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影响
1
作者 徐晓白 张若滔 +8 位作者 王雪飞 温雅丽 王握瑜 刘璐 赵洛鹏 李志娟 王麟鹏 郭静 李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3-298,30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3天给予10 mg/k... 目的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3天给予10 mg/kg硝酸甘油腹腔注射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在每次注射后30 min,电针组和假针组进行电针干预。实验当天(第0天)注射前及实验第2,4,6,8,10,12,14天分别检测小鼠眶周机械痛阈及后足机械痛阈、热痛痛阈;实验第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第6,8,10,12,14天,模型组小鼠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第10,12,14天,电针组小鼠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电针组小鼠实验第12,14天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实验第8,10,12,14天,模型组小鼠的后足50%撤退阈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第10,12,14天,电针组小鼠的后足50%撤退阈值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电针组小鼠实验第12,14天的后足50%撤退阈值明显高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模型组小鼠血清NO、CGRP水平和三叉神经节中c-Fos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电针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硝酸甘油致慢性偏头痛小鼠的疼痛行为,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NO、CGRP水平及三叉神经敏化蛋白c-Fos的表达,从而改善三叉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硝酸甘油 电针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下载PDF
李彬教授基于“调气通浊,畅达阳明”理论治疗肥胖症的经验
2
作者 翟描忻 徐晓白 +4 位作者 刘璐 赵洛鹏 王迷娜 王鹏 李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36-140,共5页
肥胖是以脂肪过量囤积为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针灸治疗肥胖具有一定的优势。李彬教授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肥胖具有“少气、气涩、多浊”的病理特点,阐述其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气”“通浊”“畅达阳... 肥胖是以脂肪过量囤积为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针灸治疗肥胖具有一定的优势。李彬教授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肥胖具有“少气、气涩、多浊”的病理特点,阐述其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气”“通浊”“畅达阳明”的治则治法,认为肥胖的治疗在于三者联合运用,调气在于补益三焦之气、理顺三焦气机,通浊在于通泄无形郁热、祛除有形痰湿瘀血,畅达阳明旨在恢复纳泻平衡。李彬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针灸方法,重视按三焦分部针对性取穴,灵活运用不同补泻特性的针灸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肥胖 调气 通浊 阳明
下载PDF
慢性偏头痛之“阳郁络阻”病机探讨
3
作者 张家润 赵洛鹏 +3 位作者 徐晓白 韩芳 刘璐 李彬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7-10,共4页
针对慢性偏头痛的疾病特点,导师李彬教授提出“阳郁络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阳郁络阻”即“阳气郁滞,脑络瘀阻”,风、寒、湿、热等邪气和情志内伤致阳气郁滞,阴血亏少、有形之邪尤其是痰浊与瘀血会造成脑络瘀阻,“阳郁”与“络阻”... 针对慢性偏头痛的疾病特点,导师李彬教授提出“阳郁络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阳郁络阻”即“阳气郁滞,脑络瘀阻”,风、寒、湿、热等邪气和情志内伤致阳气郁滞,阴血亏少、有形之邪尤其是痰浊与瘀血会造成脑络瘀阻,“阳郁”与“络阻”相互影响,缠绵不愈,最终导致慢性偏头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阳郁 络阻 病机
下载PDF
偏头痛病理生理机制与5-HT_7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晓白 刘璐 +5 位作者 赵洛鹏 曲正阳 朱玉璞 张雅杰 李瑷同 王麟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280,共7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功能障碍,病理生理改变以疼痛阈值降低为主,主要涉及下行痛觉调节失调、三叉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改变和丘脑敏化等机制。目前偏头痛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案,故寻找新的作用靶点迫在眉睫。当前研究认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功能障碍,病理生理改变以疼痛阈值降低为主,主要涉及下行痛觉调节失调、三叉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改变和丘脑敏化等机制。目前偏头痛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案,故寻找新的作用靶点迫在眉睫。当前研究认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神经通路涉及疼痛调节,且5-羟色胺7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7 Receptor,5-HT_7R)通路在疼痛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5-HT_7受体在偏头痛发病中的病理机制,特于PUBMED和中国知网中搜索了1969至2017年来关于疼痛与5-HT_7受体以及偏头痛与5-HT_7受体的相关文献。从中汇总5-HT_7受体通路效应机制,为进一步明确以5-HT_7受体通路为作用靶点的偏头痛防治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病理生理机制 5-HT7受体 下行疼痛调节通路
下载PDF
基于实验研究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神经可塑性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晓白 刘璐 +4 位作者 曲正阳 朱玉璞 张雅杰 李瑷同 王麟鹏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障碍疾病,全人群患病率约为0.3%, 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 %~2%[1-2];国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3]。PD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障碍疾病,全人群患病率约为0.3%, 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 %~2%[1-2];国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3]。PD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针刺 神经可塑性 基础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有毒有机化合物环境转归和潜在毒性研究若干动态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晓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简述了有毒有机化合物环境转归和潜在毒性研究(安全性评价或危害度评价)国内外一些发展概况、根据正反方面的经验,指出有关研究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重点介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评价方法试验指南近年来增修简况的同时... 本文简述了有毒有机化合物环境转归和潜在毒性研究(安全性评价或危害度评价)国内外一些发展概况、根据正反方面的经验,指出有关研究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重点介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评价方法试验指南近年来增修简况的同时,还引述了瑞典环境部近期完成的关于在水生态系统中深入评价方法的探索。指出了评价工作中强化总结规律进行结构-毒性定量关系(QSAR)危险性预测的重要动向。还结合我国环境化学污染严重的现状和已有工作基础,建议加强各学科的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有毒 环境转归 毒性
下载PDF
化学品安全性研究若干动态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白 秦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1-332,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品 安全 环境毒理学
下载PDF
保障饮用水安全 构建和谐水环境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晓白 李兴红 《建设科技》 2007年第9期10-11,共2页
严峻的水资源匮乏和污染以及浪费水的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只有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治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饮用水问题,节约用水,治理污染,构建和谐人水环境,把以POPs... 严峻的水资源匮乏和污染以及浪费水的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只有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治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饮用水问题,节约用水,治理污染,构建和谐人水环境,把以POPs/环境激素为主体的有机化合物对水质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饮水安全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和谐环境 水资源匮乏 保障 可持续发展 有机化合物 人民群众 国民经济
下载PDF
五氯酚在洞庭湖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被引量:81
9
作者 张兵 郑明辉 +2 位作者 刘芃岩 包志成 徐晓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通过对洞庭湖水、底泥及生长在不同深度的几种典型经济淡水鱼体内五氯酚的分析,对该地区由于常年施用五氯酚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泥和鱼体对五氯酚都有富集作用,湖区施用五氯酚钠对生态环境的持久影响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 五氯酚 五氯酚钠 洞庭湖 环境介质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典型污染地区底泥和土壤中残留多氯联苯(PCBs)的情况调查 被引量:72
10
作者 储少岗 杨春 +1 位作者 徐晓白 刘晓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9-203,共5页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布和工业产品有明显不同。通过不同深度底泥样品测定,证明PCBs在底泥中的渗透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底泥 土壤 残留 调查
下载PDF
北京近郊土壤中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马玲玲 劳文剑 +3 位作者 王学彤 刘慧 储少岗 徐晓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25-1029,共5页
利用超声提取、吸附色谱分离以及气相色谱和气 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土壤中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硅胶和弗罗里土吸附净化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以及有机氯农药和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分离条件。正构烷... 利用超声提取、吸附色谱分离以及气相色谱和气 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土壤中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硅胶和弗罗里土吸附净化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以及有机氯农药和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分离条件。正构烷烃、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和酞酸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82 %~ 1 0 5 %、1 0 3 %~ 1 1 0 %、94%~1 1 7%和 86%~ 1 1 4% ;检出限分别为 3~ 2 2、3~ 42、0 .0 0 4~ 0 .0 88和 1 0~ 2 2 0ng g;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1 5 %。本方法用于分析北京近郊土壤中的上述有机污染物 ,经质量控制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析 痕量分析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土壤污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水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赵荣飚 秦占芬 +1 位作者 赵汝松 徐晓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61-1365,共5页
建立了一种水和生物体中痕量多氯联苯的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本方法利用超声提取或液液萃取进行提取、硫酸硅胶柱和弗罗里土柱进行净化和分离,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并优化了硫酸硅胶柱和弗罗里土柱净化分离多氯联苯... 建立了一种水和生物体中痕量多氯联苯的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本方法利用超声提取或液液萃取进行提取、硫酸硅胶柱和弗罗里土柱进行净化和分离,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并优化了硫酸硅胶柱和弗罗里土柱净化分离多氯联苯的条件.水中痕量多氯联苯同类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2%~115%;检出限为0.009~15.3 ng/L,生物样品中痕量多氯联苯同类物的平均回收率75%~135%;检出限为0.02~96.9 ng/g;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9%.方法用于实际水样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多氯联苯的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生物样品 痕量分析方法 痕量 水样 毛细管气相色谱 平均回收率 净化分离 定性定量分析
下载PDF
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13
作者 赵汝松 徐晓白 刘秀芬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46-1251,共6页
液相微萃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该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 ,需要有机溶剂量非常少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萃取技术 ,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液相微萃取的方式、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 ,引用文献 3 0篇。
关键词 液相微萃取技术 样品前处理技术 萃取效率 环境监测 饮料分析 生物分析
下载PDF
东湖水体中多氯联苯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习志群 储少岗 +2 位作者 徐晓白 张甬元 徐盈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6-440,共5页
于1994年6月,采用高分子多孔聚合树脂对武汉东湖水进行富集采样,样品经净化后利用毛细管柱色谱进行多氯联苯(PCBs)总量及同类物(congeners)的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东湖水样中PCBs总含量为2.7ng/L,检出的20多个PCBs同类物其含... 于1994年6月,采用高分子多孔聚合树脂对武汉东湖水进行富集采样,样品经净化后利用毛细管柱色谱进行多氯联苯(PCBs)总量及同类物(congeners)的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东湖水样中PCBs总含量为2.7ng/L,检出的20多个PCBs同类物其含量分别在0.002-1.12ng/L范围内。其同类物中低氯取代的PCBs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工业用商品PCBs中的相应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S 水体污染 武汉 东湖 多氯联苯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23
15
作者 何艺兵 赵元慧 +6 位作者 王连生 安凤春 莫汉宏 杨克武 刘晔 余刚 徐晓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本文介绍用摇瓶法、产生柱法和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同时给出了某些化合物分配系数的实验值.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分配系数 正辛醇 测定
下载PDF
化学(物质)污染与可持续发展
16
作者 徐晓白 《科学中国人》 1997年第5期4-13,共10页
一、概述 环境问题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全球性十大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2)臭氧层耗损;(3)全球变暖;(4)海洋污染;(5)淡水资源紧缺和污染;(6)土地退化和沙漠化;(7)森林锐减;(8)生物多样性减少;(9)环境公害;(10)有毒化学品和... 一、概述 环境问题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全球性十大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2)臭氧层耗损;(3)全球变暖;(4)海洋污染;(5)淡水资源紧缺和污染;(6)土地退化和沙漠化;(7)森林锐减;(8)生物多样性减少;(9)环境公害;(10)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其中至少有七个直接与化学物质污染有关(1,2,3,4,5,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污染 可持续发展 中国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污染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研究初探 被引量:39
17
作者 孟庆昱 毕新慧 +1 位作者 储少岗 徐晓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1-506,共6页
通过采集并分析污染区大气及大气颗粒物中PCBs的含量,揭示了污染区空气中PCBs的残留量,讨论了各样品中PCBs的组成及分布,气相样品中可检出的PCBs总浓度在191—64ng·m^(-3),颗粒物中可检出的PCBs同类物总浓度为0.191—0.373μg·... 通过采集并分析污染区大气及大气颗粒物中PCBs的含量,揭示了污染区空气中PCBs的残留量,讨论了各样品中PCBs的组成及分布,气相样品中可检出的PCBs总浓度在191—64ng·m^(-3),颗粒物中可检出的PCBs同类物总浓度为0.191—0.373μg·g^(-1)并对气相与颗粒物PCBs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同类物分布的研究表明,无论气态还是大气颗粒物中低氯代的PCBs同类物都是其主要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大气污染 大气颗粒物 吸附 污染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39
18
作者 赵淑莉 魏复盛 +1 位作者 邹汉法 徐晓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8-511,共4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BDS色谱柱,以甲醇-水作流动相,梯度洗脱,UV254nm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苯胺、对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联苯胺、邻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及N,N-二甲基苯胺...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BDS色谱柱,以甲醇-水作流动相,梯度洗脱,UV254nm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苯胺、对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联苯胺、邻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及N,N-二甲基苯胺的含量。回收率为51.57%~107.92%,变异系数为1.88%~5.98%。方法快速、准确,是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苯胺类化合物 废水 HPLC
下载PDF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秀英 竺乃恺 +2 位作者 夏希娟 包志诚 徐晓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99,共3页
从多氯代二苯并 对 二 (PCDDs)污染的土壤和含氧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出 8株降解PCDDs的菌株 ,均能以一氯代和二氯代二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并使其降解 ,多数几乎不能降解三氯代二 .但是 ,用邻二氯苯作为初级营养共代谢物 ,... 从多氯代二苯并 对 二 (PCDDs)污染的土壤和含氧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出 8株降解PCDDs的菌株 ,均能以一氯代和二氯代二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并使其降解 ,多数几乎不能降解三氯代二 .但是 ,用邻二氯苯作为初级营养共代谢物 ,可以增强菌株对较高氯代二 (如三氯代和四氯代二 )的降解能力 .利用所筛选菌株中的 1株 ,经鉴定为假单胞菌EE4 1 (Pseudomonassp EE4 1 ) .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1 ,2 ,3 TrCDD在浓度为1 2mg L时 3周内可降解 33% ,2 ,3,7,8 TCDD在 0 1mg L时 3周内最多可降解 37 8% .试验的高氯代二 (P CDD ,H6 CDD ,H7 CDD和OCDD)则只被菌体强烈吸收并积累 ,却不能被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 PCDDS 微生物降解 生物积累 降解菌筛选 菌种鉴定
下载PDF
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安凤春 莫汉宏 +2 位作者 杨克武 刘晔 徐晓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已日益为人们密切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用土壤柱和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行为用于预测或评价农药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农药 迁移 淋溶 土壤薄层层析 土壤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