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永宁地区含金刚石闪长质岩石显微特征及金刚石来源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献忠 王爱国 +3 位作者 周延 徐华 徐敏成 杨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辽宁永宁地区发育一套闪长质火山岩,该岩石中曾选获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因此成为辽宁省金刚石第Ⅳ成矿带。通过对该岩石矿物组成及其显微结构构造特征研究,表明:①闪长质岩石中的斑晶斜长石具有环带结构;②橄榄石及金云母具有多世代性,... 辽宁永宁地区发育一套闪长质火山岩,该岩石中曾选获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因此成为辽宁省金刚石第Ⅳ成矿带。通过对该岩石矿物组成及其显微结构构造特征研究,表明:①闪长质岩石中的斑晶斜长石具有环带结构;②橄榄石及金云母具有多世代性,且目估橄榄石+金云母含量在10%以上,局部更为富集;③出现“橄榄石+金云母+石榴石”与“斜长石+辉石+角闪石”不平衡的矿物组合;④发现橄榄石有碎斑结构和金伯利岩角砾。初步认为,永宁地区的闪长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捕获了早先已形成的金伯利岩并与之发生熔融混合作用,金刚石来自于深部的金伯利岩。这一认识对该地区寻找金刚石原生矿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质火山岩 斑晶斜长石环带结构 金刚石 金刚石指示矿物 金伯利岩 岩浆混合作用 辽宁永宁地区
下载PDF
赣东北黄山铌钽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建东 徐敏成 +4 位作者 谭桂丽 吕劲松 武彬 张勇 江小强 《华东地质》 2023年第1期28-38,共11页
对黄山铌钽矿区含矿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成矿带典型A型花岗岩对比,发现它们属于高分异花岗岩,具富硅高碱、贫钙低镁的特征,A/CNK值均>1,属于准铝质—过... 对黄山铌钽矿区含矿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成矿带典型A型花岗岩对比,发现它们属于高分异花岗岩,具富硅高碱、贫钙低镁的特征,A/CNK值均>1,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岩石富集高场强元素Nb、Th、Ta、Zr、U、Hf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P及高场强元素Ti。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属于“海鸥型”,具强烈的Eu负异常。10000×Ga/Al值均>2.60、Zr+Nb+Ce+Y总量远高于350×10^(-6),岩石成因类型为板内花岗岩A 1亚类,推断岩体是在拉张构造背景下由于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底侵作用,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了初始岩浆,在上侵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发生的结晶分异作用,使铌钽等成矿元素与岩浆熔体分离,高分异演化熔体、富挥发份流体(主要是F、Cl)共同作用是铌钽富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铌钽矿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燕山期 赣东北
下载PDF
浙闽边界碱性交代作用与稀土矿成矿关系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世忠 周延 +5 位作者 邢光福 徐敏成 范飞鹏 隰弯弯 朱筱婷 郭维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25,共11页
霓长岩化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岩浆期后碱性交代作用,与稀土矿化有关。霓长岩化有关的超大型稀土矿床的代表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和川西牦牛坪稀土矿,它们是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轻稀土矿。福建政和铁山交代岩是华东最大的碱性交代岩,位于浙闽... 霓长岩化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岩浆期后碱性交代作用,与稀土矿化有关。霓长岩化有关的超大型稀土矿床的代表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和川西牦牛坪稀土矿,它们是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轻稀土矿。福建政和铁山交代岩是华东最大的碱性交代岩,位于浙闽交界政和—大埔断裂带东北侧,区域预计稀土氧化物(REO)远景资源量可达6 211万吨。在铁山碱性交代岩中分布大面积的霓长岩,与P、REE、Ti、Ga等元素矿化关系密切。区域划分出3条霓长岩带,长度达1~2.3 km,宽度数百米,发现和评价了40余条磷灰石矿体,并富集稀土。霓长岩由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组成。霓长岩中钾长石有4种形态:(1)面状分布,与黑云母、角闪石等的碱交代产物共生;(2)浅色钾长石脉;(3)深色钾长石脉;(4)和黑榴石共生。辉石呈现3种形式:(1)分布在深色角砾岩中;(2)零星分布在钾长石中;(3)与角闪石密切共生。霓辉石在镜下环带明显,中部浅绿色(淡绿色)到边部墨绿色(深绿色),说明核部透辉石成分多,边部霓石含量高。霓长岩形成于燕山期第二次(157~156 Ma)岩浆活动期,与南侧铜盆庵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有关,该期热液富集稀土元素。与燕山期第三次(118~114 Ma)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作用进一步产生碱性交代,并形成了一系列多金属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边界 铁山碱性交代岩 霓长岩 稀土矿
下载PDF
闽西南地区天池塘花岗闪长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4
作者 周延 范飞鹏 +5 位作者 康丛轩 赵希林 肖凡 徐敏成 沈莽庭 朱意萍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7-1481,共15页
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更替之际的花岗闪长岩类是闽西南地区铜多金属最主要的成矿岩体。紫金山火山盆地与闽西南坳陷过渡地带的白垩纪岩体成因及相关成矿过程尚不明确,制约了对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本文选择该地区与矽... 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更替之际的花岗闪长岩类是闽西南地区铜多金属最主要的成矿岩体。紫金山火山盆地与闽西南坳陷过渡地带的白垩纪岩体成因及相关成矿过程尚不明确,制约了对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本文选择该地区与矽卡岩铁铜矿化相关的天池塘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0.7±1.0)Ma和(99.6±0.7)Ma,指示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早期。岩石表现准铝质-过铝质特征,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富集Rb、Th、Zr和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Sr、Ti和P等高场强元素,具Eu弱负异常。综合分析认为,岩体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由受到先期俯冲组分改造或影响的幔源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混合形成。天池塘岩体与紫金山矿田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年龄,指示形成于100 Ma左右的花岗闪长岩类在不同环境中可形成多种矿化类型,是闽西南地区重要成矿岩体,应作为铜多金属矿的关键成矿要素和预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闽西南
下载PDF
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床碧玉岩的发现及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5
作者 孙建东 李海立 +3 位作者 张雪辉 陆凡 徐敏成 卢致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8-1727,共10页
对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中的碧玉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可为矿床成因及区域海底火山活动成矿作用提供地质证据。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床为中型钴矿床,主矿体产于石炭系黄龙组铁白云岩中,矿石结构以粒状、胶状结构为主,块状、层纹状硫... 对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中的碧玉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可为矿床成因及区域海底火山活动成矿作用提供地质证据。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床为中型钴矿床,主矿体产于石炭系黄龙组铁白云岩中,矿石结构以粒状、胶状结构为主,块状、层纹状硫化物矿体与新发现的碧玉岩空间相依,同地产出,密切相伴,互相包夹,表明其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属同期沉积产物;碧玉岩主量、微量、稀土数据表明,其具有高硅贫铝富铁、锰特征,Al/(Al+Fe+Mn)值为0.13~0.16,与热水成因的硅质岩相当;富集Rb、Ba、U、La、Zr、Hf元素,亏损K、Nd、P、Ti元素,U/Th值为185.83~373.85,Y/Ho值为26.88~50.00,稀土元素总量低,为0.88×10^(-6)~2.16×10^(-6),LREE/HREE值介于0.07~0.36之间,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高,Ce无异常,δEu中等负异常,显示碧玉岩物质来源于深部海底热水,少量同生海水混合形成,形成于晚古生代陆缘裂谷海槽环境。研究成果为矿床属于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直接有利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宝山 碧玉岩 发现 矿床成因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溪头滴水香绿茶化学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6
作者 方捷 方海涛 +2 位作者 唐志敏 周墨 徐敏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2-118,共7页
目的分析溪头滴水香绿茶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品质评价。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溪头滴水香绿茶的感官指标和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份溪头滴水香绿茶的感官品质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溪头>竹岭>汪满田=西坡>... 目的分析溪头滴水香绿茶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品质评价。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溪头滴水香绿茶的感官指标和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份溪头滴水香绿茶的感官品质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溪头>竹岭>汪满田=西坡>大北山>岱岭。不同产区的茶叶品质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水浸出物含量为49.50%~52.4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40%~5.80%,茶多酚含量为17.10%~19.10%,儿茶素总量为10.67%~14.24%,水分含量为1.86%~8.55%,咖啡碱含量为3.00%~3.7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滴水香绿茶的色、香、味等品质与氨基酸、水浸出物、酚氨比、儿茶素、酚碱比等有较强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品质得分数学模型,6件样品综合品质得分由高到低顺序为溪头>西坡>汪满田>竹岭>大北山>岱岭。结论溪头滴水香绿茶具有优良的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丰富,滋味鲜爽、香气高,但溪头滴水香绿茶的加工生产需要形成标准化工艺流程。本研究结果可为溪头滴水香绿茶的工艺、品质提升及宣传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头滴水香绿茶 感官评审 品质化学成分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辽宁小夹皮沟硼矿床地质特征及老矿区找矿方法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俊义 廉涛 +4 位作者 王成波 刘亚君 李大力 王长波 徐敏成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基于对小夹皮沟硼矿床的岩石化学、地质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地面磁异常、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对小夹皮沟硼矿床与找矿(扩大储量)有密切相关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老矿区找矿方法,总结出老矿区找矿的化探定向-物... 基于对小夹皮沟硼矿床的岩石化学、地质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地面磁异常、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对小夹皮沟硼矿床与找矿(扩大储量)有密切相关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老矿区找矿方法,总结出老矿区找矿的化探定向-物探定位-地质定性-工程定量的找矿方法(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皮沟硼矿 地质特征 老矿区 综合找矿方法 辽宁宽甸
下载PDF
安徽栏杆含金刚石基性岩中辉石及钛铁矿矿物化学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蔡逸涛 徐敏成 +6 位作者 施建斌 杨献忠 张洁 康丛轩 曹正琦 董钟斗 马玉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
在中国东部皖北地区分布着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岩石类型为辉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玢岩等。其中主要组成矿物为辉石、斜长石、角闪石、铁钛氧化物等。利用电子探针对单斜辉石和钛铁矿进行了详细研究。单斜辉石分析表明,其端元分子组成硅... 在中国东部皖北地区分布着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岩石类型为辉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玢岩等。其中主要组成矿物为辉石、斜长石、角闪石、铁钛氧化物等。利用电子探针对单斜辉石和钛铁矿进行了详细研究。单斜辉石分析表明,其端元分子组成硅灰石分子(Wo)为33.27~43.04,顽火辉石分子(En)为38.79~46.63,斜方铁辉石(Fs)为10.45~24.83,属于普通透辉石。计算结果及化学成分比值说明,单斜辉石应该是在寄主碱性玄武质岩浆晚期低压下结晶的,可能是碱性玄武质岩浆浅位岩浆房晶出的产物。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109~1206℃,压力最高为0.6GPa,相当于深部19.8km。栏杆地区钛铁矿含MgO和Cr_2O_3较低,具有富FeO,并含少量MnO的特点,属于含镁锰钛铁矿。两类矿物特征均与典型金伯利岩中的指示矿物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钛铁矿 基性岩 含金刚石母岩 栏杆 皖北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碱性基性岩金刚石成因探讨——来自红外光谱的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蔡逸涛 张洁 +9 位作者 施建斌 周琦忠 马玉广 刘吉强 徐敏成 万方来 徐华 肖丙建 吴祥珂 袁秋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6-2747,共12页
我国最主要的金刚石产地均位于华北克拉通。目前在华北克拉通苏皖北部的碱性基性岩中发现大量的微粒金刚石,经确认这是一种不同于母岩为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新类型金刚石。本文利用傅里叶可变红外光谱对这些金刚石进行测试和分析。... 我国最主要的金刚石产地均位于华北克拉通。目前在华北克拉通苏皖北部的碱性基性岩中发现大量的微粒金刚石,经确认这是一种不同于母岩为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新类型金刚石。本文利用傅里叶可变红外光谱对这些金刚石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金刚石中包含单原子氮(C心),少部分包含双原子氮(A心)和聚集氮(B心),其中Y心(1145~1150cm-1)与C心伴生,指示了这些金刚石大多为天然的Ib型、Ib/IaA型和IaAB型,其中以Ib型为主。N元素是金刚石中最常见的与晶格缺陷有关的杂质。该地区出土的金刚石N的含量普遍不高,通过对其中IaAB型金刚石的计算,认为该区IaAB型金刚石在地幔中赋存时间为550Ma左右,温度在1225℃左右,相当于地下150km深度。而大量Ib型金刚石的出现,说明在金刚石的初生阶段就被带出稳定区域。导致了N元素没有发生向A心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Ib型金刚石 碱性基性岩 华北克拉通 苏北 皖北
下载PDF
闽中南平—宁化构造带南华纪陆缘弧岩浆活动:对武夷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杨 赵希林 +4 位作者 李龙明 潘桂棠 徐敏成 黄文成 刘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0-1024,共15页
南平—宁化构造带沿线出露着以万全岩群和楼前组、西溪组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福建明溪和江西瑞金地区的楼前组浅变质英安岩和晶屑凝灰岩分别形成于(729±4)Ma和(735... 南平—宁化构造带沿线出露着以万全岩群和楼前组、西溪组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福建明溪和江西瑞金地区的楼前组浅变质英安岩和晶屑凝灰岩分别形成于(729±4)Ma和(735±6.7)Ma(LA-ICP-MS锆石U-Pb法),SiO2含量变化在65.22%~74.54%,相对富Al2O3(11.05%~16.80%)富碱(Na2O+K2O=4.88%~10.19%)而贫CaO、MgO和FeOT,ANK值和A/CNK值分别为1.23~1.78和0.98~1.57,Nb/Ta=12.44~17.28,Nd/Th=2.07~3.51,Ti/Zr=6.08~10.37,Ti/Y=68.51~154.71,属过铝质S型火山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Zr/Nb=16.65~24.07,Th/Ta=12.94~16.93,δEu呈现明显负异常(0.33~0.62),显示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结果提出,南平—宁化一线在713 Ma前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洋壳俯冲引发的岩浆活动形成了沿南平—宁化—瑞金一线展布的陆缘弧中酸性火山岩带,暗示此时南、北武夷之间尚未拼合形成统一的武夷地块,因而华夏地块不存在统一的前南华纪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弧岩浆活动 南华纪 南平—宁化构造带 武夷地区 华夏地块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赣西蒙山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建东 李海立 +3 位作者 陆凡 徐敏成 吴守智 张振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以赣西地区蒙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岩浆物质来源及构造背景。该岩体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六种岩石类型,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4.0±2.10 Ma(n=19,... 以赣西地区蒙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岩浆物质来源及构造背景。该岩体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六种岩石类型,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4.0±2.10 Ma(n=19,MSWD=1.9)、223.0±2.20 Ma(n=21,MSWD=2.6)、222.0±2.80 Ma(n=21,MSWD=2.7)、220.0±1.90 Ma(n=16,MSWD=1.5)、217.0±3.70 Ma(n=8,MSWD=1.8)、142.0±0.98 Ma(n=21,MSWD=1.4),表明岩体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两期岩浆活动。印支期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具高硅富钾、准铝-过铝质特征;微量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Th、U和稀土元素La、Ce、Sm、Nd、Y,明显亏损Rb、Ba、Sr、Ti、P;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高,δEu介于0.03~0.15,具强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稀土配分曲线呈“V”型;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CaO/Na_(2) O比值<0.3、Rb/Sr>5,岩石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主体介于868~1465 Ma,为中-新元古代,εHf(t)对应的T DM2值显示,岩体物源起源于成熟地壳,后期有大量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表明岩石来源于含水矿物(如白云母、绿帘石/黝帘石)的脱水反应导致成熟度高地壳物质的熔融而形成。在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投于碰撞大地构造背景上的花岗岩和造山后花岗岩类(POG)区域,锆石U-Pb年龄表明成岩时段滞后于印支运动高峰期(258~243 Ma),为受印支运动造成华南地壳加厚滞后,地壳进入伸展阶段,减压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U-PB定年 HF同位素 成因 蒙山岩体 赣西
下载PDF
江西婺源东坑口酸性岩体年代学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彬 张雪辉 +6 位作者 余峰 孙建东 张勇 吕劲松 徐敏成 高天山 叶现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80-1595,共16页
文章选取赣东北地区东坑口酸性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酸性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东坑口酸性岩体中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34.25±0.99)Ma,花岗闪长斑岩加权平均... 文章选取赣东北地区东坑口酸性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酸性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东坑口酸性岩体中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34.25±0.99)Ma,花岗闪长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32.6±1.3)Ma,可以判断其形成时代属燕山晚期。东坑口酸性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SiO_(2)含量较高,铝饱和指数A/CNK值均小于1.1,属于典型的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i、P,轻微亏损Ba、Sr的特征;酸性岩体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一致性,Eu亏损不明显。结合Hf同位素表明酸性岩体的岩浆由下地壳变质砂岩部分熔融组合形成,且东坑口岩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为低Mg^(#)埃达克岩系。该酸性岩体是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碰撞挤压致使下地壳加厚以后,向伸展减薄转换的体制中形成的。产出环境为陆内造山环境,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引起的弧后多阶段岩石圈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岩体 年代学 成因 地质调查工程 东坑口 婺源 江西
下载PDF
山东郯城地区安山质岩石中斑晶斜长石的复杂环带结构:岩浆混合作用的记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献忠 徐敏成 +3 位作者 徐衍明 褚志远 肖凡 周延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2年第6期33-41,共9页
山东郯城地区的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大颗粒金刚石及多个金刚石砂矿体,但尚未发现金刚石原生矿。为探索金刚石的来源,对该地区出露的一套安山质火山岩开展岩相学研究,发现以下特征:①斑晶斜长石多具有复杂环带结构,内核主要为微晶斜... 山东郯城地区的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大颗粒金刚石及多个金刚石砂矿体,但尚未发现金刚石原生矿。为探索金刚石的来源,对该地区出露的一套安山质火山岩开展岩相学研究,发现以下特征:①斑晶斜长石多具有复杂环带结构,内核主要为微晶斜长石及细小橄榄石,外环的斜长石具有正常环带结构;②橄榄石较均匀地分布于岩石中,含量大于20%,且具有3个世代特征,与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3个世代特征一致;③岩石具有“橄榄石+金云母+石榴石”与“斜长石+辉石+角闪石”矿物组合。岩相学证据表明该地区的安山质火山岩是安山岩岩浆与金伯利岩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而斑晶斜长石的复杂环带结构记录了混合作用的演化过程。研究对郯城地区金刚石原生矿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质火山岩 斜长石 复杂环带结构 橄榄石 金伯利岩 岩浆混合作用 郯城地区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与主要金属矿产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雪辉 刘显凡 +4 位作者 骆学全 徐敏成 孙建东 吕劲松 黄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钦杭成矿带受钦杭结合带控制,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铜、金、钨锡、铅锌、铌钽、铀等多金属成矿带,也是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该成矿带经历了前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等3次成矿期,并以燕山期为主。而燕山期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 钦杭成矿带受钦杭结合带控制,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铜、金、钨锡、铅锌、铌钽、铀等多金属成矿带,也是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该成矿带经历了前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等3次成矿期,并以燕山期为主。而燕山期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金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铌钽铀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是钦杭成矿带最为重要的成矿系列。由于构造背景和演化过程存在一定差异,钦杭成矿带东西两段的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型花岗岩 燕山期岩浆活动 铜多金属矿 铅锌矿 岩体 时空分布规律
下载PDF
辽宁瓦房店地区50号金伯利岩管及其周边构造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献忠 宋世明 +2 位作者 徐华 徐敏成 刘礼广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2期191-198,共8页
辽宁瓦房店地区的3个金伯利岩带内的典型金伯利岩管产于NE向、NNE向与近EW向3组构造薄弱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3组构造交汇部位是今后找寻金伯利岩管的有利部位。构造期次对该区50号岩管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早期近EW向挤压破碎带为金伯利... 辽宁瓦房店地区的3个金伯利岩带内的典型金伯利岩管产于NE向、NNE向与近EW向3组构造薄弱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3组构造交汇部位是今后找寻金伯利岩管的有利部位。构造期次对该区50号岩管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早期近EW向挤压破碎带为金伯利岩管的导矿构造;中期NE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晚期NNE向断裂、NW向断裂,对金伯利岩体起破坏作用。50号岩管及其周边金伯利岩体与构造盆地具有较明确的关联性;野外调查表明,50号岩管周边也曾发生过由E向W方向(或由SE向NW方向)的水平运动,且三维建模显示现在50号岩管不是岩体的根部,应在其东部或东南部寻找可能的剩余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号金伯利岩管 金刚石 构造特征 辽宁瓦房店
下载PDF
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斑岩型铜金成矿:兼论埃达克岩与斑岩型铜金成矿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勇 蔡逸涛 徐敏成 《华东地质》 2021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对菲律宾群岛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和斑岩型铜金成矿开展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有利于成矿的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对区域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贡献,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式。通过研究菲律宾群岛周缘中新生代板块俯冲洋壳重熔岩浆作用及矿床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板块俯冲过程中以流体为纽带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斑岩型铜金成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岛弧 中酸性岩浆活动 斑岩型铜金成矿 区域成矿规律 西太平洋板块构造演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质扶贫的总结与思考——以赣南地区为例
17
作者 方捷 李瑞 +3 位作者 沈雪华 曾勇 徐敏成 刘一 《农业科技管理》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文章以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为例,深入分析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模式,如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党建模式等,总结提出地质扶贫“赣南样板”,介绍了地质扶贫取得的成效,并从强化科技服务组织性、强化地质科技专业性、探索... 文章以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为例,深入分析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模式,如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党建模式等,总结提出地质扶贫“赣南样板”,介绍了地质扶贫取得的成效,并从强化科技服务组织性、强化地质科技专业性、探索“党支部联建共创”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地质扶贫工作的建议,以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地质调查 “赣南样板” 地质扶贫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徐州白露山含金刚石橄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浆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逸涛 施建斌 +2 位作者 周琦忠 徐敏成 张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50-1864,共15页
江苏徐州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南部,其区内及周边广泛发育碱性超基性岩-基性岩,其中不乏含金刚石母岩,但是主要为金伯利岩。笔者在苏北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过程中,在徐州白露山地区发现了含金刚石的橄榄玄武岩。本区橄榄玄武岩SiO_(2)... 江苏徐州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南部,其区内及周边广泛发育碱性超基性岩-基性岩,其中不乏含金刚石母岩,但是主要为金伯利岩。笔者在苏北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过程中,在徐州白露山地区发现了含金刚石的橄榄玄武岩。本区橄榄玄武岩SiO_(2)含量为42.64%~51.13%,K_(2)O+Na_(2)O为2.57%~5.93%,Al_(2)O_(3)为10.48%~13.53%,MgO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3.11%~19.34%。以主量元素做TAS图解可以看出本区基性岩的投影点基本都落于玄武岩范围,属于高钾钙碱性。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白露山的样品靠近OIB和火山弧区域。富集端元明显偏高的Ba/Th比值暗示玄武岩中含有大陆下地壳物质。而白露山橄榄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组成变化范围大并不是主要由地壳混染引起的,而是因为源区含有残留的再循环大陆下地壳。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徐州白露山橄榄玄武岩与辽宁、山东地区金伯利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为该区金刚石找矿提供了有利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玄武岩 含金刚石母岩 岩浆演化特征 矿产勘查工程 徐州 江苏
下载PDF
辽宁省宽甸县硼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19
作者 徐敏成 李超阳 孙武国 《国土资源》 2008年第A01期84-85,共2页
辽宁省丹东地区硼矿主要分布于风城及宽甸一带,赋存于古元古宙辽河群里尔峪组地层中.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为典型的层控矿床里尔峪组以赋存硼矿为特征,统称为含硼岩系、其下部含硼岩石组合主要为舍磁铁浅粒岩、
关键词 矿床特征 辽宁省 找矿方向 硼矿 宽甸县 含硼岩系 丹东地区 变质成因
下载PDF
赣南里若地区新发现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海立 徐敏成 孙建东 《华东地质》 2021年第3期292-292,共1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钦杭成矿带武宁—平江地区钨铜多金属矿地质调查”项目,通过赣南赣县—宁都重要远景区矿产调查工作,在南康里若地区实现了找矿突破和新发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大比例矿产专项填图、探槽揭露及...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钦杭成矿带武宁—平江地区钨铜多金属矿地质调查”项目,通过赣南赣县—宁都重要远景区矿产调查工作,在南康里若地区实现了找矿突破和新发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大比例矿产专项填图、探槽揭露及钻探验证,在里若重点检查区地表圈定花岗伟晶岩脉体96条,钻孔共揭露121条,脉体真厚度为0.8~2 m,最厚达10 m,矿体地表出露宽度0.5~12 m,延伸达0.5~2 km,矿体中BeO品位0.13%;Nb_(2)O_(5)品位0.078%;Ta 2O 5品位0.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 花岗伟晶岩脉 矿产调查 真厚度 钦杭成矿带 远景区 脉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