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条鰤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生长的温盐适应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永江 崔爱君 +4 位作者 姜燕 王滨 周鹤庭 柳学周 刘新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4,共10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和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和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活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适水温20~22℃条件下,胚胎孵化率最高,达75%~81%,且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7%,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2,且初孵仔鱼全长和卵黄囊体积最大。受精卵在盐度>30时漂浮在水面,而在盐度为20~25时悬浮在水中,在盐度为10~15时下沉于水底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胚胎孵化率达79%~80%,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0%。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8、20、22、24℃)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利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不同盐度条件下,初孵仔鱼的SAI值表明,盐度为30~35时,仔鱼的SAI值较高且峰值出现在盐度为30组,而盐度为10组仔鱼SAI值最低。在水温为20~22℃时,6 d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78%),PNR出现在7~8 d。初孵仔鱼在水温为20~24℃、盐度为30~35条件下,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饥饿条件下,IGF-1 mRNA在饥饿后第2天显著升高,其后在第3~4天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随着饥饿的进行继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开口期表达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条鰤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最适盐度为30~35,并建立了初孵仔鱼活力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规范化的黄条鰤胚胎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鰤 胚胎发育 仔鱼生长 水温 盐度
下载PDF
黄条鰤hsp70基因克隆及其在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调控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璐 徐永江 +4 位作者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周鹤庭 柳学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在鱼类的应激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理调控作用,HSP70是该家族的重要成员。为探讨热休克蛋白在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了黄条鰤hsp70基...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在鱼类的应激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理调控作用,HSP70是该家族的重要成员。为探讨热休克蛋白在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了黄条鰤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采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其组织分布及在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黄条鰤hsp70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332 bp,其中,5’-UTR长度为187 bp,ORF长度为1920 bp,3’-UTR长度为225 bp,编码63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70.1 kDa,等电点为5.16。黄条鰤hsp70 mRNA的组织表达具有性别二态性差异,其中,在雌性鳃、心、脾脏和卵巢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且以卵巢中表达量最高;雄性垂体、鳃、头肾和精巢组织显著高表达(P<0.05),且以鳃中表达量最高。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检测显示,在卵裂前的受精卵中可检测到hsp70的表达,表明其具有亲本遗传的特性。同时,在胚胎发育过程的各个时期都可检测到hsp70 mRNA的表达,且在低囊胚期之前的各发育阶段一直保持较低表达水平,在原肠前期开始显著上调表达(P<0.05),其后保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至胚胎孵化出膜期达峰值。在仔稚幼鱼中,hsp70 mRNA在初孵仔鱼和1 d仔鱼中高表达,其后在4 d仔鱼中显著降低(P<0.05),其后显著上调表达,至15 d仔鱼达峰值,其后在20 d仔鱼显著下降,并在25 d后稚鱼和幼鱼中保持相对较低表达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黄条鰤hsp70基因的结构特征、发生发育及其早期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调控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鰤 HSP70 基因克隆 表达调控 早期生活史
下载PDF
三种■属(Seriola)鱼类表型特征比较分析
3
作者 王开杰 徐永江 +3 位作者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柳学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为全面了解■属鱼类表型性状的种间差异,描述了我国养殖的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群体的表型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 为全面了解■属鱼类表型性状的种间差异,描述了我国养殖的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群体的表型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3种■鱼共计190尾样品的形态种质特征和可量可数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除叉长/体长(FL/SL)、体长/尾柄长SL/PL)、头长/眼间距(HL/ID)和下颌长/上颌长(LJL/UJL)外,其余9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径分析显示,黄条■的体长(SL)、体高(BH)、尾柄长(PL)和尾柄高(PD)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4个表型性状;高体■的体长(SL)、体高(BH)、眼间距(ID)、下颌长(LJL)和眼后头长(POL)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5个表型性状;五条■的体高(BH)、下颌长(LJL)和全长(TL)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3个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中第一项主成分贡献率为34.974%,其他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次为23.897%、11.587%、9.48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9.947%。判别分析显示,3种■鱼的判别准确率P_(1)、P_(2)均为100%,综合判别率为100%。聚类分析显示,黄条■和五条■聚为一个分支,之后再与高体■聚为一大支。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属鱼类种类鉴别、种质标准和开展遗传育种研究提供表型参数的判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 表型特征 通径分析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鱼类spexin系统鉴定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4
作者 田振方 王滨 +4 位作者 崔爱君 徐永江 柳学周 姜燕 田云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8,共9页
所有脊椎动物生殖均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多种下丘脑神经肽参与了生殖调控过程。大多数神经肽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神经肽Y(neurope... 所有脊椎动物生殖均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多种下丘脑神经肽参与了生殖调控过程。大多数神经肽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分泌素(secretoneurin,SN)、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eptide,AgRP)、甘丙肽(galanin,GAL)和吻素(kisspeptin,Kiss)。Spexin(SPX)是一种新型下丘脑神经肽,属于SPX/GAL/Kiss家族成员。SPX的成熟肽由14个氨基酸组成,该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SPX可以激活GAL受体2和3(GALR2/3)参与生殖、摄食等多种生理过程。本文围绕鱼类SPX基因鉴定、进化分析、组织分布、表达调控、生理功能以及信号转导机制等方面,简要总结鱼类SPX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spexin 甘丙肽受体 生殖 摄食 信号转导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金属编码标签对许氏平鲉放流苗种的标记效果
5
作者 李影 徐永江 +4 位作者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柳学周 田云臣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9,共10页
利用金属编码标签(coded wire tag, CWT)对不同规格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放流苗种的不同部位(鳃部鄂弓提肌和背部肌肉)进行了标记实验,从标记苗种成活率、标签保持率、标记后苗种抗氧化酶活性及生长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评价... 利用金属编码标签(coded wire tag, CWT)对不同规格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放流苗种的不同部位(鳃部鄂弓提肌和背部肌肉)进行了标记实验,从标记苗种成活率、标签保持率、标记后苗种抗氧化酶活性及生长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评价了CWT的标记效果。结果显示,CWT标记30 d后,不同规格苗种成活率均为100%,小规格苗种鄂弓提肌标记组(SLM组)的实验鱼标签保持率为87%,大规格苗种鄂弓提肌标记组(LLM组)的实验鱼标签保持率为97%,苗种背部肌肉标记的标签保持率均为100%。CWT标记实验鱼特定生长率低于对照组。标记鱼暂养后,SLM组和大规格背部肌肉标记组(LDM)实验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组实验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SDM组外,其他实验组肝脏中IGF-1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DM组肝脏HSP70 m RNA表达水平最低。从存活率与标签保持率的角度考虑,CWT适宜于许氏平鲉苗种的标记放流,但CWT标记的苗种生长慢于对照组,且在免疫相关酶活性和生长及应激基因方面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表明CWT标记操作对许氏平鲉苗种造成了一定的生理胁迫。因此,利用CWT标记的许氏平鲉苗种应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室内暂养或野性驯化时间,有利于提高标记放流苗种成活率和放流后生长及回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苗种 金属编码标签 标记效果 生理机制
下载PDF
黄条鰤igfbp-1和igfbp-2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长调控作用
6
作者 张文静 徐永江 +4 位作者 崔爱君 王滨 姜燕 王开杰 周鹤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98,共1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生长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igfbp-1、igfbp-2a和igfbp-2b等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生长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igfbp-1、igfbp-2a和igfbp-2b等3个基因cDNA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了其组织分布特征,并检测了工厂化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鰤肝脏中5个基因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对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igfbp-1的ORF长为741 bp,共编码246个氨基酸;igfbp-2a的ORF长度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igfbp-2b的ORF长度为810 bp,共编码269个氨基酸。它们均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特性,其中在肝脏中显著高表达,且具有性别二态性表达特性。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低密度组实验鱼生长速度最快且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最高,与中、高密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血清IGF-1、GH表达趋势相同,与皮质醇含量及葡萄糖浓度的趋势相反;而中、高密度组实验鱼的生长及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igfbp-1、igfbp-2a和igfbp-2b参与了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鰤生长的调控过程,且与igf-1、igf-2对生长的表达调控存在正向协同效应。研究结果为阐释黄条鰤生长的分子机制以及工厂化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克隆 IGFBP-1 IGFBP-2 黄条鰤 组织表达 生长调控
下载PDF
黄条鰤npy基因克隆及其对饥饿再投喂的应答特性
7
作者 邱夏君 王滨 +2 位作者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3,共10页
为探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摄食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黄条鰤npy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npy基因的组织分布以及其对饥饿再投... 为探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摄食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黄条鰤npy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npy基因的组织分布以及其对饥饿再投喂的应答特性。黄条鰤npy基因ORF序列长度为300bp,编码99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其中包括2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36个氨基酸的成熟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黄条鰤npy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rerio)等其他硬骨鱼高度保守(>9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黄条鰤npy与高体鰤(Serioladumerili)的关系最近。npymRNA在所检测的12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脑组织表达量最高,在垂体和胃中表达量次之。在饥饿再投喂实验中,饥饿刺激了npymRNA的表达,特别是饥饿21d时,实验组垂体npy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投喂7 d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npy可能参与了黄条鰤的摄食调控,在饥饿代谢补偿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鰤 NPY 克隆 组织表达 摄食
下载PDF
黄条鰤白介素-1β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应答分析
8
作者 王琳 王滨 +1 位作者 徐永江 关长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3,共10页
白介素-1β是一种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本研究从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中鉴定到2个白介素-1β分子(分别命名为SaIL-1β1和SaIL-1β2)。SaIL-1β1全长c DNA序列为1292 bp,开放阅读框长度... 白介素-1β是一种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本研究从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中鉴定到2个白介素-1β分子(分别命名为SaIL-1β1和SaIL-1β2)。SaIL-1β1全长c DNA序列为1292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28 bp,编码275个氨基酸;SaIL-1β2 cDNA序列为133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SaIL-1β1和SaIL-1β2编码的蛋白均含有IL-1保守的结构域和12个β折叠,具有结构上的保守性。组织表达分布显示,SaIL-1β1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脾脏和肝脏次之;而SaIL-1β2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头肾和脾脏次之。脂多糖(LPS)刺激后,SaIL-1β1和SaIL-1β2在头肾和脾脏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在头肾中,LPS刺激后6 h,SaIL-1β1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10.03倍(P<0.05),随后逐渐回落,在12、24、48、72 h分别为对照组的7.15、4.09、2.71、3.03倍(P<0.05);在刺激后6 h,SaIL-1β2表达量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11.49倍(P<0.05),最后逐渐回落,48h恢复至正常水平,72h下降至对照组的0.29倍(P<0.05)。脾脏中,LPS刺激后6h,SaIL-1β1表达量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6.59倍(P<0.05),随后逐渐回落;SaIL-1β2转录水平表达模式与SaIL-1β2相似。综上,本研究在黄条鰤中鉴定了2种白介素-1β分子,并探讨了其在免疫应答中的表达规律,为研究白介素-1β分子在黄条鰤抗菌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 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 黄条鰤
下载PDF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仔鱼生长与盐度的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2 位作者 马爱军 孙中之 庄志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43,共5页
就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ünther)受精卵和早期仔鱼生长发育与盐度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受精卵在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全部下沉,在高于29的海水中浮在水面,而当盐度在26~28.5之间时在海水中呈悬浮状态。受精卵孵化的最适... 就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ünther)受精卵和早期仔鱼生长发育与盐度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受精卵在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全部下沉,在高于29的海水中浮在水面,而当盐度在26~28.5之间时在海水中呈悬浮状态。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为25~35,此盐度范围内孵化率都可达88%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40孵化率降低,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盐度对仔鱼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盐度在25~35时初孵仔鱼存活率最高,盐度32.5时生长最好;盐度30~32.5范围内刚开口仔鱼的存活率较高,生长最快;盐度低于20时变态期仔鱼的存活率与盐度高于25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体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盐度高于40或低于10会延滞胚胎发育速率,孵化时间在盐度低于10时会相对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盐度 胚胎发育 仔鱼生长
下载PDF
黄条鰤早期生长发育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永江 张正荣 +5 位作者 柳学周 王滨 史宝 刘永山 李荣 张言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观察和记录了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早期生活史阶段生长发育的形态与数量特征,描述了胚胎和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表观特征与生长特性。黄条鰤成熟卵子为透明的圆球形浮性卵,卵径(1.48±0.04)mm,单油球,油球径(0.37±0.02)... 观察和记录了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早期生活史阶段生长发育的形态与数量特征,描述了胚胎和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表观特征与生长特性。黄条鰤成熟卵子为透明的圆球形浮性卵,卵径(1.48±0.04)mm,单油球,油球径(0.37±0.02) mm。在水温(21.5±0.5)℃,盐度32, pH 8.0~8.2条件下,受精卵历经73 h 40 min破膜孵化。初孵仔鱼全长(4.23±0.39) mm,卵黄囊长椭圆形,长度约为全长的1/3。3日龄仔鱼全长(4.61±0.43) mm,开口,卵黄囊消耗95%,眼睛变为黑色,鳔原基形成。4日龄仔鱼全长(4.57±0.88) mm,肛门与外界联通,开始摄食轮虫。5日龄仔鱼全长(4.68±0.25) mm,卵黄囊耗尽,鳔开始充气。油球在8日龄消耗完毕,仔鱼全长(5.14±0.36) mm,完全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7日龄仔鱼全长(4.79±0.36) mm,鳔充气变为亮泡状。初孵仔鱼消化道细而直,随着仔鱼发育,消化道变得粗大,肠道内褶回增多,在10日龄仔鱼全长(5.19±0.37)mm,形成第一个肠道生理弯曲,15日龄仔鱼全长(5.71±0.50)mm,形成第二个肠道生理弯曲,消化能力不断增强。脊椎末端弯曲在15日龄开始,至25日龄全长(8.66±1.06)mm,弯曲过程完成。35日龄稚鱼全长(20.04±1.56)mm,各鳍条数与成鱼一致。60日龄幼鱼全长(65.06±1.94) mm,鳞片形成。80日龄幼鱼全长(134.05±3.25) mm,体表出现一条纵向横贯眼睛和尾椎末端的浅黄色色素带,在体态上与成体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鰤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形态特征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重金属对鱼类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7
11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马爱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重金属 鱼类 毒性效应 分子机理 环境污染 渔业
下载PDF
养殖圆斑星鲽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与卵巢发育及温光调控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3 位作者 王清印 赵明 王妍妍 曲建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6-846,共11页
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卵巢发育成熟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斑星鲽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发育模式,一年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 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卵巢发育成熟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斑星鲽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发育模式,一年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卵巢发育可化分为4个成熟阶段,6个发育时期。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产卵期达峰值;排卵结束后,E2表达水平降至较低水平。血浆中睾酮(T)含量在10月达峰值,并在产卵期间保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明,血浆E2水平与GSI和HSI值的变化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水温和光周期对卵巢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并显著影响E2的表达,GSI与水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HSI与水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CF与光周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认为,圆斑星鲽雌性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水平变化与性腺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水温等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温光调控人工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激素诱导亲鱼产卵的重要参考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卵巢发育 性类固醇激素 温光调控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与卵巢发育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4 位作者 王清印 马爱军 赵明 倪娜 曲建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4,共8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组织切片技术和形态测量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表达规律与性腺发育[组织结构、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组织切片技术和形态测量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表达规律与性腺发育[组织结构、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及温度和光周期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依据卵母细胞形态和组成划分为五期。GSI、CF和HSI随性腺的年周期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水温调节与GSI和HSI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性腺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E2在8月(Ⅳ期)达到峰值,进入产卵期后(9月)开始下降。T含量在9月达到最大值,在10月开始下降。在年周期各月份,雌鱼体内E2表达水平都远高于T表达水平,E2与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温调节对E2和T表达水平影响显著且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光周期调节对T和E2表达水平影响不显著。E2表达水平与HSI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F变化呈负相关关系,T表达水平与HSI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性类固醇激素表达水平可用于准确判断鱼类的生殖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温光调控人工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激素诱导亲鱼产卵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性类固醇激素 卵巢发育 温光调控
下载PDF
温度、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影响及初孵仔鱼饥饿耐受力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1 位作者 王妍妍 曲建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1,共7页
研究了盐度、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0,孵化率都在89%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孵化率都降低。盐度对孵化时间有一定影响,盐度高于35或者低... 研究了盐度、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0,孵化率都在89%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孵化率都降低。盐度对孵化时间有一定影响,盐度高于35或者低于15条件下孵化时间都延长。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7℃,孵化率都在77%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3~25℃,孵化率达89%以上,低于19℃或者高于27℃时孵化率降低且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胚胎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条石鲷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10.06℃,有效积温值为405.3℃.h。对胚胎发育的Q10值进行了计算。饥饿条件下,条石鲷初孵仔鱼8日龄全部死亡,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第6天,饥饿对初孵仔鱼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胚胎发育 温度 盐度 饥饿
下载PDF
三种粒度ε-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热分解及撞击感度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永江 金韶华 +1 位作者 欧育湘 松全才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48,46,共3页
利用 DTA技术研究了三种不同粒度 ε-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ε- HNIW)的热分解 ,求出了表观动力学参数 E、A,测定了相应粒度 ε- HNIW的撞击感度 。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热分解 撞击感度 粒度 DTA ε-HNIW
下载PDF
圆斑星鲽卵巢发育的组织学和数量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3 位作者 刘君刚 赵明 王妍妍 曲建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5,共9页
研究了圆斑星鲽卵巢年周期发育的组织学规律及其数量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圆斑星鲽产卵属1年1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成熟类型。性成熟亲鱼在年周期发育中经历5个发育时期,同时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不同发育... 研究了圆斑星鲽卵巢年周期发育的组织学规律及其数量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圆斑星鲽产卵属1年1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成熟类型。性成熟亲鱼在年周期发育中经历5个发育时期,同时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巢中卵母细胞类型和组成比例不同。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与卵巢发育呈现密切的关联。亲鱼卵巢发育的有效积温为1 050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卵巢发育 组织学特征 数量形态特征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永江 王妍妍 +1 位作者 陈学周 柳学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6,共6页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pH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精子活力最适宜温度范围为8~12℃,最适宜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宜pH范围为7~8。由实验结果可知,20℃以上高温和盐度15以下的低盐度海水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有抑制作用...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pH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精子活力最适宜温度范围为8~12℃,最适宜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宜pH范围为7~8。由实验结果可知,20℃以上高温和盐度15以下的低盐度海水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有抑制作用,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精子快速活动时间最长为7~8min,精子寿命最长为12~17min。生产操作中,圆斑星鲽人工受精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精子活力高的时间内进行,以获取高质量的受精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精子活力 温度 盐度 PH
下载PDF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2 位作者 于志刚 张士璀 马爱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6,共6页
实验室条件下,1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暴露在浓度为0·1×10-6mg/L的Pb^(2+)、Zn^(2+)、Cd^(2+)、Cu^(2+)溶液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半滑舌鳎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Cd^(2+)、Cu^(2+)组的鱼行动缓慢,应激... 实验室条件下,1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暴露在浓度为0·1×10-6mg/L的Pb^(2+)、Zn^(2+)、Cd^(2+)、Cu^(2+)溶液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半滑舌鳎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Cd^(2+)、Cu^(2+)组的鱼行动缓慢,应激性很差,偶尔还出现不协调的颤抖性游泳行为,试验结束时几乎不摄食;Pb^(2+)和Zn^(2+)组的鱼游动积极,与实验前无大差别。利用常规组织切片法检查Pb^(2+)、Zn^(2+)、Cd^(2+)、Cu^(2+)对半滑舌鳎鳃、肝脏、肾脏、脾脏、脑的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Cd^(2+)、Cu^(2+)对鳃、肝脏和肾脏的损伤最为严重,引起了次鳃小瓣结构的崩溃;肝脏细胞脂肪颗粒的变形和大量堆积,造血组织坏死;肾小球结构溃解和管细胞肥大。Pb^(2+)、Zn^(2+)组鱼次鳃小瓣基部上皮呈空泡状,粘液细胞数量减少,氯细胞肥大增生;肝脏脂肪颗粒堆积,肝细胞肥大增生;肾脏血细胞坏死,肾小管形态溃解和管细胞增生。对脾脏和脑的损伤未观察到。将行为学变化和生理损伤结合可以对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及早提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半滑舌鳎 组织损伤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黑色素富集激素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永江 朱学武 +4 位作者 柳学周 史学营 史宝 王滨 李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为研究黑色素富集激素基因(MCH)表达调控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无眼侧黑化性状的关系,通过分子克隆获得了半滑舌鳎pMCH2,通过NCBI获得了pMCH1 cDNA序列,分析了pMCH mRNA的组织表达特性,探索了脑垂体和皮肤中的p MCH mRNA... 为研究黑色素富集激素基因(MCH)表达调控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无眼侧黑化性状的关系,通过分子克隆获得了半滑舌鳎pMCH2,通过NCBI获得了pMCH1 cDNA序列,分析了pMCH mRNA的组织表达特性,探索了脑垂体和皮肤中的p MCH mRNA表达与无眼侧黑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pMCH1 cDNA序列长476 bp,编码134个氨基酸,与鲽形目、鲤形目和鲈形目鱼类的pMCH1氨基酸聚为1个进化分支。pMCH2 cDNA序列全长为626 bp,编码147个氨基酸,与鲽形目和鲀形目鱼类的pMCH2氨基酸聚为1个进化分支。2种MCH mRNA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同时,MCH1 mRNA在除肌肉外的其他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表达;MCH2 mRNA在脑、有眼侧皮肤、无眼侧正常皮肤、性腺和鳃组织中也可检测到较高表达。MCH mRNA表达与无眼侧黑化程度的关系分析显示,脑垂体和皮肤中MCH1 mRNA表现出相似的表达变化趋势,都是10%黑化组的表达量最高,而后随黑化程度加大显著降低。对于MCH2而言,无眼侧正常鱼和无眼侧50%黑化鱼的脑垂体中都具有较高的MCH2 mRNA表达水平,但在无眼侧10%黑化组和无眼侧80%黑化组,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皮肤中MCH2表现出随黑化程度加大而显著升高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认识MCH基因与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性状的表达调控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黑色素富集激素 无眼侧黑化 表达调控
下载PDF
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半滑舌鳎性腺分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生理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4 位作者 温海深 王清印 马学坤 倪娜 赵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72,共7页
首次用17β-雌二醇(E_2)及其受体(ERα)、睾酮受体(AR)的多克隆抗体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u|¨)nther)性腺分化发育过程中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滑舌鳎原始性腺中已有E_2、ERα和AR的分布和表达;... 首次用17β-雌二醇(E_2)及其受体(ERα)、睾酮受体(AR)的多克隆抗体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u|¨)nther)性腺分化发育过程中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滑舌鳎原始性腺中已有E_2、ERα和AR的分布和表达;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对E_2及ERα、AR抗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在精细胞和精子中对E_2和ERα呈免疫阴性反应,而AR则一直保持较强表达,揭示了半滑舌鳎性腺中类固醇激素可能通过旁分泌调控机制刺激卵子和精子发育和成熟。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免疫阳性物定位在生殖细胞的胞质、胞膜和核膜等广泛部位并有表达,在性腺分化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强度有所不同,表明其在性腺分化发育过程各阶段所起生理功能不同。这些结果为证明性类固醇激素及受体参与调节半滑舌鳎性腺分化发育提供了重要形态学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E2 ERΑ A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