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与MRI扫描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郑丽远 徐文中 +4 位作者 任飞 李扬 武乐乐 杨浩 胡舸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全部进行CT与MRI扫描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结果。结果CT检查中,15例...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全部进行CT与MRI扫描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结果。结果CT检查中,15例病灶单纯低密度影、25例混杂密度影、10例高密度影,6例合并钙化。星形细胞瘤患者中,8例无明显强化,16例明显强化,环状强化特征8例,环壁厚薄不均匀,合并囊变液化坏死低密度区,单纯实质斑片状增强3例,病灶花环状强化、斑片状或毛细血管纹状强化发生于实质期5例;MRI检查中,星形细胞瘤低信号或者等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增强扫描中无显著强化图像表现2例,4例斑片状明显强化、8例片状轻中度强化、10例不均匀斑点强化。在胶质母细胞瘤低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有明显水肿存于病灶周边。增强扫描中,有花环状明显强化特征,胼胝体受累患者较多,纵裂池出现变形情况。少突胶质细胞瘤低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有明显钙化灶和囊性改变出现于病灶,并发生中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出现线条样和斑点样中轻度强化特征。MRI联合CT诊断脑胶质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应用CT、MRI(P<0.05)。结论脑胶质瘤应用MRI联合CT进行检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可通过病灶图像表现特征、病灶累计范围制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脑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混合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铁蛋白对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水肿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徐文中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495-44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调素(Hepc)、血清铁蛋白(SF)与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水肿发生的关系,并探究其对脑水肿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18例颅脑损伤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铁调素(Hepc)、血清铁蛋白(SF)与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水肿发生的关系,并探究其对脑水肿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18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患者术后7 d内脑水肿的发生情况,根据脑水肿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设计一般资料收集表,填写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并检测患者术前Hepc与SF水平;分析Hepc和SF水平与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Hepc、SF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水肿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7 d内,11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水肿发生率为28.81%,未发生占比71.19%;两组脑出血量、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血清Hepc、SF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Hepc和SF水平与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epc和SF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0.7,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结论血清Hepc、SF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水肿的发生情况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水肿 血清铁调素 血清铁蛋白
下载PDF
血清Hcy、BNP动态变化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关系
3
作者 徐文中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3期4285-4289,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动态变化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98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明确...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动态变化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98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及排除手术禁忌后,接受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统计所有患者既往吸烟史、性别、既往手术史、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体重、家族遗传史等一般资料,以及Hunt-Hess分级、手术时间、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部位等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患者血清Hcy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患者血清BNP水平;于术后14 d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根据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通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Hcy、BNP动态变化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术后14 d时,98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出现认知障碍56例,占比57.14%;认知障碍组动脉瘤直径大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发病至入院时间、家族遗传史、Hunt-Hess分级、手术时间、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Hcy、BNP水平呈下降趋势,且认知障碍组各个时点血清Hcy、BNP水平均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Hcy、BNP动态变化均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Hcy、BNP动态变化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有关,血清Hcy、BNP水平越高,术后发生早期认知障碍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功能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脑钠肽
下载PDF
经蝶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对术后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文中 郭志波 +1 位作者 李建军 丁健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索经蝶骨内镜辅助切除垂体腺瘤对患者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网页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获取有关内镜切除垂体腺瘤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经两位... 目的探索经蝶骨内镜辅助切除垂体腺瘤对患者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网页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获取有关内镜切除垂体腺瘤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经两位工作人员分别提取文献内资料,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包括1080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GH[危险度差值(RD)=0.18;95%可信区间(CI):0.06~0.27];PRL(RD=0.20;95%CI:0.14~0.27);ACTH(RD=0.02;95%CI:0.14~0.17)。小腺瘤和大腺瘤两组间,GH和PRL的术后恢复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治疗垂体腺瘤术后,ACTH恢复率在小腺瘤和大腺瘤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GH和PRL的恢复率在小腺瘤要高于大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生长激素 催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荟萃分析
下载PDF
BDNF、TrkB在岛叶慢性电点燃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中 王峰 +3 位作者 张培松 任双来 齐江华 孙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04-307,311,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岛叶慢性电点燃癫痫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B)在海马组织中表达,探讨BDNF、TRKB与岛叶点燃大鼠学习记... 目的研究岛叶慢性电点燃癫痫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B)在海马组织中表达,探讨BDNF、TRKB与岛叶点燃大鼠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建立大鼠岛叶慢性电点燃模型。用避暗试验方法检测岛叶慢性电点燃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BDNF、TrkB蛋白在海马组织中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两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岛叶慢性电刺激点燃成功后第1天(即0周),学习记忆能力点燃组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燃2周点燃组避暗试验结果的LT为(48.87±3.42 s)、EN为(2.75±0.99次);点燃3周点燃组避暗试验结果的LT为(48.71±2.77 s)、EN为(2.75±1.15次),与点燃当天(即点燃0周)相比学习记忆功能增强(P<0.05),点燃4周后与对照组比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P<0.05)。BDNF、TrkB表达均在24h达到高峰(P<0.05),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峰值及增幅均出现在2~3周内(P<0.01),4周后较前几周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岛叶电点燃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BD-NF、TrkB在海马中表达总变化趋势一致。BDNF、TrkB与岛叶点燃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癫痫 BDNF TRKB 海马 学习记忆 避暗试验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脑瘤 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文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分为A、B组各28例,A组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对比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分为A、B组各28例,A组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对比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及SF-36评分治疗后,B组患者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瘤 脑动脉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文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38-40,43,共4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06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资料,作为发生组,...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06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资料,作为发生组,并收集同期医院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未发生枕叶梗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均完整,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中低血压、术前休克、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高、术前休克、术中低血压、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长均是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可能受GCS评分高、术前休克、术中低血压、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长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枕叶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肘部桡神经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新宇 鄂占森 +4 位作者 徐文中 陈敏 张颖 柳展梅 吕海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79,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桡神经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对对冲性颅脑外伤颅内压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建军 徐文中 +1 位作者 丁健 郭志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本研究所需的数据,用Stata 14.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有效率差值比(RD)为0.22,其95%置信区间(CI)为0.16~0.28,病死率的相对风险比(RR)为0.48,其95%CI为0.35~0.67。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性增加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术后病死率,有效改善手术治疗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对冲性颅脑外伤 颅内压 META分析
下载PDF
正常成人上臂五大神经分支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与检查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敏 鄂占森 +2 位作者 徐文中 赵新宇 代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上臂五大神经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检查方法。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检查30名正常成人60侧上臂神经分支,描述并记录声像图特点及检查方法,测量其横截面积。结果以骨骼、...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上臂五大神经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检查方法。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检查30名正常成人60侧上臂神经分支,描述并记录声像图特点及检查方法,测量其横截面积。结果以骨骼、肌肉、肌腱、血管作为解剖标志,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正常成人上臂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其与周围骨骼、肌肉、血管的毗邻关系。测得的横截面积分别为:腋神经(5.11±1.54)mm2,肌皮神经(4.85±1.70)mm2,正中神经(11.03±2.13)mm2,尺神经(7.76±2.72)mm2,桡神经(5.08±2.46)mm2。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上臂五大神经分支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神经纤维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足及踝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颖 柳展梅 +2 位作者 吕海霞 徐文中 鄂占森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855-857,共3页
足及踝部解剖结构复杂,病变多种多样,其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CT、磁共振成像。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及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已不仅仅局限应用于胸腹部、妇产科、小器官,还可以应用于关节、肌肉、肌腱、骨骼、血管、周围神... 足及踝部解剖结构复杂,病变多种多样,其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CT、磁共振成像。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及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已不仅仅局限应用于胸腹部、妇产科、小器官,还可以应用于关节、肌肉、肌腱、骨骼、血管、周围神经、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成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踝部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前臂伸肌群高频超声检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新宇 鄂占森 +1 位作者 陈敏 徐文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正常成人前臂伸肌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高频超声检查18位正常成人36只前臂伸肌群,描述了正常成人前臂伸肌群的各个切面的检查方法。结果:以前臂伸肌群断层解剖为参照,通过骨骼、血管作为解剖标志,结合实时动态观...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正常成人前臂伸肌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高频超声检查18位正常成人36只前臂伸肌群,描述了正常成人前臂伸肌群的各个切面的检查方法。结果:以前臂伸肌群断层解剖为参照,通过骨骼、血管作为解剖标志,结合实时动态观察,详细描述了正常成人前臂的多个断层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的毗邻关系及其声像图特征。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前臂病变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正常成人肘部高频超声断层解剖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新宇 鄂占森 +4 位作者 柳展梅 陈敏 徐文中 贾宝霞 魏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3,3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肘部软组织的检查方法和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宽景成像技术观察18例正常成人的36个肘部的断层解剖,以血管、骨骼作为解剖标志,分5个切面,分别显示肘部肌肉、肌腱、神经及韧带。结果:本方法可详细描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肘部软组织的检查方法和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宽景成像技术观察18例正常成人的36个肘部的断层解剖,以血管、骨骼作为解剖标志,分5个切面,分别显示肘部肌肉、肌腱、神经及韧带。结果:本方法可详细描述肘部各切面肌肉、神经、血管、韧带的彼此空间解剖学关系,解决了传统超声检查肘部时视野窄小的问题,并标注了肘部各断层切面的具体超声解剖结构。以血管为标志,超声图像清楚显示了肘部尺神经声像伴行尺侧上副动脉和桡神经伴行的桡侧返动脉。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显示肘部软组织及其毗邻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超声 解剖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MMP-9 NSE及S100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建军 徐文中 +3 位作者 郭志波 丁健 陈洁 张淑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9期2160-2166,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6-2016-06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为...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6-2016-06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不同时间段[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后6 h(T4)]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MMP-9、NSE、S100β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1时期2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期2组HR、MAP水平均有所变化,但研究组HR、MAP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期2组MMP-9、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期研究组MMP-9、NSE及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1%(4/32),低于对照组的34.39%(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降低血清MMP-9、NSE及S100β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右美托咪定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涛 张华兵 徐文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0期3195-3197,共3页
目的探究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临床以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4例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 目的探究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临床以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4例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组人数均为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面罩通气、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兴奋剂,对患者用药前后动脉血气改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呼吸、症状改善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观察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时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治疗后对照组PaCO2、PaO2指标改善效果较观察组差(P〈0.05)。结论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以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性脑病 呼吸兴奋剂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超声在前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新宇 陈敏 +1 位作者 徐文中 鄂占森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声检查在前臂病变的诊断中已得到应用。正常前臂的超声解剖图是超声诊断前臂疾病的基础。超声可以根据声像图特征区别前臂肌肉、肌腱和神经,能够清晰的显示前臂各组织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识别关节、肌肉、肌腱...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声检查在前臂病变的诊断中已得到应用。正常前臂的超声解剖图是超声诊断前臂疾病的基础。超声可以根据声像图特征区别前臂肌肉、肌腱和神经,能够清晰的显示前臂各组织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识别关节、肌肉、肌腱、周围神经等软组织的病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而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前臂 应用
下载PDF
数字地籍测量有关作业流程及精度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文中 张晓峰 《北京测绘》 2000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作业流程这一数字地籍测量的核心内容 ,给出了作业流程框图 ,并就地籍测量的精度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破除了人们漫无目的地提高仪器精度的片面观念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真正能提高和控制外业测量精度的方法。
关键词 地籍测量 地理信息技术 电子平板 电子手簿 宗地图 界址点 精度 作业流程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占伟 张刚中 +2 位作者 刘光辉 李直营 徐文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研究组实施EDAS与STA-MCA吻合术联合治疗。统计2组局部脑血管改善率,并对比2组手术前、术后半年颞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血管重建情况、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RS)。结果 术前2组STAPI、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API及mRS评分均较低,STA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改善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重建良好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与EDAS联合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脑血管灌注情况,提高血管重建良好率,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血管重建术 低皮质微血管密度 脑血管改善 老年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双双 郭艳珍 +2 位作者 张治业 方亮 徐文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9期2167-2173,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7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7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随访1 a,统计1 a后2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Ⅲ~Ⅳ度血液学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Ⅰ~Ⅱ度)、恶心呕吐(Ⅰ~Ⅱ度)及粒细胞减少(Ⅰ度),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干预后均可缓解,未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1 a后,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一定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三维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正常成人上臂肌群及上臂常见疾病声像图表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敏 鄂占森 +4 位作者 徐文中 赵新宇 张颖 吕海霞 柳展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正常及患病成人上臂肌群的方法及其声像图特征。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检查30名正常成人60侧上臂肌群,讨论正常成人上臂肌群的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描述并记录9例单侧上臂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以骨骼、血管、神...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正常及患病成人上臂肌群的方法及其声像图特征。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检查30名正常成人60侧上臂肌群,讨论正常成人上臂肌群的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描述并记录9例单侧上臂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以骨骼、血管、神经作为解剖标志,详细描述了正常成人上臂肌群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其与周围骨骼、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记录了上臂常见疾病的声像图特征。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正常成人上臂肌群,并可作为上臂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 肌群 超声检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