琼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评估肥胖和代谢因子在高尿酸血症(HUA)与高血压前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5个区(县)30个镇(街)90个村(居委会)共9 399人, 最终纳入研究4 754人。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UA与肥胖和代谢因... 目的评估肥胖和代谢因子在高尿酸血症(HUA)与高血压前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5个区(县)30个镇(街)90个村(居委会)共9 399人, 最终纳入研究4 754人。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UA与肥胖和代谢因子的关联,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肥胖和代谢因子与高血压前期的关联, 采用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肥胖和代谢因子对HUA与高血压前期相关性的中介效应。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 HUA与TC、TG、HDL-C、LDL-C、BMI、腰围、肌酐、尿素氮均显著相关(P<0.001);HUA、腰围、BMI和TG与高血压前期均显著相关(P<0.001);腰围、BMI和TG对HUA与高血压前期的关联均有中介效应, OR值(95%CI)分别为1.018(1.007~1.027)、1.010(1.002~1.018)、1.010(1.003~1.017)(P<0.001), 中介比例分别为7.76%、4.31%和4.31%;TC、HDL-C、LDL-C、肌酐和尿素氮对两者关联无中介效应(P>0.05)。结论腰围、BMI和TG在HUA与高血压前期的关联中均存在中介效应, 对于一般人群而言, 应当控制体重、腰围和高脂饮食, 以降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高尿酸血症 肥胖 代谢因子 因果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烹调油烟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15
作者 周海军 周权 +3 位作者 林侃 林华影 徐幽琼 张晓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分析烹调油烟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对人群存在的致癌健康风险。方法在密闭实验室里通过电炉加热铁锅中的菜籽油产生油烟,采用高负载颗粒物采样器收集油烟PM2.5,同时在另一实验室采集室内空气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烹调油烟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对人群存在的致癌健康风险。方法在密闭实验室里通过电炉加热铁锅中的菜籽油产生油烟,采用高负载颗粒物采样器收集油烟PM2.5,同时在另一实验室采集室内空气作为对照组,将采集有油烟PM2.5的滤膜用乙腈超声提取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油烟PM2.5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的含量,并依据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TEQ)和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ILCR)模型对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16种PAHs在14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烹调油烟PM2.5中以菲、萘和苊为其主要的污染物,其浓度分别为(623.88±63.86)ng/m^(3)、(245.41±16.36)ng/m^(3)、(226.58±13.99)ng/m^(3),除苯并[k]荧蒽之外,其余15种PAH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风险评估表明油烟PM2.5中16种PAHs总BaPTEQ为13.25 ng/m^(3),其对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均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且女性高于男性,其ILCR值分别为4.80×10^(-6)和4.29×10^(-6)。结论烹调油烟PM2.5中以含有2个~3个苯环的PAHs污染水平较高,其对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存在潜在致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油烟 细颗粒物 多环芳烃 健康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城乡社区居民高尿酸患病情况及与糖尿病的关系
16
作者 何青 黄鑫峰 +4 位作者 施欢欢 李红 黄若酩 徐幽琼 张晓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居民高尿酸(HUA)患病情况及其与糖尿病前期(Pre-DM)、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9—2020年抽取福州市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用KISH表抽取≥18岁常住居民3744人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居民高尿酸(HUA)患病情况及其与糖尿病前期(Pre-DM)、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9—2020年抽取福州市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用KISH表抽取≥18岁常住居民3744人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统计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乡居民尿酸与Pre-DM、DM间的关联。结果调查人群的Pre-DM、DM及HUA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1%、13.0%和23.1%;农村地区Pre-DM、HUA患病率均高于城市(χ2=68.66、20.69,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尿酸第3四分位数Q3水平的发生DM风险较高(OR=1.57,P<0.01);农村居民Q3水平者Pre-DM的发生风险较高(OR=1.42,P<0.05)。按年龄、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在城市居民<60岁、农村≥60岁中,Q3水平与Pre-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在城市<60岁、城市女性中,Q3水平与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在农村女性中,Q2、Q3水平均与Pre-DM、DM风险增加有关。结论尿酸水平与血糖异常存在城乡差异,城市HUA与居民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而农村HUA与Pre-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且在城市<60岁、农村≥60岁及女性中更为明显。应加强福州市人群尿酸水平监测,精准干预以降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患病情况 糖尿病 城乡差异 年龄差异
原文传递
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幽琼 郑能雄 +2 位作者 王春兰 郑高 许榕仙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检出率、防治情况及发生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1年福州市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社区糖尿病现况调查资料中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627例,根据有无糖尿...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检出率、防治情况及发生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1年福州市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社区糖尿病现况调查资料中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627例,根据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为两组,即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组(DCP)413例和无并发症患者组(nonDCP)214例,比较两组人群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以及知识来源,并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糖尿病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65.87%的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类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高血压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血脂异常;DCP组知晓率(69.5%)明显高于non-DCP组(58.4%),而控制率(8.7%)低于non-DCP组(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4年、空腹血糖<7.0 mmol/L、HbA1C<6.0%、步行时间>280 min/周、遵医行为、水>1 200 ml/d、碳水化合物<250 g/d和盐<6 g/d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呈负相关,年龄>50岁、体质指数(BMI)>24.0 kg/m2、A型性格和动物油摄入量>25 g/d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呈正相关。结论福州市社区糖尿病并发症检出率高,防治情况不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并发症 检出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社区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饮食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幽琼 郑高 +2 位作者 王春兰 郑能雄 许榕仙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604-609,共6页
目的评价在社区通过饮食控制预防糖尿病(DM)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福州鼓楼区两个社区作为干预(安泰社区)与对照社区(温泉社区),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干预社区进行综合饮食干预,对照社区未进行干预。2年后根据2个社区住户... 目的评价在社区通过饮食控制预防糖尿病(DM)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福州鼓楼区两个社区作为干预(安泰社区)与对照社区(温泉社区),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干预社区进行综合饮食干预,对照社区未进行干预。2年后根据2个社区住户分布的实际情况分为每100户一群,每个社区随机抽取30群,共调查3702名干预人群和3666名对照人群。干预社区调查了一般人群980例、高危人群2070例、糖尿病人群652例,对照社区分别为898、2016和692例;两组人群采用食物频率法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身高、体重、血糖、血压等),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率的比较采用)f2检验;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结果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的建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7%比71.2%,x2=294.69;P〈0.01);与对照社区比较,干预社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人群的空腹血糖(FPG)、高危人群和糖尿病人群的体质指数(BMI)与收缩压(SBP)及高危人群的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t=4.289、11.847、8.517、4.946、7.838、8.176、12.931、8.315,均P〈0.01);一般人群蛋白质和脂肪摄人量均显著增加而碳水化合物摄人量显著减少(t=12.72、11.40、4.11,均P〈0.01),高危人群蛋白质摄人量显著增加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均显著减少(t=9.45、14.32、7.44,均P〈0.01),糖尿病人群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显著减少(t=5.98、15.22,均P〈0.01)。与对照社区比较,干预组一般人群的豆类、水果类、乳类、蛋类的摄入有显著增加(t=6.778、9.035、4.718、14.223,均P〈0.01);干预组高危人群的豆类、蔬菜类、水果类、乳类及蛋类的摄入有显著增加而主食、肉类和食用油的摄人量则显著下降(t=5.358、2.827、9.627、21.346、3.351、12.970、19.342、3.241,均P〈0.01),干预组糖尿病人群的乳类和蛋类的摄入有显著增加而肉类、水产品、食用油、零食及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则显著下降(t=8.376、2.702、4.155、3.121、8.494、6.702、10.854,均P〈0.01)。结论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社区人群的膳食和营养结构,促进健康。其中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优于一般人群。但部分干预对象的饮食结构仍不合乎标准,因此社区饮食干预仍需长期开展,并强调控制豆类、油盐摄人量,提高果蔬及乳类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干预 高危人群
原文传递
不同食用油和烹调方式的油烟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幽琼 Ignatius T.S.Yu +3 位作者 林捷 张伟 柯华 陈国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71-2274,227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食用油和不同烹调方式的油烟成分及其对健康危害。方法:应用粉尘采样器(15 L/min×20 min)和大气采样器(0.1 L/min×30 min)采集不同的食用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及不同烹调方式(炸上排、炸蔬菜、炸... 目的:分析不同食用油和不同烹调方式的油烟成分及其对健康危害。方法:应用粉尘采样器(15 L/min×20 min)和大气采样器(0.1 L/min×30 min)采集不同的食用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及不同烹调方式(炸上排、炸蔬菜、炸鱼、煎鱼、炒菜)的油烟样品并分析。结果:菜籽油、大豆油及煎鱼、炒菜的油烟浓度均较高;烷烃类的含量以大豆油、炸蔬菜较高,炒菜较低;抗氧化剂存在不同油与食物中。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单纯食用油烹调比加入食物烹调的油烟浓度大;大豆油的油烟浓度及有机物含量均较高,炒菜的油烟浓度较大但有机物的含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油烟 食用油 烹调方式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职业接触高频电磁场对女工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幽琼 李宝华 +4 位作者 程怀民 张文昌 洪惠民 林应焱 蔡秀琴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磁场(25—30MHz)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毒性作用。方法调查福州市区180名接触高频电磁场1年以上的鞋业女工及福州市区日用品超市349名身体健康的女工的月经状况与妊娠结局情况;随机抽取接触组与对照组女工(处排卵期)各3... 目的探讨高频电磁场(25—30MHz)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毒性作用。方法调查福州市区180名接触高频电磁场1年以上的鞋业女工及福州市区日用品超市349名身体健康的女工的月经状况与妊娠结局情况;随机抽取接触组与对照组女工(处排卵期)各30人,静脉采血,制备血清,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激素(E2)、孕激素(P4)、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高频电磁场接触1组和接触2组女工月经紊乱发生率(分别为33.8%、26.8%)明显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1组女工月经经量异常发生率(16.9%)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1组和接触2组P4水平[分别为(2.10±1.57)、(2.39±1.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3.80±2.6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E2、FSH和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强度高频电磁场可导致女工月经紊乱及月经经量异常发生率增加,对孕激素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月经失调 生殖 孕激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