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4/FMR2、IL-10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易感性和免疫浸润相关 被引量:1
1
作者 穆杰 徐永申 朱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1-748,共8页
目的探索AF4/FMR2、IL-10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发现高危因素及筛选高危人群。方法共纳入207例AS患者和321例对照者。选择AF4/FMR2家族基因以及IL-10基因的标签SNP(rs340630、rs241084、rs10865035、rs1698105、rs180089... 目的探索AF4/FMR2、IL-10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发现高危因素及筛选高危人群。方法共纳入207例AS患者和321例对照者。选择AF4/FMR2家族基因以及IL-10基因的标签SNP(rs340630、rs241084、rs10865035、rs1698105、rs1800896),提取DNA后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不同遗传模型与AS发病的关系,并进行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AS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沉、C反应蛋白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AFF1 rs340630的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AFF3 rs10865035的隐性模型、IL-10 rs1800896的隐性模型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31、P=0.010、P=0.031、P=0.019)。基因环境交互分析发现AFF1 rs340630,AFF2 rs241084,AFF3 rs10865035,AFF4 rs1698105,IL-10 rs1800896,吸烟史,饮酒史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AF4/FMR2、IL-10相关基因在AFF4超级延伸复合物、白细胞介素家族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刺激、凋亡等过程富集。免疫相关性分析发现AF4/FMR2、IL-10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r>0)。结论AF4/FMR2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AF4/FMR2和IL-10基因与环境交互引起AS,并通过免疫浸润影响AS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4/FMR2 IL-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3D打印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振江 朱辉 +3 位作者 张国瑞 张艳亮 翟艺宗 徐永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使用PFNA,Unite组(n=56)为在PFNA组基础上联合3DP定制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Harris评分、炎症因子、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与PFNA组相比,Unite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 <0.05)。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Harris总分均更高(P <0.05),术后1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更低(P <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Unite组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PFNA组。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满意度更高(P <0.05)。结论 对于治疗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3DP定制钢板联合PFNA治疗,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用PFNA,且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外侧壁 股骨 骨折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臀部肌群对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翟艺宗 徐永申 +4 位作者 朱辉 张艳亮 崔永康 李一丁 孙振江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臀部肌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TH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干预组...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臀部肌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TH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组采用训练带增加对臀大肌、臀中肌的锻炼,干预组在训练组基础上加用TENS。测定3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术后3个月健侧、患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训练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训练组患者术后3个月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与训练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臀部肌群联合臀大肌、臀中肌锻炼可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可增加髋周肌群肌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肌力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永申 孙帅 +1 位作者 穆杰 孙永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665-2667,共3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剂量的1/2,第2天应用常规剂量,连续10 d。术后14 d观察两组DVT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4 d检测两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和术后第13、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和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术后2 d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3%,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APTT、PT、Bv、Pv及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 d的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较低分子肝素更能有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后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永申 赵绍杰 +2 位作者 赵利涛 宋永枝 王玉英 《中医正骨》 2007年第9期25-25,2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椎间盘镜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降钙素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琉松性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申 任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SCT)以及钙剂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经同一组医生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相同...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SCT)以及钙剂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经同一组医生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相同的康复锻炼和饮食指导。结果应用SCT治疗24周后,血清AKP和BGP均明显减低,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结论 SCT和钙剂联合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具有抑止骨吸收,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而单用钙剂可促进骨折愈合,但对髋关节的早期活动和功能的恢复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降钙素 骨折
下载PDF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永申 赵利涛 王玉英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FH)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滑膜切除、病灶清除术,治疗AVNFH 34例,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患者平均随访5年,优18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达...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FH)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滑膜切除、病灶清除术,治疗AVNFH 34例,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患者平均随访5年,优18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达94.12%。结论该方法具有清除病灶彻底,减压充分,重建股骨头血供可靠等特点,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旋髂深血管 髂骨瓣
下载PDF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永申 张龙彬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6期5342-534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钢板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1月-2009年1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47例,按骨折AO/ASIF分型:C1型18例,C2型16例,C3型13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切... 目的探讨应用双钢板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1月-2009年1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47例,按骨折AO/ASIF分型:C1型18例,C2型16例,C3型13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47例患者随访9~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0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4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36%。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容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固持久,能早期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肯定,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76例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9
作者 徐永申 张龙斌 +1 位作者 赵利涛 宋永枝 《中医正骨》 2007年第10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30例治疗体会
10
作者 徐永申 宋永枝 +1 位作者 陈双灵 张龙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20期841-841,共1页
关键词 腕舟状骨 骨不连 手术治疗
下载PDF
RF-Ⅱ椎弓根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11
作者 徐永申 赵利涛 +1 位作者 宋永枝 张龙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对腰椎滑脱提拉复位及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根据Nakana标准,优30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为89.5...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对腰椎滑脱提拉复位及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根据Nakana标准,优30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为89.5%。结论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RF系统内固定 植骨融合
下载PDF
髋臼骨折58例治疗结果分析
12
作者 徐永申 赵利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8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诊疗方式及远期疗效。方法: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3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优良率83.6%,手术治疗优良率85.2%。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5例,异位骨化3例,感染1例。结论:正确判定骨折类型,复杂髋臼骨折早期手...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诊疗方式及远期疗效。方法: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3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优良率83.6%,手术治疗优良率85.2%。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5例,异位骨化3例,感染1例。结论:正确判定骨折类型,复杂髋臼骨折早期手术治疗,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手术与非手术的指征选择准确,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龙彬 徐永申 翟艺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109-110,共2页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状之一,其中尺神经卡压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正中神经腕部卡压。肘管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手部肌肉萎缩,尺神经支配区域皮肤麻木感觉异常及...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状之一,其中尺神经卡压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正中神经腕部卡压。肘管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手部肌肉萎缩,尺神经支配区域皮肤麻木感觉异常及尺侧肌肉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前置术 神经症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河南地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秋霞 曹玉净 +5 位作者 李扬 郭建阔 徐永申 朱建富 王博 王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1期211-215,共5页
目的全面了解云南白药胶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集中监测云南白药胶囊在真实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监测期,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河南地区6家参研医... 目的全面了解云南白药胶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集中监测云南白药胶囊在真实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监测期,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河南地区6家参研医院内接受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的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共收集到906例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共收集到不良事件10例,被判定为与云南白药胶囊有关的不良反应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1%,发生率属偶见级别。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胶囊 集中监测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洛阳市0-18岁儿童肢体残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绍杰 孙帅 +4 位作者 王玉英 徐永申 宋永枝 李友涛 穆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2期67-68,共2页
我国自1987年完成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肢体残疾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这一机会,对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263名患儿的发病... 我国自1987年完成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肢体残疾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这一机会,对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263名患儿的发病情况、致残原因、康复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 临床分析 儿童 洛阳市 发病情况 抽样调查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穆杰 徐永申 张龙彬 《北方药学》 2017年第7期112-113,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骨质疏松症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今在我院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治疗研究和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的疼痛度... 目的:分析研究骨质疏松症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今在我院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治疗研究和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的疼痛度为4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氏三角区骨密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过此次研究发现,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十分好,不仅缓解了疼痛,也改善了骨密度,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双磷酸盐类药物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5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龙彬 徐永申 翟艺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2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的透视下,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的透视下,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椎体的前中柱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结果:入选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从手术前的(7.50±1.18)分降到手术后的(3.35±1.12)分,且两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7,P<0.05);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由术前的33.18±5.41降低为术后的11.07±3.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3,P<0.05);患者的椎体前、中柱高度手术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且两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1、8.21,P<0.05)。结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可靠,安全有效,临床上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柱外科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英 焦红欣 徐永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9期1104-1105,共2页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 髓核摘除术 手术配合
下载PDF
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龙彬 徐永申 翟艺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6-02收治的48例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按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根据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实施椎体减压以及植骨... 目的探讨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6-02收治的48例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按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根据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实施椎体减压以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JO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JOA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不全瘫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安全性
下载PDF
新发性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张龙彬 徐永申 翟艺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治疗新发性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4—2014-12在我院骨科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新发性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伤椎高度、Cobb角...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治疗新发性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4—2014-12在我院骨科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新发性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伤椎高度、Cobb角、受压面积、水平位移、矢状径等相关指标,并对神经系统损伤的恢复进行评价。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所有入选患者手术顺利,患者伤椎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41.40±10.08)%增加为术后的(90.23±9.15)%;术前的Cobb角由术前的(25.36±3.17)°降低为术后的(8.15±2.29)°;受压面积百分比由术前的(53.17±10.18)%减少为术后的(20.18±9.16)%;水平位移百分比由术前的(33.18±5.41)%减少为术后的(11.07±3.42)%;矢状径百分比由术前的(52.41±9.58)%增加为术后的(83.27±6.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患者手术后ASIA损伤恢复情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在治疗新发性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中,不仅使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矫正后凸畸形,更能加快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预防迟发性神经损伤,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远期临床疗效较满意,必要的术后康复训练也较为重要,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 腰椎骨折 神经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