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针刺干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凯裕 梁爽 +1 位作者 潘琪琦 徐永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781-784,共4页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以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缺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共有1.26亿人罹患IHD,有900万人死于IHD[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是挽救缺血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重要手...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以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缺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共有1.26亿人罹患IHD,有900万人死于IHD[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是挽救缺血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但缺血一段时间再恢复血液灌注,会引起额外的心肌损伤,使得心脏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加重[2],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MIRI可扩大心肌梗死范围,诱发心室重构,极大增加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MIRI发生发展,抑制铁死亡可能是抗MIRI的有效策略[3]。而针刺具有保护心肌、改善MIRI效应,其机制与铁死亡相关[4]。因此,本文就铁死亡在MIRI中的作用及针刺干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针刺抗MIRI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刺 铁死亡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解剖列车理论的浮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验案1则
2
作者 梁爽 黄凯裕 +2 位作者 冯鑫鑫 徐永亦 陈旭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2期19-19,共1页
解剖列车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连续性,其核心内容为对肌筋膜经线的认识和应用。浮针源于中医“皮部”“以痛为腧”理论,通过在患肌周围的皮下浅筋膜层大幅度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以刺激皮部,疏通经络,化瘀止痛。笔者基于解剖列车理论,... 解剖列车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连续性,其核心内容为对肌筋膜经线的认识和应用。浮针源于中医“皮部”“以痛为腧”理论,通过在患肌周围的皮下浅筋膜层大幅度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以刺激皮部,疏通经络,化瘀止痛。笔者基于解剖列车理论,应用浮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验案1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列车理论 浮针 非特异性腰背痛 验案
下载PDF
陈雷应用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验案二则
3
作者 梁爽 黄凯裕 +3 位作者 潘琪琦 冯鑫鑫 徐永亦 陈雷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3期17-18,共2页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常伴自残、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1]。陈雷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善用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遂撷取其应用十三鬼...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常伴自残、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1]。陈雷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善用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遂撷取其应用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二则,以飨同道。1心脾两虚型抑郁症郑某,女,61岁,2023年1月12日初诊,主诉“言语不畅,睡眠障碍3年余”。患者3年余前因家庭原因致心情抑郁,言语不畅,易疲乏,难以入睡,常彻夜不眠。小便尚调,大便溏,纳差,常脘腹胀满不适,已绝经。曾至外院就诊,行头颅核磁共振等多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被诊断为抑郁症,目前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鬼穴 针灸 抑郁症 验案
下载PDF
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永亦 廖穆熙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普通针刺组各4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量表等级评分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Ashwo...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普通针刺组各4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量表等级评分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Ashworth量表等级评分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毫火针组为87.5%,优于普通针刺组的75.0%;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毫火针组优于普通针刺组。结论 :毫火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毫火针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痉挛量表等级评分 运动功能评分
下载PDF
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永亦 林咸明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片,每... 目的:观察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 mg,每晚睡前30 min服用,均连续治疗4周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肝火扰心型 调神六穴 眠三针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原文传递
浅刺法治疗周围型面瘫急性期5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永亦 刘宏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3期302-302,305,共2页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亦称"口僻"。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经筋失养而发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做皱额、闭...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亦称"口僻"。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经筋失养而发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做皱额、闭目、耸鼻、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部分患者发病前或初起耳后乳突部疼痛。如何抓住其急性期治疗的时机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现将笔者多年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急性期 针灸治疗 浅刺法
下载PDF
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永亦 陈雷 冯鑫鑫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多是由感受风寒之邪或病毒感染后发病^[1]。一般起病较急,主要表现在患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嘴角歪斜,部分患者发病前或发病初起有耳后乳突部疼痛不适等症状^[2]。笔者采用浅...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多是由感受风寒之邪或病毒感染后发病^[1]。一般起病较急,主要表现在患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嘴角歪斜,部分患者发病前或发病初起有耳后乳突部疼痛不适等症状^[2]。笔者采用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浅刺多捻法 揿针
下载PDF
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少阳经五输穴、原穴及郄穴红外热像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应力健 冯鑫鑫 +2 位作者 徐永亦 陈雷 应荐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7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少阳经五输穴、原穴、郄穴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将35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35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观察两组少阳经五输穴、原穴、郄穴红外热像图,并对分析软件得出相关经穴温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 目的观察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少阳经五输穴、原穴、郄穴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将35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35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观察两组少阳经五输穴、原穴、郄穴红外热像图,并对分析软件得出相关经穴温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中渚、原穴阳池、郄穴会宗温差值TΔ较正常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关冲、液门、天井温差值TΔ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少阳胆经五输穴侠溪、足临泣、阳陵泉,原穴丘墟,郄穴外丘温差值TΔ较正常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窍阴、阳辅温差值TΔ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少阳经部分五输穴(中渚、侠溪、足临泣、阳陵泉)、原穴(阳池、丘墟)、郄穴(会宗、外丘)红外热像图发生改变,其余五输穴(关冲、液门、天井、足窍阴、阳辅)不存在上述现象,从红外角度提示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特定穴 皮肤温度 红外热像 穴位特异性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细胞Wnt2/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兴涛 徐永亦 +3 位作者 施航 史国军 董晶 陆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细胞Wnt2/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冬凌草甲素低剂量组(10μmol/L),冬凌草甲素中剂量组(20μmol/L),冬凌草甲素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细胞Wnt2/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冬凌草甲素低剂量组(10μmol/L),冬凌草甲素中剂量组(20μmol/L),冬凌草甲素高剂量组(40μmol/L)。MTT检测肝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RT-PCR检测肝癌细胞Wnt2、β-caten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内Wnt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进行剂量干预后,肝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冬凌草甲素以20μmol/L的浓度进行干预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冬凌草甲素浓度40μmol/L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干预肝癌细胞后,显著降低肝癌细胞内Wnt2、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同时,冬凌草甲素干预后,肝癌细胞内Wnt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也得到显著降低(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2/β-catenin经典通路上的Wnt2、β-cateni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Wnt2 β- CATENIN
原文传递
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轻症阳暑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徐永亦 徐维娜 +2 位作者 余毅 刘宏飞 冯鑫鑫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轻症阳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轻症阳暑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藿香正气水治疗,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均连续治疗2d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轻症阳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轻症阳暑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藿香正气水治疗,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均连续治疗2d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47/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h后,治疗组患者体温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2h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轻症阳暑,疗效确切,优于口服藿香正气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放血拔罐法 阳暑 轻症
下载PDF
微针刀联合耳尖放血治疗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焕军 吴昌建 +2 位作者 徐永亦 陈虹颖 陈松鹤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0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运用微针刀与耳尖放血疗法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纳入102例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均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组加用微针... 目的:观察运用微针刀与耳尖放血疗法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纳入102例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均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组加用微针刀疗法和耳尖放血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压值、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及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cy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治疗组Hcy值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F-36量表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治疗组生理职能、活力、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6.67%,对照组复发率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针刀与耳尖放血方法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防治作用显著,能明显降低血压和Hcy水平,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颈源性 微针刀 耳尖放血 同型半胱氨酸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理、法、方、穴、术”体系简析陈雷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鑫鑫 徐永亦 陈雷(指导)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6期495-496,503,共3页
周围性面瘫,主要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吊线风"等。针灸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且疗效佳[1-2]。陈雷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医30余载,临证取穴少而精... 周围性面瘫,主要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吊线风"等。针灸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且疗效佳[1-2]。陈雷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医30余载,临证取穴少而精,注重针刺手法的施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诊治有独到的见解且疗效显著。现从"理、法、方、穴、术"体系出发,将陈老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总结如下。1急性期陈老师认为急性期一般在发病1~7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疗法 陈雷
下载PDF
张氏“内服外治法”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观察
13
作者 张焕军 徐永亦 +2 位作者 陈虹颖 陈松鹤 张子言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4期3-5,共3页
目的 观察张氏“内服外治法”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从三家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中选取H型高血压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加用张氏“内服外治法”张氏降压方... 目的 观察张氏“内服外治法”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从三家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中选取H型高血压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加用张氏“内服外治法”张氏降压方和耳尖放血法,治疗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治疗前后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41.0%),高于对照组(20.5%);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张氏“内服外治法”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血压和Hcy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耳尖放血 老年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健康调查量表36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中医药发展现状与路径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凯裕 刘玉莲 +3 位作者 徐永亦 魏升 顾颖杰 王强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9期1-4,共4页
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急剧变革背景下,为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医药,发挥其无可比拟的特殊作用,文章以宁波市为... 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急剧变革背景下,为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医药,发挥其无可比拟的特殊作用,文章以宁波市为例,分别从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几方面,对中医药治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中医药治理的相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理 治理能力 政策 价值 路径
原文传递
宁波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经验与策略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凯裕 徐永亦 魏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4期238-240,共3页
结合宁波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项目筛选、推广模式、市中医适宜技术质控中心参与等方面总结推广经验,深入分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如中医专业人才能力有待提高、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受限、群... 结合宁波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项目筛选、推广模式、市中医适宜技术质控中心参与等方面总结推广经验,深入分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如中医专业人才能力有待提高、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受限、群众对中医适宜技术知晓度有待提高等,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以促进各地区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 中医适宜技术 推广 经验 政策建议
原文传递
“潜龙入渊”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理论探幽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永亦 冯鑫鑫 +2 位作者 上官育波 黄凯裕 陈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73-4075,共3页
文章介绍了陈雷教授诊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体现了其临证善于针药结合,力求方、穴(药)、术与理、法的一脉贯通的诊疗特点。陈教授指出疼痛的病因不外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依据带... 文章介绍了陈雷教授诊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体现了其临证善于针药结合,力求方、穴(药)、术与理、法的一脉贯通的诊疗特点。陈教授指出疼痛的病因不外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依据带状疱疹发病机制,鉴于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并有感于宁波民间"缠身龙"之称谓,别出机杼,根据《易经》乾卦象辞,阐发其病机乃阴血虚惫,相火妄动,如渊不潜龙。采用"潜龙入渊"之法,以达阴平阳秘之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潜龙入渊”法 名医经验 陈雷 针药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