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术后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苏鹏 田子强 +3 位作者 徐延昭 吕会来 李振华 温士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复发为终点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之间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的102例患者中,我们发现,患者年龄(OR=4.009,95%CI:1.209~13.299,P=0.023)、糖尿病(OR=3.515,95%CI:1.045~11.819,P=0.042)、手术时间(OR=1.014,95%CI:1.002~1.026,P=0.020)、术中出血量(OR=1.016,95%CI:1.008~1.025,P<0.001)均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同时,手术时间(OR=1.123,95%CI:1.008~1.252,P=0.036)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无并发症组明显延长(P<0.001)。无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有并发症患者(HR=1.43,95%CI:1.03~1.99,P=0.033),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严重并发症患者(HR=1.61,95%CI:1.15~2.24,P=0.005)。结论:对于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术后并发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并发症 糖尿病 预后
下载PDF
芪蓉润肠口服液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联合化学计量学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晓川 徐延昭 +1 位作者 张静 张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4-416,共1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芪蓉润肠口服液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毛蕊花糖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其他9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和HPLC-QAMS法计算各成分含量并对检验...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芪蓉润肠口服液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毛蕊花糖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其他9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和HPLC-QAMS法计算各成分含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HPLC-QAMS法准确性和可行性,再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HPLC-QAMS法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建立芪蓉润肠口服液综合质量评价方法。结果芪蓉润肠口服液中10种定量控制指标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92%~100.11%之间(RSD<2.0%);两种方法所测得各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样品聚成3类;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显示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白术内酯Ⅲ、管花苷A和毛蕊花糖苷是影响不同批次芪蓉润肠口服液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记物。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联合化学计量的综合质量评价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芪蓉润肠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 芪蓉润肠口服液 相对校正因子 综合质量评价 化学计量学 多指标成分 定量控制
原文传递
术前口服肠内免疫营养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延昭 张缜 +4 位作者 郭强 张月峰 温士旺 张帆 田子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肠内免疫营养对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免疫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65例,按随机表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34例)和常规饮食组(对照组,31例)。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2周期... 目的观察术前肠内免疫营养对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免疫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65例,按随机表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34例)和常规饮食组(对照组,31例)。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2周期,并于新辅助化疗结束后3~4周行食管癌根治术。EIN组于新辅助化疗第2疗程结束后1周开始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口服肠内免疫营养,直至术前1 d。对照组于新辅助化疗第2疗程结束后只给予常规饮食。观察2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第2疗程结束后1周及术前1 d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围。观察2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第2疗程结束后1周、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周的营养及免疫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1 d下床活动时间完成例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术后肺炎发生例数和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临床分期、肿瘤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 EIN组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1 d EIN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显著上升(P<0.05);术后1 d 2组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患者各指标较术后1 d显著上升(P<0.05)。术后1周2组指标和免疫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完成例数EIN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术后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腹胀、腹泻)及肺炎并发症例数EIN组较对照组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EIN组比对照组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前口服肠内免疫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状况,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食管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多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类 精氨酸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延昭 张缜 +5 位作者 郭强 张月峰 温士旺 李振华 王明博 田子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5-360,共6页
目的 :通过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EIN),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90例,将入选病... 目的 :通过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EIN),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90例,将入选病人按随机表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30例。比较3组病人在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天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等。结果 :3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前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3组病人各指标较术前均明显减低(P<0.05);术后第3天3组病人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其中EIN组、EN组上升幅度比PN组快(P<0.05);术后第7天EIN组上升幅度最快(P<0.05)。3组病人术前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3组病人指标较术前明显上升(均P<0.05);术后第3天3组病人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EIN组、EN组下降幅度比PN组快(P<0.05);术后第7天EIN组下降幅度最快(P<0.05)。3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肺炎并发症例数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在术后发生吻合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585)。结论: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肠内免疫营养
原文传递
凝固粉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延昭 张缜 +5 位作者 郭强 张月峰 温士旺 王明博 黄超 田子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3956-3960,共5页
目的观察凝固粉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近期生存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患者7... 目的观察凝固粉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近期生存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饮食,试验组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加服凝固粉。于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存质量问卷(EORTC-QLQ-C30)进行评分,测定清蛋白及血红蛋白,记录术后吸入性肺炎、便秘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试验组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院1个月的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呼吸困难、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吸入性肺炎、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921、4.647,P<0.05)。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SSA评分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呈负相关(r=-0.805、-0.787,P<0.05)。结论在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干预基础上加用凝固粉,能有效地改善全腔镜食管癌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吞咽障碍 凝固粉 胸腔镜 腹腔镜 治疗结果
下载PDF
MT-3和MT-1E基因转染对食管癌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延昭 田子强 +2 位作者 张小河 何明 张月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9-5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3具有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MT亚型。MT-1E是MT-1的1个亚型,有文献报道MT-1蛋白的表达量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拟探讨MT-3和MT-1E基因转染对食... 背景与目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3具有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MT亚型。MT-1E是MT-1的1个亚型,有文献报道MT-1蛋白的表达量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拟探讨MT-3和MT-1E基因转染对食管癌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已构建好的MT-3、MT-1E及其空载体4种质粒转染食管癌Eca-109和TE13细胞株;荧光显微镜判断转染效率,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转染MT-3和MT-1E基因的食管癌细胞株均有外源目的基因相应mRNA的高表达。转染MT-3基因的Eca-109和TE13细胞株,其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转染MT-1E基因的Eca-109和TE13细胞株,其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上调MT-3基因表达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这可能是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来实现的。而MT-1E基因可能在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3 MT-IE 食管癌 基因转染 流式细胞术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延昭 张缜 +6 位作者 郭强 张月峰 温士旺 朱永刚 王明博 黄超 田子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773-7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老年病人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EIN),观察EIN对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病人96例,将病人按随机表分为肠内免疫... 目的通过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老年病人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EIN),观察EIN对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病人96例,将病人按随机表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47例)和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49例)。两组均经空肠造口管给予EN。观察两组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天的营养、免疫指标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各指标较术前均明显减低(P<0.05);术后第3天两组病人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术后第7天两组病人各指标继续呈上升趋势(均P<0.05),其中EIN组上升幅度较快(P<0.05)。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炎并发症例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老年病人,早期应用EIN可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营养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
原文传递
全食管系膜食管癌切除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延昭 张月峰 +3 位作者 温士旺 李振华 吕会来 田子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6期4099-4101,4104,共4页
在我国,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居第5位、病死率第4位,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外科和放化疗技术均有较大进展,但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 在我国,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居第5位、病死率第4位,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外科和放化疗技术均有较大进展,但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目前,有关食管癌外科治疗的争议仍然围绕在食管切除路径及周围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上。目前食管癌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外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系膜 食管癌切除术
下载PDF
药品检验机构物资管理平台的建立及研究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延昭 李萌 +2 位作者 马丽颖 杨正宁 邹健 《中国药事》 CAS 2013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为国家食品药品检定实验室的资源支撑提供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方法介绍了国家药检机构资源管理平台中4大信息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技术特点,对其强大的管理优势及未来有待加强的功能进行讨论,阐述其对国家食品药品检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的为国家食品药品检定实验室的资源支撑提供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方法介绍了国家药检机构资源管理平台中4大信息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技术特点,对其强大的管理优势及未来有待加强的功能进行讨论,阐述其对国家食品药品检定工作的重要意义。结果与结论该平台促进了国家食品药品检定资源支撑能力的提升,确保检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质量控制 集中采购 物资供应
下载PDF
药品检定机构剧毒化学品库管理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延昭 李萌 +4 位作者 范文平 李春青 邹健 杨正宁 仲宣惟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为食品药品检定工作提供安全、科学的后勤服务保障。方法从药品检定机构的实际工作出发,对剧毒化学品库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形成了比较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管控体系,提高了剧毒化学品库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药品检定 剧毒化学品 管理
下载PDF
食管脂肪瘤胸腔镜下切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延昭 李勇 田子强 《食管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144-145,共2页
食管脂肪瘤临床罕见,近期我科经胸腔镜下切除食管脂肪瘤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9岁,主因吞咽不顺伴烧心1月余于2013年4月8日入院.入院前于我院查胃镜示:距门齿35~38 cm食管左侧壁可见隆起样病变,表面黏膜光滑,触之活动好,实质感.... 食管脂肪瘤临床罕见,近期我科经胸腔镜下切除食管脂肪瘤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9岁,主因吞咽不顺伴烧心1月余于2013年4月8日入院.入院前于我院查胃镜示:距门齿35~38 cm食管左侧壁可见隆起样病变,表面黏膜光滑,触之活动好,实质感.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物,建议内镜超声.后行内镜超声检查示:20 MHz小探头探查食管隆起处黏膜下层内可见一椭圆形高回声,边界尚清晰,无明显包膜,其后方回声衰减,外膜光滑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结缔组织肿瘤 肿物 食管 镜下切除 胸腔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误诊为甲状腺癌一例
12
作者 徐延昭 田子强 李振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2期371-372,共2页
临床资料 结节性甲状腺肿好发于女性,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往往与甲状腺癌鉴别困难。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PEH)是一种罕见的肺内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
关键词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误诊 血管源性肿瘤 临床资料 低度恶性 发病率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83例原因分析:单手术组连续1,350例手术总结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鹏 温士旺 +4 位作者 王明博 徐延昭 吕会来 李振华 田子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5-482,共8页
背景与目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为肺癌治疗的主流术式,本研究旨在分析单手术组连续VATS肺叶切除术1,350例中转开胸83例的中转原因,以期对常态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规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 背景与目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为肺癌治疗的主流术式,本研究旨在分析单手术组连续VATS肺叶切除术1,350例中转开胸83例的中转原因,以期对常态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规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更好地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1日-2020年6月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单手术组连续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35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73例,女性577例,年龄8岁-87岁,中位年龄61.3岁。全组良性疾病83例,肺转移瘤38例,原发性肺癌1,229例,其中I期:676例,II期:323例,IIIa期:230例。全组行左肺上叶切除术301例(22.30%),左肺下叶切除术231例(17.11%),右肺上叶切除术378例(28.00%),右肺中叶切除术119例(8.81%),右肺下叶切除术262例(19.41%),右肺中上叶切除术16例(1.19%),右肺中下叶切除术43例(3.19%)。结果单手术组连续1,35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有83例(6.15%)因不同原因中转开胸。良性病变的中转开胸率高于恶性肿瘤(P<0.05);病理分期为IIIa期的中转开胸率明显高于I期、II期患者(P<0.05)。联合肺叶切除术的中转开胸率明显高于单肺叶切除术(P=0.001);左肺上叶切除术的中转开胸率显著高于其他单肺叶切除术(P<0.001);右肺中叶切除术的中转开胸率低于其他单肺叶切除术(P=0.049)。中转开胸主要原因为血管损伤(38.55%)、淋巴结干扰(26.51%)、胸腔致密粘连(16.87%);中转开胸组总体手术时间为(236.99±66.50)min,总体失血量(395.85±306.38)m L。其中淋巴结干扰组患者手术时间(322.50±22.68)min,长于其他原因中转开胸组(P<0.05);血管损伤组术中出血量(560.94±361.84)m L,多于其他原因中转开胸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验的积累,在手术前、中、后期血管损伤例数逐步下降(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肺部良性病变和较晚期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手术难度和中转率。不同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率不同,左肺上叶切除术中转率较高,而右肺中叶切除术中转率较低。血管损伤、淋巴结干扰、胸腔致密粘连仍是常态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中转开胸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和手术出血量增加。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率有持续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肺血管的处理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转开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出血
下载PDF
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对于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快速康复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缜 张峰 +3 位作者 谢艳丽 李霞 魏君 徐延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研究腔镜食管癌患者术前口服葡萄糖对手术患者康复速度的意义。方法选取需进行择期手术的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80例。患者均于手术前10 h禁食和禁水,A组患者在术前2 h口服500 m L 10%葡萄糖液,B组患者术前2h不服... 目的研究腔镜食管癌患者术前口服葡萄糖对手术患者康复速度的意义。方法选取需进行择期手术的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80例。患者均于手术前10 h禁食和禁水,A组患者在术前2 h口服500 m L 10%葡萄糖液,B组患者术前2h不服用任何液体,2组均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随后比较2组术后口渴、饥饿的发生率,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后腹泻发生率以及术后白蛋白变化的情况。结果 2组术前进行气管插管时均未发生呕吐和吸入的并发症;A组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肠内营养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且A组术后第1,3,5天白蛋白量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结论术前2 h口服500 m L10%葡萄糖溶液对于腔镜食管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有明显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腔镜食管根治术 术前口服 快速康复
下载PDF
雷替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吕会来 温士旺 +3 位作者 李勇 张月峰 徐延昭 田子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经过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进展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单药方案化疗,雷替曲塞3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d为1个周期,评价疾病疗效直至出现疾病进展。2周期...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经过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进展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单药方案化疗,雷替曲塞3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d为1个周期,评价疾病疗效直至出现疾病进展。2周期后行胸腹部CT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例(3.1%),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9例(28.1%),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8例(25.0%),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4例(43.8%),总有效率(CR+PR)为31.2%(10/32),临床获益率(CR+PR+SD)为56.2%(18/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多为轻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患者,也无因毒性反应而推迟化疗者。结论雷替曲塞单药二线治疗复发转移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雷替曲塞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儿童枕叶癫痫视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图特点分析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靳梅 徐延昭 +3 位作者 张静 刘静 郑华城 孙素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枕叶癫痫患儿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电图(EEG)放电指数的变化特点,为儿童枕叶癫痫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儿童枕叶癫痫患儿46例,其中特发性枕叶癫痫28例(特发组)、症状性枕叶癫痫18例(症状组);同...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枕叶癫痫患儿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电图(EEG)放电指数的变化特点,为儿童枕叶癫痫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儿童枕叶癫痫患儿46例,其中特发性枕叶癫痫28例(特发组)、症状性枕叶癫痫18例(症状组);同期健康志愿儿童31例(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前、药物治疗1年(治疗后)行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EEG放电指数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特发组VEP波幅明显升高(P=0.000),异常率为75%(21/28),VEP潜伏期、P300潜伏期及波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症状组VEP、P300波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VEP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0),异常率为100%(18/18),P300潜伏期延长(P=0.000),其中3例分化差,7例潜伏期明显延长,异常率为55.6%(10/18)。与治疗前比较,特发组治疗后VEP波幅、EEG放电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00),症状组VEP及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EEG放电指数明显降低(P均=0.000)。特发组EEG放电指数与VEP波幅呈正相关(r=0.635,P=0.000),与P300潜伏期无相关性(r=0.208,P=0.289);症状组EEG放电指数与VEP、P300潜伏期均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489、0.878,P均<0.05)。结论儿童枕叶癫痫VEP、P300与EEG放电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三者可共同作为鉴别诊断及监测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枕叶癫痫 视觉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脑电图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癌胸腔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温士旺 韩莉 +7 位作者 田子强 张月峰 李振华 徐延昭 吕会来 朱永刚 苏鹏 王明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癌(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CEJ)发生腹腔及胸腔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是否清扫胸腔纵隔淋巴结。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行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的217例患者,分析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癌(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CEJ)发生腹腔及胸腔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是否清扫胸腔纵隔淋巴结。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行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的217例患者,分析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是发生胸腔纵隔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数目每增加1个,纵隔淋巴结发生转移风险增加34.0%(OR=1.340,95%CI:1.090~1.648;P=0.006);脉管瘤栓(OR=5.83,95%CI:1.65~20.62,P=0.006)、浸润深度T(OR=2.35,95%CI:1.30~4.24,P=0.005)和上侵食管长度(OR=1.29,95%CI:1.02~1.63,P=0.033)是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上侵及食管每增加1 cm,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29.0%。结论浸润深度越深、存在脉管瘤栓且上侵及食管越多的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高。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纵隔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理学 食管肿瘤/外科学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外科学 食管切除术 淋巴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纵隔肿瘤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饮食及消化功能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缜 徐延昭 +1 位作者 张月峰 张倩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7期2711-27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行食管癌根治术的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和定期随访结果总结研究,分析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进食及消化功能方面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行全腔镜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定期对患者行电话、信件或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术后饮食... 目的通过对行食管癌根治术的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和定期随访结果总结研究,分析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进食及消化功能方面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行全腔镜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定期对患者行电话、信件或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术后饮食状况问卷调查随访,其中确认死亡5例,记录36例患者术后饮食及消化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有27.78%存活的患者中目前体重与术后出院时相比下降,33.33%体重增加,38.89%体重无明显变化;其中有63.89%诉食欲良好,33.33%食欲一般,2.78%食欲较差;有36.11%已恢复每日三餐,50.00%进食4~5次/d,13.89%患者>5次/d;32.01%的患者日常饮食量恢复正常,39.89%患者日常饮食量一般,27.78%日常饮食量较少;89.89%基本能进食固体食物,其中71.88%患者基本正常饮食固体食物,28.13%患者不能或较少进食固体食物;72.22%进食时及进食后无疼痛及哽咽等不适症,27.78%术后出现过进食时及进食后疼痛或哽咽等不适症;58.33%患者术后没有出现进食后马上有饱腹感症状,41.67%患者术后出现过进食后马上有饱腹感症状;其中47.22%患者诉术后无泛酸、胃部烧灼症状,52.78%患者诉术后出现泛酸、胃部烧灼症状;75.00%患者诉术后无经常腹泻,25.00%诉术后出现经常腹泻症状;16.67%诉进食时嘴发干,5.56%诉术后吻合口狭窄。结论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对饮食改变和消化功能造成影响,通过术后规范化的护理可能对于改善全腔镜食管癌恢复及预后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肿瘤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随访 饮食及消化功能
下载PDF
吞咽功能训练在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缜 徐延昭 张月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4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对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01例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对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01例食管癌腔镜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结果治疗2、3、4周后,观察组SSA评分优于对照组,t=8.905、11.30和5.794,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2、3、4周SSA评分优于治疗前,P均<0.001;对照组治疗后3、4周SSA评分优于治疗前,P均<0.001。结论在常规临床干预基础上结合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腔镜术 喉返神经损伤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