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调控自噬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涤非 揭磊 +3 位作者 黄启鸣 徐德祥 任晓非 洪汝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10-1915,共6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并探索其与自噬水平调控的相关性。方法HSC-T6共设置5组:对照组、模型组、MEL(低、中、高)处理组。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换用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使...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并探索其与自噬水平调控的相关性。方法HSC-T6共设置5组:对照组、模型组、MEL(低、中、高)处理组。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换用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使细胞同步化于G_(0)期,再培养24 h后除对照组外各组加入PDGF-BB(终浓度为10 ng/ml),MEL处理组加入MEL(低剂量组为1 nmol/L,中剂量组1μmol/L,高剂量组为0.1 mmol/L),孵育48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MEL对PDGF-BB激活的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HSCs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HSCs LC3b mRNA、α-SMA 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HSCs的超微结构以了解自噬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GF-BB能诱导HSCs的增值(P<0.01)。与模型组比较,MEL能抑制PDGF-BB激活的HSCs增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C3b、α-SMA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LC3b mRNA、α-SMA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MEL能抑制这种作用(LC3b:P<0.05,P<0.01;α-SMA:P<0.01)。透射电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自噬溶酶体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MEL处理组自噬溶酶体显著减少(P<0.01)。结论HSCs的增殖可能与自噬激活有关,MEL抑制HSCs增殖可能与其下调自噬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自噬 PDGF-BB
下载PDF
阴道微生物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妍 向湘 +2 位作者 陈佳乐 徐德祥 陈道桢 《安徽医学》 202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阴道微生物群在女性下生殖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女性阴道内存在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阴道菌群失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存在相关关系。本文... 阴道微生物群在女性下生殖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女性阴道内存在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阴道菌群失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存在相关关系。本文综述了育龄期妇女正常阴道微生物的组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阴道微生物变化以及益生菌辅助制剂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现状,以期为临床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物 宫颈癌
下载PDF
海东市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现况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妍 向湘 +8 位作者 彭歆瑞 贾贞 马玉莲 沈双梅 祁凤仙 陈钰 陆牡丹 徐德祥 陈道桢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654-3659,共6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东市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722名育龄期女性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海东市育龄期女性生...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东市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722名育龄期女性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海东市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维度得分为(14.48±5.08)分,信念维度得分为(72.13±9.09)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4.49±5.64)分;知识维度和信念维度得分与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丈夫文化程度与职业、生殖健康知识获取时间及途径相关(P<0.05);行为维度得分与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丈夫文化程度与职业有关(P<0.05)。结论海东市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行为、态度得分均较低,相关部门应结合其影响因素对育龄期女性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而提高当地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育龄期女性 知信行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诱发人心肌细胞AC16氧化应激损伤及转录组分析改变
4
作者 鲁方梅 李宇杰 +2 位作者 郭家彬 徐德祥 刘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6,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人心肌细胞AC16的氧化应激损伤,并从转录组层面分析ZnO NPs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DLS)对ZnO NPs进行表征检测。将AC16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ZnO NPs后,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将A...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人心肌细胞AC16的氧化应激损伤,并从转录组层面分析ZnO NPs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DLS)对ZnO NPs进行表征检测。将AC16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ZnO NPs后,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将AC16细胞分为对照组、ZnO NPs(50、100、200μmol/L)暴露组,处理6 h后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及活性氧自由基(ROS)。将AC16细胞分为对照组、50μmol/L ZnO NPs组、200μmol/L ZnO NPs组,暴露6 h后使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DLS法结果显示,流体动力学直径为(192.2±1.63)nm,Zeta电位为(-23.26±1.05)m V。CCK-8结果显示,随着ZnO NPs暴露的剂量与时间的增加,AC16细胞存活率下降。荧光定量法观察显示,随着ZnO NPs暴露剂量的增加,MMP在100μmol/L ZnO NPs时下降(P<0.05),ROS在50μmol/L ZnO NPs时升高(P<0.05)。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50μmol/L ZnO NPs组与对照组相比共富集到1071个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61个,下调基因510个;200μmol/L ZnO NPs组与对照组相比共富集到7164个基因,其中上调基因4098个,下调基因3066个。GO与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活性氧、抗氧化活性、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凋亡等信号通路。结论ZnO NPs可导致AC16细胞存活率下降,诱发细胞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其中ROS介导的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改变是ZnO NPs致AC16细胞毒性的重要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心肌毒性 转录组学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香烟烟蒂水浸泡液的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德祥 王取南 +3 位作者 魏凌珍 孙美芳 姬艳丽 方道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香烟烟蒂水浸泡液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的遗传毒作用。方法 :用香烟烟蒂生理盐水浸泡液为实验材料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 目的 :探讨香烟烟蒂水浸泡液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的遗传毒作用。方法 :用香烟烟蒂生理盐水浸泡液为实验材料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3.0‰、5 .6‰、11.3‰ ,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2 .0‰ )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各剂量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单价体 (4 .6 %、5 .0 %、6 .6 %)和常染色体单价体 (4 .4%、8.0 %、10 .4%)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2 .4%、2 .6 %)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而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香烟烟蒂水浸泡液引起雄性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增高 ,并诱发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微核 染色体畸变 致突变作用 香烟烟蒂水浸泡液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弹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德祥 尹钟大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综述了微合金化、调质热处理、感应热处理、形变热处理对弹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感应热处理加热速度快 ,钢组织细化 ,无脱碳 ,高的强韧性、疲劳寿命和抗弹减性 。
关键词 弹簧钢 组织 性能 热处理工艺 微合金化 调质
下载PDF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丙烯腈接触男工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德祥 郑履康 邓丽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67-171,共5页
本研究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9名丙烯腈接触男工和9名健康者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精子性染色体杂交点荧光信号强,背景清楚,在镜下容易观察;接触组和对照组杂交效率均大于99%。9名对照者X... 本研究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9名丙烯腈接触男工和9名健康者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精子性染色体杂交点荧光信号强,背景清楚,在镜下容易观察;接触组和对照组杂交效率均大于99%。9名对照者X和Y精子分别为491%和496%,X、Y精子比例接近于1∶1。对照人群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率与其它试验室检出结果基本一致。接触组和对照组分别共计数了91015和74679个精子细胞核,两组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分别为0.70%和0.35%,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接触组XX、YY、XY分别为0.10%、0.23%、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5%、010%和020%,表明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能检出接触丙烯腈引起的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精子 性染色体 非整倍体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外源性H_2O_2和内源性O_2^-引起的精子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德祥 沈汉民 王俊南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7-281,共5页
目的 :用精子单细胞凝胶电泳 ( SCGE)实验方法检测 N-乙酰半胱氨酸体外条件下对外源性 H2 O2 和内源性 O2 -引起的精子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精子分别用 0 .5mmol/ L H2 O2 和 5.0 mmol/ Lβ-NADPH处理的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 0... 目的 :用精子单细胞凝胶电泳 ( SCGE)实验方法检测 N-乙酰半胱氨酸体外条件下对外源性 H2 O2 和内源性 O2 -引起的精子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精子分别用 0 .5mmol/ L H2 O2 和 5.0 mmol/ Lβ-NADPH处理的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 0 .1~ 1 mmol/L )的 N-乙酰半胱氨酸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 SCGE)检测各组精子中慧星细胞百分率并比较各组平均慧星尾长的差异。结果 :精子细胞用 0 .5mmol/ L H2 O2 处理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 ( 0 .1~ 1 mmol/ L)的 N-乙酰半胱氨酸 ,与单纯用 0 .5mmol/ L H2 O2 处理组比较 ,慧星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 ,平均慧尾显著缩短 ;精子细胞用 5.0 mmol/ Lβ-NADPH处理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 ( 0 .1~ 1 mmol/ L)的 N-乙酰半胱氨酸 ,与单纯用 5.0 mmol/ Lβ-NADPH处理组比较 ,平均慧尾长度显著缩短 ,但慧星细胞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 0 .5mmol/ L外源性 H2 O2 引起的精子 DNA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而对 5.0 mmol/ Lβ-NADPH诱导的内源性 O2 - 引起的精子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精子 DNA 过氧化氢 超氧离子 单细胞凝胶电泳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孕烷X受体对CYP3A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德祥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 e P4503As,CYP3As)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源性化学物对肝脏CYP3A基因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新发现的孤儿核受体(系统名:NR1 I2)。PXR与另一重要核受体RXR结... 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 e P4503As,CYP3As)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源性化学物对肝脏CYP3A基因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新发现的孤儿核受体(系统名:NR1 I2)。PXR与另一重要核受体RXR结合形成二聚体结合于CYP3A基因顺式反应元件,参与对CYP3A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大量临床处方药物通过激活PXR而诱导CYP3A基因表达,构成了临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3A 孕烷X受体 药物代谢
下载PDF
甲基对硫磷的免疫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德祥 孙美芳 +2 位作者 魏凌珍 王取南 佘素贞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8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对甲基对硫磷对小鼠的免疫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0mg/kg剂量的甲基对硫磷引起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明显下降,30mg/kg和06mg/kg剂量的甲基对硫磷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 对甲基对硫磷对小鼠的免疫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0mg/kg剂量的甲基对硫磷引起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明显下降,30mg/kg和06mg/kg剂量的甲基对硫磷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和SRBC免疫产生的溶血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甲基对硫磷对机体免疫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农药 免疫毒性
下载PDF
单细胞电泳试验检测接触丙烯腈男工精子DNA双链断裂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德祥 SHENHan-min ONGChun-nan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接触丙烯腈对男工精子DNA 损伤作用。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或称慧星试验对9名接触丙烯腈男工和9 名健康对照者精子DNA 链断裂进行了检测。结果 接触组男工精子细胞核平均慧星尾长为(8.8±3.68)μ... 目的 探讨接触丙烯腈对男工精子DNA 损伤作用。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或称慧星试验对9名接触丙烯腈男工和9 名健康对照者精子DNA 链断裂进行了检测。结果 接触组男工精子细胞核平均慧星尾长为(8.8±3.68)μm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2.25)μm 。接触组1级、2 级、3 级和4 级慧星百分率分别为5.5% 、8.7% 、6.7% 和9.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 、3.3% 、4.0% 和4.2% 。结论 接触丙烯腈引起男工精子DNA链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精子 DNA断裂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慧星试验)
下载PDF
人类精子DNA氧化损伤与精子质量和精液中镉、铅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德祥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用高压液相色谱—光电检测系统和高压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器同时检测发现人精子DNA8OHdG 和dG 水平,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精液中镉、铅浓度。确定56 名非吸烟者精子DNA8羟脱氧核糖核酸(8OHdG) 水平,探讨... 用高压液相色谱—光电检测系统和高压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器同时检测发现人精子DNA8OHdG 和dG 水平,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精液中镉、铅浓度。确定56 名非吸烟者精子DNA8羟脱氧核糖核酸(8OHdG) 水平,探讨人类精子NDA氧化性损伤与精子质量和精液中镉、铅浓度的关系。发现8OHdG/106dG平均几何均数为48.3(95 % CI:20.8 - 111.8 ,n = 56) ;8OHdG/106dG 与精子密度(r= - 0.46 ,P= 0.001 ,n = 56) 和精子总数之间(r= - 0.37 ,P= 0.005 ,n = 56) 呈明显的负相关;8OHdG/106dG 与精液镉(r= 0.49 ,P= 0.001) 、铅(r= 0.30 、P= 0.025) 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提示人类精子氧化性损伤影响精子质量,精液中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脱氧核糖核酸(8-OHdG) 氧化性DNA损伤 精子
下载PDF
茶黄色素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德祥 王取南 +3 位作者 魏凌珍 孙美芳 王家骥 余素贞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6年第6期368-370,共3页
对茶叶提取物茶黄色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黄色素属基本无毒类;无明显蓄积作用;但大鼠和小鼠经口染毒均可见明显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肺弥漫性出血灶;茶黄色素375、750、1500mg... 对茶叶提取物茶黄色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黄色素属基本无毒类;无明显蓄积作用;但大鼠和小鼠经口染毒均可见明显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肺弥漫性出血灶;茶黄色素375、750、1500mg/kg剂量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分别为2.0‰,2.8‰.2.4‰,与阴性对照组(2.8‰)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Ames实验中312.5μg、625μg、1250μg、2500μg5000μg/皿各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等不同菌株加与不加S9MR均小于2;茶黄色素375、7501500mg/kg各剂量组小鼠睾丸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1500mg/kg剂量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单价体(4.8%)和常染色体单价体(5.6%)与对照组(2.5%,2.5%)比较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色素 毒性 AMES试验 微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精制蛇溶酶的致突变作用评价
14
作者 徐德祥 王家骥 +5 位作者 王取南 佘素贞 孙美芳 魏凌珍 陈凯 刘慧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6期70-71,共2页
精制蛇溶酶的致突变作用评价徐德祥,王家骥,王取南,佘素贞,孙美芳,魏凌珍,陈凯,刘慧涛为了对精制蛇毒血栓纤溶酶(简称精制蛇溶酶)的致突变作用做出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一类新药毒理学... 精制蛇溶酶的致突变作用评价徐德祥,王家骥,王取南,佘素贞,孙美芳,魏凌珍,陈凯,刘慧涛为了对精制蛇毒血栓纤溶酶(简称精制蛇溶酶)的致突变作用做出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一类新药毒理学研究的技术要求,对合肥兆峰科大药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突变作用 微核试验 细胞染色体畸变 畸变试验 溶酶 嗜多染红细胞 环磷酰胺 小鼠 培养基 作用评价
下载PDF
精制蛇溶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15
作者 徐德祥 王家骥 +5 位作者 王取南 佘素贞 魏凌珍 孙美芳 刘慧涛 陈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6期43-44,共2页
精制蛇溶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徐德祥,王家骥,王取南,佘素贞,魏凌珍,孙美芳,刘慧涛,陈凯为了对精制蛇毒血栓纤溶酶粉针剂(下称精制蛇溶酶)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一类新药毒理学研究的技术要求,对精制... 精制蛇溶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徐德祥,王家骥,王取南,佘素贞,魏凌珍,孙美芳,刘慧涛,陈凯为了对精制蛇毒血栓纤溶酶粉针剂(下称精制蛇溶酶)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一类新药毒理学研究的技术要求,对精制蛇溶酶进行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纤溶酶 家兔热原试验 安徽医科大学 低剂量 标准溶液 生理盐水 吸光度 刺激指数 溶血率
下载PDF
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的毒理学评价
16
作者 徐德祥 魏凌珍 +2 位作者 孙美芳 佘素贞 王取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烧烫伤新型外用药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的毒理学意义,为保障其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LD50测定,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小鼠经口LD50>20gkg-1... 目的探讨烧烫伤新型外用药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的毒理学意义,为保障其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LD50测定,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小鼠经口LD50>20gkg-1,大鼠经皮LD50>50gkg-1,对家兔经完整和破损皮肤LD50>50gkg-1;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明显致敏作用;家兔10周皮肤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每天经完整和破损皮肤给予有效成分浓缩5~20倍的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成膜液5mlkg-1,对家兔生长发育和各项血液学、生化、病理指标未见明显不良影响。结论抗菌性生物敷料壳聚糖胶膜在本测试系统中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敷料 壳多糖 毒理学 烧伤
下载PDF
茶绿色素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17
作者 徐德祥 王取南 +3 位作者 孙美芳 魏凌珍 余素贞 王家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对中国绿茶提取物茶绿色素的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绿色素800(1/16LD50)mg/kg、1600(1/8LD50)mg/kg和3200(1/4LD50)mg/kg各剂量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分别为3.... 对中国绿茶提取物茶绿色素的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绿色素800(1/16LD50)mg/kg、1600(1/8LD50)mg/kg和3200(1/4LD50)mg/kg各剂量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分别为3.6‰,32‰,26‰,与阴性对照组(28‰)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125μg/皿、625μg/皿、1250μg/皿、2500μg/皿、5000μg/皿各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等测试菌株加与不加S9均未见回复突变率增加(MR<2);茶绿色素800mg/kg、1600mg/kg、3200mg/kg各剂量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800mg/kg和3200mg/kg剂量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单价体(4.8%,6.8%)与对照组(2.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组常染色体单价体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绿色素 突变性 致突变作用 微核试验
下载PDF
伊痛舒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18
作者 徐德祥 孙美芳 +2 位作者 魏凌珍 王取南 余素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应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伊痛舒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0.00625ml/皿、0.0125ml/皿、0.025ml/皿、0.05ml/皿、0.1ml/皿各剂量... 应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伊痛舒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0.00625ml/皿、0.0125ml/皿、0.025ml/皿、0.05ml/皿、0.1ml/皿各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各试验菌珠MR<2;1250mg/kg、2500mg/kg、5000mg/kg各剂量组PCE微核率分别为2.0‰、22‰、28‰,与对照组(4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0.0125ml/ml、0.025ml/ml、0.05ml/ml、0.1ml/ml各剂量组加与不加S9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痛舒注射液 致突变作用 中药
下载PDF
多沙唑嗪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19
作者 徐德祥 魏凌珍 +2 位作者 孙美芳 王取南 余素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6-48,共3页
应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多沙唑嗪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312.5μg/皿-5000μg/皿各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等菌株回复突变率... 应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多沙唑嗪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312.5μg/皿-5000μg/皿各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等菌株回复突变率未见明显增加;513mg/kg、1025mg/kg、2050mg/kg各剂量组PCE微核率分别为1.7‰、25‰、26‰,与对照组(2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0mg/ml、20mg/ml、40mg/ml、80mg/ml、160mg/ml各剂量组加与不加S9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但发现正常CHL细胞极少见的染色单体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致突变作用 毒理学
下载PDF
利福平对小鼠肝细胞胆汁酸转运体Bsep和Mrp2表达与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曹云海 陈熙 +3 位作者 张程 石嫦娥 徐德祥 许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利福平(Rifampicin,RIF)具有肝毒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RIF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小鼠中,探讨RIF对肝细胞胆汁酸转运体胆汁酸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pump,Bsep)和多药抵抗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目的利福平(Rifampicin,RIF)具有肝毒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RIF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小鼠中,探讨RIF对肝细胞胆汁酸转运体胆汁酸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pump,Bsep)和多药抵抗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2,Mrp2)表达和定位影响。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RIF1wk组:经灌胃给予RIF(200mg.kg-1.d-1),连续1周,于末次给药后6h取材;RIF6h组:单次灌胃给予RIF(200mg.kg-1)后6h取材;RIF1周对照组(CON1wk)与RIF6h对照组(CON6h):经灌胃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所有小鼠均收集血液和肝组织,常规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和结合胆红素(DB),并检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总胆汁酸(TBA)水平。HE染色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测定肝脏肝细胞胆汁酸转运体Bsep和Mrp2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分析Bsep和Mrp2在肝细胞的位置。结果给予RIF1周后,小鼠血清TB由(1.25±0.69)μmol.L-1上升至(65.73±12.08)μmol.L-1,上升近70倍,DB由(0.77±0.40)μmol.L-1上升至(53.33±12.43)μmol.L-1,上升约80倍,ALP由(110.2±13.8)U.L-1上升至(279.5±80.4)U.L-1,上升约1.5倍,TBA由(3.15±0.89)μmol.L-1上升至(13.54±6.51)μmol.L-1,上升约5倍并伴有血清ALT和AST轻度升高;肝脏组织TBA由(0.15±0.04)μmol.g-1liver上升至(0.30±0.19)μmol.g-1liver,上升约2倍;肝脏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轻度坏死和炎症。单次给予RIF6h后血清TB、DB、ALP、ALT、AST和TBA明显上升,但未观察到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发生改变。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给予小鼠RIF1wk与单次给予RIF6h后肝细胞中Bsep和Mrp2的定位发生了改变。而无论单次给予RIF还是连续给药1周,肝细胞Bsep和Mrp2mRNA表达水平均未发生变化。结论肝细胞胆汁酸转运体Bsep和Mrp2定位改变可能是RIF诱发肝内胆汁淤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胆汁淤积 肝损伤 胆汁酸转运体 胆汁酸输出泵 多药抵抗相关蛋白-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