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款NoC总线的低功耗设计
1
作者 徐新宇 陈玉蓉 张猛华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集成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导致芯片功耗问题日益严重。文章提出一套兼容片上网络(Net on Chip,NoC)总线的功耗管理总线,针对不同电源域进行低功耗管理,通过电源域开关协议将电源域状态同步到事务活动,且不...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集成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导致芯片功耗问题日益严重。文章提出一套兼容片上网络(Net on Chip,NoC)总线的功耗管理总线,针对不同电源域进行低功耗管理,通过电源域开关协议将电源域状态同步到事务活动,且不影响系统其他部分的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功耗管理总线具有低成本、协议简单、兼容性好、轻量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C总线 低功耗 多电源域 协议
下载PDF
轮胎微塑料污染对分蘖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徐新宇 邓扬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10,共16页
随着汽车使用量的激增,由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TWP)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关于TWP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影响机制也尚不明确。本文以分蘖期水稻为受试植物,通过水培... 随着汽车使用量的激增,由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TWP)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关于TWP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影响机制也尚不明确。本文以分蘖期水稻为受试植物,通过水培实验探究不同粒径(90、100、125、150和180μm)、不同浓度(100、500和1000 mg·L^(-1))TWP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WP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无显著的粒径效应。TWP污染对水稻地上部指标(根长、株高、根质量、叶质量等)和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TWP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先被促进后被抑制,CAT活性先被促进后被抑制;TWP污染促进水稻根和叶SOD活性,但抑制根系活力和根POD活性,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显著;当TWP浓度为100 mg·L^(-1)时,所有处理组水稻叶POD活性均被抑制,而在TWP浓度为500 mg·L^(-1)时,对所有处理组水稻叶POD活性均产生促进作用,当TWP浓度为1000 mg·L^(-1)时,促进效果有所减弱。可见,轮胎磨损颗粒显著改变水稻的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诱导水稻根胁迫反应,通过植物根系和叶的氧化-抗氧化系统诱导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微塑料 水稻 氧化损伤 胁迫 光合作用 根系活力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热入血室”探讨针刺期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3
作者 徐新宇 殷一红 崔云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位在精室,发病和衍变不离热邪,且兼夹湿、瘀、肝郁气滞等。《伤寒论》中共4处论及“热入血室”,条文中描述的血室范畴非女子特有之子宫,亦包括肝脏、冲脉及男子精室,因此“热入血室”可转化为“热...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位在精室,发病和衍变不离热邪,且兼夹湿、瘀、肝郁气滞等。《伤寒论》中共4处论及“热入血室”,条文中描述的血室范畴非女子特有之子宫,亦包括肝脏、冲脉及男子精室,因此“热入血室”可转化为“热入精室”,进而解释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并指导治疗。期门属肝经,与精室相连,通过针刺期门疏肝泄热能够对慢性前列腺炎起到针对性治疗效果。针刺期门当重视辨病辨证、合理选经配穴、重视针刺手法,综合运用刺络、扣刺、拔罐等治疗手段,并联合中药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热入血室 精室 针刺 热邪 伤寒论
下载PDF
中医药辨治免疫性不育研究概述
4
作者 徐新宇 叶有骏 崔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免疫性不育以肾虚为本、湿瘀为标,基本病机在于禀赋不足、戕害肾精、饮食不节等导致肾肝脾虚,感染、环境污染及接触化学毒物导致湿、瘀、热、毒等邪气蕴结精室,日久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导致精子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形成抗精子抗体,引起... 免疫性不育以肾虚为本、湿瘀为标,基本病机在于禀赋不足、戕害肾精、饮食不节等导致肾肝脾虚,感染、环境污染及接触化学毒物导致湿、瘀、热、毒等邪气蕴结精室,日久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导致精子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形成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活动率下降,造成不育。总结近20年本病论治概况,认为诸医家辨证运用中药、中西结合、针刺、穴位埋线等手段,整体上重视补肾治本、兼顾肝脾,活血祛湿治标、兼顾热浊,发挥了抗炎、调节免疫、提高精子活动率的作用,凸显了中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不育 抗精子抗体 肝肾亏虚 湿热瘀结 补益肝肾 活血祛湿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概述
5
作者 徐新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和常见眼部并发症,其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不足、精血耗损、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湿、瘀血阻滞为主。针刺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效果,对本病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通过辨证选用单纯针刺、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和常见眼部并发症,其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不足、精血耗损、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湿、瘀血阻滞为主。针刺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效果,对本病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通过辨证选用单纯针刺、电针以及针刺联合中药、中成药、西药等手段,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视力,降低了眼底的炎症反应和视网膜的出血、渗出和水肿等,发挥了中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消渴内障 肝肾亏虚 瘀血阻络 针刺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刘磊 闫译 +6 位作者 徐新宇 崔云 张蔚苓 叶有骏 钱鑫 王莉 张婷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89-190,F0003,共3页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 CG)是以膀胱黏膜化生性病变为主的良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于CG的病因认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炎症、梗阻、结石等的刺激使膀胱黏膜上皮化生而致,治疗上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等,低危型常...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 CG)是以膀胱黏膜化生性病变为主的良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于CG的病因认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炎症、梗阻、结石等的刺激使膀胱黏膜上皮化生而致,治疗上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等,低危型常采用对因治疗,高危型推荐膀胱电切术[1]。目前CG是否为癌前病变尚存在争议,最新指南也因缺乏理论基础等原因摒弃了抗肿瘤药物的灌注使用,是否存在治疗过度有待进一步研究[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中医药治疗 膀胱黏膜 化疗药物灌注 良性疾病 抗肿瘤药物 现代医学 高危型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7
作者 叶有骏 王莉 +4 位作者 张婷 钱鑫 徐新宇 崔云 吴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3月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相关文献,建立处方用药数据库,使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药物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90篇,...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3月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相关文献,建立处方用药数据库,使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药物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90篇,收集处方98首,涉及中药167种,高频药物共27味,前五位依次是生地黄、黄柏、牡丹皮、甘草、墨旱莲;药物以清热药、止血药和补虚药为多,药性多寒、平,药味多甘、苦,归经入肝、肾两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到5对核心药对,其中“黄柏-知母”支持度和置信度均最高;聚类分析得到6类药物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血精症多从肝肾出发,清热止血补虚三法并用,二至丸合知柏地黄汤是治疗血精症的核心处方,临床上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血精症 用药规律 文献分析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研究概况
8
作者 张婷 崔云 +3 位作者 叶有骏 王莉 钱鑫 徐新宇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81-84,88,共5页
临床发现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有较高的患病率,在已知男性不育的致病因素中居首位,然而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暂未明确。中医根据不育多肾虚、筋瘤多血瘀的病机演变特点,以补肾活血法为基本原则借助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在消除症... 临床发现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有较高的患病率,在已知男性不育的致病因素中居首位,然而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暂未明确。中医根据不育多肾虚、筋瘤多血瘀的病机演变特点,以补肾活血法为基本原则借助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在消除症状、提升患者精子质量、提高受孕率和疏通患者心理状态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就近年来以补肾化瘀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 补肾活血法 综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张仲景“血不利则为水”学术思想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探析
9
作者 闫译 刘磊 +6 位作者 钱文君 崔云 叶有骏 钱鑫 王莉 张婷 徐新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观点出发,基于该理论所体现的“血”与“水”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表现为“水病”,其病因病机也与“血瘀”密切相关。“血不利”作为前列腺... 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观点出发,基于该理论所体现的“血”与“水”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表现为“水病”,其病因病机也与“血瘀”密切相关。“血不利”作为前列腺增生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贯穿于病程始终,临证须重视其存在,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抓住病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运用补肾化瘀、益气化瘀、行气化瘀、清热化瘀等法,使“血利”,终求“症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不利则为水 良性前列腺增生 活血利水 金匮要略
下载PDF
胃癌术后Ki-67核抗原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潘晓华 司理想 +3 位作者 孙灵 徐新宇 李刚 陆建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 探讨Ki-67表达及与CEA联合检测和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术前1周内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清CEA表达,术后肿瘤组... 目的 探讨Ki-67表达及与CEA联合检测和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术前1周内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清CEA表达,术后肿瘤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表达。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Ki-67、CEA表达、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方法、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Ki-67或联合CEA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798例胃癌术后病例中368例(46.1%)Ki-67高表达,Ki-67表达与患者年龄(P<0.001)、TNM分期(Ⅲvs.Ⅰ,P=0.036)、T分期(T4vs.T1~T3,P<0.001)、CEA表达有关(P=0.01),与N分期表达无关(P>0.05),CEA表达与临床分期(Ⅰ、Ⅱ、Ⅲ期)有关(P=0.003)。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8.4%,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年龄(P<0.001)、TNM分期(P<0.001)、Ki-67(P=0.040)、CEA(P=0.006)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Ⅲ期患者Ki-67低表达和CEA正常表达的5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患者(59.8%vs. 48.9%,P=0.003、60.4%vs.43.8%,P=0.003),但在Ⅰ、Ⅱ期患者中未发现相关性。低危组(Ki-67低表达+CEA正常表达)、中危组(Ki-67或CEA任一指标高表达)、高危组(Ki-67高表达+CEA高表达)5年生存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76.3%vs.66.7%vs. 55.1%,P<0.001)。在Ⅱ、Ⅲ期患者中,低危组5年生存率均高于中、高危组(78.4%vs. 79.1%vs. 61.4%,P=0.008、68.2%vs. 47.3%vs. 46.3%,P<0.001)。结论 Ki-67可能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联合检测Ki-67、CEA有助于提高Ⅱ、Ⅲ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I-67 癌胚抗原 预后
下载PDF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新宇 周晓军 +2 位作者 张彤 石群立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例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多无症状 ,光镜下... 目的 :探讨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例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多无症状 ,光镜下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形态多样的上皮样细胞构成 ,胞质透明或嗜酸 ,无脂肪组织及异常血管 ;免疫表型 :HMB45阳性 ,SMA及vimentin部分阳性 ,desmin少数阳性 ,S 10 0蛋白弱阳性 ,cytokeratin及AFP阴性 ,CD34血管内皮细胞阳性。结论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极为罕见的间叶性肿瘤 ,组织起源至今不明 ,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上皮样细胞 血管平滑肌脂瘤 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调理脱水污泥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新宇 杨家宽 +6 位作者 宋健 时亚飞 虞文波 郦超 何姝 吴旭 梁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2-981,共10页
利用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热分析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原始污泥及调理脱水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污泥的TG(Thermogravimetric)和DTG失重曲线.实验发现,不同调理脱水污泥热解特性复杂,且热解动力学在不同转化... 利用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热分析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原始污泥及调理脱水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污泥的TG(Thermogravimetric)和DTG失重曲线.实验发现,不同调理脱水污泥热解特性复杂,且热解动力学在不同转化率下对应的动力学反应也不同.并利用M-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模型和Discrete DAEM(Discrete distribute activation energy model)模型对不同调理污泥进行了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非等温热解过程包含3个失重阶段;升温速率影响污泥热解特征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失重曲线向高温区滑移.利用上述模型计算的动力学参数变化趋势表明所采用的Fenton及赤泥复合调理对污泥热解特性有很大影响,Fenton调理有助于污泥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破坏,影响热解反应中的形核过程,进而影响热解动力学变化趋势;赤泥调理后,赤泥更容易与破坏的污泥细小颗粒结合,增加了污泥热解反应数量,影响整个污泥热解过程.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污泥热解由多步反应组成,整个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脱水污泥 热失重分析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环氧官能化(乙烯/辛烯)共聚物增韧PBT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新宇 鲍晓暹 +3 位作者 郐羽 孙树林 杨海东 张会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分别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环氧官能化的POE(gPOE)熔融共混,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相形态、断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POE的环氧官能团与PBT的端羧基或端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生...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分别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环氧官能化的POE(gPOE)熔融共混,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相形态、断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POE的环氧官能团与PBT的端羧基或端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PBTcoPOE共聚物,降低了PBT与POE之间的界面张力,使POE在PBT基体中分散均匀;与PBT/POE共混物相比,PBT/gPOE共混物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gPOE的引入显著提高了PBT的缺口冲击强度,成功实现了对PBT的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 共聚物 官能化 环氧 增韧 辛烯 乙烯 双螺杆挤出机 缺口冲击强度 对苯二甲酸 POE 共混物 熔融共混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反应生成 界面张力 断裂特征 丁二酯 相形态 端羟基 端羧基 官能团 相比
下载PDF
应用^(15)N示踪研究麦秸还田中氮的去向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新宇 张玉梅 胡济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4-71,共8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麦秸铺施和混施方式下,秸秆中氮在土壤中的去向。试验结果表明:1.麦秸铺盖土表还田的,夏谷地上部分和籽粒部分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8.3%和15.2%,而麦秸与土壤混合施用还田的,其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则分别为20.6...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麦秸铺施和混施方式下,秸秆中氮在土壤中的去向。试验结果表明:1.麦秸铺盖土表还田的,夏谷地上部分和籽粒部分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8.3%和15.2%,而麦秸与土壤混合施用还田的,其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则分别为20.6%和12.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2.夏谷生长87天后,麦秸铺施还田的,秸秆氮有28.3%进入夏谷株体中;16.5%进入土壤腐殖质;0.5%和3.1%分别进入渗漏水和以气态等形式逸失;残留于土壤中的秸秆氮(包括夏谷根系)约有51.6%。而麦秸混施还田的,秸秆氮进入夏谷株体、土壤腐殖质、渗漏水和以气态逸失的量分别占施入秸秆氮总量的20.5%,14.8%,0.2%和11.5%,残留于土壤中的约占总量的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法 麦秸 还田
下载PDF
含稀土复合肥料肥效及其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新宇 付洪斌 +2 位作者 张玉梅 朱永懿 陈景坚 《稀土》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45-52,共8页
试验证明了复肥中添加适量的转型稀土可使复肥明显增效。主要表现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等方面。文章认为复肥中添加稀土增效的原因主要是一定条件下稀土与复肥中N、P、K诸元素间加合效应的结果。这一效应... 试验证明了复肥中添加适量的转型稀土可使复肥明显增效。主要表现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等方面。文章认为复肥中添加稀土增效的原因主要是一定条件下稀土与复肥中N、P、K诸元素间加合效应的结果。这一效应促进了N、P、K养分和稀土的吸收利用,提高了作物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稀土复合肥料 增效作用 加合效应
下载PDF
含液晶离聚物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新宇 张宝砚 +1 位作者 田梅 席曼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共6页
液晶离聚物(liquid crystalline ionomers,LCIs)是一种具有液晶性能的离聚物,也可以说是带有离子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将液晶离聚物与其它热塑性聚合物熔融共混时,其既能起到液晶聚合物的高模量、高强度作用,同时也具有离子的增容剂作用... 液晶离聚物(liquid crystalline ionomers,LCIs)是一种具有液晶性能的离聚物,也可以说是带有离子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将液晶离聚物与其它热塑性聚合物熔融共混时,其既能起到液晶聚合物的高模量、高强度作用,同时也具有离子的增容剂作用。本文论述了液晶离聚物在共混体系中的研究进展。按照液晶离聚物所含离子的不同,论述了含有—COOH,—SO3H和N+的液晶离聚物对共混体系的增容和增强作用。考察了液晶离聚物对共混体系热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离聚物 增容 共混
下载PDF
钛化合物对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新宇 张玉梅 +2 位作者 戴香桂 赵素芳 商显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对‘红香蕉’和‘小国光’等品种进行叶面喷施钛化合物表明,钛对苹果树新梢生长、干物质积累及光合作用等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红香蕉’喷钛后,果实着红面积≥1/2的数量比对照增多47.0-48.2%,青果数下降54.8-56.5%,果实中游离... 对‘红香蕉’和‘小国光’等品种进行叶面喷施钛化合物表明,钛对苹果树新梢生长、干物质积累及光合作用等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红香蕉’喷钛后,果实着红面积≥1/2的数量比对照增多47.0-48.2%,青果数下降54.8-56.5%,果实中游离态Vc含量增高31.2-40.7%,可溶糖增加8.5-14.2%,≥2级果增加2.5-5.4%,等外果减少64.3-88.9%。现已试用500余亩,‘红香蕉’每亩可获纯收益134.97元,‘小国光’为64.42元,产投比分别为12.5:1和1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实品质 钛化合物 施肥
下载PDF
含磺酸基的液晶离聚物在PBT/PP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新宇 张宝砚 +1 位作者 王鲁霞 顾卫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1,共4页
用己二酸,4,4′-联苯酚和对羟基偶氮苯磺酸合成了一种含有磺酸基的液晶离聚物(LCI)。将LCI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BT/PP/LCI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三维红外图像系统和拉伸试验等方法... 用己二酸,4,4′-联苯酚和对羟基偶氮苯磺酸合成了一种含有磺酸基的液晶离聚物(LCI)。将LCI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BT/PP/LCI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三维红外图像系统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热性能、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分析。测试结果表明LCI的加入,增强了PBT与PP的界面粘接力,降低了PP分散相的尺寸,改善了二者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离聚物 磺酸基 增容 共混
下载PDF
CD105和CD34在胃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VEGF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新宇 黄悦 樊克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CD105与CD34在胃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uthfactor,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105、CD34和VEGF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标记,检测CD105及CD34的微血管密度(... 目的探讨CD105与CD34在胃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uthfactor,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105、CD34和VEGF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标记,检测CD105及CD34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中CD105抗体标记的MVD分别为26.49±7.26,13.07±3.13;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53.32±23.05,18.35±13.46,VEGF阳性率分别为82.5%,53.33%。正常胃组织CD105、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3.54±2.69,8.79±8.83,VEGF阳性率为20%。胃癌与正常胃组织之间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进展期胃癌中CD105和CD3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D34比较,CD105标记的MVD在胃癌浸润深度中的表达有差异(P<0.05),并在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显著性高于CD34标记的MVD(P<0.01,P<0.05)。两者标记的MVD与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CD105比通常用的总内皮标记物CD34更好,是一种更有特异性的肿瘤血管内皮标记,CD105和CD34标记的MVD与VEGF密切相关,为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105 CD34 MVD VEGF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ET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形态结构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新宇 翟玉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ET/有机改性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PET离聚物作为增容剂,提高了PET与有机改性粘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增容剂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的影响。WAXD结果表明,当体系中未加入PET离聚物时,样品...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ET/有机改性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PET离聚物作为增容剂,提高了PET与有机改性粘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增容剂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的影响。WAXD结果表明,当体系中未加入PET离聚物时,样品呈现典型的插层结构;含有增容剂的纳米复合材料中有机改性粘土的层间距(d-spacing)增加。SEM和TEM进一步证明,PET离聚物作为增容剂,提高了有机改性粘土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进而改善了有机改性粘土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提高了粘土粒子的密度,实现了粘土的部分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PET离聚物 有机改性粘土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