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肽原1、精氨酸酶-1在儿童川崎病急性期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曹金鑫 徐明国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中激肽原1(KNG1)、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确诊为川崎病的117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将KD... 目的:检测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中激肽原1(KNG1)、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确诊为川崎病的117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将KD患儿分为CAL组(n=53)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组(n=6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KNG1及Arg-1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急性期KD患儿合并CAL的危险因素及KNG1、Arg-1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CAL组的KNG1及Arg-1水平均高于NCAL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KNG1、Arg-1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是KD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KNG1对CAL的最佳预测值为1.536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95%CI 0.750~0.896),而Arg-1≥7.028 ng/mL可用于预测CAL的发生,AUC为0.862(95%CI 0.792~0.931),N%对KD并发CAL的最佳预测值则为54.7%,AUC为0.610(95%CI 0.507~0.712)。此外还发现与单项指标相比,KNG1联合Arg-1及N%对急性期KD患儿并发CAL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929,95%CI 0.881~0.97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9%和92.2%。结论:急性期KD患儿血清中高表达的KNG1和Arg-1均是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参与KD并发CAL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激肽原1 精氨酸酶-1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修复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明国 陶军 +4 位作者 王洁梅 杨震 陈龙 涂昌 王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修复动脉内皮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1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体外诱导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内皮祖细胞。在动脉损伤后,将5-溴脱氧尿苷标记的内皮祖细胞注入...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修复动脉内皮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1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体外诱导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内皮祖细胞。在动脉损伤后,将5-溴脱氧尿苷标记的内皮祖细胞注入损伤动脉段,14d后取损伤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采用病理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评价内皮祖细胞的修复效果。【结果】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损伤动脉段5-溴脱氧尿苷免疫组化为阳性。内皮祖细胞移植组损伤动脉段的新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43.5±5.5)μmvs(90.7±12.7)μm,P<0.05;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再内皮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7.8%±0.1%vs52.2%±0.1%,P<0.05。【结论】内皮祖细胞具有修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细胞移植疗法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细胞移植 动脉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动脉弹性功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明国 陶军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年第12期528-530,共3页
动脉弹性是反映动脉血管机械特性的常用指标。本文概述了目前常用的动脉弹性功能检测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动脉弹性反映心血管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血管功能损伤和心血管危险分层 ,能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广泛的... 动脉弹性是反映动脉血管机械特性的常用指标。本文概述了目前常用的动脉弹性功能检测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动脉弹性反映心血管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血管功能损伤和心血管危险分层 ,能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 内皮细胞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调动内皮祖细胞修复动脉损伤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徐明国 陶军 +4 位作者 王洁梅 杨震 陈龙 涂昌 王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调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修复大鼠颈总动脉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切除脾脏恢复两周后随机分为两组:VEGF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调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修复大鼠颈总动脉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切除脾脏恢复两周后随机分为两组:VEGF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用2F的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建立动脉损伤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外周血胎儿肝脏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Flk-1+)的细胞比例。动脉损伤两周后取损伤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评价各组动脉修复的效果。结果VEGF组Flk-1+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8.59±3.68)%vs(13.78±1.91)%,P<0.05]。两组中相同数目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EPCs的数目,VEGF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8.25±4.23)个vs(6.88±1.34)个,P<0.05]。动脉损伤两周后,VEGF组损伤动脉的新生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2.38±5.58)μmvs(76.38±5.48)μm,P<0.05]。结论VEGF具有调动EPCs修复大鼠颈总动脉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颈动脉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体外反搏的生物力学效应与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35
5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4 位作者 方典秋 徐明国 马虹 郑振声 王奎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4,137,共5页
体外反搏通过反搏过程中产生的双脉动血流,加速动脉系统的血液流动,提高血流切应力,进而调控与血管内膜保护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益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近10年来本实验室在体外反搏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关系方面... 体外反搏通过反搏过程中产生的双脉动血流,加速动脉系统的血液流动,提高血流切应力,进而调控与血管内膜保护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益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近10年来本实验室在体外反搏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阐述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对冠心病患者及实验动物血浆及组织中某些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单独体外反搏,或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可能成为一项有效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修复的重要手段。与反搏作用相关的细胞分子基础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尚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切应力 一氧化氮 体外反搏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妍 陶军 +5 位作者 涂昌 陈龙 杨震 徐明国 王洁梅 黄奕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明显增高[(1 900.7±226.4)个/μlvs(944.9±124.5)个/μl,P<0.001]。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与收缩压和脉压呈正相关(r=0.38,P=0.004;r=0.42,P=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增高,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 血管 微颗粒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华波 李志川 +2 位作者 徐明国 袁秀丽 孟祥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EFE合并NVM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10... 目的探讨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EFE合并NVM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10例患儿均按EFE的治疗方案治疗,2例因严重心力衰竭放弃治疗;8例好转出院,其中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同时行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主动脉弓成形术2例)。结论 EFE合并NVM的患儿在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但远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心肌致密化不全 儿童
下载PDF
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种子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及种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震 陶军 +5 位作者 涂昌 徐明国 王妍 王洁梅 冯炼强 潘仕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加以诱导,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分析等方法观察和鉴定诱导后的细胞。将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种植到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VEGF、bFGF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化示VWF和CD34抗体染色阳性。扫描电镜下,未种植细胞的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呈典型的多孔蜂窝状结构,孔径大小比较适合内皮祖细胞爬行。种植细胞后,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有大量的内皮祖细胞黏附、爬行及铺展生长,有时可见内皮祖细胞长入蜂窝状孔径内。【结论】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人工血管 内皮祖细胞 内皮化 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与监测 被引量:7
9
作者 涂昌 陶军 +3 位作者 杨震 王妍 徐明国 王洁梅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探讨对糖尿病引起早期血管顺应性的改变作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糖尿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名)的大动脉弹性指数即容量顺应性(capacitivecompliance),又称C1,和小...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探讨对糖尿病引起早期血管顺应性的改变作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糖尿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名)的大动脉弹性指数即容量顺应性(capacitivecompliance),又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即振荡顺应性(oscillatorycompliance),又称C2。结果糖尿病组的C1[(103±12)mL/mmHg×10]与对照组C1[(114±17)mL/mmHg×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2[(31±05mL/mmHg)×100]较对照组C2[(77±16)mL/mmHg×100]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小动脉弹性明显降低。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可对其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功能 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 监测 小动脉 大动脉弹性指数 容量顺应性 差异 意义 目的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涂昌 陶军 +6 位作者 王妍 刘东红 杨震 张焰 徐明国 王洁梅 马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C2不仅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且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组C2降低,C2降低不仅同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相关,而且也受非内皮因素的影响,提示C2反映总体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舒张 内皮 血管 弹性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姚静 徐明国 +2 位作者 王威 萧敏 王媛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70例,另按1∶1选取患儿直系照顾者70例进行调查。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1...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70例,另按1∶1选取患儿直系照顾者70例进行调查。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和观察组(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机App和微信等形式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家庭照顾负担[采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IS)]、照护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患儿服药依从性、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照护者疾病知识评分、APGAR各维度评分、患儿居家期间服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家庭功能及照护者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轻家庭照顾负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络 延续护理 川崎病冠脉损伤 家庭照顾负担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种植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及流体切应力处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震 陶军 +5 位作者 涂昌 徐明国 王妍 王洁梅 冯炼强 潘仕荣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9-302,共4页
本研究收集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加以诱导分化,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免疫标记等方法观察和鉴定诱导后的细胞。之后将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种植到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予以15 dyn/cm2的流体切应力处理,并用... 本研究收集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加以诱导分化,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免疫标记等方法观察和鉴定诱导后的细胞。之后将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种植到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予以15 dyn/cm2的流体切应力处理,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ac- LDL及lectin抗体荧光标记阳性。扫描电镜下,未种植细胞的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孔径大小比较适合内皮祖细胞爬行;静态种植细胞后,人工血管表面内皮祖细胞排列不整齐;切应力条件下种植细胞后,人工血管表面内皮祖细胞排列较为整齐。因此,在体外能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是小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理想种子细胞。流体切应力对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表面内皮祖细胞的生长排列有着良好的机械塑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聚氨酯 人工血管 切应力 内皮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速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相关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东红 徐明国 +2 位作者 陶军 吕明德 廖新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速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肱—踝脉搏波速。结果冠心病组肱...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速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肱—踝脉搏波速。结果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4%±2.5%比11.1%±4.4%,P<0.01),冠心病组肱—踝脉搏波速明显高于对照组(1745.3±215.2cm/s比1495.3±202.3cm/s,P<0.01),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异;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肱—踝脉搏波速呈负相关(r=-0.70,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肱—踝脉搏波速增快,提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伴随冠心病动脉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痛 内皮舒张功能 肱-踝脉搏波速 动脉弹性
下载PDF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时急诊介入封堵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祥春 谭卫群 +3 位作者 刘麟 李博宁 徐明国 刘琮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 研究婴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时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笔者医院近5年收治PDA患儿162例,其中15例婴儿合并反复的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为Ⅳ级),2例合并右上肺不张,2例需呼吸机... 目的 研究婴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时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笔者医院近5年收治PDA患儿162例,其中15例婴儿合并反复的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为Ⅳ级),2例合并右上肺不张,2例需呼吸机持续辅助,所有患者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肺部感染迁延不愈,心力衰竭的症状持续存在,3例在病程中心力衰竭突然加重,其中1例术前因心力衰竭而死亡,14例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干预.14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6.7个月,体重3.5~8.0kg,平均体重5.6kg,3例合并小型室间隔膜部缺损(VSD) (2.5 ~4.0mm).术前内科治疗包括持续面罩或头罩吸氧、控制心力衰竭、抗生素应用、雾化吸痰、营养支持、呼吸机辅助等.2例采用经典的PDA介入法进行封堵治疗;12例采用简化的PDA介入法治疗.应用简化的PDA介入法患者术中均需经胸超声的实时监测.术后1、3、6个月、年回院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4例PDA形态为管型,9例为漏斗型,直径3~ 12mm,平均直径为5.4mm;均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55 ~ 110mmHg,平均压力74.5mmHg).12例获得封堵成功;1例因输送长鞘难于从髂总静脉处送入下腔静脉,遂放弃封堵,转入外科手术结扎;1例因动脉导管粗大,呈管型,直径达12mm,选择22-24型号的封堵器,在释放后出现了封堵器移位,立即行外科取出封堵器并行PDA结扎术.术后滞留ICU时间6~ 12h,继续住院时间3~7天.随访中仅1例患者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最高达2.15m/s,该例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所有患者未见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动静脉瘘等血管并发症.合并小型室间隔膜部缺损3例患者,1例室缺接近闭合,左向右分流较术前明显减少;另2例室缺直径无明显变化.结论 婴儿PDA合并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行急诊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粗大管型PDA或合并有其他心内畸形时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急诊介入封堵 肺炎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心病干细胞移植疗法种子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震 陶军 +4 位作者 涂昌 徐明国 王妍 潘仕荣 冯炼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 为探讨冠心病的干细胞移植疗法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收集健康成人骨髓 ,通过Ficoll离心法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 ,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 ,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碱... 目的 为探讨冠心病的干细胞移植疗法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收集健康成人骨髓 ,通过Ficoll离心法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 ,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 ,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加以诱导 ,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 在VEGF、bFGF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 ,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 ,倒置荧光微镜下呈典型的“纺锤样”梭形细胞 ,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 ,免疫组织化学示vWF抗体染色阳性 ,CD34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 ,此细胞可作为冠心病干细胞移植疗法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结合斑点追踪成像对川崎病心脏损害的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薇玢 谭卫群 +4 位作者 李博宁 刘麟 谢颖 刘琮 徐明国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川崎病(KD)患儿心脏损害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KD急性期患儿,其中扩张组45例,冠状动脉瘤(CAA)组38例,分析其血浆NT-p...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川崎病(KD)患儿心脏损害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KD急性期患儿,其中扩张组45例,冠状动脉瘤(CAA)组38例,分析其血浆NT-pro BNP水平,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底水平和心尖水平的收缩期旋转、扭转角度及达峰绝对时间与相对时间。以同期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1)扩张组患儿的血浆NT-pro BNP水平为(750.49±1 085.63)ng/L,CAA组为(1 992.00±1 273.44)ng/L,均较对照组的(359.75±73.91)ng/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相比,扩张组及CAA组患儿左室心底水平各节段及整体PR均减低,但仅CAA组前间隔、前壁及下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组及CAA组患儿心尖水平各节段及整体PR均较对照组减低,以CAA组较对照组减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AA组PT为(12.89±3.50)°,较对照组的(14.69±2.84)°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组及CAA组患儿的TPKa及TPKr均较对照组提前,扩张组及CAA组各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KD患儿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冠脉内径、心底水平整体PR呈正相关(r=0.547,P=0.000;r=0.754,P=0.000),与心尖水平整体PR、PT、TPKa和TPKr均呈负相关(r=-0.475,P=0.012;r=-0.676,P=0.000;r=-0.422,P=0.028;r=-0.552,P=0.003)。结论 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 BNP水平显著增高,与冠脉损害程度关系密切,且CAA组患儿较扩张组左室收缩期旋转及扭转运动明显减少。NT-pro BNP结合斑点追踪成像在预测KD急性期冠状动脉损害及心脏功能变化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川崎病 心室功能 扭转
下载PDF
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种子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及种植实验(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震 陶军 +3 位作者 涂昌 冯炼强 徐明国 潘仕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84-186,F0003,共4页
背景:目前,小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由于缺乏内皮细胞衬里和抗血栓特性,长期通畅率低。有研究尝试用成熟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以增强其抗血栓能力,以提高长期通畅率,但由于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存在的缺陷,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临床上亟... 背景:目前,小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由于缺乏内皮细胞衬里和抗血栓特性,长期通畅率低。有研究尝试用成熟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以增强其抗血栓能力,以提高长期通畅率,但由于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存在的缺陷,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临床上亟需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及血管支架材料,改善小径人工血管移植长期通畅率低这一现状。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并种植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免疫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健康志愿者成人骨髓(n=7)约10mL。方法:收集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以诱导,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分析等方法观察和鉴定诱导后的细胞。将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种植到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用扫描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学变化。②免疫组化VWF和CD34抗体染色结果。③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内皮祖细胞的黏附生长状态。结果:①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②免疫组化示VWF和CD34抗体染色阳性。②扫描电镜下,未种植细胞的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呈典型的多孔蜂窝状结构,孔径大小比较适合内皮祖细胞爬行。种植细胞后,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有大量的内皮祖细胞黏附、爬行及铺展生长,有时可见内皮祖细胞长入蜂窝状孔径内。结论:在体外能将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而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在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上黏附生长状态良好,提示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基甲酸酯类 人工血管 干细胞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多项式方程区间内求根基于R^2空间的3次裁剪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小雕 徐明国 +1 位作者 叶阳天 段晓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23-1929,共7页
多项式方程的求根问题在求交、最近距离计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3次裁剪求根方法充分利用了Bernstein基函数较好的计算稳定性,避免了数值迭代求解的不稳定性,同时具有4次收敛的速度.不同于传统的基于R1空间内的3次裁剪方法,提出了基... 多项式方程的求根问题在求交、最近距离计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3次裁剪求根方法充分利用了Bernstein基函数较好的计算稳定性,避免了数值迭代求解的不稳定性,同时具有4次收敛的速度.不同于传统的基于R1空间内的3次裁剪方法,提出了基于R2空间内的3次裁剪方法.首先引入R2空间中一条曲线(t,f(t)),在该曲线给定的区间上选取3个点,并计算这3个点及其对应的切向;然后求解3次多项式曲线Ai(u),满足同时插值这3个点及其中2个点处的切向;最后选择适当的重新参数化函数φ(t),使得Ai(φ(t))和f(t)之间具有5次逼近阶.若给定的参数区间Φ充分小,A1(φ(t))和A2(φ(t))可以在区间Φ内直接包住f(t),从而节省了用于求解包围多项式的大量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逼近效果、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求根 3次剪裁 稳定性 R^2空间 收敛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期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一 陈芳 徐明国 《新医学》 201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心脏直视手术婴幼儿体外循环期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患儿实施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观察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心脏直视手术婴幼儿体外循环期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患儿实施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观察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至术毕。于切皮前(T0)及体外循环结束后2 h(T1)、6 h (T2)、12 h(T3)、24 h(T4)、48 h(T5)比较2组患儿动脉血清中TNF-α、IL-6、氧合指数、呼吸指数;于T0、T1、T2比较2组患儿的吸气平台压(Pplat)和肺顺应性。记录2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2组患儿组内各时间点与T0比较,T1、T2时氧合指数均降低(P均<0.01),TNF-α、IL-6均升高(P均<0.01);T3时对照组IL-6升高(P<0.01);呼吸指数T1时2组均升高(P均<0.01),T2时2组均开始降低(P均<0.01);肺顺应性、P_(plat) T1、T2时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于T1、T2时更高,呼吸指数、P_(plat)更低(P均<0.05);TNF-α、IL-6于T1、T2、T3时更低(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保护体外循环期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婴幼儿 体外循环 肺保护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氏菌IPAJ蛋白的表达纯化、多克隆抗体制备及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小杰 徐明国 +3 位作者 肖莉 刘文豪 陈创夫 王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8-1228,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建立以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所编码的IPAJ蛋白为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PCR扩增IPAJ基因并连接到pCzn1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AJ基因重组蛋白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纯化,通过West... 【目的】试验旨在建立以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所编码的IPAJ蛋白为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PCR扩增IPAJ基因并连接到pCzn1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AJ基因重组蛋白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纯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蛋白的反应原性。用纯化的IPAJ蛋白免疫60日龄试验兔,共免疫3次,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采用方阵滴定法优化以IPAJ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的ELISA条件,初步建立以IPAJ蛋白为诊断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并与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成功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IPAJ原核表达载体,并以包涵体形式纯化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出32 ku的IPAJ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600,表明成功制备出多克隆抗体。建立的以IPAJ蛋白为诊断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的最佳优化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5μg/mL,5%脱脂奶粉封闭1.5 h,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250(孵育1 h),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10000(孵育1 h),避光显色15 min。与平板凝集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91.00%。【结论】鸡白痢沙门氏菌IPAJ重组蛋白具备良好的特异性及反应原性,初步建立的鸡白痢沙门氏菌间接ELISA诊断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应用于临床大批量检测,为后续建立快捷的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IPAJ蛋白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