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徐杨俊 李剑 +5 位作者 姜定君 路晓 花萍 周铭剑 何洲 侯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7-60,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并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髋关节活动角度、手术及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D-5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能提高治疗优良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髋关节活动角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杜尧 徐杨俊 +1 位作者 李悦 范步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例。内固定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置换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例。内固定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置换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置换组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2组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Harris髋部评分、髋部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升高,置换组高于内固定组(P <0.05);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但置换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低于内固定组(P <0.05);置换组骨密度升高,且高于内固定组(P <0.05);随访期间,置换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 <0.05)。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可改善髋部骨折患者平衡能力,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螺旋刀片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杨俊 孟庆阳 马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5-650,共6页
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ucket handle tear,BHT)临床常见,损伤范围较大并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主要继发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或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前后松弛和旋转不稳定。ACL早期重建、正确放置胫骨隧道位置... 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ucket handle tear,BHT)临床常见,损伤范围较大并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主要继发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或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前后松弛和旋转不稳定。ACL早期重建、正确放置胫骨隧道位置,或联合前外侧结构增强控制膝关节旋转不稳定,有利于降低内侧半月板BHT的发生。内侧半月板BHT最优治疗方法尚有争议,应根据损伤症状、部位、范围、类型和病程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包括支具固定、理疗、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运动疗法等保守治疗,以及半月板修整、修复等手术治疗,但疗效尚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内侧半月板BHT通常发生在有血供区域,具有一定愈合能力,随着修复技术的进步及半月板保留策略的倡导,BHT修复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综述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为临床决策和康复理念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 桶柄样撕裂 损伤机制 治疗 康复
原文传递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杨俊 刘又生 +2 位作者 路晓 郑卫平 张华山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899-1901,共3页
目的:对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髓外髓外侧方顶板治疗(DHS)与髓内髓内头髓钉系统治疗(PFNA)治疗效果急性对照分析。方法:选择48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 目的:对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髓外髓外侧方顶板治疗(DHS)与髓内髓内头髓钉系统治疗(PFNA)治疗效果急性对照分析。方法:选择48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髓外侧方DHS;研究组12例,应用PFNA,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行走活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行走活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行走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髓内PFNA治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且术后行走活动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壁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PFNA 术后功能
下载PDF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杨俊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7期562-565,共4页
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从许多动物的颅骨、骨髓基质、骨膜及骨外组织中成功培养出了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特性的细胞,研究表明培养出的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环境下可以形成骨组织,联合支架的应用,构建组织工程... 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从许多动物的颅骨、骨髓基质、骨膜及骨外组织中成功培养出了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特性的细胞,研究表明培养出的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环境下可以形成骨组织,联合支架的应用,构建组织工程骨,将其植入体内修复骨缺损。现就成骨细胞的来源、分化调控因子、复合移植及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移植 中药
下载PDF
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杨俊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89-894,共6页
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由此为成功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方案。文中从保守治疗、移植技术、组织工程化软骨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对关节软... 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由此为成功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方案。文中从保守治疗、移植技术、组织工程化软骨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损伤 修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路晓 徐杨俊 +3 位作者 郑卫平 周金军 姜定君 武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2期1687-1688,共2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预后以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79例诊断为Garden I型或Garden II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第1组,内固定患者为第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预后以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79例诊断为Garden I型或Garden II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第1组,内固定患者为第2组,比较两组的术后活动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此外,检测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评估两组的最终效果.结果 虽然两组之间的基本特征相似,但第1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第2组(P<0.0001).第1组的失血量和手术切口的长度均较大,但与第2组比较,第1组的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下肢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另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Harris评分)也优于内固定术后.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可带来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与内固定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杨俊 郑卫平 +1 位作者 刘又生 路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组,4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0例)、股骨...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组,4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0例)、股骨近端锁定板(锁定钢板组,15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PFNA组<锁定钢板组<DHS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锁定钢板组和DHS组(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明显低于DHS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相比于DH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内固定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洲 徐杨俊 +4 位作者 郑卫平 周金军 周铭剑 侯刚 郭春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8例,根据患者BMI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正常组(18.0≤BMI&...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8例,根据患者BMI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正常组(18.0≤BMI<24.0kg/m^(2))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9~58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7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4例;超重组(24.0≤BMI<28.0kg/m^(2))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0~62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肥胖组(BMI≥28.0kg/m^(2))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61岁,平均37.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2例。患者均由同一组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三组疗效、膝关节功能、手术一般情况、术后3d平均体温、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正常组疗效有效率86%明显高于超重组的60%与肥胖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4,P=0.006),超重组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住院时间、3d平均体温、CRP恢复正常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最少,其次为超重组,肥胖组最高(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肥胖组的切口感染率较正常组及超重组高,其他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较高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较差,且随BMI指数的升高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体温、CRP恢复正常时间、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体质量指数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徐杨俊 李剑 +5 位作者 姜定君 路晓 花萍 侯刚 何洲 周铭剑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71-1073,1077,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n=30)、B组(n=26)、C组(n=40)和D组(n=28)。A组给予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治疗,B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C组给予PFNA治疗,D组给予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4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年的临床相关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D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于A组、B组,且B组少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在4组间呈逐渐缩短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各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各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B组、C组、D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在4组间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D组,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C组、D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骨水泥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