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ABCC1/MRP1转运体下调IL-1β分泌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园园 应培挺 +8 位作者 翁雯雯 方美新 李江 骆泽斌 贾明 郭晓萍 张玲燕 徐晓军 汤永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919,共9页
目的:用体外巨噬细胞实验和全基因敲除小鼠,筛选IL-1β分泌相关的胞膜转运体。方法:分化THP-1细胞株得到人源性巨噬细胞,从人外周血获取巨噬细胞。获取同性别、同年龄的FVB野生型小鼠作为MRP1全基因敲除小鼠的对照,培养小鼠腹腔和骨髓... 目的:用体外巨噬细胞实验和全基因敲除小鼠,筛选IL-1β分泌相关的胞膜转运体。方法:分化THP-1细胞株得到人源性巨噬细胞,从人外周血获取巨噬细胞。获取同性别、同年龄的FVB野生型小鼠作为MRP1全基因敲除小鼠的对照,培养小鼠腹腔和骨髓巨噬细胞。使用ABCC1/MRP1、ABCG2/BCRP、ABCB1/P-gp、OATP1B1和MATE转运体抑制剂处理细胞,再使用脂多糖和腺苷三磷酸刺激细胞,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IL-1β分泌水平。结果:人和小鼠巨噬细胞抑制剂实验表明,抑制ABCC1/MRP1转运体后,IL-1β分泌显著降低,而抑制其他4类转运体无效果。在动物实验中,MRP1全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髓巨噬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ABCC1/MRP1转运体是一种新发现的IL-1β分泌途径,有望成为解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临床问题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C1 MRP1 巨噬细胞 白介素-1Β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吕进 吕成余 +3 位作者 徐牧 徐晓军 王志 王和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229例直肠癌患者,收集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直肌萎缩将患者分为萎缩组(n=47)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229例直肠癌患者,收集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直肌萎缩将患者分为萎缩组(n=47)与对照组(n=182)。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构建直肠癌腹腔镜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术后长期卧床、预防性造口、术后化疗、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是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危险因素(P<0.05),高白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腹直肌萎缩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17~0.90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11%与87.9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符合度(χ^(2)=3.251,P>0.05)。结论:年龄较大、术后长期卧床、预防性造口、术后化疗、手术部位感染、低白蛋白是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腹直肌萎缩的相关因素,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腹直肌萎缩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预防性造口 腹直肌萎缩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批判诗学:开端、意图与方法——赵勇教授访谈录
3
作者 赵勇 徐晓军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批判诗学的早期开端也许可以追溯到《介入偏离与阅读倾斜》,因为此文隐含着20世纪80年代的某种问题意识。而所谓介入,自然是来自于萨特。在“后理论”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具有了某种“后知识分子”的特征时,把萨特的介入拿过来... 批判诗学的早期开端也许可以追溯到《介入偏离与阅读倾斜》,因为此文隐含着20世纪80年代的某种问题意识。而所谓介入,自然是来自于萨特。在“后理论”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具有了某种“后知识分子”的特征时,把萨特的介入拿过来就更具有某种现实意义。至于批判诗学形成的原因,其一是现实层面,其二在学理层面。前者意味着要直面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进而尽可能解决其批判精神不断流失的问题。后者则涉及文化诗学,是对童庆炳先生文艺理论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受阿多诺、伽达默尔和巴赫金等人的理论启发,可以把“亦此亦彼”“二律背反”“间性思维”等看成是批判诗学的方法或路径。而既要向阿多诺学习,又要向萨特取经;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能通俗易懂,大概是批判诗学的批评实践的基本构想和努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诗学 文化诗学 萨特 阿多诺 亦此亦彼 二律背反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DA方案诱导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1例
4
作者 王欣宁 廖婵 +5 位作者 徐丽瑶 汤永民 徐晓军 张晶樱 宋华 徐卫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22天,因“皮肤多发紫色硬结22天”于2022年3月18日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颜面部、腹部、双下肢深紫色硬结,渐增大增多,伴气急,无发热。日龄12天皮肤科行左大腿皮肤活检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核分裂象多见,母细胞性浆... 1病例资料患儿,女,22天,因“皮肤多发紫色硬结22天”于2022年3月18日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颜面部、腹部、双下肢深紫色硬结,渐增大增多,伴气急,无发热。日龄12天皮肤科行左大腿皮肤活检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核分裂象多见,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首先考虑;免疫组化:CD20-TdT-CD3-Ki-67+MPO-CD34-ALK-CD30-EBER-CD21-CD4+CD163+CD8-CD56+BCL6+BCL2+Bcor-C-myc+CD123+,另一家三甲医院阅片亦诊断BPDCN,日龄12天外周白细胞20.98×10^(9)/L,淋巴细胞35.5%,血红蛋白183g/L,血小板179×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白细胞 地西他滨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皮肤活检 诱导治疗 三甲医院 CD56 BCL2
下载PDF
社会边缘人群: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再讨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晓军 汤素素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7,共10页
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性和专业性双重弱化、专业泛化等亟待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泛化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不清晰而引起工作重心不明确、专业属性和优势丧失所导致的。因此,重新聚焦兼具社会性特征... 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性和专业性双重弱化、专业泛化等亟待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泛化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不清晰而引起工作重心不明确、专业属性和优势丧失所导致的。因此,重新聚焦兼具社会性特征和专业性需求的“社会边缘人群”,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发挥社会工作“促进人与人的交往联系”的专业优势,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人与社会的良性连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围绕“社会边缘人群”建立的相关理论模型,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可参考的框架和指引,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社会性,避免泛化陷阱,更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人群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泛化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骆广涛 汤为香 +1 位作者 叶元滋 徐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7-980,共4页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组在分子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占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5%~20%。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不敏感,早期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组在分子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占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5%~20%。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不敏感,早期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细胞核类固醇受体家族成员,其在TNBC中异常表达,并有望成为TNBC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和TNBC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AR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TNBC患者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文献综述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7
作者 邢源 陈艳 徐晓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8-415,共8页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因免疫应答失常、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异常增殖活化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HLH-1994和HLH-2004方案虽然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但也存在治疗瓶颈。EB病毒相关性HLH(EB...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因免疫应答失常、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异常增殖活化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HLH-1994和HLH-2004方案虽然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但也存在治疗瓶颈。EB病毒相关性HLH(EBV-HLH)是亚洲儿童最常见的HLH亚型,总体治疗效果好,但仍有20%~30%的患儿复发难治。现就EBV-HLH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群落中底栖动物群落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晓军 王华 +1 位作者 由文辉 刘宝兴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5,共7页
通过对崇明东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群落中底栖动物群落的跟踪调查,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在互花米草群落中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整个互花米草区域一年中共出现底栖动物16种,以软体动物占优势。互花米草群落中心区... 通过对崇明东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群落中底栖动物群落的跟踪调查,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在互花米草群落中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整个互花米草区域一年中共出现底栖动物16种,以软体动物占优势。互花米草群落中心区域的底栖动物群落各项结构指标平均值都比边缘要低,包括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说明互花米草密集的地上部分枝干及发达的地下根系严重抑制底栖动物的栖息和生长;随土层垂直变化,各项指标平均值基本上都呈现上层>中层>下层的规律。随季节变化,中心区域底栖动物的种类变化趋势表现为夏=秋>春>冬,最高的夏、秋有6种,最低的冬季为4种;中心区域密度的变化规律是秋>夏>冬>春,最高的秋季为553个/m2,最低的冬季为286个/m2。中心区域底栖动物不同层的各指标所占的比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底栖动物群落 季节变化 垂直变化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紫外线诱变及对低品位黄铜矿的浸出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晓军 孟运生 +1 位作者 宫磊 蒋金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介绍了紫外线辐照诱变原理。对一株优势氧化亚铁硫杆菌TY菌进行了诱变试验 ,研究了诱变TY菌对黄铜矿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 ,紫外线辐照能够对浸矿细菌TY菌产生明显的变异 ,提高TY菌菌种的活性。诱变TY菌对黄铜矿的浸出率比原始TY菌提高... 介绍了紫外线辐照诱变原理。对一株优势氧化亚铁硫杆菌TY菌进行了诱变试验 ,研究了诱变TY菌对黄铜矿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 ,紫外线辐照能够对浸矿细菌TY菌产生明显的变异 ,提高TY菌菌种的活性。诱变TY菌对黄铜矿的浸出率比原始TY菌提高了 46%以上 ,到达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原始菌缩短了 5~ 10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紫外线诱变 细菌浸出 黄铜矿
下载PDF
硫杆菌的化学诱变及对低品位黄铜矿的浸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晓军 宫磊 +1 位作者 孟云生 蒋金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2-44,共3页
用盐酸羟胺将氧化铁硫杆菌优势菌 (T .f菌 )化学诱变后对低品位黄铜矿进行细菌浸出 ,结果表明 ,盐酸羟胺化学诱变能够使T .f菌产生较明显的变异 ,能较好地提高菌种的活性和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性能。经盐酸羟胺化学诱变 ,T .f诱变... 用盐酸羟胺将氧化铁硫杆菌优势菌 (T .f菌 )化学诱变后对低品位黄铜矿进行细菌浸出 ,结果表明 ,盐酸羟胺化学诱变能够使T .f菌产生较明显的变异 ,能较好地提高菌种的活性和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性能。经盐酸羟胺化学诱变 ,T .f诱变菌的活性比原始T .f菌提高了 37.4 % ,对黄铜矿的浸出率提高了 11.5 % ,达到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原始T .f菌减少了 5~ 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杆菌 化学诱变 低品位 黄铜矿 浸出 生物湿法冶金
下载PDF
氧化铁硫杆菌的微波诱变及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晓军 宫磊 +1 位作者 孟运生 蒋金娥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7,共5页
研究微波辐照诱变氧化铁硫杆菌T.f菌以及浸出低品位黄铜矿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够引起浸矿细菌产生变异,提高菌种的活性。诱变菌比原始菌的活性提高了39.96%。T.f菌经微波处理,浸矿性能有明显提高。与T.f菌相比,诱变后的T.f菌对... 研究微波辐照诱变氧化铁硫杆菌T.f菌以及浸出低品位黄铜矿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够引起浸矿细菌产生变异,提高菌种的活性。诱变菌比原始菌的活性提高了39.96%。T.f菌经微波处理,浸矿性能有明显提高。与T.f菌相比,诱变后的T.f菌对原生铜矿的浸出率提高了31.44%,对易浸的次生硫化铜矿浸出率从53.66%提高到74.97%,总铜浸出率从32.43%提高到56.58%,浸出终点比原始菌提前了5~10d。诱变后的T.f菌对以黄铜矿为主的多金属铜矿具有较好的浸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硫杆菌 黄铜矿 低品位 生物浸出 微波诱变 浸出率 辐照诱变 浸矿细菌 微波辐照 微波处理 硫化铜矿 浸出效果 多金属 活性 原始
下载PDF
结肠镜在小儿下消化道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晓军 盛伟松 +1 位作者 姚礼庆 徐美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9-31,共3页
探讨结肠镜对小儿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 5 2 8例 (5 6 5次 )患儿的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2 8例中 ,发现病变 46 2例 ,明确诊断率为 87.5 % ,其中大肠息肉 2 5 6例 ,占5 5 .4% ,大肠炎 133例 ,占 2 8... 探讨结肠镜对小儿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 5 2 8例 (5 6 5次 )患儿的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2 8例中 ,发现病变 46 2例 ,明确诊断率为 87.5 % ,其中大肠息肉 2 5 6例 ,占5 5 .4% ,大肠炎 133例 ,占 2 8.8% ,溃疡性结肠炎 14例 ,占 3 .0 % ,肛周疾病 44例 ,占 9.5 % ,阿米巴肠病及其它病变共 15例 ,占 3.3%。 2 2 8例经内镜电切肠息肉 2 5 9枚 ,仅 1例穿孔 ,1例麻醉意外 ;术后肠镜随访 2 9例(37次 ) ,18例息肉复发 ,其中 13例多发息肉复发 ,5例单发息肉复发 ,均予再次电切。结论 :结肠镜检查不仅诊断率高 ,而且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是诊疗小儿下消化道疾病首选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下消化道疾病 结直肠息肉 儿童 诊断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验证人T淋巴细胞中单等位突变型UNC13D基因脱颗粒功能
13
作者 蔡丽莎 邢源 +2 位作者 黄佩 陈艳 徐晓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1058-1066,共9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人T淋巴细胞中编码Munc13-4蛋白的UNC13D基因;并探讨突变型UNC13D基因(c.1232 G>A,p.R411Q)对人T淋巴细胞Munc13-4蛋白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脱颗粒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敲...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人T淋巴细胞中编码Munc13-4蛋白的UNC13D基因;并探讨突变型UNC13D基因(c.1232 G>A,p.R411Q)对人T淋巴细胞Munc13-4蛋白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脱颗粒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敲除UNC13D基因的sgRNA序列,构建CRISPR/Cas9 UNC13D-sgRNA共表达质粒,筛选出切割效率较高的sgRNA通过第二代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慢病毒并感染人T淋巴细胞,再将已包装好的野生型以及突变型UNC13D慢病毒感染knockout-UNC13D基因的人T淋巴细胞,以此分为野生型与突变型两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间的Munc13-4蛋白表达、CTL的脱颗粒功能。结果成功构建出CRISPR/Cas9 UNC13D-sgRNA共表达质粒,CRISPR/Cas9系统成功下调人T淋巴细胞Munc13-4蛋白表达水平;突变型UNC13D基因(c.1232 G>A,p.R411Q)编码的蛋白能够使人CTL脱颗粒功能下降。结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敲除人T淋巴细胞UNC13D基因,突变型UNC13D基因(c.1232 G>A,p.R411Q)可能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的致病性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基因编辑 UNC13D基因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固定化优势菌种处理NH_3和H_2S恶臭气体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晓军 余光辉 贾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用海藻酸钠作包埋剂固定优势菌种(枯草芽孢杆菌、白曲霉菌、葡萄球菌)处理NH3和H2S。考察了气体流量、NH3和H2S气体浓度、循环液喷淋量对NH3和H2S去除效果的影响。固定化生物滴滤反应器最佳运行条件为:气体流量1.0m3/h、循环液喷淋量8.8... 用海藻酸钠作包埋剂固定优势菌种(枯草芽孢杆菌、白曲霉菌、葡萄球菌)处理NH3和H2S。考察了气体流量、NH3和H2S气体浓度、循环液喷淋量对NH3和H2S去除效果的影响。固定化生物滴滤反应器最佳运行条件为:气体流量1.0m3/h、循环液喷淋量8.88L/h、进气H2S质量浓度低于51.85mg/m3、进气NH3质量浓度低于57.21mg/m3。处理NH3和H2S的最大容积负荷分别为634.1g/(m3·d)和699.6g/(m3·d)。处理后出气中的NH3和H2S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和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技术 优势菌种 硫化氢 生物除臭 废气处理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制备水处理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晓军 张杰 +1 位作者 郭建民 杨虹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1,共5页
我国粉煤灰年排量巨大 ,是一种可利用的二次资源。本文根据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点 ,综述了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利用粉煤灰制备水处理吸附剂。
关键词 粉煤灰 水处理剂 应用 废水处理 吸附剂 混凝剂 助凝剂
下载PDF
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晓军 陆波 盛海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醋柳黄酮对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醋柳黄酮对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醋柳黄酮3、15、30mg/kg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评分,减轻缺血侧脑半球水肿程度,缩小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血清中CK、LDH的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结论: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柳黄酮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9
17
作者 徐晓军 张楠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01-108,共8页
在决胜脱贫攻坚后如何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乡村振兴的整体性、长期性与脱贫攻坚的局部性、紧迫性之间的客观差异,导致两大战略的对接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在系统认识脱贫攻坚战略要义与准确把握乡... 在决胜脱贫攻坚后如何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乡村振兴的整体性、长期性与脱贫攻坚的局部性、紧迫性之间的客观差异,导致两大战略的对接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在系统认识脱贫攻坚战略要义与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实现政策指向由“特惠定制”面向“全民普惠”、战略主体由“特困群众帮扶”转向“精英培植”、产业发展由“快速脱困”定位“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聚焦更高标准的“乡风文明”四个维度上的逻辑转换,才能破解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的困境。而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对接的过渡时期,虽然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做好了基础性准备,但脱贫攻坚引发的乡村新矛盾与高返贫风险等挑战依然存在,必须处理好分配矛盾以促进平等共享、构建脱贫后续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才能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
下载PDF
混凝土重力坝整体结构安全评价
18
作者 张冬 许峰 +2 位作者 陈一新 陈正乐 徐晓军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46-51,58,共7页
为了突破当前重力坝评价体系中只着眼于独立坝段而忽略整体作用的趋势,以国外某工程中的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建立重力坝全坝段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混凝土材料、地基岩体的动力非线性特性,采用接触非线性单元模拟不同坝段之间的横缝状态;... 为了突破当前重力坝评价体系中只着眼于独立坝段而忽略整体作用的趋势,以国外某工程中的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建立重力坝全坝段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混凝土材料、地基岩体的动力非线性特性,采用接触非线性单元模拟不同坝段之间的横缝状态;通过对不同坝段坝体的位移、应力的计算和分析,研究坝体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静动力响应、屈服特性与破坏模式,对重力坝全坝段的安全性能作出整体评价。研究采用的评价方法成果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抗震安全评价 接触非线性 破坏模式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晓军 赵海招 汤永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1-525,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单链抗体的可变区和T细胞信号分子的融合蛋白,它使T细胞可以通过非MHC限制性的方式识别特异性抗原,发挥杀伤作用。目前,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单链抗体的可变区和T细胞信号分子的融合蛋白,它使T细胞可以通过非MHC限制性的方式识别特异性抗原,发挥杀伤作用。目前,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三代),在体内的存在时间及杀伤能力明显增强。利用靶向CD19和CD20的CAR修饰的T细胞进行过继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临床试验表明第二代CAR的抗肿瘤能力较第一代CAR明显增强,对于复发及难治性B系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同时,CAR技术也正研究用于骨髓移植后的过继免疫治疗等领域。在治疗安全性方面,目前临床试验中大部分患者对CAR治疗耐受性良好,但学者们对CAR可能引起插入突变、脱靶效应和炎症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无忧虑。本文就CAR技术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血液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CD19 CD20
下载PDF
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晓军 沈新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5,共6页
在分区内社会成员共同的阶层意识不强、社区文化未定型、阶层文化与社区文化还未重叠的情况下,当前城市出现的贫富分区现象还不能界定为社区的阶层化,贫富分区只是为社区阶层化提供了可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阶层化,必须在社区文化... 在分区内社会成员共同的阶层意识不强、社区文化未定型、阶层文化与社区文化还未重叠的情况下,当前城市出现的贫富分区现象还不能界定为社区的阶层化,贫富分区只是为社区阶层化提供了可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阶层化,必须在社区文化、阶层文化的作用下,通过社会上层成员的主动排斥与社会下层成员的被动排斥机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阶层化社区。阶层化社区是社会阶层间封闭的极端形式和体现,当前中国城市贫富分区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城市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已大大增强,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城市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还远没有达到极端的情况,政策调整阶层间的封闭性还有较大的空间,应及时进行政策调控。而通过加强基于新地域的社区文化建设和加强下层社区公共物品的投入与建设,防止上层因亚文化排斥的外流和下层社区生活条件的恶化,能比较有效地阻止和延缓贫富分区迈向社区阶层化的进程与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分区 社区阶层化 社会排斥 阶层封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