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意义
1
作者 聂明龙 张波 +3 位作者 赵威 徐树宝 张瑞 刘皓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54,共8页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发育一套潜在烃源岩,此烃源岩也是一套潜在的含油气系统,但是目前研究仍然薄弱。为此,通过钻井岩心和岩屑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盆地模拟方法,研究了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发育一套潜在烃源岩,此烃源岩也是一套潜在的含油气系统,但是目前研究仍然薄弱。为此,通过钻井岩心和岩屑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盆地模拟方法,研究了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并明确了油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中下侏罗统海陆过渡相泥岩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介于0.50%~3.53%(平均值为1.27%),有机质类型为偏腐殖混合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介于0.7%~1.1%,为有效烃源岩;②泥岩段上部的浅海相泥质石灰岩段有机质丰度低,为非烃源岩;③泥岩烃源岩可溶有机物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呈典型单峰,C27甾烷含量高于C29甾烷,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含量高,但是饱/芳比低,孕甾烷含量高,芳烃硫芴含量高,因此,有机质可能来自浅水的宏观底栖藻类,形成于潟湖环境。结论认为,别什肯特坳陷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在早白垩世晚期已成熟,以生气为主,生油为辅,现今仍处在生烃高峰阶段,与构造圈闭形成时期配置好,具备较大的成藏潜力;致密砂岩气是该套含油气系统的重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盆地 别什肯特坳陷 中亚煤成气域 海陆过渡相烃源岩 大气田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土库曼斯坦油气地质和资源潜力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树宝 王素花 孙晓军 《石油科技论坛》 2007年第6期31-38,共8页
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原油出口潜力有限。有东、西两个含油气盆地,东部阿姆河盆地属于中生界富气盆地,具有构造圈闭面积大、储集层物性好、保存条件好和储量丰度高等特征,大型气田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富集在... 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原油出口潜力有限。有东、西两个含油气盆地,东部阿姆河盆地属于中生界富气盆地,具有构造圈闭面积大、储集层物性好、保存条件好和储量丰度高等特征,大型气田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富集在盆地边缘断阶带,仅在土库曼斯坦境内天然气生产规模约1000×108m3。西部西土库曼盆地是一个富油盆地,陆上勘探开发程度高,油田采出程度高,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海域勘探开发程度低,油气资源丰富,预测石油资源量110×108t,天然气资源量5.5×1012m3,是今后油气勘探开发接替区。2006年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650×108m3,石油产量850×104t,天然气出口量420×108m3,石油出口量570×104t。预计2010—2020年天然气产量可增加到(1150~1400)×108m3,天然气出口量可达(950~1350)×108m3,正在积极筹建中土输气管线,2009年开始供气,供气规模300×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富气盆地 里海海域 供气规模 需求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天然气藏地质地化成因、分布规律及远景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树宝 窦立荣 来永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3,共6页
松辽盆地是一富含油气的盆地,油气具有差异富集的特点。目前已在多套含气层系中发现了5种成因类型的气藏。解剖不同类型的气藏后发现,气藏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均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进而分出了5类气的富集带并分别指出了其勘探目标。
关键词 盆地 油气勘探 气藏
下载PDF
双段式分布在杏山—莺山断陷煤型气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树宝 窦立荣 +1 位作者 郭焦峰 来永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分析了巴内托定律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油气田规模分布为双段式模型。综合分析认为,松辽盆地东部杏山—莺山断陷为一个独立的地质单元,因而应用双段式模型计算了杏山—莺山断陷煤型气的资源量。
关键词 煤成气 资源 预测 杏山-莺山 断陷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产能规模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树宝 王素花 《石油科技论坛》 2007年第5期34-39,共6页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已证实的有滨里海等5个富油气盆地,探明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里海西部沿岸的含油气盆地。滨里海盆地是主要的油气开采基地,油气主要产自于盆地内的卡拉恰克纳克、田吉兹、扎纳若尔和卡萨甘等几个特大型油气田。...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已证实的有滨里海等5个富油气盆地,探明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里海西部沿岸的含油气盆地。滨里海盆地是主要的油气开采基地,油气主要产自于盆地内的卡拉恰克纳克、田吉兹、扎纳若尔和卡萨甘等几个特大型油气田。在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构成中,溶解气储量和产量占较大比例,分别为总储量、总产量的63%和46%~67%。近10年来哈国天然气和溶解气的总产量增加了3~4倍,但商品气不仅增长的速度不快,而且在天然气和溶解气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还逐年减少。研究认为,哈国天然气(含溶解气)有相当的产能空间,规模大约为(200~300)×108m3,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和工业用气以外,商品气出口能力约为(50~100)×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天然气 溶解气 商品气
下载PDF
俄罗斯油气和资源分类规范及其分类标准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树宝 《石油科技论坛》 2002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俄罗斯油气储量和资源量分类规范,从基本状况,石油、天然气、凝析油储量和资源量的分类等级,储量和资源量的类别以及油田投入开发的必要条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叙述,对我国进入俄罗斯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研究储量接轨有一定... 本文系统介绍了俄罗斯油气储量和资源量分类规范,从基本状况,石油、天然气、凝析油储量和资源量的分类等级,储量和资源量的类别以及油田投入开发的必要条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叙述,对我国进入俄罗斯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研究储量接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油气储量 资源 分类 规范 标准
下载PDF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和产能规模透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树宝 《石油科技论坛》 2007年第4期28-34,共7页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06年年底,已探明2个富气区,原始天然气总资源量236.1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探明储量47.8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656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根据俄罗斯政府2010...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06年年底,已探明2个富气区,原始天然气总资源量236.1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探明储量47.8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656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根据俄罗斯政府2010—2030年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2030年以前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纳迪姆—普尔和亚马尔地区为主要采气基地,同时准备建成东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地区、北极海西部海域和远东萨哈林海域等三个采气基地,使天然气业生产规模达9110亿立方米,天然气出口量达2700亿立方米以上。俄罗斯天然气井口平均价格较为低廉,为15.1美元/千立方米,而向欧洲的出口气价达235美元/千立方米,利润空间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资 年产量 出口量 天然气价格 井口气价
下载PDF
油气大国、强国——俄罗斯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树宝 《石油科技论坛》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气生产国和输出国,其资源十分丰富,虽经130余年的开发,但潜力依旧,前景灿烂。这里系统介绍了老区、新区的资源状况,特别是今后拟重点开发的远东海、陆油气区的资源状况。
关键词 俄罗斯 油气 资源量 资源状况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天然气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多因素地质分析法
9
作者 徐树宝 郭焦峰 +1 位作者 窦立荣 赖永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很多。多因素地质分析法是在对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气藏形成条件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天然气藏控制因素与单位面积储量丰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进而结合蒙特卡洛法对评价区进行原始资源量预测... 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很多。多因素地质分析法是在对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气藏形成条件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天然气藏控制因素与单位面积储量丰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进而结合蒙特卡洛法对评价区进行原始资源量预测。将天然气藏(田)分布的定性规律认识转变为对天然气富集因素定量评价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在松辽盆地杏山凹陷的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数学模型 油气资源 评价
下载PDF
俄罗斯常规和非传统的天然气资源
10
作者 徐树宝 孙永祥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较全面地介绍了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状况 ;分析了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及其分布和开采前景 ;阐述了非传统天然气资源评估量及开采前景。
关键词 俄罗斯 天然气资源量 产量 开采前景
下载PDF
21世纪俄罗斯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11
作者 徐树宝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1年第11期35-39,共5页
介绍了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和输出国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各油气区资源储量和油气生产规模 ,分析了历年经济危机对油气工业生产的影响 ,在系统分析油气资源潜力的基础上 ,阐明了 2 1世纪俄罗斯的油气远景发展规划及出... 介绍了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和输出国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各油气区资源储量和油气生产规模 ,分析了历年经济危机对油气工业生产的影响 ,在系统分析油气资源潜力的基础上 ,阐明了 2 1世纪俄罗斯的油气远景发展规划及出口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俄罗斯 油气工业 资源潜力 出口潜力
下载PDF
二连盆地重质稠油藏成因及地化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窦立荣 徐树宝 +1 位作者 祝玉衡 平学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二连盆地重质稠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陷结构、构造发育史、地层水系统、生油岩成熟度及油气运移史等多种因素控制。研究发现,二连盆地存在两种成因稠油:原生稠油和次生生物降解稠油;它们的形成机理和地质地化特征不同。原油的地化分... 二连盆地重质稠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陷结构、构造发育史、地层水系统、生油岩成熟度及油气运移史等多种因素控制。研究发现,二连盆地存在两种成因稠油:原生稠油和次生生物降解稠油;它们的形成机理和地质地化特征不同。原油的地化分析表明,蒙古林稠油藏为原生重质稠油藏;而吉尔嘎朗图凹陷西南斜坡区重质稠油藏是轻度-中度降解的低熟重质稠油藏,其产层物性与含油饱和度分析发现,它们是“先成藏后稠化”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稠油 地球化学 油藏 石油生成
下载PDF
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9
13
作者 童晓光 李浩武 +2 位作者 张映红 王建君 徐树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9,共7页
根据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和引进现状,探讨了在引进海外天然气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①国内天然气气价过低是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的最大障碍;②跨国天然气引进存在着资源和政治风险,已签订协议也面临较大变数;③天然气需求变化增加了引... 根据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和引进现状,探讨了在引进海外天然气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①国内天然气气价过低是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的最大障碍;②跨国天然气引进存在着资源和政治风险,已签订协议也面临较大变数;③天然气需求变化增加了引进海外天然气企业的经营风险。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①加快中国国内天然气市场培育与价格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②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扩展进口天然气来源;③逐步实行分季使用价格制度、完善国内供气合同模式、加大储气库建设力度,化解季节性销售变化的风险。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分享世界天然气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引进 国外天然气 资源 管道输送 液化天然气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邵学钟 徐树宝 周东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共5页
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具有层状-块体的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为40~50km,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地壳(花岗质层)的厚度在盆地中部强烈减薄,而中、下层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不大。地壳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盆地基底... 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具有层状-块体的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为40~50km,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地壳(花岗质层)的厚度在盆地中部强烈减薄,而中、下层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不大。地壳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盆地基底面与地党深部界面的分布形状具有准同步起伏变化的特征。地壳速度结构模型表明:塔里木盆地具有陆壳性质。油气分布区地壳速度结构的特征表现为:莫霍面局部强烈上隆,上层地壳(花岗质层)和结晶地壳厚度明显减薄,存在超壳深断裂。同类盆地的油气丰度有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地壳结构特征的差别有密切关系。地震转换波测深法可以经济、有效地探测盆地沉积盖层的深层构造、基底村造以及地壳深部(包括莫霍面)构造,研究介质横向非均匀性的精度较高,在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查中可作为综合物探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壳 结构 塔里木盆地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盐下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及油气富集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聂明龙 童晓光 +4 位作者 刘群明 徐树宝 吴蕾 陈骁帅 禚喜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5,共6页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盐下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是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典型气藏解剖,分析了油气藏类型,探讨了油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区盐下碳酸盐岩发育有构造气藏、岩性...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盐下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是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典型气藏解剖,分析了油气藏类型,探讨了油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区盐下碳酸盐岩发育有构造气藏、岩性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气藏3大类及背斜气藏、断背斜气藏、逆冲断裂背斜气藏、生物礁岩性气藏和构造—岩性气藏等5小类气藏。海西期基底古隆起控制了大气田的形成,喜马拉雅期挤压构造运动形成了逆冲断裂油气聚集带,沉积相带控制了气藏含油气丰度,盐膏岩盖层保存条件好,形成断背斜气藏。大型完整背斜构造与高能礁滩体相配,是西部查尔朱阶地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逆冲断裂背斜构造圈闭与大规模的缝洞型储集体配合,是东部别什肯特坳陷和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膏岩 礁滩体 气藏类型 富集因素 阿姆河盆地 土库曼斯坦
下载PDF
中国重质油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成因 被引量:29
16
作者 胡见义 徐树宝 程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共11页
我国重质稠油具有陆相成因特点,它的物理化学特性是粘度高、含硫低和微量元素含量低;族组成中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饱和烃含量低;饱和烃气相气谱特征表现为异构烷烃和环烷烃丰度高,甾萜化合物中二环倍半萜,三环二萜烷、重排甾烷和(亻马)... 我国重质稠油具有陆相成因特点,它的物理化学特性是粘度高、含硫低和微量元素含量低;族组成中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饱和烃含量低;饱和烃气相气谱特征表现为异构烷烃和环烷烃丰度高,甾萜化合物中二环倍半萜,三环二萜烷、重排甾烷和(亻马)蜡烷等抗生物降解能力强。重质稠油藏的形成主要受盆地后期抬升活动、生物降解、地层水洗和氧化作用等因素控制。按其成因可将重质稠油藏分为风化剥蚀、边缘氧化、次生运移和底水稠变等四种类型。在空间上重质稠油藏有一定分布规律,它与常规油藏有一定共生关系,在纵向上重质稠油藏分布在上部构造层或上覆较年青地层中,埋藏深度在2000m以内,在平面上绝大多数分布在盆地和凹陷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藏 油藏 地球化学成因 中国
下载PDF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构造成因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聂明龙 吴蕾 +1 位作者 徐树宝 刘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5-50,共6页
构造运动对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过去对该区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与区域平衡剖面分析,结合钻井与油气藏特征,研究了该区构... 构造运动对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过去对该区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与区域平衡剖面分析,结合钻井与油气藏特征,研究了该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构造变形具有东强西弱的分带性和盐膏岩层上下构造的分层性特征,二叠纪—三叠纪的伸展构造运动发育了基底断块和古隆起,古近纪以来的挤压构造运动形成了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和别什肯特前陆坳陷,挤压应力场自基萨尔山向前陆坳陷方向逐渐减弱,并具有右旋压扭特征。挤压构造运动使别什肯特坳陷和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发育了以挤压背斜、逆冲断裂背斜和断鼻为主的构造圈闭,形成的大量构造裂缝改造了碳酸盐岩储层,使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北部盖层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该区的油气勘探方向,认为在别什肯特坳陷与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应以寻找断背斜构造圈闭为主,被改造的古隆起区及两期断裂相交部位则是最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盆地 基萨尔山 构造演化 成因机制 油气分布 分带性 背斜构造圈闭 别什肯特坳陷
下载PDF
乌连戈伊气田开发实践和经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义生 徐树宝 李士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3,140,共5页
乌连戈伊是俄罗斯最大的巨型气田,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该气田构造面积4000km2,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2×1012m3,含气井段长达3000m,纵向上有5套含气层系。1978年上部赛诺曼组高产气藏优先投入开发,高峰产量达到2765×108m3... 乌连戈伊是俄罗斯最大的巨型气田,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该气田构造面积4000km2,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2×1012m3,含气井段长达3000m,纵向上有5套含气层系。1978年上部赛诺曼组高产气藏优先投入开发,高峰产量达到2765×108m3/a,相当于俄罗斯当时全国天然气产量的50%。20世纪末,赛诺曼组气藏进入产量递减期,而深部阿奇莫夫超高压凝析气藏准备投入开发,弥补了产量递减,延长了气田稳产年限,开发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该气田成功地采用一套高效的开发和开采工艺技术,包括:分阶段分块方案设计、分期分块投产、方案及时调整;丛式井组布井方式;高产气井大直径的井身结构;超大规模处理能力的天然气处理厂;气田动态监测系统以及巨型气田稳产策略等。25年的开发实践表明,该巨型气田采用的开发和开采技术是合理有效的,对类似大型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连戈伊 气田开发 产量 地质特征 储量 开发稳产策略
下载PDF
二连裂谷系含油气系统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涛 徐树宝 方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19,33,共5页
二连裂谷系由50多个相互独立的、具有相似沉积发育史和构造演化史的地堑、半地堑组成,它们自成独立的含油气系统。由于构成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发育不同,地质作用及其地质要素与地质作用的时空配置关系的差异决定了各个含油气系统... 二连裂谷系由50多个相互独立的、具有相似沉积发育史和构造演化史的地堑、半地堑组成,它们自成独立的含油气系统。由于构成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发育不同,地质作用及其地质要素与地质作用的时空配置关系的差异决定了各个含油气系统中油气富集程度的极大差异;但含油气系统中油气分布具有相似性,临近深洼槽的缓坡挠曲带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 构造演化 生储盖组合 油气分布 油气聚集
下载PDF
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地震反射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蔺殿忠 童晓光 徐树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1983年第3期294-303,共10页
中国东部广泛发育着第三纪的陆源碎屑沉积断陷盆地,如渤海湾、苏北、南襄等盆地。这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都已作了大量地震勘探和钻探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在盆地勘探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寻找构... 中国东部广泛发育着第三纪的陆源碎屑沉积断陷盆地,如渤海湾、苏北、南襄等盆地。这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都已作了大量地震勘探和钻探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在盆地勘探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寻找构造油气藏。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一些非构造油气藏主要是地层、岩性油气藏,也不断被发现。到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地震反射特征 砂体分布 圈闭 地质构造 构造岩性油气藏 地层岩性 水下扇 东营凹陷 三角洲 河谷地貌 中国东部 新生代 地质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